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31, 2018

早期加利利事工

馬可福音1:14-45 早期加利利事工

吳紹瑋牧師。2018年8月31日

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
I. 呼召第一門徒 114-20
馬可福音114約翰被捕以後,耶穌來到加利利,宣講 神的福音,15時候到了,神的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相信福音。”16耶穌沿著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西門和他弟弟安得烈在海上撒網;他們是漁夫。17耶穌就對他們來跟從我,我要使你們成為得人的漁夫。”18他們立刻撇下網,跟從了他。19耶穌稍往前走,看見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弟弟約翰,正在船上整理魚網,20他立即呼召他們。他們撇下父親西庇太和雇工在船上,就跟從他去了。

耶穌去了加利利,有很多法利賽人住在那裡,還有外邦人。它在以色列國的北部。加利利最著名的地方是加利利海,它實際上是以色列土地上最大的淡水湖。所以你可以看到他們在那裡有很多漁民。耶穌在那裡呼召祂的第一批門徒是兩對兄弟,西門和安得烈,雅各和約翰,門徒的四分之一。他們都是漁民,他們沒有受過高等的教育,但他們也不是窮人。聖經告訴我們他們的父親也是漁民。他們可能來自漁民的世家,因為當時這是普遍的,父親一代又一代地將自己的生計傳給子女。

他們並不窮,因為他們僱用了一些人幫他們,這意味著他們都是老闆。所以他們都有點錢,如果用今天的話說,他們是中產階級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勞動型的,即使他們可以賺到一些錢,但他們需要每週工作6天,而沒有假期。他們是更難成為耶穌的門徒。第一是因為他們沒有受過更高深的教育,他們不喜歡思考和學習,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工作不需要他們思考或智力,只需要使用他們的勞動力。

其次,他們幾乎每天都需要工作,他們不能停止工作。他們只在安息日休息了一天,他們是每日都要開工,因為要付工資给其他工人和支持家人。工作可以幫他們賺錢,而那段時間需要每天打魚,因為沒有冰箱。 所以他們每天都需要出去捕魚並把它們帶到市場。無論如何,如果你有自己的生意,就很難停止工作,因為你看著錢不斷地進來。我認識一位香港的醫生,他差不多七十五,他一直告訴我他將要退休。但是他每天仍然回到自己的診所,因為每天都有病人上門。他很難停下來。

它必須有一些東西讓這四個門徒放棄他們的事業並跟隨耶穌。我知道耶穌有這種權力去邀請和吸引一些人去跟隨祂,但在其他一些經文告訴我們,耶穌要求人們跟隨祂的時候,這些人都拒絕耶穌,比如那位少年的官。當耶穌問他們時,這四位漁夫為什麽這麽快都跟隨了耶穌?今天當耶穌叫我們跟隨祂的時候,我們會這樣做嗎?我希望我能做到這一點。有時我也希望我可以在邀請一些人跟隨耶穌的時候,他們會放下一切立刻去跟隨耶穌。

      馬可並沒有給我們很多答案,但路加告訴我們更多的細節,他們在做出決定跟隨耶穌之前發生了什麼事。

路加福音51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神的道。2他看見兩隻船停在湖邊,漁夫離開船洗網去了。3他上了西門的那一隻船,請他撐開,離岸不遠,就坐下,從船上教導眾人。4講完了,就對西門把船開到水深的地方,下網打魚!”5西門主啊,我們整夜勞苦,毫無所得,不過,我願照你的話下網。”6他們下了網,就圈住很多魚,網幾乎裂開,7就招呼另外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兩隻船裝滿,甚至船要下沉。8西門彼得看見這種情景,就俯伏在耶穌膝前,主啊,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9他和跟他在一起的人,因這網所打的魚,都十分驚駭。10西門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也是這樣。耶穌對西門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作得人的漁夫了。”11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撇下一切,跟從了耶穌。

    記得他們是漁民,他們一生都在加利利海打魚,這是他們的職業。他們通過他們的經驗知道在哪裡,何時以及如何捕魚。但在那天晚上,他們無法捕捉任何東西,有時甚至曾發生在職業漁夫身上一無所獲。如果你喜歡釣魚,也知道這是有可能發生在你身上的。既便是在你最喜歡釣魚的地點和時間,你可以一整天在釣魚,也都捕捉不到任何東西。

    在那天他們捉不到任何魚的時候,耶穌來了,開始向人群講道,耶穌使用他們的船做一個講台,以便他可以向人們傳道。祂講完道之後,祂請彼得開船到一個深水之處,這是很正確的做法,因為大部分大魚會在晚上游進淺水中進食,然後在白天游回到深水中,這樣他們就可以避開像鷹一樣的掠食者。耶穌告訴漁夫放下漁網。記得耶穌出來傳道之前是做什麼工作,衪只是一個木匠。我們能否想像一下一個木匠告訴漁夫如何捕魚?就像你們中間一些人是做電腦工作的,如果我告訴你如何編寫程式,或告訴你如何做飯。你能想像嗎?

      我認為可能是耶穌給人群講道,彼得在聽,所以他雖然知道耶穌不是漁夫,但他還是試一試。他把他的船開到水深之處,放下他的網。但是這一次不同,彼得打到了很多魚,我相信他一生之中從没有在這種情況下打到過魚。他知道這是不可能在白天裡打到這麽多的魚,這是一件不尋常的事,這是一個神蹟,這是彼得一個從没有的經驗。彼得遇到了耶穌,他知道耶穌不僅僅是一個木匠,也不僅僅是一個傳教士。耶穌是神自已,因為耶穌能做的事,沒有人能。

      有時我認為我們的信仰或我們遇到的耶穌只是知識或學識上的事情。但對彼得來,這是一個改變人生的經歷。他在自己的專業上捕鱼遇到了耶穌。他知道耶穌並不只是一個普通人。當彼得與神面對面時,現在他可以看到他自己的罪。他不得站在耶穌面前。一但你意識到耶穌可以為你提供的東西不是你能掌握的你會毫不猶豫地跟隨耶穌。但直到我們遇到這樣的耶穌的時候,我們才會認為我們擁有的是有價的東西。

II. 趕鬼 121-28
馬可福音121他們到了迦百農,耶穌隨即在安息日進入會堂教導人。22大家對他的教訓都很驚奇,因為他教導他們,像一個有權柄的人,不像經學家。23就在那時,會堂裡有一個被靈附著的人,喊叫起來,24拿撒勒人耶穌,我們跟你有甚麼關係呢?你來毀滅我們嗎?我知道你是誰,你是神的聖者。”25耶穌斥責他住口!從他身上出來!”26靈使那人抽瘋,大聲喊叫,就從他身上出來了。27眾人都很驚訝,於是彼此對問這是怎麼一回事?是個有權能的新道理啊!他吩咐靈,靈竟服從了他!”28耶穌的名聲立刻傳遍了加利利一帶。

      你有沒有讀過任何名人的自傳?我讀了戴德生,李光耀等等。還有很多其他人的自傳。在我的生命中,我很少讀關於基督教的輔導書。也只有上過一課,但是在我上課之前,我曾讀過一些有關輔導的書。其中一本是克萊布Larry Crabb的裏外更新尋主面Inside Out。他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基督教輔導員之一。在我多倫多就讀的學校裡,他們提供了一堂關於基督教輔導的課程,不是由神學院的教授之一來教,而是由克萊布自己來教這門課。即使我不知道什麼是輔導,甚至今天還是不清楚,輔導並不是我的最強,但是與此大不相同。

    別人可以談論這本書,即使我自己讀了這本書,克萊布親自告訴我們有關這本書。我對這本書和整個課程唯一記得的是他不再相信輔導。他改變了他對基督教輔導的看法,甚至改變了對一般輔導的看法。如果輔導不能把人帶到基督的面前輔導就不是輔導。

        在耶穌時代,他們有許多法律的教師,就像今天一樣,我們很多是教師,傳道人,聖經學者,聖經解釋者。他們談論歷史背景,聖經原文,文化和社會意義以及其他許多事情。沒有神和基督的聖經教導不是聖經教導。耶穌不單是聖經的老師,祂是聖經的作者,不僅是整本聖經都是關於的。當時祂和其他老師的區別就在這裡。今天依然如此。
      耶穌不只是教導聖經,祂還用神蹟來支持祂的教導,其中一個人正在趕鬼。講道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只需將你的思想放在文字中,然後講出來。雖然有些人會講得好些,有些人會没有那麽好,但總體來,這是可以實現出來的,也是人的能力可以做得到的。相反神蹟就難了,因為真正的神蹟是沒有正常的方程式,不是人可以靠着自己的能力做出來的。所有都在神手中和在衪的旨意裏。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有兩個神蹟是最難的。第一個是死人復活。這個不需要講太多。其次是趕鬼。真正的鬼附是一場屬靈的戰爭是邪靈和神的戰争。耶穌用了一個趕鬼來顯示衪的能力,眾人都驚訝不已。他們意識到耶穌與他們的律法師不同。當我們看今天的教學時,我們只聽他們教給我們什麼, 他們的教導是否用他們的行為來支持?耶穌不僅用了他的言語來教訓,而且祂常常與人在一起。

      順便一下,很多人相信只有最屬靈和最有信心的人才能趕鬼,就是教會的牧師。這不是正確的信念。非基督徒也可以趕鬼。如果非基督徒都能趕鬼,為什麽基督徒反而沒有信心去趕鬼。

馬太福音722到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主啊,主啊!難道我們沒有奉你的名講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過許多神蹟嗎?23但我必向他們聲明:‘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非基督徒可以用耶穌的名字趕鬼,因為耶穌的名字是有能力的。 但我們基督徒不相信耶穌的名字是有能力,他們認為這一切都是關於自己的信心的大小。

III. 更多的神蹟129-45
馬可福音129他們一出會堂,就和雅各、約翰到西門和安得烈的家裡去。30西門的岳母正在發燒躺著,他們立刻告訴耶穌。31耶穌走到她面前,拉著她的手,扶她起來,熱就退了,她就服事他們。32到了黃昏,有人不斷把生病的和被鬼附的,都帶到耶穌面前。33全城的人都聚集在門口。34耶穌醫好了各樣的病,也趕出許多的鬼,並且不許鬼話,因為鬼認識他。35次日凌晨,天還沒有亮,耶穌起身出去,來到荒野的地方,在那裡禱告。36西門和那些跟他在一起的人就去尋找耶穌。37他們找到了,就對他大家都在找你呢!”38耶穌對他們我們到鄰近的鎮去吧,我也好在那裡傳道,因為我就是為這事而來的。”39於是他走遍加利利全地,在他們的會堂裡傳道,並且趕鬼。40有一個患痲瘋的人,來到耶穌跟前,跪下求他如果你肯,必能使我潔淨。”41耶穌動了憐憫的心,就伸手摸他,我肯,你潔淨了吧!”42痲瘋立刻離開了他,他就潔淨了。43耶穌打發那人離開以前,嚴厲地吩咐他,44你千萬不可把這事告訴任何人,你只要去給祭司檢,並且照著摩西所規定的,為你得潔淨獻祭,好向大家作證。”45但那人出來,竟任意傳講,就把這事傳開了,以致耶穌不能再公開進城,只好留在外邊荒野的地方;然而還是有人從各處到他那裡去。

      耶穌醫治了許多人,其中一人是彼得的母親,然後她起身服侍他們。那些得到醫治的人是否立刻需要去服事神,做神的工作。不一定。接待客人,是當時女性的最正常的工作,無論是否得到治療,這都是她們光榮的工作。發燒阻止了她的行動,但治療使她恢復了正常的工作能力。很多時耶穌的醫治,使我們回到了日常正常的生活中。疾病和鬼附會打斷我們的正常生活,神讓我們恢復正常。

      我對這些經文最感興趣的是耶穌不是只顧教導和行神蹟,祂也常常停下這些工作而去祈禱。我們看看有多少人喜歡跟隨我們來定位成功的事工。但耶穌並不關心有多少人需要祂,祂在事工繁忙的時候停下來,甚至的門徒都找不到獨自一人祈禱。其他人對我們需求可能會耗盡我們的精神,但與神一起的時間可以更新並幫助我們重新調整我們的生活和優先次序。你最後一次向神祈禱並尋求的面是什麼時候?
      這裡的最後一個神蹟是醫治一個痲瘋病人。在當時的痲瘋病是一種不治之症,而且有傳染性。 這種疾病不僅帶來了個人的痛苦,也受到整個社區的棄,他們無法與家人住在一起,也無法生活在同一個社區,他們需要獨自生活在城市之外。其他人認為他們是被神所詛咒,並受到神的懲罰。

    當他走近耶穌並要求耶穌醫治他時,這是一次信心行為,打破了所有這些個人的,社會的和屬靈上的界限。耶穌不僅僅是醫治他的肉體,還要求他去祭司們接受檢查,這樣他才能被接受回去家人身邊,但是耶穌也接觸了他身體,神親自接受了他,並且清理了他。他很高興忘記了耶穌指示他不要告訴任何人。因為這樣耶穌就不能公開行事,因為祂太出名了。我們都希望做大,但耶穌不想太多人的關注。 神蹟和醫治,甚至趕鬼這些只會帶來暫時的效能,但耶穌的主要焦點不在於此,希望帶來永恆的醫治和神蹟,就是我們心靈的醫治,從背叛神而轉向走向神。

馬可福音1:1-13 序幕

吳紹瑋牧師 2018年8月31日

聖靈彷彿鴿子降在祂身上
馬可福音11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2正如以賽亞先知的書上寫著:看哪,我差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預備你的道路;3在曠野有呼喊者的聲音: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4照這話,施洗的約翰在曠野出現了,傳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5猶太全地和全耶路撒冷的人,都出來到他那裡去,承認自己的罪,在約旦河裡受了他的洗。6約翰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和野蜜。7他傳講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大,我就是彎腰給他解鞋帶都沒有資格。8我用水給你們施洗,他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9那時候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在約旦河裡受了約翰的洗。10他從水裡一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聖靈彷彿鴿子降在他身上。11又有聲音從天上來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12聖靈隨即催促耶穌到曠野去。13他在那裡四十天,受撒但的試探,和野獸在一起,有天使來服事他。

馬可福音是誰所寫的?這本書沒有告訴我們馬可是這本福音書的作者,但是早期教會的歷史學家優西比烏斯告訴我們是馬可寫了這本福音書,他是使徒彼得的秘書或者代筆者。或許有些弟兄姊妹記得彼得是最早的一個追隨耶稣的使徒,但我們必須知道彼得是一個怎樣的人。彼得是一個漁夫,他不是一個受過很高教育的人。所以他需要一個受過更多教育的人幫助他寫下關於耶穌的事情和彼得自己的親身經歷的事情。

所以當我們看到這本福音書時,我們需要知道:(1)背後的馬可是彼得的目擊證人和使徒權威2)馬可沒有按照時間順序寫關於耶穌的事蹟;3)然而,馬可仔細地和準確地記錄了彼得所說的話。 有些人認為這本福音書是最早有關耶穌的敘述,其他馬太和路加是從馬可那裡得到了他們的信息。我不知道這一點,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你可以做更多的研究,甚至可以幫助我們在這個主題上教一個主日學。我將跳過所有這些細節。直接進入這個福音的主題。我個人更喜歡約翰福音,但馬可福音是四本福音書中最短的。

傳統上馬可福音是關於耶穌是彌賽亞和神的兒子的書。這本書從耶穌的事工開始,祂從施洗約翰的浸禮直到祂的死亡和埋葬,以及空墳墓的發現,但沒有耶穌的家譜或出生敘述,在第十六章結尾之後再没有關於復活之後的事情。大約三分之一的馬可福音是有關耶穌的受苦和死亡。是以耶穌受了很多的痛苦為主題。

I. 施洗約翰(11-8
馬可福音11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2正如以賽亞先知的書上寫著:看哪,我差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預備你的道路;3在曠野有呼喊者的聲音: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4照這話,施洗的約翰在曠野出現了,傳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5猶太全地和全耶路撒冷的人,都出來到他那裡去,承認自己的罪,在約旦河裡受了他的洗。6約翰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和野蜜。7他傳講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大,我就是彎腰給他解鞋帶都沒有資格。8我用水給你們施洗,他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

在耶穌來臨之前,神派遣一位使者宣告的降臨,這是當時的一種常見做法。當一個國王從一個地方去另一個地方時,就有一些人叫先鋒去宣告這位國王將要來臨。這樣在路上的人們可以準備他的來臨。但這些國王的先鋒與神的先鋒之間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人的先鋒是試圖為國王清除道路,以便國王能順利進行,而不會受到人群的困擾。但神的先鋒要清潔人的心,以便他們能接受他們的王。為了準備人心,施洗約翰是耶穌先鋒。

第二,人的先鋒是没有人在他之前告訴他,他要來和宣告國王即將到來,但約翰的來臨是在他來到之前約700年由先知以賽亞宣佈的。
以賽亞書403有聲音呼喊你們要在曠野清理耶和華的路,在沙漠修直我們神的大道。

第三,人的先鋒會穿美好的衣服,以便能反映國王的榮耀。但是約翰只穿駱駝毛。有時候我不明白為什麼牧師需要穿著得像在商業世界中工作的人一樣。當我想起約翰時,我想到了無家可歸的人。 即使耶穌自己是一個木匠,穿得是怎麼樣?

約翰的工作是什麼?告訴人要承認自己的罪並且受洗用行動來支持自己的悔改。承認自己的罪,並不是靠自己的能力來做到這一點。若不是神在我們中間的運行,我們都不會做這種認罪。如果用今日的話說,這是聖靈的能力。

約翰福音168祂來了,就要在罪、在義、在審判各方面指證世人的罪。

約翰只是用水給人施浸,但耶穌會用聖靈給人施浸。沒有人能用聖靈給人們施浸,只有耶穌有這種能力。約翰的主要的工作是將人們指向耶穌,以便他們知道耶穌是彌賽亞,救主和神的兒子。不像現在,教會的信息就是關於政治問題或社會正義,甚至是我們自己的解釋,但約翰把所有的都集中在一個人神的兒子耶穌的身上。

II. 耶穌的洗禮(19-11
馬可福音19那時候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在約旦河裡受了約翰的洗。10他從水裡一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聖靈彷彿鴿子降在他身上。11又有聲音從天上來“祢是我的愛子,我喜悅祢。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耶穌自己受約翰浸禮,所以我不會在這裡講太多關於浸禮的事,但我想指出這裡有一件事是有關耶穌的浸禮。耶穌受浸之後,天堂敞開,聖靈像鴿子一樣下降,天父用聲音從天發出。如果你仔細觀察,這是三位一體神的第一張照片,一位神,但有三個不同的形像。耶穌自己是一個人有肉身的形體,聖靈像一隻鸽子,但與耶穌的形體是不同的,天父是一個聲音。所有三位一體的神都在場,但形式各不相同。他們不是相同的形式或者形體同時出現。

還有一件事我想從這節經文中指出。祢是我的愛子,我喜悦祢。”天父很喜悦耶穌。是什麼讓天父這麽接受耶穌呢?耶穌做了什麼?

約翰福音174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了祢,祢交給我要作的工,我已經完成了。

神因耶穌所做的而喜悅還是因為耶穌正在遵行的旨意。我們是知道神的旨意,還是我們不知道神的旨意,而按照我們自己認為是神的旨意而行事。

III. 耶穌的試探(112-13
馬可福音112聖靈隨即催促耶穌到曠野去。13祂在那裡四十天,受撒但的試探,和野獸在一起,有天使來服事祂。

創世紀告訴我們,神造了一棵分別善惡的樹,並吩咐亞當不要吃它的果子。但亞當没有聽從神的命令。在這裡,神也引領耶穌進入沙漠並受撒旦誘惑。問題是為什麼神這樣做?在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再問你一個問題。耶穌可否受試探而且聽從撒但的説話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們不需要再進一步,因為那樣做不公平。

希伯來書414我們既然有一位偉大的、經過了眾天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就應該堅持所宣認的信仰。15因為我們的大祭司並不是不能同情我們的軟弱,他像我們一樣,也曾在各方面受過試探,只是他沒有犯罪。16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的是要領受憐憫,得到恩惠,作為及時的幫助。

如果耶穌也有可能受到誘惑而失敗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祂是如何勝過這些誘惑的?祂是用聖經來回答撒但的誘惑,而不是自己的意志和力量。神直接與亞當説話要他不要吃樹的果實,但亞當沒有聽,所以他失敗了。

關鍵不在於誘惑,而在於聽或不聽神的説話。勝過撒但誘惑的力量來自神。耶穌告訴我們,當我們傾聽神的話語時,我們也能勝過我們的試探。這不是神秘的力量,也不是奥秘的行為。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事實。 這是我們需要決定是否遵守的選擇。

Monday, August 27, 2018

一件美事

一件美事14:3-9
趙牧師(Paul Chao)2018年8月26日
趙牧師勉勵教會時刻抓住機會為主獻上最美的


引言
1人眼中看為善的事不等於神眼中看為美的事
2當時背景
       1上文14:1-2:要殺耶穌
       2下文14:10-11):要賣耶穌
       3本文14:3-9):要愛耶穌
3今日的信息要回答下面的兩個問題
       1"一件美事"美在那裏
       2這件"美事""廣傳福音何關

關弟兄一家分享台灣短宣見證





本論
一件"美事"美在那裏?(14:7-8
        14:3b),眾人的反應14:4-5):
         1心中很不喜悅
         2覺得是一種浪費枉費香膏
         3可以拿去做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事賙濟窮人
         4甚至向那女人生氣
        但耶穌卻為她解圍14:6由她吧
         甚至還誇她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荊弟兄帶隊赴台灣短宣

陳振中小弟分享差傳心得
TS:美在那裏美在她有:(讀經14:7
        1有把握時效的智慧讀經14:7
              善事不等於美事賙濟窮人善事窮人隨時有歷代有
              但耶穌在世33-1/2此時是上十字架釘死的前
            14:1不再有機會了耶穌看把握時效是"一件美事"
              應用1孝順父母生前奉養好過死後厚葬
                            2暑假過年回家省/探親善事+傳福音美事
                            3向中國同胞海外+國內及時傳福音及時收割
                            4福音朋友/慕道友聽了福音要把握機會及時信主
        2有完全擺上的愛心讀經14:8a
               將一"玉瓶"至貴的""哪噠香膏打破玉瓶膏主
               從東印度稀有植物的根莖提煉出來的香油名貴嫁妝市價值
               30 多兩銀子中產階級一年的收入勞動階級半生的積蓄
               所以耶穌說她是"她所能的毫無保留擺上最珍貴的是真
               愛的流露她愛耶穌是有感情的這女人是馬利亞1馬大是
               她姊姊2死裏復活的拉撒路是她兄弟她對耶穌有親身的經
               不只是頭腦上的認識主而已所以愛主很真誠
               青少年主日學老師要學生下主日帶一件東西1可以代
                        表主2可以提醒人盡力愛主學生帶來1一片麵
                        2一根火柴3復活節彩蛋4禱告十架
                        5聖餐小杯
               應用你對耶穌經歷愈多愈愛主你經歷了多少又擺上了
                             多少信主容易愛主難聽道與行道的差別就在此

        3有預先行動的信心讀經14:8b
               從彼得認信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起馬可四次
            8:30-319:9-109:30-3210:32-34記載耶穌預言將被
               釘及復活的事門徒聽不明白或沒聽進去而馬利亞不同  
               但聽進去且當一回事來辦因愛主而"預先膏主安葬為善
               要膏主大有人在1婦女們沒膏到2約瑟尼哥底
               母只膏到耶穌的屍體他們都沒有福氣因沒有"預先膏主
               退修會中扣住奉獻不早奉失去機會和福氣
               應用1教會有項目1開佈道會2參與短宣
                             2聽道有感動1獻身活祭2去讀神學
                                                                          3全職事奉                          
這件"美事"廣傳福音何關?(讀經14:9
        "實在原文阿們放在句首這是耶穌很慎重的宣告
         不能不聽聽了不能不去行
         1"美事提醒"福音使命"14:9a
               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
               應用用理性傳福音用感性愛心做見證
         2"美事"福音的互補14:9b
                "也要述說"...第二福音的說法不恰當
         3"美事"福音的見證14:9c
                "以為記念"...記念耶穌的寶貴見證耶穌的寶貴
                見證有三類1生活2信主/得救3愛主
                宣敎大會中窮童子獻身宣教
小結提醒
什麼是基督徒的"福音使命"
1傳福音
2做見證
結論
把握現在為主擺上最好的
在主耶穌身上"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