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3, 2016

使命与突破

Sermon 4/3/16 使命与突破
Sermon TitleBreakthrough in The Great Commission
講道題目:使命與突破
Sermon TextActs 1:8
講道經文:使徒行傳一章八節
Scripture ReadingActs 10:9-19
讀經:使徒行傳十章九至十九節

最近我再次到聖地旅遊、想不到这次聖地之行、不是看名勝景點、而是看廢墟古蹟。導遊是個考古學家、又是個基督徒、對新舊約聖經都很熟識。他有四十五年的考古經驗、帶我們登山越嶺有他發掘出來的遺跡。所到之處並非普通旅遊團能到之地。他越講越興奮、一點不困倦。我看他有個使命感、要證實聖經記載是真的;要保存聖地的文化遺產給後人觀看;從創世、到以色列蒙揀選、以至彌賽亞的預言及基督的降臨、從古蹟中保留著一個完整的遺傳、神永恆救贖的旨意。他說這些古蹟、不是單屬於以色列、而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這次我學到不少古代猶太人的文化習俗、配合聖經的故事就更有意義了。不過我最佩服的還是他的使命感、向外邦人介紹聖經文化和聖經的真確性。

使徒行傳記載耶穌復活後、與使徒和眾人在一起足足有四十天的時間、在他升天前給信徒一個大使命:「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着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 1:8)聖靈降臨之前、門徒都是膽小的一群。在十字架下我相信只有門徒約翰一人、耶穌把母親交託給他、其他使徒都跑光了。五旬節聖靈降臨後、彼得便帶着能力傳講耶穌。

傳福音的使命雖然已托付了門徒、不過福音還沒有傳開、信徒並沒有完成主的大使命。神的教會仍舊據守在耶路撒冷、教會信徒都是有猶太教背景的猶太人。雖然耶路撒冷的教會很興旺、但宣教事工仍等待着突破的機會。大概耶稣復活後五、六年、一連串看來没有太大關連的的事、卻挑起了一個宣教突破的異象。

初期教會除了使徒外、最顯注的人物就是司提反。當耶路撒冷的教會日見興旺、使徒忙得不能分身去管理教會其他事務、就提議選出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來作執事。司提反是第一個被選出來的執事。無論在信仰方面、靈命方面、恩賜方面都是個出眾的人物。司提反和當時會堂裏的人辯論、因他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敵擋不住他、就聳動百姓、長老、並文士去捉拿他。司提反是初期教會第一個殉道的基督徒。司提反殉道後、耶路撒冷門徒大受逼迫、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徒8:1

司提反是神特別呼召使用的人、但神揀選他並非作宣教士、乃是揀選他去引介另一個重要的人物掃羅。正如施浸約翰的角色是引介基督、是為耶穌作開路先鋒。司提反和約翰在世的年日都不長久、卻是神所選用的最重要人物。路加寫使徒行傳時、特別引進一個人、他描寫當司提反殉道時、見證這事的人把衣裳放在一個少年人名叫掃羅的腳前、眾人用石頭就把司提反打死、掃羅也喜悅他被害。(徒7:58-60)這個掃羅很年青、大概二十來歲、且出於富裕之家;從小就在當時最有名望的猶太教拉比迦馬列名下受教、是一個頂有學問和自信的人。當他目睹司提反殉道時、因他猶太教的背景、就有意為神作一番事、要摧毀這個新教門。大概一年後、很多基督徒逃離耶路撒冷、掃羅就決定追蹤他們、從大祭司拿到公函、要捉拿基督徒、帶給大祭司處理。聖經形容他向主的門徒、口吐威嚇兇殺的話。掃羅往大馬色去逼迫耶穌的門徒的途中、耶穌向他顯現、忽然有大光四面照著他、把那自信威猛的掃羅仆倒在地、並對他嚴厲的責備、「掃羅、掃羅、你為什麽逼迫我。」他說、主阿、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掃羅當時一定很困擾、驚訝。他所要逼迫的是耶穌的門徒、不是耶穌。對他來講、耶穌已經死了。不過信這新教門的人、他們都說耶穌已經復活了、並堅決與主耶穌的復活認同。現在與他說話的人就是耶穌、那麽耶穌的復活就是真的了;那麽他從前為神大發熱心、以為是服侍神、豈不是攻擊神嗎。這耶穌現在向他發命令、「起來、進城去、你所當作的事、必有人告訴你。」不是開玩笑、這個耶穌有權力發命令、他就仆倒在地、軟弱無能、連眼睛都看不見天日!跟隨他的人把他領進大馬色城、三日禁食禱告。終於明白了。耶穌又向亞拿尼亞顯現、要他去見掃羅、「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徒9:15)掃羅想通了、他起來、受浸、馬上開始在各會堂宣傳耶穌。掃羅毫無猶地放下過去的一切、成為主揀選向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徒保羅。

掃羅成為耶穌親自揀選的使徒、被差派作外邦人福音的使者。同時、彼得在約帕得異象、突破猶太教傳統與風俗的觀念。他被引領到一外邦人百夫長哥尼流的家傳道、便開口說、「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於是福音傳出耶路撒冷、傳到撒瑪利亞、居比路、並安提阿、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徒11:19-21

宣教不是一門學問、宣教是一個使命。那個使命是很明確清楚的:主吩咐門徒為他作見證、直到地極。使命要置放行動、就是說每個基督徒都應該有個使命感、迫切的要完成那個使命。從耶路撒冷直到地極的宣教需要一個突破、突破是先從異象而來。在大馬色路上掃羅得到從上頭來的異象、神把掃羅改變為保羅。彼得也得從上來的異象、放棄了猶太人堅持的傳統、確定外邦信徒是因信得救、不是憑守律法。

從保羅和彼得的經歷我們學到什麼功課呢?我們都知道教會的使命是傳福音、為什麼宣教工作在教會又是那麽難推動呢?我想從以上保羅和彼得的例子可以簡單作個結論:
宣教要:   1)要先有從上頭來的異象
          2)有使命感
          3)要放得下
          4)要擺得上
沒有異象就很容易會把宣教當作一個事工 Just a program.
沒有使命感就是把傳福音當作可有可無的事工、不着急、對搶救靈魂沒有迫切的負擔。宣教要發出燦爛的火花就先要改變傳統的態度。

保羅在大馬色經歷的異象、使他全然改變。更重要是他能馬上放下過去的方向去追隨新的異象。彼得也是一樣能放下一些猶太教的傳統、習慣、甚至禁忌、去順從主給他的異象。今天教會也有很多相傳下來、世襲的傳統事工、雖然知道這些宣教方式、在現今世代已沒有多大果效、甚至有些地方是行不通的、但仍不想放棄、因為是傳統的方式、不願終斷。於是每年宣教委員會便循例去決定繼續那些事工、Carry on with the program for the sake of the continuity of the program!無論個人或教會、倘若從上得到新的異象、就應該放下以往去追隨新的異象。能放下就要擺上、就願意付上代價。像保羅擺上了一切、甚到生命也不愛惜、福音終於傳到士班雅、就是當時的地極了。


耶稣如果没有復活?

Sermon 3/27/16
Sermon Title: What if Jesus had not risen
講道題目:耶稣如果没有復活?
Sermon Text: 1Corinthians 15:17
講道經文: 哥林多前書十五章十七節
Scripture Reading: 1Corinthians 15:3-8
哥林多前書十五章三至八節

「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為我們的罪死了. 而且埋葬了. 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15:3-4

第一 : 最重要的、首要的。
照聖經說的 : 如沒有發生、就是說聖經不真。
耶穌自己說的 : 如他沒有復活、他就是說謊的、並不是神的兒子。
今天是復活節、如果基督沒有復活、就沒有什麼可以慶祝丨

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形容彌賽亞受害的景况、「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 为我们的罪孽压伤。 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 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 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 从活人之地被剪除, 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 虽然未行强暴, 口中也没有诡诈, 还使他与惡人同埋; 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先知以賽亞描寫禰賽亞被人厭棄、受苦受難、甚至被害、埋葬等預言、都一一應驗在耶穌身上。因為先知是從神得啓示說預言、因此預言必然應驗。先知說的話不應驗、他就是假先知了。舊約裹還有一個善於解夢的先知但以理。巴比倫王夢見一個大像、金頭銀胸、銅腹、鐡腿、鐡泥混雜的腳。他替巴比倫王解夢、神曉喻但以理、說出這像是代表巴比倫及以後的列強:就是瑪代、波斯、希臘、羅馬、及羅馬後要興起的十強。歷史也證明了神藉先知但以理所講的話一句都沒有落空。因為他是神的先知。舊約也有講論死人復活的事。以賽亞先知預言死人要復活、地要交出死人來。(賽26:19)但以理先知説、睡在塵埃中的必有多人復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辱永遠被憎惡的。(但12:2)既然他們是神的真先知、所說的都是神的話、那麼死人復活的事就不會假的了。耶穌自己也預言、他要被殺害、三天之後復活。耶穌既然是彌賽亞、是神的兒子、他說的預言更是真確的了。

照聖經所說、基督是為我們的罪死了. 而且埋葬了. 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按神的旨意、基督的死、是與我們的罪有關的。他是代替我們的罪而死、還清罪的工價、把我們從的挾制中贖出來。因此他的復活也是與罪和死亡有關的。保羅指出、復活的生命是勝過了死亡:「死啊、你的權勢在那裏. 死啊、你的毒鈎在那裏。」(林前15:55)信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人、也就是與基督同復活、脫離了罪的捆綁、勝過了死亡的人了。

就信仰而言:保羅說、倘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信的就是枉然、我們仍在罪中。就是說、倘若基督沒有復活、耶穌只是個教主、與其他教主無異、信他的人還以為已經得救、活在一個錯誤的安全感裏、卻不知所信的是枉然、不但沒有永生的盼望、是給一些教條約束。這樣、作個基督徒豈不是比世人更可憐了。

耶穌基督照著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這就是我們信仰的中心。有一首我最喜愛的詩歌:「因祂活著」。這首詩歌包括我們完整的信仰:無比的救恩與永恆的盼望。這首詩亦包含了基督的復活對我們個的人意義。
God sent his Son they call him Jesus, He came to love, heal and forgive; He lived and died to buy my pardon, An empty grave is there to prove my Savior lives.
耶穌的降生是神的恩典;他順從神的旨意被釘十字架是為贖我們的罪;空墳證明主仍活著。
Because He lives I can face tomorrow, Because He lives all fear is gone; because I know He holds the future. And life is worth the living just because He lives.
副歌包含了基督的復活對我們整個人生的意義。因他活著、我們就能面對明天、不再懼怕。明天代表很多想不到的事情、包括未知數和不能預測的事 unknowns and unpredictability 。不過我不再懼怕、因為我知誰掌管明天。知道我們的生命是掌握在永恆的神手裏、就不再懼怕而且充滿盼望。
How sweet to hold a new-born baby, and feel the pride and joy He gives; but greater still the calm assurance, The child can face uncertain days because He lives.
第二節對我們做父母的是何等的安慰。兒女给我們無限的祝福和喜樂、但也帶來不少擔憂傷痛。但最寶貴的是復活的主給我們一個安穩的確據 A calm assurance、我們的孩子們因相信那復活大能的主、也能各自面對他們的人生。This child can face the uncertain days because He lives!無可否認、我們的兒女也要面對無定的明天。放心吧、把他們交託那復活大能的主、主也會給他們力量 Assurance 去面對明天。
And then one day, I'll cross the riverI will fight life's final war with pain And then as death gives way to victoryI'll see the light of glory and I'll know He lives
有一天我們都要走完人生的路程、面對死亡痛苦爭戰;不過復活的主已戰勝了死權、在榮光中我見救主、我知祂是活着!「死啊、你的權勢在那裏. 死啊、你的毒鈎在那裏。」(林前15:55

Hallelujah ,  Christ arose!  He lives, Christ Jesus lives today!
哈利路亞、主復活了!耶穌基督勝了死權、今天仍然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