Sunday, December 30, 2012

努力向著標竿跑


Sermon 12/30/12
Sermon Title: Pressing on toward the goal
講道題目:努力向著標竿跑——张牧师
Sermon Text: Philippians 3:14
講道經文:腓立比書三章十四節
Scripture:  Philippians 3:12-14
讀經:腓立比書三章十二至十四節

张牧师在2012年最后一个主日抚今追昔,勉励会友努力事奉


2012年馬上就要過去。過去一年、有歡樂的日子、也有悲傷的塲合。人生悲歡離合、總是難免的。世人每逄過年過節、少不有很多感。就算在中秋節花好月圓的美景、每一個人的感受都不同:正所谓 :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樓上吹笛鼓、有人樓下皱眉頭。新年更是令人反思的日子。

中國人傳統、過一年、大一歲。一年又一年的過去、時光飛逝、歲月人老!人生每一個年歲的里程碑、都會引起思潮。青春期是滿懷幻想;二十出頭充滿著理想;三十年華不好過。忽然覺得青春溜走了、無論在婚姻或事業上、都突然來了想不到的壓力。尤其是女生、初次跟同門姊妹做伴娘、幫忙新娘選購嫁衣裳、是很興奮的。但總是作伴娘、人到三十作新娘還沒有眉目、就有點擔心。正如秦韜玉描寫貧女的詩句: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一朝春盡紅顏老,又能怎樣?難免产生焦慮的心情。大學畢業後、總想事業有成、不要加入啃老族的行列。人生四十、面臨中年危機、更是滿懷感慨。事業有成、過著安逸舒服的生活; 兒女長大了、婚姻家庭生活平淡無奇、有時會自問人生就是這樣麼?相反地、一事無成的中年、與同僚比較時、會自慚形穢、沒有勇氣活下去。到了金色年華、人生走了一大半、為退休後而惆悵、將來又為甚麼而活、為誰來想呢

人生每一階段都有成功與失敗的塲合、也有喜樂哀傷的時光。問題是我們怎樣去面對過往與未來?保羅看人生好像一個運動員在賽跑:「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 313-14)長途賽跑、不管你起頭跑得多好、或是你起步時慢了一點、要緊的是向著標竿努力的跑完全程、到終點才能得那獎賞。舊約中的先知以利亞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殺了巴力的先知、為以色列求雨得雨、是他在先知職份上最成功的一頁。然而當王后耶洗別要追殺他時、他也有信心軟弱、失敗的時刻。他不但沒有依靠耶和華、反而起來逃跑、來到一棵羅騰樹下、就坐在那裏求死說、「耶和華阿、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王上194)但熱心事奉神、累了。也覺得孤單、因為他以為只剩下他一人、單槍匹馬的服事神。他也跟列祖來比較、大概以為自己的成就不及摩西、撒母耳等偉人。他灰心喪氣、不願意再跑了。但耶和華神對他說、「起來、喫罷、因為你當走的路甚遠。」(王上197)而且神讓他知道、他不是孤單作戰、神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

保羅在人生的賽跑、起步時也曾走錯。保羅想以往的事說、「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作的。」(提前 113)這是他的過去、他蒙恩得救後、常常感謝神、「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我們主基督耶穌、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提前112)保羅的人生是有焦點、有標竿的人生、他不停留在過去。他的秘訣是、「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 313-14

保羅不是叫我們刪除羞恥的往事、也不是要擦掉人生痛苦的經歷、在回憶中留下一個個空白的洞。有些過往傷痛的事是永遠不能忘記的。正如四十年前,電視佈道聖誕節後(12/26/1972)Austin Woodlawn Baptist Church、一羣年青人往冬令退修會途中車禍喪生、身歷其境的人、四十年後還沒有遺忘。最近Connecticut, Sandy Hook 小學校園槍殺事件、 這二十七個家庭、從此都不會忘記二千十二年的聖誕節。人生種種經歷、又如婚姻失敗留下的傷痕;事業失敗帶來的打擊、都是難忘的往事。保羅也沒有忘記他逼迫耶穌的往事、他常常提醒自己、「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 115-16

忘記背後、還要努力面前。保羅不是要求我們把往事忘記得一乾二淨、那是很難的;恐怕有些也是不可能的。保羅的意思是叫我們不要停留在過去,而不努力面前。不要留戀過往的成功、陶醉在人的稱讚、以過往的榮耀自鳴得意。滿足於過去、就不會努力面前Dwelling in the past success will lead to complacency。相反地、雖然失敗跌倒的傷痛很難忘記、傷痛失敗也不要停在憂鬱的深谷。要面對現實、把事情作一個了結。Face the issue and have a closure. 保羅沒有因成功而驕傲、他說「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腓 312)保羅也沒停在失敗的懊悔中、「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  這話是可信的、十分可佩服的。...然而我蒙了憐憫、...」(提前 11516)保羅以神的救恩、為罪的解脫。以往的過犯、再不被記念、作了一個了結、從此可以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With the closure of sin and guilt, he can move on, pressing on toward the goal of his calling.

甚麼是那標竿呢?保羅的標竿就是基督在他身上的標竿。「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腓 312)「所以得著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每一個重生得救的人、都是蒙召、每一個人的呼召也不同。我們都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而且要跑到終點為止、為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保羅忠心的跑完了全程、「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47-8)起來、喫罷、讓我們在二千十三年重新得力、一起跑。有些是初次跑、有些跑得有點累了、但我們不是一個人單獨跑、我們一起跑、努力跑、因為當跑的路甚遠。

Friday, December 28, 2012

福托姐妹团契在女看守所报佳音



20121219日周三中午,张牧师等带领福托姐妹团契在女看守所举行圣诞节“报佳音”活动。
张牧师讲述:圣诞节的真实故事与传统观念之异同

19日中午,当张牧师和师母以及Julie, Joni  and Ben 到达福托非法移民女看守所时,受到所长和监管的热情欢迎,他们对去年首次“报佳音”活动的场面和果效记忆犹新。张牧师向姐妹们讲述了“圣诞节的真实故事与传统观念之异同”。看守所郝牧师陪同张牧师一行,带领16位姐妹分别向11 个住所的留住人员用中文演唱《平安夜》和《普世欢腾》两首圣诞圣诗,然后用中英文问候大家“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  !”。报佳音活动使得整个女看守所充满圣诞佳节气氛,每个住所的姐妹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许多天主教徒流下感动的泪水。有一位南美洲大姐用准确的中文呼喊“圣诞快乐!”。
福托团契的姐妹们亲手制作了一张圣诞卡托张牧师送给我们教会,上面分别用中英文写着“圣诞快乐  Merry Christmas”。她们请张牧师代表福托团契姐妹问候教会所有主内弟兄姐妹“圣诞快乐,新年平安”,衷心感谢海德公园华人浸信会传送的救赎佳音,使一百多名福州姐妹蒙恩得救,获得新生。姐妹们再次同声高唱《这一生最美的祝福》和《全新的你》,表达了在基督里一个“新造的人”的心声。

Wednesday, December 26, 2012

平安夜——报佳音(图)

六十多位弟兄姐妹平安夜报佳音

2012年12月24日平安夜,教会60多位弟兄姐妹分别在张牧师,张胜一弟兄和荆行健弟兄家唱圣诗,报佳音。热烈庆祝救主耶稣基督降生,分享团契喜乐。黄汉和弟兄发给会友的照片和贺信说:
Dear Brothers and Sisters,
We had a very good time at the caroling last night. About 60 adults and kids turned up. With God's blessing, the weather was perfect. I would like to thank Pastor, Victor Chang and Jim Chin for opening up their homes/restaurant for us to share our songs. Let us not forget that the true meaning of Christmas is in the birth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Merry Christmas and Have a Very Wonderful New Year.

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 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天使说: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Thursday, December 20, 2012

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张国昇牧师



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明

Sermon 12/16/12
Sermon Title: The worker deserves his wages
講道題目: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
Sermon Text: 1Timothy 5:18
講道經文:提摩太前書五章十八節
Scripture:  1Timothy 5:17-22
讀經:提摩太前書五章十七至廿二節

使徒時代的初期教會、是一個聖徒团契敬拜的大社團a big Christian community of fellowship and worship。是一個愛的團契。當時信的人都很同心、凡物公用、沒分彼此。照各人所需的、分給各人、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4:32-35) 及至門徒増多、在行政管理上、有些寡婦天的供應被忽略。因此使徒要選出執事來管理這些事。(使徒行傳六章)  所以保羅也特別教導提摩太、應怎樣去處理這些教會實際的問題。處理得不合宜、會引起分爭不和、並且會產生不潔的行為、敗壞教會的名聲。在資源分配上、也當為神作好管家。因此保羅說「信主的婦女、若家中有寡婦、自己就當救濟他們、不可累著教會、好使教會能救濟那真無依靠的寡婦。」(提前 516)這本來是很合理的、主內弟兄姊妹、應當很樂意去做的、但人性總有點自私和貪小便宜、公家的東西、多拿一點或浪費一點、覺得也無傷大雅。因此保羅要定下一些規則、讓提摩太好辦事。並且提醒各人、管理教會的神僕、是配受加倍的敬奉。(提前 5:17)

舊約社會裏、以色列民中的利未支派、是神揀選在聖殿供職的。他們在以色列民中無產業;耶和華是他們的產業。神在律法也命定從以色列各支派獻給耶和華的火祭、和一切所捐的、得養生之物。(申 181-5)利未人被揀選服侍神、從以色列民中得供養 、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是合理的。那麼為甚麼保羅會在這裡特別提出來討論呢?就是因為人在人際關係上、在授受方面、领受不同、也有不同了解、往往就會發生磨擦。教會也不例外、教會與牧者和傳道、往往也因此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在舊約時代的社會裏、孤兒寡婦是沒有謀生能力的、所以律法的條例規定要照顧這些人。(出2222-24)那無依無靠的寡婦、教會都應供養、何況那些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牧師、保羅說、他們更配得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提前 517)保羅引用舊約申命記廿五章四節、「牛在塲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他的嘴。」牛作工那麼辛苦、要吃一點糓就讓牠吃罷!耶穌差派他的門徒、出去傳天國的福音時、也指望信徒接待傳道人。所以他吩咐門徒腰袋裏不要帶錢、行路也不要帶口袋、因為工人得飲食、工價、是應當的。(太 1010;路 107)雖然保羅吩咐提摩太去教導信徒不可虧待傳道人、要供養他們物質上的需要、他自己郤沒有用這個權柄。保羅說、「牛在塲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他的嘴。」這句話、神掛念的並不是牛、乃是為我們說的。(林前 99-10)「主也這樣命定、叫傳福音的靠著福音養生。但這權柄我全沒有用過。我寫這話、並非要你們這樣待我。」(林前 914-15)保羅是帶職傳道的。

甚麼是合理的工價呢?聖經裏有一個很好所比喻。「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作工、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太二十章)九點時他出去、看見巿上還有閒站的人、便邀請他們進園工作。正午、下午三點出、他看到巿上還有閒站的人、他也照樣做。到了晚上、他叫了所有的工人來、給他們工錢、各人都得一錢銀子。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他們便埋怨家主、以為不公平。家主回答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麼。拿你的走罷、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太 2013-14 雖然這個比喻主要是指神的恩典是隨他的旨意賞賜、他有絶對的主權。不是依照工人的勞力配不配得一錢銀子、他們領受的都一樣、同是恩典。先雇的工人以為後來者不配得這恩典而嫉妒眼紅了。但我唸這段經文時、留意到一句話:「我不虧負你」。這句話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工人所得合理的工價、是以「不虧負」的原則才對。傳道人吃苦、是他願意的、因此就得神的賞賜。不要把「苦」加在傳道人身上、只因為教會認為傳道人應該受得苦才算屬靈、就要求他們生活僕素艱苦、這是不對的。甚至有些教會要求師母、或傳道人的配偶、也要全職事奉教會、那更是不合理了。服事的崗位‧是從上頭來的呼召、師母和傳道人的配偶、自有她們從神來的呼召。神的僕人也不應像那先雇的工人、看别人的蒙恩、拿來與別人衝量、因而影响自己事奉的滿足覺。主的僕人、蒙召是一個託付。保羅說、「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 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  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林前 916-17

工人得工價是應當得、供應傳道人的需要、是聖徒的本份、也是主命定的。傳道人得的獎賞、也不是在今生的物質錢财上。傳道人願意為主犠牲受苦、是他在神面前的領受。教會不應虧待傳道人、令他吃苦。傳道人為服事神和神的教會而擺上;教會要愛護他的傳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