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30, 2015

一年又過去

張國昇牧師  12/27/15

2015年平安夜的烛光
一年又快將過去了。從感恩節開始,就覺得時光溜走得飛快。大學生趁着短短的假期回家與家人團聚,又忙着回校準備考試。感恩節過後,對一般人來說,只剩下兩三個星期去跑商塲,購禮物,準備過聖誕節。聖誕節過後已累得要命,新年又接踵而來!年青人可能還有精力去參加除夕晚派對,年長的就樂意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轉播紐約泰晤士廣場熱鬧的人羣,看那個年球升上,狂歡之後又是新的一年開始。把電視機關了,廣場的熱鬧,派對哩那些醉眼昏迷的歡樂客,也就消失在黑暗的螢幕裡。回頭看看老伴,輕吻一下便牽手上牀睡覺了。一覺醒來,面對的是新的一年。

青山依舊,綠水長流,一年又一年就這樣例行式的過去,也沒有在意去記下過去了有多少個年頭,更沒有想要知道自己會否看到明年的來臨。每年年底時代雜誌 Time Magazine 都選出一個在過去一年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放在雜誌的封面(Person of the yearthe most influential person of the year, for better or for worse)不管是時世造英雄,或是英雄造時世,也不管是好人是懷人。今年的封面照片是德國女總理,第二名的候選人竟是伊斯蘭教國 ISIS 的頭子。人物雜誌 People Magazine 也刊出一大堆人物,當然這本雜誌是偏重於娛樂界和社交的名人。很多年前一位年青的張某,也曾上過 Rolling Stone 雜誌的封面。當年在 Society of Mirobiology 的年會中,有一個攤位,免費替會員拍照,放在 Rolling Stone Magazine 的封面上送人作記念。今年的張某已經做了牧師,再沒有這些雄心大志去出風頭了。從過去封面名人中,學到不少功課。世人的誇獎不一定反应出那受抬舉之人的成就。諾貝爾和平獎的得獎人,不一定能帶給世界任何的和平!中國人有句話:蓋棺論定,有待後人歷史學家的評語。再看這些雜誌,编者也把最後的篇幅獻給在過去一年離開了人生舞台的名人。有一兩個還是我年青時的偶像,幹嘛我現在對人生成敗得失的看法,与我年青時那麼的不同呢?摩西也曾度過不少個寒暑,経歷過不少人生坎坷。他在詩篇九十篇裏感嘆人生的現實,到頭來還是稱讚神恩典的實在。

詩篇九十篇是摩西的禱告。他首先認定神是永不改變的:「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本來神的創造是美好的,人也是為永恆而被造,可惜人犯罪破壞永恆的和諧。長恨歌最後兩句,有意無意中寫出了這個真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不認識神的人,以為青山依舊,綠水長流,一年過一年,過着如煙似夢的人生,誰知有一天,天地都要過去,留得綿綿無絕期的遺憾。「你使人歸回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摩西是指神對世人的定罪:在創世記亞當犯罪後,地為他的緣故受咒詛:「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你必汗流滿面纔得餬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318-19)人犯罪後就活在神的死刑中。After the fall of man mankind is living under God's sentence of death. 犯罪後,人人都有一死,且死後必有審判。

「在你看來,千年如同己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摩西承認神對年日的看法跟我們不一樣,人的年日在他看來如夜間的一更。「夜間的一更」不單是形容人生的短暫,如草的發旺枯乾;而且世人還常在睡夢中,不曉得時光的飛逝,好像一聲歎息。若不認識神,不管人生的年日多少,都是活在神的震怒之下;不管你在人面前有多少成就,其中所能矜誇,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便如飛而去。

摩西為自己,為無知的世人禱告:「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着智慧的心。」不要叫我們做個聰明笨漢。世上有兩種聰明笨漢:一種屬於無知的聰明笨漢 Ignorant Fools 。他們自以為有屬世聰明,但對神和屬靈的事情,一點也不認識。另一種是屬於傲慢的聰明笨漢 Arrogant Fools。他們明知有神和神公義的審判,還以為能籍自己的才幹,狂傲地去敵擋辱罵神。

無知的聰明笨漢須要聽到福音。生命比任何事物更寶貴。雖然用生命的時日,努力賺得了全世界,但賠上了生命,又有什麼益處呢?還能用什麼來換生命呢?宋人范仲淹寫了一首詩:「一派青山景物幽,前人田地後人收。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後頭。」我們一生勞苦所賺到的都要留給後人。一代接一代都是一樣。世上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到了晚年也有同樣的感歎,「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空虛。」(傳218-19)生命比什麼都寶貴,不要花一生忙着賺錢而失去永生。福音就是:「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了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這就是聖誕節真正的意義。可惜今天社會的潮流是為了怕冒犯人的信仰,連「聖誕」這個词不敢多提。商場裏只標榜「假日大減價」Holiday or Seasonal sale, 到處只看到聖誕樹和聖誕老人;連聖誕卡都把「聖誕快樂」Merry Christmas 改寫「假期快樂」Happy Holiday. 怪不得首府華盛顿的傳統聖誕也被改稱為 Holiday Tree 「假日樹」了。 沒有耶穌基督的誕生,這個時節就沒有值得慶祝的原由。把聖誕節看作做生意成敗的關鍵季節,便完全忽略了聖誕真正的意義,未免太可惜了;為了追求物質和錢財而失去永生的盼望,又更是太可憐了。摩西求神賜我們智慧的心,讓我在世的日子,先得看屬靈的福份,信耶穌得着永生,用一生短短的年日,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天上。因為神應許屬世物質的東西,神也會按我們所需賜給我們的。

傲慢的聰明笨漢 Arrogant Fools 須要正面認識自己,不要被魔鬼謎惑去敵擋神。因為到頭來,對自己是沒有好處的,連魔鬼自己也知道,它最終的命運是地獄永刑,所以它拼命去拉人進地獄去陪它。傲慢的人不易接受福音,因為他們以為不需要神。保羅曾對哥林多教會那些很有才能的領袖說:「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智慧人在那裏?這世上的辯士在那裏?神豈不是叫這世人的智慧變成愚拙麼。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然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117-21)人憑自己的智慧,不能認識神,就否認神的存在。否認神就傲慢地把自己當作神。以自己的義當作神公義的標準,當然也不會承認自己是個罪人,因為自我中心的人都會以自己為義,無需救恩。因此保羅說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是看為愚拙的。不信神不等於沒有神;不承認自己是罪人不等於自己沒有罪。「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誰按着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詩9011)詩篇九十篇要我們看見人生的短暫脆弱,求神給我们智慧的心,去數算在世的日子。保羅說,「我們可惹主的憤恨麼?我們比他還有能力麼?」(林前1022)不要讓自己走到人生盡頭時才想到有神,才曉得要面臨神忿怒的審判。十字架是神與人和好的記號,耶穌的死是為世人的罪代贖,信的人罪得赦免,除去神的忿怒。不要讓我們的傲慢欄阻我們得到救恩。


摩西的禱告有幾個祈求:求神賜智慧的心;求神轉回憐憫;求神使我飽得他的慈愛;求神叫我們喜樂;求神的榮美顯現;並求神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年終時我們常常會回顧前瞻。人生到老年時也會回顧一生的事業。其实人生事業的成功與失敗,都是相對的 Relative ,也沒有甚麼絕對的定義。所羅門王享盡榮華富貴,權勢聲譽沒有別人能與他相比。到年老時他也嘆息擁有的一切屬世東西,寫下這一句話,「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 . 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傳211)我們手所作的工,在世所成的功,若不為神所記念,又有甚麼用呢。經過一段時日之後還有誰會記得在作你墓碑上刻着的功業。摩西求神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是有智慧的。所羅門王也有同感,「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 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詩篇1271)人所經營的若非蒙神眷祐,都盡是徒然的。但願我們手所作的工為神所堅立,我們所成的功都有永恆的價值,為神所記念。

Friday, December 25, 2015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

2015年圣诞节主日胡师母主领崇拜
2015年12月20日上午,海德公园华人浸信会举行圣诞佳节主日崇拜。胡牧师宣讲以赛亚书9章6-7节信息:
因 有 一 婴 孩 为 我 们 而 生 ,有一 子 赐 给 我 们 。
 政 权 必 担 在 他 的 肩 头 上 。 他 名 称 为 奇 妙 ,
 策 士 , 全 能 的 神 , 永 在 的 父 , 和 平 的 君 。


他 的 政 权 与 平 安 必 加 增 无 穷 。 
他 必 在 大 卫 的 宝 座 上 , 治 理 他 的 国 ,
 以 公 平 公 义 使 国 坚 定 稳 固 ,
从 今 直 到 永 远 。 万 军 之 耶 和 华 的 热 心 , 
必 成 就 这 事 。




Sunday, December 20, 2015

你会去大庆祝会吗?

黄国兴牧师

黄牧师英语证道,许美恩姐妹中文翻译

2015年12月13日上午,在台湾宣教的黄国兴牧师和师母以斯帖(ESTHER)应邀在奥斯汀海德公园华人浸信会侍奉布道,100多位主内弟兄姐妹聆听了福音信息,6位会友受感动愿意参与宣教事工。

黄牧师和师母在主日学参与慕道班的圣经辅导,并且以自己的蒙恩见证鼓励慕道友坚信救主耶稣基督的救恩。

黄牧师和师母在中午期间向教会的宣教士和热心参与差传的弟兄姐妹分享了台湾福音工场的需求和侍奉的果效,鼓励大家支持并且参与差传事工。





黄牧师和师母参与主日学圣经辅导
黄牧师分享台湾差传信息


Tuesday, December 15, 2015

當稱讚進入他的門


德州WACO 的清教徒在感恩赞美神
張國昇牧師11/15/15

我們一起同聲說「哈里路亞」!
試想全世界同時歡呼高興的呼喊 HallelujahPraise The Lord
這就是詩篇一百篇描寫的圖畫,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Shout with joy Make a joyful noise !是喜樂的歡呼,不是爭辯,埋怨的嘈吵聲。我們歡呼因為知道耶和華是美善的,The Lord is good

每個人的性情emotional make-up 都不一樣,有些人很情緒化,或喜或悲都很容易衝動。或大哭或大笑,感情都是很自然的流露。有些人就甚麼事都埋在心裏,不失儀態,也沒有人知道他的心情。我在想,世界上有沒有一些事情,會令最保守的人都禁不住興奮歡呼,最失意的人發聲歌唱,最悲觀的人湧出喜樂呢?

很快就是感恩節了。感恩節通常想到都是土產豐收,家庭歡聚,火鶏大餐。這是一個感恩的節期,及時行樂,是很好的。教會也有感恩節聚餐,除了聚餐交誼以外,讓我們提出一些值得感謝神的事來一齊感恩。可惜想了半天,都想不出一件特別值得感恩的事來。生活太舒適平淡了,甚麼都有,一無所缺。又沒有生病或意外的事情發生,不需要神介入幫助我們,沒有習慣祷告祈求,也沒有看到神蹟,有甚麼好感恩呢?我們怎樣才能常常喜樂感恩呢?當我們的思想超出周圍的環境時,就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當我唸到詩篇「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 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 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塲的羊。」(詩1003)第一最值得感恩的就是認識宇宙中有一個真神,我們是他創造的。換句話說,我們不是無目的偶然演變出來的一種生物。我們是大有智慧,全能的神所創造的,被造是有目的的 We are created for a purpose 我們是屬他的,在他眼中是看為寶貝。他沒有看其他的創造比人更寶貴,因為其他的一切都是為人而造的。我們單是有這樣的信心,相信這樣的一位神,心中就應常常感恩。因為神所寶貝的,神的眼目會留心的去看顧。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塲的羊。使我們聯想到詩篇23篇那幅美麗的圖畫:一隻無憂無慮的小羊,安然躺臥在青草地上,安歇在水邊。不擔心明天要走的路,因為有牧人帶領;也不怕遭害,因為牧人的杖,他的竿都是我們的保障和安慰。且有他豐盛的慈愛隨着我們。有這樣的應許,怎能不感恩呢!

詩篇一百篇是感恩讚美詩。在神面前要歡呼,喜樂歌唱,因為我們是屬他的羊。
我好奇的翻開新国際版 NIV 聖經的索引Concordance,看看喜樂這個字(joy)我發覺類似這個詞的字,出現在詩篇最多。詩篇大部份是大衛的詩,也有些是亞薩和其他作者的詩,他們都在不同的處境中,歡呼喜樂地讚美神。最大的原因是認識耶和華神,從心裏發出感恩,有救恩的喜樂。大衛在詩篇十六篇說,「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詩1629-10)認識耶和華神有一切的安全感,這絕對的安全感是因為神必不將你的靈魂撇在陰間。這就是救恩的喜樂,就算面對死亡也不懼怕,這是我們最值得感恩的。因為這不只是在大衛的一生有這樣的信心和盼望,這裏也預言到基督和他的復活,正如彼得所傳的福音。(徒225-28)「你必將生命之道路指示我· 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1611)我們要為這救恩的確據,和滿足的喜樂來感恩,因為我們是屬他的羊。

救恩是我們感恩的開始,神也是我們隨時的幫助。我們是他草塲的羊,無論在甚麼的境遇,神也必然看顧。大衛就有這樣的認識,他說,「但我是困苦窮乏的,主仍顧念我· 你是幫助我的,搭救我的。」(詩4017)我們不須要苦苦思想,要找出神在甚麼時候,在那一件事情上神幫助搭救我,才可以感恩。單是對神有這樣的認識,就能隨時感恩。「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寬廣。現在求你憐恤我,聽我的禱告。」(詩41)大衛經歷過神的實在,就憑這些經歷,雖在困苦中,心裏仍然能有喜樂,躺下安然睡覺。(詩47-8

「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因為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存到永遠,他的信實,直到萬代。」(詩1004-5)我們應當存感恩和讚美的心進入他的門和他的院,就是常存感恩和讚美的心去敬拜神。他的門和他的院就是敬拜的地方。我們主日去禮拜堂,主要不是去聽道,而是去敬拜,感謝和讚美神。不然我們就會坐在那裡給牧師的講道打分數,或church shopping 到處去找動聽的講員。結果都失望,就留在家裡電視崇拜。我們去禮拜堂也不是要得到甚麼才滿足。要是存着沒有得着甚麼下星期就不來的態度,就一定會很失望。一週內忙忙碌碌,又有很多得罪神的地方,主日來到神面前敬拜感恩,因為知道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存到永遠。雖然有很多過犯,但知道神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詩8615)我們來到聖殿敬拜,帶着喜樂去敬拜,要在神面前歡呼歌唱。(Worship the Lord with gladness; come before him with joyful songs。)(诗篇1002)要向神祈求認罪,感恩和讚美,讓神的饒恕,喜樂充滿我們。主日崇拜應該是我們一個星期最蒙福的時間。



為你們感謝神


張國昇牧師11/01/15

中国-阿拉伯贸易论坛中心的金钥匙
「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這是多麼親切的話,代表了腓立比教會在保羅心中的情份。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特別關愛是有很多原因的。使徒行傳十六章说保羅在特羅亞得到異象:有一個馬其頓人要求他去幫助他們。保羅接受了馬其頓的呼聲,就到了腓立比。腓立比是羅馬的第一個駐防城,也是羅馬的殖民地,城里的居民都享有羅馬公民權。城裏很多退伍軍人,穿羅馬人的服飾,甚至講拉丁文。腓立比城裏沒有猶太人的會堂,因為很少猶太人住在那裡。腓立比教會是保羅在外邦人中建立的第一所教會,對保羅特別有恩情,所以特別值得他記念。

保羅每逢想念他們時,就為他們感謝神,因為他們從頭一天到如今,都與保羅同心合意興旺福音。保羅為這樣的福音同工感謝神。能夠彼此接納,持久地同心合意服事神的同工真是難得難求。今天我們看到很多有恩賜的傳道人都是「獨行俠」。原因當然很多,但我相信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主觀和個性太強,或者也帶有一點驕傲。雖然有超人的恩賜,有出眾的口才,可惜不能與同道和諧相處,不是不能被人接納,就是不能接納別人。即使有正確的異象,結果還是一人去蠻幹。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憑自己才能,單槍匹馬走江湖。因此出現很多小小的團隊,資源不足的機構,在苦幹,掙扎,埋怨,彼此批評下結不出果子來,沒有喜樂,也得不到神的喜悅。一些大教會也有這樣的危機。哥林多教會就是一個例子。教會裏不是沒有人材領袖,問題是結黨分爭。結果是不能興旺福音,還花時間去爭鬥攪分裂。我很欣賞葛培理佈道團的同工,他們都是很有恩賜的人才,不過他們從開始一直至今天,九十歲以上的老同工,仍是同心事主的好弟兄。他們的見證是多結果子榮耀神的。保羅每逢想念到這樣的福音同工時,心裡就禁不住為他們感謝神。

保羅以基督耶穌的心腸,切切的想念腓立比的信徒,為他們禱告。(腓18)表達出保羅愛他們深厚的情誼,願他們在愛心,知識,和各樣見識上,結出公義果子來榮耀 神。保羅也相信他们的委身是神喜悅的,神必成全他們所開始的美好事工,直到基督耶穌的日子。保羅的禱告是願他們能忍耐持守福音真道,因為當時腓立比教會也因為福音的緣故受到逼迫。(127-30)保羅表示他對腓立比這樣關懷的意念,原是應當的(17)因為他們常常在保羅心裡,保羅也常在他們心裡。雖然保羅在捆鎖之中,腓立比的信徒仍與他認同,有難同當,沒有離棄他,並差派以巴弗携帶捐獻支助保羅。所謂患難見真情,酒肉朋友多的是,真正能同甘共苦的兄弟不多。在苦難中腓立比的信徒仍是與保羅同心,因此保羅說,你們都與我一同得恩。

腓立比書多次提到「喜樂」Joy 這個字。保羅在甚麼環境下都能知足,並且有喜樂(腓4412)保羅是個頂有骨氣的人,不是軽易隨便接受別人金錢的支助。他曾說過,他定意要別人不花錢聽到福音,寧可自己作工織帳棚為生,也不拖累教會。不過他特別要讓腓立比教會知道,他感謝地領受了他們愛心的餽送。因為他們與保羅同工,同受患難。「然而你們與我同受患難,原是美事。腓立比人哪,你們也知道我初傳福音,離了馬其頓的時候,論到授受的事,除了你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供給我。就是我在帖撒羅尼迦,你們也一次兩次的,打發人供給我的需用。我並不求甚麼餽送,所求的就是你們的果子漸漸增多,歸在你們的賬上。但我樣樣都有,並且有餘· 我已经充足,因我從以巴弗提受了你們的餽送,當作極美的香氣,為神所收納所喜悅的祭物。」(腓414-18)腓立比教會的奉獻,是出自真誠的愛心,保羅感謝去接受了這點心意。保羅說,出自愛心的奉獻,就如極美的香氣,是神所喜悅的祭物,保羅怎能不接受呢?

从保羅和腓立比教會的關係裏學到了甚麼功課呢?
首先,教會裏的弟兄姊妹,要在主裏常常彼此記念。並常常感謝神。秘訣就在學基督,以基督的心為心。保羅說,「所以在基督裏,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聖靈有甚麼交通,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腓21-2)有一群這麼可愛的弟兄姊妹,誰都會覺得喜樂滿足。是理想嗎?還是可以做得到的事實?在座各位都可能參加過不只一個教會,似乎都沒有見到一群那麼同心,和彼此相愛的會眾。我也沒有見過。沒有人搗亂攪事,就好了。其實這樣一個群體存不存在,全憑着你自己個人。保羅把秘訣說明了:是要從自己開始,不管別人。先有兩個「不可」和兩個「要」。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不結黨就是避免別人因你引起分爭;不貪虛榮就是不要人擁作為王,聽你指揮。兩個「要」:凡事要謙卑;要看別人比自己強。就是要尊重別人的看法。就能接纳人,也會被人接纳。最後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心志:「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當以基督的心為心。」(腓24-5)態度是指不自私,關心別人;基督的心為心就是有僕人的心志。耶穌曾說,我來是要服事人,不是要受人的服事。(太2028)不管別人怎樣,只要你用這樣的心態去待人,用這樣的眼光去觀望,你一定會在任何教會都看到一群可愛的弟兄姐妹,每逢想念他們,都會為他們感謝神。

保羅每逢想念腓立比的教會,也會想起他們三番四次打發人去供應他的需要。他們打發以巴弗提去服事保羅,甚至一次生病,幾乎要死。(腓225-27)在那金錢奉獻的後邊,帶着真摰的愛心。那些奉獻,是馨香的祭,達到神前。我們今天的奉獻,無論是支持宣教士,福音同工或福音事工,都應帶着這份感恩的情誼。「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

士班雅的異象


張國昇牧師10/22/15

中国-阿拉伯商贸中心一角(银川)

在二十世紀,英國有一位很具影響力的無神論者叫弗戶,(Anthony Flew 1923-2010)。他不僅是一個無神論者,他也是一個世界有名的哲學家。他是屬於「分析証實」派的學者(belongs to  analytic and evidentialist schools of thought)。他最有名的著作,都是有關無神論的宗教哲學。在他晚年,他拋棄了無神論的哲學,還寫了一本書:「有一個神 ---- 一個臭名昭著的無神論者怎樣改變主意。」(There is a God----how the world's most notorious atheist changed his mind. By Antony Flew with Roy Abraham Varghese) 他不是隨便輕易地去改變主意,他是經過分析所有搜集到的證據而作的一個勇敢的宣佈。有人訪問他為甚麼改變主意,他說,「我根據這些證據的引領,無法不作這個結論。」(I have to go where the evidence leads.) 他說他並非是一個基督徒,他只不過是個「信有神者」 A deist. 這也可算是走出勇敢的第一步。

新約聖經裏有一個人叫掃羅,在耶穌時代,也是一個很具影響力的學者。他出身名門,是猶太教名師迦瑪列門下的入室弟子。他反對耶穌基督及隨從他的門徒,不遺餘力地逼迫他們,還拿着大祭司的公文去捉拿基督徒收監。在大馬色路上,耶穌向他顯現,呼召他作耶穌的門徒去傳天國的福音。這是很大的挑戰,正如弗戶所面临的,要拋棄從前的信仰去傳他一向反對的道理。聖經說,他進了大馬色,三天不能看見,也不吃,也不喝。一直在禁食禱告,因為他是個敬虔人。聖靈引導他去思想分析,他決定了,起來,受浸,馬上在各會堂裏宣傳耶穌,證明耶稣是基督。聽到他講道的人,無不驚訝。他不是無名小卒,他是人人皆知的掃羅,因此猶太教的领袖想要殺他。他越受逼迫,便越發有力去傳講耶穌。他的能力是因順服聖靈而來。新約使徒行傳記載他在馬其頓得到的異象。他本來想去亞西亞傳道,但聖靈阻止他,他到了特羅亞,在夜間看到異象,有一個馬其頓人,求他去馬其頓幫助他們。掃羅,那時已稱作保羅,就順着聖靈的帶領,來到馬其頓的一個駐防城叫腓立比,開始開拓福音的新工塲。在雅典,哥林多,和其他外邦人的文化環境中,為福音作開荒的工作。在使徒行傳結束時,保羅因在耶路撒冷被人迫害,無奈之下,要上告該撒,終於來到羅馬了。在那裏他足足住了兩年,放膽傳講神國的道。

新約聖經在使徒行傳後便是羅馬書。這本書是保羅準備把捐款帶去賙濟耶路撒冷的聖徒時寫的,當時保羅可能是在哥林多,還沒有到過羅馬。不過保羅屢次都想去羅馬,只是都有阻攔,不能成行,所以先寫信給他們,把福音真理先告訴他們,準備日後他親身到他們那裏。在書信中他提及想要去士班雅宣教的異象(羅1522-29)保羅第一次在羅馬被囚時,是很自由的住在自己所租的屋子里(徒2830)足足有兩年的時間。據傳统说,他被釋放後,又作了第四次的旅行佈道,終於到了士班雅。士班雅是今天的西班牙,也就是當時的「地極」之處。他順從了主耶穌升天前對門徒的吩咐,「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着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保羅很清楚神呼召他去士班雅,到基督的名沒有被稱過的地方,因為保羅是一個開荒的宣教士,但不等於每個使徒都要去開荒,耶穌的兄弟雅各留守在耶路撒冷的教會,彼得在耶路撒冷,猶大地和撒瑪利亞傳道。他在約帕得異象後,也為保羅辯白外邦人福音工作,但自己卻仍舊在猶太人當中工作。今天基督徒都從主領受了大使命,也不一定要跑到老遠去宣教。大使命主要是把福音傳到地極,意思不是一定要到國外去傳福音才算宣教。「地極」就在眼前。如今科技發達,交通方便,地極之民成為你的鄰居。我們在美國奉獻的資源,就可以服事到世界各地的群體。我們從保羅的蒙召,及他的事奉學到甚麼功課呢?首先保羅不是個盲目附從的人。他在未信主以前是热心逼害基督徒的。信主以後,他認為所信的是真理,便把整個熱情放在福音工作上。今天我們對信仰的態度也應該這樣。要認真的去確定耶穌是否神的兒子,是否就是聖經所說的基督,死而復活的救主。如聖靈清楚的啓示你認識耶穌為主,就應決志去跟隨。決志是一個Commitment. 就是專一的委身順從主,盡心盡力的事奉他。正如弗戶,當他知道有神時,就完全的承認錯誤,把自已幾十年來費盡心血所寫的書都廢掉,推翻無神的結論。這是誠實,勇敢,也是決斷。雅各說,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不要想從主那裏得到甚麼。(雅17-8)要做基督徒就當做個誠信的基督徒,心懷二意的基督徒是最痛苦的。要是又貪愛世界,又怕主怒,更怕世人的譏笑,試問怎能不愁眉苦臉呢?

保羅有兩個使命:把福音帶到沒有人聽過的地方;持守真理,辯證真理。保羅的書信,處處都可以看到他為真理的辯證。很多信徒不清楚所信的是甚麼,容易受騙。世人會批評因信得生這個道理,認為不勞而獲的東西,沒有價值。倘若福音是白白得來的,不單是太便宜,而且太不公平,那麼大奸大惡的人和好人君子也同樣得救了。Gospel is not only cheap it is not fair. 當世人說出這個心頭的話,這就正是傳福音的好機會,解釋生命的寶貴。世上沒有任何東西,包括一切善行,可以拿來換生命。只有耶穌以他的生命換我們的生命,才能把我們從罪和死亡中贖出來。單從這一點來看,福音就不是便宜的。誰也付不出生命的代價,但是只要信,誰都可以接受神的恩典,所以福音是公平的。今天不少基督徒不清楚福音的真理,反而附和世人的想法,以為一定要作點事,行善才配得永生。保羅責備加拉太人,既從真理入門,就不應該仍堅持靠善行才得救。善行誰都知是好的,但不是得救的門徑。保羅警告加拉太人,若有人傳一種福音與我們所傳的不一様,也就不是福音了。因此首先基督徒要清楚知道我們所領受的是甚麼。今天我們是因信得神稱為義呢,還是盡力行善,自稱是個義人呢?正如保罗说,「你們既靠圣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體成全麼.你們是這樣的無知麼?」(3:3) 今天我們要很小心,因為有很多掛著耶穌的名去傳要靠行為,靠行善才可得救的異端。倘若要靠行為才能得救,福音就不是恩典了,耶稣也不需要上十字架了。


保羅的士班雅異象,也就是所有基督徒從主領受的大使命。無論往那裏宣教,只要顺服和順從聖靈的引領就好了。不過還要學保羅的榜樣,無論到那裏,都要傳純正的福音,要教導初信的信徒,清楚認識福音真理,從真理入門,就要持守真理,免得教會產生異端邪說

Monday, December 14, 2015

神是誰?

張國昇牧師  貝爾頓第一浸信會華人福音堂9/27/15 at Belton, TX

俯瞰黄河之水天上来

在美國的社會,有兩件事是不方便問人的:不可問人家的信仰,也不要隨便問人家的年齡,尤其是向女仕們,千萬不要問「你貴庚呵?」倘若你真想要知道人家的年齡,大可轉個方法,問一些歷史事實,例如說,「你還記得甘乃迪總統被殺害的事件嗎?」倘若她説,「當然記得,當時很多女孩子在哭呢!」那她的年齢肯定是六,七十歲,因為甘乃迪總統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人物。當時美國和蘇聯在冷戰中。蘇聯發展太空探險,把第一個人送到太空,那時美國的火箭還不能升空。甘乃迪總統在競爭壓力下宣佈美國要把第一個人登陸月球!當蘇聯第一個太空人Yuri Gagarin 從太空回來,有很多人傳說他口出狂言,說他在太空沒有看見神。其實 Yuri 自小是一個東正教徒 Orthodox Christian ,他是信有神的。不過蘇聯總理赫魯曉夫 Nikita Khrushchev為了標榜反宗教主塲 ,在演說中說 Yuri 在太空看不到神。赫魯曉夫當然是個無神論者,他講的話也實在太無知了,人憑著肉眼又怎可以看得見神呢?在太空艙裏繞地球轉的視野,又可以看到太空多廣多遠呢?就好像在亞馬遜深林裏的猴子,爬到樹頂,往周圍看一圈,便對別的猴子說,我看不到赫魯曉夫呢!

上週末我們邀請梁斐生博士到奧斯汀主領一些講座. 他告訴我們,在最近半個世紀中有六名諾貝爾獎得獎人發現創世痕:証明這個宇宙是有一個開始的。自 1965 年美國Bell Lab. 的科學家 Arno Penzias and Robert Wilson 發現太空里有微波輻射,就開始假設宇宙是從一大爆炸產生的。接着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發射衛星探測宇宙背景,發現爆炸所引起的微波,銀河系也因此形成。這個發現不單獲得諾貝爾獎,甚至最篤信無神論的學者,如霍金 Stephen Hawkins;弗戶 Anthony Flew 都不得不思想宇宙是有開始的。就是說宇宙不是永恆的,而是被造的。In other words, the universe is not eternal. It had a beginning; it was created.

廿一世紀天文物理學家最大的發現,就是找到了「上帝粒子」(God particle or Higgs boson after Peter Higgs)對我們這些外行的人,能引起興趣的是看到國際地理雜誌 National Geographic 的文章,尤其是那稱為「上帝粒子」的含意。二十世紀的天文物理學家紙上談兵,在數學推理上假定有很多亞原子粒子( subatomic particles),有些粒子如 protonneutron 有質量(mass),其他粒子,如 photons 卻沒有質量。簡單來說現代科學家花了半世紀去尋找的「上帝粒子」就是科學家相信在大爆炸後10 ̄ ¹²10 ̄ 秒鐘時產生的粒子,(包括 WZ bosons,和 Higgs boson )。 科學家相信「上帝粒子或 Higgs boson」就是給物質matter 質量 mass 的粒子。

Peter Higgs
本身是個無神論者,他不喜歡人家稱 “Higgs bosons” “God particle”「上帝粒子」不過當諾貝爾得獎人 Leon Lederman 把它掛上這個名詞,新聞記者馬上知道這是最熱門的稱號。(平民百姓,誰會注意 muonZ-boson Higgs boson 等等)「上帝粒子」這個稱號,意味到它的存在與上帝有關,就是說這個宇宙的產生是經由大爆炸,從無質量的輻射,成為有質量的宇宙世界。

當歐洲核子能中心(CERN)在2012 年七月四日宣佈發現「上帝粒子」,證實希格斯場(Higgs field)的存在,使無質量的光子(photon)和粒子轉變為有質量的物質,那就是從無到有,使人聯想到上帝從無生有的創造意味。連無神論者的霍金也不得不認輸了。

今天我們不是討論世上有沒有神,梁斐生博士指出,二十世紀 161 名諾貝爾物理學得獎人中有116人,就是72%都信有神,只有一位肯定稱自己為無神論者。信有神是很自然合理的。今天我們要思想的是「誰是神」?(Who is God?) 怎樣去認識這位真神?

既然知道有神,難道我們會相信,神的存在就是偶然發生的嗎?這個答案既不太可能,也不能滿足一些追求的人所要知道的。我們相信的神,是自有永有的,我們所認識的宇宙卻是有一個開始。因此相信這個世界是由一個自有永有的神創造的,是相當合理的。聖經說「起初神創造天地。」(“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從起初,In the beginning-- rêʼshȋyth 是有開始的;神創造God create -- bârâʼ 是從無到有的創造,拉丁文叫ex nihilo。我們站在被造者的位份上,要知道創造者怎樣創造是沒有可能的。我們所能知道的只有從創造者的啓示而來。保羅說,「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裏·  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然眼不能見,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19-20)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可知」和「可証明」是兩回事。科學的論證,是先要有一個假設 hypothesis,然後用實驗去證明這假設是真的。但人是被造的,被造者又怎能想像,或假設造物者的永能和神性呢?聖經說,沒關係,看看神所創造宇宙萬有,就明明「可知」神的永能和神性了。神不只創造,並且維持 sustaining 這宇宙一切的運作。怪不得有百份之七十二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看見這個有精密設計的宇宙,都相信有一個極有智慧和權能的神在掌管着。我們研究生物的,都會驚訝細胞組識的奇妙。神就是用一個 DNA 的藍圖創造了世上所有的生物。我不相信我是猴子演變出來的。從前科學沒有那麼發達,就亂猜想,亂作假設。但今天從基因的研究多方的探討,連人的基因分析Genome Project 都完成了,得到的資料清楚給我們知道,人類的遺傳因子,種族分別少於0.5%,而人類跟猴子基因的差别是多過5%,我們研究生物科學的人,都會同意基因有這樣大的差異,是沒有可能演變出來的。

愛因斯坦曾說,「科學沒有宗教信仰是殘廢的,宗教信仰沒有科學是盲目的。」“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Albert Einstein. 宗教是什麼呢?宗教是人類尋找神的方法。所以在宗教裏就有很多神出现。這些神是人有需要時,求他們為人服務的。台湾有很多民間宗教:例如拜媽祖,保佑拜神的人出海打魚平安;求姻緣就拜「月下老人」;各種各類的神,有求必應就成,不靈就另找別的神來拜。

宗教和敬拜真神又是兩回事。宗教是人創造神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或填補心靈的空虛;真神創造世界,而且愛衪所創造的人類。衪親自來到這個世界找人。今天的年青一代認為,宗教是一種迷信,他們很有自信,掌管自己的人生,不需要倚賴什麽神來幫助。倘若你對一個身體健康,事業婚姻家庭都很滿足的人說,有一個神愛你,他會馬上對你說,Who care there is a God!幹嘛我們需要相信有神!他們相信,憑着現今的科枝,加上自己的聰明,就甚麼問題都可以解決了。不錯,他們不需要宗教,也沒有想到需要神,直等到有一天,有想不到的大難臨頭,得幸免遭害,在死亡邊緣逃脫時,他就會自然而然的叫說,「Thank God I survive it!謝天謝地,我大難不死!」其實在他心靈的深處,都有一個需要,盼望冥冥中有個掌管宇宙萬有的主宰,在適當時候,為我們的幸福,介入我們的生命。我們相信的那個宇宙真神,就是這樣的神。祂創造宇宙萬有,並且關心祂所創造的,愛祂所創造的人類。雖然世人的口常說:誰管有沒有神 Who care there is a God? 不過人類在百忙之中,安靜下來就會思想人生的意義; 在生活的枯燥,煩悶的循環中 in endless cycles of boring routines,就會問自己我活着有甚麼目的 What is the purpose of my existing? 倘若人活着沒有更高的意義,像貓狗一樣,只為存活而活就太空虚了。倘若没有神,我們向誰尋問人生的目的呢?為什麼世界很多擁有一切物質豐盛的人,會感覺到心靈空虛和沒有盼望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我死後又怎樣?正當人類的文化進步,物質享受滿足時,道德就開始敗壞,人被私慾和罪捆綁,沒有解脫的辦法。正當人靈命最需要的時候,神就介入這世界。耶稣基督的降生,是要為世人開一條生路,脫離罪與死亡的捆綁。

沒有科學或任何宗教可以解決人靈魂深處的渴望。只有創造你的神才能給你人生真正的意義,因為你是祂創造的,所以也只有祂才知道你被造的目的。聖經告訴我們,世人都犯了罪,罪的工價乃是死。無論在世上怎樣的成功,到頭來都是無益的,因為罪人的終結就是死亡。神的存在顯然是重要的,因為神愛世人,耶穌降生是要解決罪的問題。那麼那些安份守己,奉公守法的人,一定會抗議說,為什麼說我是罪人呢?C.S.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那本書寫着:當兩個人在行為上爭論時,他們都是堅持一些標準,要求對方也有同樣看法。雙方都是堅持對方是錯的。因此要向任何一方勸告都會浪費唇舌,除非雙方都同意一個「對」與「錯」的標準。神定公義和罪的標準與世人的標準不同。人對罪的標準各有不同。但神的標準不會因你有不同的看法而更改,而且不論世人同意不同意,神是會按着自己的標準去審判世人。因此神的存在對你我都有很重要的關係。耶穌降生是為拯救罪人,信耶穌的人,罪得赦免,與神和好,在永恆中與神同在,讚美神。這就是神創造人的目的,也就是生命更高的意義。

正如愛恩斯坦指出,科學與信仰,不是互相排斥的,Faith and Science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今天我們不需要用科學來證明有神,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是要用信心去經歷神,這是可以在每天生活領受的。因為神是個人能認識的神 A personal God,祂也是一個願意傳達自己心意給人的神,He is also a communicative God. 神藉着聖經的話語指示我們,祂的聖靈與信徒交通;用普通日常環境傳遞祂的信息,用我們普通交往的人向我們講話。祂在信徒聚集或教會敬拜的時候曉諭我們。甚至在節期的慶祝,喪禮憂傷的喪筵,神都在那裡與我們交通。

人心中造出來求告的神名,是盼望這些神會有求必應。創造宇宙萬有的真神是樂意賞賜尋求祂的人,因為神愛世人。不要先想証明有神,這是徒勞無益的。先要信有神,因為聖經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 . 因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賜那尋求祂的人。」( 11:6) “Anyone who wants to come to God must believe that there is a God and that  He will reveal Himself to those who sincerely look for him.” 英文譯作 “reveal Himself.” 神把自己顯現,啓示给尋求祂的人。要証明有神存在是個錯誤的出發點;我們要先信有神,神就把自己顯示給我們看。讓我們看見我們所信的神是:創造者;關心和愛祂所創造的人;祂是一個 personal God個别與人建立關係的神,也是一個 communicative God, 啓示的神,要向一切信祂的人顯現。讓我們今天就去尋求祂,因為祂會赏賜那尋求祂的人。He will reveal Himself to all those who seek 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