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22, 2014

倚靠明天




張國昇牧師7/20/ 2014


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我們都循例去上班,有時回家吃過晚飯,小孩子上牀睡覺後,還要加班。家裏很多事情,好像洗衣服,購物,打掃都要等着週末去作。但週末也有很多沒有預料的事要處理:例如鄰居孩子的生日會,有朋自遠方來,汽車突然壞掉,孩子有事出門,馬上又要照顧孫子。週末原有的計劃只好等下一個週末才作。我家的車房擠得滿滿的,本來一年前已下決心整理,今天擠得更滿,因為又買了很多東西。一個月前我家裏的書架已弄好了,本來馬上把書放回去,但因每天都有事,太累了,只好等明天再做吧,今天書還在地上。現在連我的孫子都知道,只有請客,爸媽才趕快收拾東西,不然家裏清理打掃的工作要等待明天。
等待明天的心態如何?中學學英語的時候,一句話印象深刻,「Procrastination is the thief of time. 耽擱就像賊一樣,盜取了你的時間。」事情耽擱不幹,時光就溜走了,就失去了生命的時日。人生的時日不是沒有窮盡的,我們都會算,除了幹活,吃飯,睡覺以外,剩下的年日其實不多,讓它悄悄的溜走,實在太可惜了。為甚麼我們在許多事情上,仍然是耽擱呢?讓我們分析一下:
1可能是閒懶。一天忙忙碌碌,有些空閒時間來休息,甚麼都不幹,本來是好的。所謂偷得浮生半日閒,亦是人生的樂趣和享受。神叫以色列人守安息日,真的是很有智慧。六天作工,一天休息,思想神,身心靈都重新得力,是很健康的。猶太人把安息日當作死硬硬的規條去守,就覺得是神給他們的負擔和限制。今天基督徒不守安息日,不過在七日的頭一日,守主日,做禮拜記念主。也是要我們一週內有一天能身心靈能休息,享受與神親近的甜蜜。可惜不少基督徒去教會,也存着一些猶太人守安息日的心態,主日崇拜成為一個負担。忙中偷閒,跟閒懶度日有很大分別。懂得忙中偷閒是健康的,能增加工作效果。閒懶度日是浪費時間,一事無成。箴言有句忠告:「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箴言 66)螞蟻的動作也可以使懶惰人得智慧。「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何時睡醒呢。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着手躺臥片時,你的貧窮必如強盜速來」(箴言 69-11)閒懶就如賊一様偷去了我們的財富,也偷去了我們的生命年日。人生的年日是有限的。摩西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歳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着智慧的心。」(詩篇 901012)七,八十歳是個大概數字,Don't count on it,不是每個人都可活到八十歲,其實有沒有明天,我們都不知道,生命的年日不是我們掌握的,不要浪費,讓它輕易溜走。

2可能是太多憂慮。一個人太多憂慮就會沮喪不振。患憂鬱症的人甚麼事都不想作。有時整天坐在電視機前,凝視着銀幕,也不是真的有心情去看。Staring at but not watching TV. 不要把TV關掉,駡他無聊。他不是閒懶,他是被憂慮所困。人生憂慮的事情多的是。當學生時怕考試,憂慮升學。長大了,又為婚姻和前途擔心。找不到工作又怕沒錢養家;找到工作又怕公司經濟不景被開除。窮人憂慮明天如何去活;財主又憂慮明天華爾街會發生甚麼風暴。一般人都是為生活所需而憂慮,因為對明天沒有信心,沒有安全感。耶穌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喫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飮食麽,身體不勝於衣裳麼。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麽。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 625-2731-33)我們雖然對明天沒有把握,對人生沒有安全感,但耶穌清楚告訴我們,為明天憂慮是沒有益處的:既不能使壽數多加一刻,反而會憂鬱成病,減少壽數。就算不為衣食生活憂慮,還是會為很多別的事擔憂。為婚姻,為家庭,為兒女,為父母的健康,為日常要處理的千萬事情。一天辦不完的事情,推到明天去做。週日沒時間辦的事情,等待週末去辦吧。明天有明天做不完的事情,週末呢,誰也是忙個不了的。明天既然有那麽多要辦的事情,今天晚上又怎能安睡呢?人需要休息,但在現今的生活環境裏,太多事情要作,有太多的思慮和擔憂,要找時間來休息也找不出來,主日要找個時間去親近神也就覺得有點勉強了。耶穌說,「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彀了。」(太 634)我們既然知道沒有權柄掌管明天,就應該把我們一切的牽掛交託那掌管我們明天的主。「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料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 46-7)能學會把大小事情,交托倚靠那掌管我們明天的主,就能無牽無掛,睡得香甜。神的旨意是要我們一無掛慮,在他裏面得享安息。星期天,能放下一切牽掛,來到神的家敬拜神,得安息,是一種享受,是一個蒙福的時刻 。
3又可能是出於無知。我們把許多事情耽擱到明天才作;或者是心中有很多計劃和籌算,要等待明天去實踐。我們以為明天妤像今天一樣,如常的出現,可憐的是,我們只是假設有明天 We only assume we do have tomorrow. 耶穌講了一個比喻。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裏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把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裏可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罷。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路 1216-20)耶穌稱那人為無知的財主,以為他為明天預備,卻不知自己有沒有明天。其實明天最不可靠。晚上閉上眼睛睡覺,誰也不知道早上眼睛還能否張開來。倘若醫生告訴你患了一個不治之症,最多只有一個月的壽命,但沒有把握一定可以活到一個月,隨時可以去的。但你還有很多沒有作完的事,你怎樣去安排事情的優先呢?你不能倚靠明天會繼續下去,因為你活一天就少一天。還去上班或計劃怎樣投資謀利嗎?錢突然變得全無意義了。趕快找律師辦遣囑,把產業分配,那些決定太難了。好像傳道書的作者說,「我勞碌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 這也是空虛。」(傳 218-19)多花時間與家屬親人在一起,也只會是傷心難過。耶穌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 1626)這裏耶穌是給我們看到暫時與永恆的事。世上的明天和明天所能帶來的都是短暫的,世人倚靠明天都會失望。因為當明天結束時,一切為明天賺來的,都會成為過去。在神裏面的明天是永恆的。在基督裏有永生,在世上雖然閉上了眼睛,醒來的明天是在天家與神同在,睡了的肉身將來也要復活。靠主所享受的明天是充滿盼望的。
有時基督徒也與世人一樣無知,以為自己靠自己的才能,可以掌管明天。聖經也告訴我們不要為明天自誇:「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裏去,在那裏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雅 413-15)但願主內的弟兄姊妹都能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不能倚靠明天,我們每天活着都是為主而活。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完全倚靠掌管明天的神,生命才能蒙福,活得有意義。

Saturday, July 19, 2014

欢迎教会新朋友(图)

2014年7月19日下午6时,海德公园华人浸信会在张牧师家中聚会,热情欢迎最近到访教会参加“查经”,“团契”和“敬拜”的8位主内弟兄姐妹和慕道友。宾主在亲密的气氛中团契,分享丰盛的爱宴,交流属灵信息,彼此勉励。
新老朋友留下联络电话和邮址


尤妈妈,薄执事分享属灵信息






   
                               张牧师等弟兄姐妹关怀新朋友                                                                                       
家乡饭菜香喷喷,主内亲情甜蜜蜜

Monday, July 7, 2014

獨立自主之日




張國昇牧師 7/6/ 2014

自由与独立
在小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一段時間叫青春期 Adolescent,是孩童和父母最難適應的時期。在生理方面是個尷尬年齡:身體長高伸長而未長胖,還沒有適應自己的體型,動作姿勢不靈,笨手笨腳,Awkward and clumsy。剛剛對異性感興趣時,Just begin to be concerned about body image,又長出滿臉的青春痘,連媽媽都替他難過。最重要的適應還是在心理方面:青春期的孩子們,有強烈的獨立自主心態,但在經濟上又沒有能力獨立,還是要面對倚靠聽從父母的現實。对父母來講,可能有兩種情況  Two scenarios exist :鼓勵兒女能早早自立;不然就是不放心兒女出門去面對世界的險惡。西方文化,尤其在美國,孩子到了十八歲,父母便把他們当做成人。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美國有些家庭,孩子中學畢業以後,要唸大學就得自己找獎學金,助學金,學生貸款,或半工讀,無論怎樣,自己處理。大學畢業後,找到工作,倘若還留在家裏,父母就跟他算每月的房租。對中國父母來講,是很難想像的。這是他們的文化,有他們獨特之處。美國的年青人,真的很早就能自立,滿有自信。父母空巢以後,也很獨立,滿有活力,夫妻倆,作自己喜歡作的事。中國人的父母,有時會過份保護孩子,住在大家庭裏,孩子三十多歲了,還擔心他們為什麼過了深夜還不回家。又擔心女兒年紀那麼大還沒有嫁人。

其實倚靠與獨立應該是一個不斷連續的關係。Dependence and independence should be a continuum。三百年前在英國的清教徒 Puritans and Separatists—collectively known as pilgrims,為了力爭信仰自由,历经千辛萬苦,移民到北美洲 (1620) 。他們在一個陌生艱苦的環境下,只有完全倚靠他們所信的神。神祝福他們可以活下去,他們就拿當地的土產,向神獻上感恩。一百多年後殖民地擴大,英皇向美洲殖民地苛刻徵稅,並施加政治壓力,當時美洲殖民地的公民,認為徵稅而不給予公民代表權便是苛政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is tyranny。因此美洲的英國殖民地發動了獨立運動。終於177674日宣佈脱离英國統治獨立建国。John Adams 寫信給他的夫人Abigail 說,「It ought to be commemorated as the day of deliverance, by solemn acts of devotions to God Almighty. 這個日子應該記念為拯救日,誠懇的向全能神下拜。」立國的父老們很有智慧,明白雖然從人的政權獨立,並非真正蒙福,除非倚靠真神,以神的真理治國,美國則與其他國家無異。因此美國開國父老以信靠神 In God we trust 為立國原則,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便產生了。美國為神祝福,成為世界民主自由富強的國家,不是偶然的。今天美國國慶的週末,我們要特別為美國的領導人禱告。過去幾十年,美國漸漸離棄神,在公立學校不準老師祷告。美國若不回轉歸向神,定必遭受神的忿怒。我們同在一條船裏,遭受屬世敗壞的狂流沖擊,若不趁早呼求主的拯救,必定沉沒滅亡。美國兩百多年前向英國宣佈獨立,轉向倚靠神;今天倘若美國向神宣告獨立,又倚靠誰呢?If we declare independence from God, whom shall we depend on? Depends on our politicians? 倚靠政客嗎?太可怕了!

就個人而言,獨立自由的定義是不受別人限制。倘若我們家裏有青少年人,做父母的都會知道,他們都在盼望,自立的那一天能早點臨到。起碼帶女朋友或男朋友回家,不用坐在客廳被父母監視,被弟妹偷看。不過我告訴你,當父母完全不管兒女,任他們隨意去行才是最可怕的。沒有界定範圍的自由是最令人害怕的 Freedom without boundary is a very frightening thing! 在兒童心理學來講,當父母責備青少年孩子的時候,無論對與不對,大多數的孩子都會不服氣。當你要他們照你的吩咐去作,他們一定會有點反抗。不過他們還是顺你意作了,而且你定了規界,他們反覺得有安全感。其實獨立或自立是一種主權的鬥爭。要擺脫父母的主權;要從別人的操縱下得釋放,有自由活動的權利和空間。從家庭到社會,個人都要爭取自由。自由不是個哲學問題;自由是個主權問題。聖經告訴我們,我們順從肉體的情慾去犯罪,就作了罪的奴隸。奴隸是沒有主權的。使徒保羅說,我們都是罪的奴隸,想要行善卻行不出來,身不由己,因為自己已經賣給罪了(羅 1714-15);想要親近敬拜神也沒有可能,因為主權不在你,是屬魔鬼的。(羅 616)感謝神,藉著基督耶穌,我們可以從罪裏得釋放,去作義的奴隸。(羅 618)耶穌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 832)又說,「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 836)這真理不是學者用來討論的哲學,這真理是與耶穌直接有關,這真理是引到救恩的。因為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 146

從前我們認識一個老牧師叫王峙,他寫了很多淺而易明白的福音故事,其中一個故事叫「黒人看告示」。美國為黑奴問題發生了南北內戰。內戰結束時,林肯總統貼出告示,宣佈解放黑奴。有一個黑奴看到了吿示,卻不識字,就問過路的人。那人對他說,恭喜你,今天你得自由了,不用再作奴隸了。他聽到了,只搖搖頭,還是慢慢的跑到主人的家繼續作奴隸。雖然千萬人為他犧牲了,但仍舊願意回去為奴。保羅說,「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加 51)這裏保羅講的軛,就是猶太人的律法。既然是蒙恩,同信稱義,又為何開倒車,要靠行為稱義,甘願把自己放在律法底下作奴隸呢?

在基督裏我們是真自由了,我說過,自主和為奴是一個不斷連續的關係。Dependence and independence are on a continuum。既然因認識真理得自由,就要作順命的奴隸,以至成義。正如保羅說,「你們既從罪裏得釋放,就作了義的奴僕。」(羅 618)是順理成章的。保羅又說,「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彼此服事。」(加 513)有規範的自由才是真自由。

我們的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自立的。無論你是哪一類型的父母,總要先教導女兒學會倚靠神,才放心他們出去過自立的生活。Help them learn to be dependent on God before they are ready to be independent from par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