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3, 2015

海德公园华人浸信会2015年感恩节晚会(图)


向神献上感恩
张牧师分享感恩信息
2015年11月21日周六晚上7点,海德公园华人浸信会2015年感恩节晚会在石矿湖隆重举行,160多位主内弟兄姐妹和朋友参加了聚餐和感恩活动。张牧师用英语分享感恩信息。少儿 团契的小朋友演唱《献上感恩》等圣诗,表达了全体弟兄姐妹对救主的感恩和热爱。餐桌上共叙蒙恩情谊,餐后一起猜谜语同享智慧的言语。他乡遇故知,五洲同欢乐。
献上感恩的心,归给至圣全能神
因祂赐下独生子主耶稣基督
献上感恩的心,归给至圣全能神
因祂赐下独生子主耶稣基督 
如今软弱者已得刚强 
贫穷者已成富足 
都因为主已成就了大事
如今软弱者已得刚强 
贫穷者已成富足 
都因为主已成就了大事
感恩,感恩,感恩,感恩


50岁以上长者首先享受食物

父子同享

爷孙同乐


老友共叙

洋女婿入乡随俗



即将离开的老朋友
刚到的新朋友

                            

Sunday, November 22, 2015

凡事謝恩

張國昇牧師11/22/15

Rupert 弟兄作蒙召和感恩见证
在美國和加拿大,有感恩節的傳統。因為早期到美國來的,都是開荒移民,有些是為了宗教自由,有些是亡命之徒,來到美洲開始新的生涯. 幾經艱辛,才能在這陌生的地土活下來。在苦難中就學會了向神感恩,也用這個感恩節的傳統來教導兒女們向神感恩。我们也從小就教導小孩子學會說「謝謝」。不單是有禮貌,而且是做人應有的心態。父母教孩子說叔叔替你開門要說謝謝,因為不是叔叔應該替你做的;阿姨給你生日禮物要說謝謝,因為阿姨疼你。有時小孩子不懂事,先看看禮物是甚麼,是玩具就說謝謝,是衣服就摔給媽媽,讓媽媽說謝謝。

中國的傳統禮教也很注重報恩。但往往是恩怨很分明。所謂有恩不報非君子;有仇不報枉為人。在中國的文化裏,忘恩負義的人是最被人鄙視的,視為連禽獸都不如:羊羔都有跪奶之恩。孝順父母的兒女,也就是被看作懂得報親恩的人。但甚麼才算是「恩」呢?父母養育之恩是很明顯的,其外可能是人家替你作了點事,你會覺得欠了他一份人情,那也就是一份情誼吧。倘若能夠還你一個人情,就算打和,沒拖沒欠。不然就總覺得像欠了人家一個債。我們都知道,在社會倫理的人際關係中,是非黑白不是那麼明顯的,恩恩怨怨,也可能纏繞得難解難分。當然沒有人會想作一個無情無義的人,但有時又落在一個情義兩難全的光景,就耿耿於懷,抱撼終生。如果我們只按着恩怨這個倫理作標準,在人際關係上,頂多只能做到「人莫負我;我不負人」的平衡,得不到真正的喜樂。要學會寬容大量的饒恕,和大方樂意的領受,the art of forgiving with love and the grace of accepting with thanksgiving, 在任何事情上都能感謝之心去領受,才能享受最喜樂豐盛的人生。

保羅說,「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8)按人性,得到好處時會感恩喜樂,受虧損時便會埋怨憂愁;得意時歡呼,失意時哭號。怎樣才能擺脫自然人性對逆境的悲傷心情,變為喜樂感恩呢?保羅說,這是可能的,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只有在主耶穌裡才在神面前常常有喜樂感恩的心。換言之,不是人自然能夠做到的,是因為神所成就的,because of what God has done,我們才可以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够感恩,基督徒的喜樂是不受環境影響的,因為這種喜樂是出自基督在我們身上所成就的,所以不會起落無常。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救贖之恩,叫一切信他的人能擺脫罪和死亡的權勢,得永生。這永生是一個新的生命,是聖靈重生的生命,有聖靈住在心裏,就能常常有喜樂和感恩。我在大學裏的一個同學,在校園團契裏信了耶穌,蒙神呼召作傳道工夫,他多年的女朋友,不願跟隨。他只有兩個選擇,要放棄兩者之一。他選擇跟隨神的帶領,情感上雖然有傷痛,但他用信心去相信神必有他的美意。結果神賜給他一個同心事主的好妻子。在艱難的選擇中,聖靈的引導下,就能有感恩的喜樂。作學生的都希望快快畢業,但這學期必修科偏有安排,沒辦法,只得遲一個學期才能畢業,不要失望,要感謝讚美神,要相信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算畢業後,遲遲都找不到工作也要耐心等候,隨時感恩,不要被環境奪去你的喜樂。還記得約瑟被哥哥們賣到埃及嗎?更倒霉的是被主母誣告關在監牢裏。(創39章)後來為法老王的膳長和酒政解夢。他告訴法老王的酒政,他會官復原職,托他在法老面前講句好話,希望釋放出獄。酒政果然官復原職,但卻忘記了約瑟所托。約瑟仍留在獄中多受苦二年。後來法老王作夢,苦不能解,酒政才記起約瑟來。約瑟為法老解夢,結果高升為相。試想倘若酒政沒有忘記約瑟所托,在法老王前求情,約瑟是早兩年被釋放,又怎樣呢。他從獄中出來,沒有工作,只好在埃及作個浪民,做些奴隸的粗重工作。神有他的時候和旨意,約瑟沒有埋怨,還會常常感恩。我們怎樣知道呢?因為約瑟與父親和兄弟團聚後,在埃及享受一切美好。當父親去世時,他的哥哥怕他會報仇,就來俯伏在他面前。約瑟卻安慰他們說,「我豈能代替神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存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50:19-20)約瑟能在患難中喜樂,感恩,被賣的冤屈中能饒恕,都是因為他認識神的心意一定是好的。

在基督裏的喜樂,不單單是可以不受環境和際遇的影響,還可以超越人際關係的煩惱。保羅在以弗所書描寫蒙恩得救的人,是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的(弗1:13)並且要學基督,穿上新人,因此在一切人際關係上,總要察驗所為主所喜悅的事。保羅說,「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讚美主。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的名,常常感謝父神。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弗5:17-21)勸勉門徒,不要被酒精充滿作糊塗事。要被聖靈充滿。聖靈充滿的人在一切人際關係上,都能減少壓力,就算在壓力下也能喜樂,向神感恩。跟着保羅指出一連串的關係:朋友;夫妻;子女;主僕,這些都是最容易產生磨擦的關係。試想一位被父母寵得像掌上明珠的小姐出嫁了。發覺婚前溫柔體貼的男友,婚後變為一個頑固不講理的丈夫,除了怨命以外不知怎辦?可以感恩,因為這正好是學習順服的機會(順服 submit 不是服從 obey,是指甘心放棄權利 willing to give up your rights,不根根計較);又假設你問你的朋友為什麽那麼晚還不下班,他說家裡有隻老虎,又兇又蠻,常常大發雌威。他也應當感恩,因為正好給他機會嚐試用不同方法去愛老婆,把她變成一隻溫柔順服的小貓,那他就會有最滿足的喜樂;父母嘆息兒女不聽話,常常頂嘴。不要以為他們只會叛逆不聽教,要為他們感恩,這大概是他們一種表達的方法,告訴父母要尊重他們的意見。父母尊重兒女,兒女定會孝順父母。人的本性是不容易順服,也很難愛不可愛的,或客觀的去尊重別人,所以保羅說,先要被聖靈充滿才成。在希臘文這一段的文法,先是一個命令的詞句 Command,接着是連串的進行式 Participles:  “be filled with the Spirit …speaking with psalms to one another…singing  praisesmaking musics to the Lordgiving thanksto God the Fatherand submitting to one another out of reverence for Christ先要被聖靈充滿,才可以輕鬆的作出其他的行為。也會因此常常感恩。


「恩」不是「債」。倘若是債的話,有些恩是永遠還不清的。 神給我們最大的恩典,就是他的兒子耶穌基督,代替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好讓信他的人,不至在罪中滅亡。而且復活了給信他的人一個新的生命。感恩也不是還債,是願意珍惜和接受這一份出於愛心的大禮物。有聖靈充滿的生命,就能學會在任何環境,任何際遇,常常喜樂,時刻感恩

Thursday, November 19, 2015

不斷轉變的新世界

中国银川的阿拉伯文化中心夜景
張國昇牧師10/18/15


無可否認,這個世界在不斷轉變,尤其是在二十世紀末期,科技迅速發展,令人覺得追不上時代。我還沒有學會 Window 7Window 10 已經出來了。我去買條蘋果的充電缐 The cord for charging, 那位店員小弟說,呵!你要的是那種古老 iPad。豈有此理!我的 iPad 只用了三年多,甚麼古老?我這個手錶用了十年多還照樣 tick, tick, tick 呢!昨天看到時代雜誌登載 Apple 新的 iPhone6s 一上市 ,一週內就賣了一千三百万个 (Thirteen Million)!証明二十一世纪的蘋果越新鲜越好。

二十一世纪的通訉技術是那麼發達,無論世界甚麼地方發生大事,都会影響全球。世界的國家再沒有閉關自守,獨立生存的可能性。無論在經濟,政治,軍事,道德,動亂等等的事件,都再不是地區性的了。九一一不只是美國被侵襲,就算全世界的機塲馬上採取嚴厲的安全措施。從此坐飛機旅行就跟以前不一樣了。今天海洋的污染,大氣層的污染,臭氣層的破壞,都會影響到全人類的健康和存亡,所以要發動全球性的環保,可惜已經不足,亦太遲了。Too little too late!時代雜誌 Time Magazine 指出,就算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合作,去減低碳污染,even if countries fulfill current pledges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 global warming will continue, 2100 年,全球氣溫都會比工業革命前高華氏 6.3 度(3.5° C)。氣象科学家说,這麽大幅度的增加,是地球吃不消的。

不久以前的亞拉伯春天 “Arab Spring” ,好像是民主鬥爭的理想,推翻了突尼西亞Tunisia ,埃及,利比亞 Libya 和也門 Yemen 的獨裁領袖,但這個春天很快就變成亞拉伯的夏天,造成利比亞,敍利亞的內戰打得火熱,一片混亂。事實上今天亞拉伯國家的動亂,不只是伊斯蘭教兩派的鬥爭,現在更加上 ISIS 極端份子要成立伊斯蘭國教。使中東的政治,軍事環境急劇改變,動蕩不安,基督徒想像末日的來臨,甚至有些人還預言基督再來的日子

二十世紀中葉,世界受到自由主義 liberalism 的影響,道德急轉直下,敗壞之風吹遍全球。就美國而言,基督徒的立場被毀謗,信仰遭逼迫。今年六月美國最高法院決定同性婚姻合法化。因為是美國領頭的,相信這風氣一定很快就影響到台灣和中國。使很多基督徒覺得很愤慨和失望,感嘆美國再不是一個基督教國家了。其實奧巴馬總統早就說美國不是一個基督教國家!也許他說這話是為要討好回教國家,但他說中了美國近幾十年的改變。

今天科技的進步,把世界的距離縮短了。從前別的地方發生的事情,在美國很難知道,也未必波及自己。今天世界大事,瞭如指掌,每個人的境遇,都息息相關。其實罪早在伊甸園出現,到挪亞時代,遍地滿是罪惡,人終日思想的盡都是惡,以至神要用洪水審判當時的世代。唯有挪亞信神,遵行神的命令造方舟,并且邊造方舟,邊傳義道。在羅得的時代,所多瑪城裏的淫亂,同性戀的事比今天美國更甚,羅得為所多瑪天天憂傷。(彼前25-8)世代會改變,但人心不改,再加上天空掌權者魔鬼的誘惑,這個世界將會繼續敗壞,趨向滅亡,不要期望將來會好得了多少。且看神的選民以色列,在大衛和所羅門的王國初期,是敬畏神的,但後來便漸漸離開神,去敬拜偶,何況美國,雖然開國時有敬虔的領袖,國會開會時傳統會請牧師來禱告,求神祝福這個國家。今天卻把真神推到外面,請了一個逃亡的喇嘛來開光。可想今天美國墮落的光景,我們也不需要以為希奇。


耶穌離開這世界以前,曾經向父神禱告,把門徒交托,說,「我已將你的道賜給他們。世界又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 。」(約1714-15)耶穌那世代的人心,跟今天的美國沒有多大差別,都是一個邪惡的世代;跟隨耶穌的門徒,因為他們的生命的表現不屬這世界,不同流合汚,世界就恨他們。但耶穌沒有求父叫他們離開世界,因為他們留在世界中,有他們的作用,有他們的使命。有些基督徒處身在這大環境下,覺得無奈,只大嘆世風日下。 袖手旁觀不是正確的態度,但基督徒也不是要以革命改變社會潮流。耶穌雖不願意猶太人被羅馬人統治,但他並沒有煽動推翻羅馬政權;他雖然不認同猶太教的規條,也不同意法利賽人的行為,並直言不諱地指出他們的錯,但並沒有禁止他們的活動。當然耶穌在行動上也不跟他們同夥,只要表明他的行為是與他們有別。基督徒在這個不完美,甚至邪惡的社會,要學主基督,不要用負面的猛烈攻擊和指責,最重要的還是用聖潔的生活行為,去影響這個社會。記得我在研究院学习時期,有人在饭后提議去夜總會,我馬上觉得尶尬,進退兩難。我旁邊的好友 馬上說,今天不要去,有聖人在這裡。其他的人以為他取笑我是個基督徒,也就罷了。不過我知道他不是取笑我。因他知道我每星期天都去禮拜堂,他叫聖堂。當時他想不到怎樣稱呼我,去聖堂的就是聖人吧。當時我马上鬆了一口氣,今天想起來,倘若我問心無愧,過着聖潔的生活,就會對這個稱號引以為榮;相反地,倘若我是一個假冒為善的基督徒,就會覺得冒犯 offensive ,以為他是挖苦說諷刺的話。今天我們在社會的塲合里,聽到人家說「你們基督徒」這個詞,我們會感覺到驕傲還是羞愧呢?保羅囑咐年青的提多,「你自己凡事要顯出善行的榜樣,在教訓上要正直,端莊,言語純全,無可指責,叫反對的人,既無處可說我們的不是,便自覺羞愧。」(多27-8)只要我們生活行為正直,就不怕世人的攻擊批評了。

我們雖然不認同世界的道德水平,但我們的反應不該是盲目反對。就拿同性婚姻合法化作個例子。首先我們要清楚我們的立場,應該去反省,去查考聖經,清楚明白神在這個问题上的教訓。堅定我們的信仰立場。穩定了自己信仰立場後,還要花時間去瞭解別人的立場,知己知彼,才能有效的與別人切蹉談論,不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這才會贏得對方的尊敬,对他们生命的建造作出正面而有效的影響。這才是神所喜悅的,因為神的兒女不要胡亂說話。

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太513-16)盬是有防腐作用的。沒有發明冰箱以前,吃不完的肉,都是用鹽醃了,使肉不腐壞。當肉變壞,不要問為何肉會腐爛,要問鹽在那裡。當耶穌基督說你是世上的光,就是意味着這個世界是黑暗的。黑暗就是沒有神在的地方,因為神就是光。(约壹15)人沒有被光照亮,也可以說是這人不認識神,不明白真理,因為神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诗篇119105)神的話是世人啓蒙的師傅,既認識神,就要在光明中行。 (约壹17)在道德日趨敗壞的社會,基督徒的反應不是消極的搖頭感歎,也不能同流合污。我们應當正面地回應潮流,在社會上作鹽作光。面對着時代的挑戰,我們更要積極地傳福音。因為我們的使命不是要改變時代的思想潮流 It is not about changing the course of moral trend or ideology ,我們所關懷的,是要世人認識神,求告神的名,行在光明中。保羅說,「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 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說,[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1013-15

總結:當基督徒在信仰上遇到時代挑戰時
    1
)不能只搖頭嘆息,莫不關心;也不能在爭論點上,只為反對而反對,
    2
)面臨任何時代的挑戰,都應帶給我們覺醒機會,認真地在聖經中尋出真理的答案,
    3
) 持守真理,並宣揚真理的立場,
    4
) 目的是要世人認識神,從黑暗進入光明裏。(彼前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