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2, 2020

禱告

吳紹偉牧師

路加福音18:9-14

I. 法利賽人的禱告 路加福音18:9--12

耶穌用這個比喻來教導門徒有關禱告。正如我之前也提到這個故事,法利賽人是耶穌時代的一個宗教的教派。他們是一群嚴守律法的宗教團體,當第一座聖殿被巴比倫摧毀時,他們返回耶路撒冷。他們認為以色列人被放逐都是因為以色列人沒有遵守神的律法,所以當他們在七十年後重回耶路撒冷,這些人想嚴格地遵守神每一條的律法。因此,他們制定了更多的律法,以為這樣就更能取悅神。這些律法包括什麼食物是不可以吃的,或者他們從市場回來之後一定要洗手才可以進食,以及認為在安息日可以行走多少路才不會違反律法的要求。


法利賽人這個詞的意思是分開或隔絕。他們是不同於其他的以色列人。他們不單只盡力去遵守每一條律法,而且他們的衣著和飲食也與很多人不同。他們想與社會上其他的人分別出來,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使神喜悅,神就會祝福他們。

耶穌說,這個法利賽人上聖殿去,向神祈禱。他告訴神,他不像其他人是犯了罪並且違反律法。他提醒神,他沒有偷錢,沒有做任何傷害他人的事情,沒有與其他女性犯姦淫的罪。最重要的是,他不像站在他旁邊的稅吏幫助羅馬政府來勒索同胞的錢財。他不僅讓神知道他自己沒有違反律法,他還告訴神他是一個虔誠的宗教人士,因為他做了很多屬靈的事情,超過了律法的要求。

他每週禁食兩次,大多數法利賽人都會這樣做。關於禁食,是有不同的做法,具體取決於他們跟隨的老師。有一些老師相信並禁食是要二十四小時不進食和不喝水,有些則只是從日出到日落禁食,沒有食物和水。因此,沒有嚴格的禁食教導。但禁食總是與祈禱有關。法利賽人通常需要每週禁食兩次,在不禁食的日子每天要禱告三次。最重要的是,他奉獻十分之一給神,這是律法的要求。

申命記12:5耶和華你們的神從你們各支派中,選擇了甚麼地方作立他名的居所,你們就當到那裡求問他;6把你們的燔祭和其他的祭物、十分之一的禮物和手中的貢獻、還願祭和甘心祭,以及牛群羊群中頭生的,都要帶到那裡去;

按照人的標準,他是一個非常好的宗教人士或者用今天的話說是一個敬虔的信徒。他認為自己沒有犯罪而且實行了律法的要求。當他將自己與稅吏比較時,按照人的標準,他比稅吏要好得多。但他的問題是用自己的標準和其他人的標準來作比較,他沒有用神的標準來與自己的標準作比較。所以耶穌說,他不是向神祈禱,他只是對著自己來祈禱。他的禱告出現什麼問題呢?他所講的都是事實沒有出錯,並且也用行為來支持他的禱告。

當我們祈禱時,重要的不是正確的信息或者事實,而是我們的態度。法利賽人不僅使自己凌駕於他人之上,他也把自己放在神之上。他的態度是他比其他人好。他不需要神和神的憐憫,自己的努力和行為就足夠好。這種態度向神祈禱不是禱,而是向神匯報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他祈禱的第二個問題不僅是態度,而且是忘記他是向誰來祈禱。小時候,我每週都要向爸爸拿零用錢,以便我可以乘公共汽車去學校和吃午飯。當我問父親時,儘管我不需要向他討,我都不認為我是配得拿這些錢的。能拿到錢就是因為我是他的兒子有這個資格。我要上學,他就得給我零用錢。否則,我就無法上學。上不了學就是他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當然我從來不會用這種態度向爸爸拿零用錢,也不能把爸爸和我放在同一個地位上跟他說話。我知道,即使他對我再好,他仍然是我父親。他在我之上,我受制於或依賴於他。

我知道許多人可能對此看法不認同。更何況現今很多事情在處理上都與以往不同了。譬如我們應該把孩子放在同一個地位當他們是朋友。甚至我看到有些父母把孩子放在他們之上。我們不能用這種思維來向神祈禱。 如果我們將神置於同等的地位,那麼我們的祈禱就不會得到垂聽。 

II. 稅吏的禱告 路加福音18:13-14

路加福音18:13稅吏卻遠遠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可憐我這個罪人!’14我告訴你們,這個人回去,比那個倒算為義了。因為高抬自己的,必要降卑;自己謙卑的,必要升高。”

另一方面,稅吏也來到聖殿祈禱。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稅吏是為羅馬人工作的猶太人,他們為羅馬人收稅。當時,羅馬政府只會向猶太人收取一個指定數目的稅款,但稅吏是可以收取更多的稅款。你會看到大多數的猶太人都討厭稅吏,不會與稅吏建立關係。認為稅吏是污穢的和有罪的,他們的所作所為應受到神的詛咒。

他來到聖殿,向神祈禱。他沒有告訴神他做的對的事情,也沒有與他人比較。他知道自己不會比他人好。他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抱歉。當他捶胸時,這不是一種宗教動作,也不是一種習慣。我相信,即使那時聖靈不是那麼普遍的運行,但他應該是被聖靈感動才能承認他所犯的罪。

約翰福音16:1 “我把這些事告訴了你們,使你們不致後退。2人要把你們趕出會堂;  8他來了,就要在罪、在義、在審判各方面指證世人的罪。9在罪方面,是因為他們不信我;10在義方面,是因為我到父那裡去,你們就再看不見我;11在審判方面,是因為這世界的統治者已經受了審判。

真正禱告的第一件事是聖靈在我們中間運行,使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罪。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罪的時候,知道自己是無能為力或自救的,唯一的方法就是來到神面前,祈求神的憐憫。這個稅吏來到神面前是為了要得到神的憐憫,如果我們的祈禱像這個稅吏一樣我們就會得到垂聽。

當你更仔細地看一下稅吏的祈禱,那只是一個很簡單和很簡短的禱告。我知道有人教導我們要如何認罪,否則神就不會聽我們的祈禱。聖經確實教導我們先要承認自己的罪,但是有時候我也想知道,如果我忘記了一些罪因而沒有向神提起這些罪,神是不是就不會寬恕我的罪? 那我是否太過專注於自己的罪而忘記神更多的憐憫呢?稅吏從來沒有說出他所有的罪過,而只是向神呼求憐憫他。耶穌說他的禱告神是垂聽的。

作為教會牧師,我尚未能帶領你們多向神祈禱。我希望我們將來可以專注於禱告,因為耶穌說神的家應該是禱告的家。

馬太福音21:12耶穌進了聖殿,把殿裡所有作買賣的人趕走,並推倒找換銀錢的人的桌子,和賣鴿子的人的凳子;13又對他們說:“經上記著:‘我的殿要稱為禱告的殿。’你們竟把它弄成賊窩了。”


Sunday, November 15, 2020

心在神裡面

吳紹偉牧師 

結語 II 雅各書5:12-20

I. 起誓 雅各書5:12

雅各書5:12我的弟兄們,最要緊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著天起誓,也不可指著地起誓,任何的誓都當禁絕。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

很久以前,當我還住在加拿大的時候,我吃了一張超速罰單。 那是冬天,路上有積雪。 我從山頂上下來。 我的車是一輛很舊的車,當然,我的煞車不夠好。 在山腳停了一輛警車,他把我拉過來,給了我一張超速罰單。 他說我在35公里區域內行駛45公里。 我告訴他我沒有超速,他還是給了我罰單。 我不同意他的說法,所以我需要上法庭。

當我在法庭上時,有很多人在我之前,他們需要用手放在聖經上起誓。 我有點掙扎,因為聖經說我們不需要起誓,只要說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當時内心有點掙扎我應不應該起誓。除了在法院,有些時候,當你結婚或成為美國公民的時候,我們都需要起誓。 當我們這樣做時,是否違反了聖經的教導? 不僅雅各說我們不應該起誓,耶穌自己也曾有這樣的教導。 


馬太福音5:34可是我告訴你們,總不可發誓,不可指著天發誓,因為天是神的寶座;35不可指著地發誓,因為地是神的腳凳;不可指著耶路撒冷發誓,因為它是大君王的京城;36也不可指著自己的頭發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白或變黑。37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如果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

耶穌和雅各是否告訴我們,我們不可以起誓呢? 我們需要了解當時的文化,在某些情況下與今天的社會有類似。 有些人希望得到他人相信他們所說的話,他們就會使用更高的權威來起誓以獲得他人的信任。 例如他希望你從他那裡買他的東西,他會說:“我向神保證這是你能得到的最好的價格。”這個人可能不相信他,但這個人可能會相信他以神的名義所起的誓。

馬太福音23:18你們又說:‘凡指著祭壇所起的誓,是沒有用的;但指著壇上的祭物所起的誓,就必須遵守。’19瞎眼的人哪!到底是祭物大,還是使祭物成聖的祭壇大呢?20所以,凡指著祭壇起誓的,他就是指著祭壇和壇上的一切起誓;21指著聖所起誓的,就是指著聖所和住在那裡的神起誓;22指著天起誓的,就是指著神的寶座和坐在寶座上的起誓。

耶穌和雅各告訴我們,作為信徒,我們不需要這樣做。 首先,即使那是真的最優惠的價格,我們也不必起誓來贏得別人的信任。 我們只需要相信神,並相信神在掌管,這個人買不買神都有祂的安排。 第二,從長遠來看,只要我們的言行一致,人們就會信任我們。 當人們繼續撒謊時,這意味著他們不信神或生命中根本沒有神。 

當輪到我起誓的時候,我跟著做了。 法官問那位警察“你在開始工作之前有沒有檢查過你的雷射槍?” 他說這把槍是正常運作和準確的,法官就對我說我有超速,我需要付35元的罰款,那是差不多40年前的事了。 案件就此結案。 我沒有多說話的機會。

II. 禱告 雅各書5:13-18

雅各書5:13你們中間有人受苦嗎?他就應該禱告。有人心情愉快嗎?他就應該歌頌。14你們中間有人患病嗎?他就應該請教會的長老來,讓他們奉主的名為他抹油祈禱。15出於信心的祈禱,可以使病人康復,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16所以你們應當彼此認罪,互相代求,這樣你們就可以痊愈。義人祈禱所發出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17以利亞是與我們性情相同的人;他懇切祈求不要下雨,地上就三年零六個月沒有雨;18他又祈禱,天就下雨,地就生出土產來。

雅各告訴信徒們需要祈禱。 第一件禱告的事情,是當信徒遇到苦難時應當祈禱。因信仰遭受迫害的時候更應當祈禱。 當我們處於困境中時,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我們更應祈禱。 因為我們並不是單獨的一個人,我們可以尋求神的幫助。 有人告訴我,在這段時間裡,有更多的人選擇自殺,因為他們感到絕望。 當我遇到一些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事情時,我祈禱。 當我禱告的時候我知道神最終會為我提供一條出路。 當向神祈禱並尋求幫助時,我可以看到神的作為使我能夠更認識神。 

哥林多前書10:13你們所受的試探,無非是人受得起的;神是信實的,他必不容許你們受試探過於你們抵受得住的,而且在受試探的時候,必定給你們開一條出路,使你們能忍受得住。

不僅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與神溝通,當我們高興時,我們可以向神唱歌。唱歌還可以幫助我們專注於神,而不是我們自己。唱歌可以是對神祈禱和敬拜的一種形式。不僅在主日崇拜時,我們還可以在每一天用詩歌來讚美神。現在除了聽在我長大時的一些舊歌外,我很少聽其他的流行歌曲。因為歌詞可以影響我們的思想和思維,最終改變我們的行為。

關於祈禱的最後一件事,雅各告訴他們,當某些人生病時,他們需要請教會為他們祈禱。那時醫學還沒有這麼進步,大多數人不知道如何治療疾病,也負擔不起治療費用。即使在今天,有些人可能仍然沒有保險去看醫生。祈禱是他們唯一的幫助。關於醫學和祈禱是有些爭論的。有些人不相信醫學,他們只相信神的醫治。我看不到醫學或科學與信仰之間的衝突。只能相信其中一種方法是正確的。有很多早期的科學家和醫生都是相信神的。一些調查顯示,經過手術或藥物治療之後的病人,相信禱告的人比不禱告的人恢復得更快。

雅各舉了一個祈禱的例子,以利亞是和我們一樣的人。雅各告訴我們,以利亞不是超人,這就是神聽他祈禱的原因。他就好像我們所有人一樣,所以我們的禱告也應該像以利亞的禱告一樣被神垂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並不這麼相信。我們總覺得大多數時候神沒有聽我們的禱告像聽以利亞的祈禱一樣。我們的禱告不夠懇切嗎?我們不是義人嗎?

列王紀上8:35 “如果他們因為得罪了你,天就閉塞不下雨;他們若是向這地方禱告,承認你的名;又因你苦待他們,就離開他們的罪,36求你在天上垂聽,赦免你僕人和你的子民以色列的罪,指示他們當行的善道,賜雨水在你的地上,就是你賜給你子民的產業之地。

所羅門已經說過,當人犯罪得罪神,神就會不下雨。以利亞的祈禱是神的心意,而不是以利亞的能力。以利亞是義人和懇切禱告的人,因為他知道神的心意並遵行神的旨意,這就是他的禱告得到神的垂聽而我們的禱告沒有得到垂聽的原因。耶穌教導我們祈禱的時候,是願神的旨意成就,而不是我們的。禱告應該要求神向我們顯示祂的心意,而不是相反的,我們希望神遵行我們的心意。

III. 騙離真道的人 雅各書5:19-20

雅各書5:19我的弟兄們,你們中間若有人被騙離開了真道,如果有人使他回頭,20你們應該知道,那使罪人從歧途上轉回的,就會拯救他的靈魂脫離死亡,也會遮蓋許多罪惡。

雅各對我們的最終所說的話是叫我們幫助那些騙離真道的人。 問題是那些人是否是已經得救而後來離開的人? 如果他們是得救的人,那是否意味著如果我們不持守這個信仰並繼續與神同行,我們就可能失去救贖?

我不是這樣看的。 雅各在談論那些騙離真道的人,他們是從來沒有相信耶穌,因此他們不是信徒。 第一雅各稱這些騙離真道的人為罪人,但當我們接受耶穌時,我們不再是罪人,我們是聖徒。 第二雅各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救他們脫離死亡。 希臘語中的死亡一詞表示靈魂的死亡,而不是身體的死亡。 雅各所談論是屬靈的死亡,是第二次的死亡或與神在屬靈上的分離。 信徒將永遠與神同在。 最後,當我們使他們相信耶穌時,他們的所有罪孽都將被掩蓋。 只有那些不相信耶穌的人的罪才需要被掩蓋。

希伯來書10:15聖靈也向我們作見證,因為後來他說過:16“主說:‘在那些日子以後,我要與他們所立的約是這樣:我要把我的律法放在他們的心思裡面,寫在他們的心上。’”17又說:“我決不再記著他們的罪惡,和不法的行為。”18這一切既然都赦免了,就不必再為罪獻祭了。


Sunday, November 8, 2020

留心事奉

吳紹偉牧師 

結語 I 雅各書5:1-11

I. 財物 雅各書5:1-6

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周邊的人,從小孩到成年人,都希望想有名有利越富有越好。從而得到更多快樂。很多的社交媒體都這樣告訴我們,好像每個人都應該過著這種的生活方式。即使你可能根本不是一個富翁或名人,但只需要你能發佈一個視頻吸引足夠的人來觀看,你就可以變得富有更加出名。基於這個因素使很多人常常不滿於現狀。


我有一個朋友, 從前他們一家人是住在一棟約600平方英尺的屋子裡。移居到美國後,他們住的是一棟5000平方英尺的房子。剛開始搬進去的時候他們的孩子覺得自己是住在城堡裡,現在卻覺得房子不夠大,不夠豪華,因為他們常常跟這些在視頻裡的和其他有錢的人比較。我就剛剛相反,我寧願住在一棟小的房子裡,省掉在清潔上的負擔。 


在以前,大多數人出生時就是窮人。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並不是那麼容易,一但你出生的時候是奴隸,你就永遠是奴隸。只有少數人出生是富裕的。當時的中產階級根本是很少的。只有在中國的舊制度裏才有機會可以使人們通過教育來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無論你是貧窮的還是富裕的,通過科舉考試,你就可以成為政府官員,之後或可成為有錢人。 


在雅各的時代和文化下,一旦你出生是貧窮,便會永遠是貧窮;你出生時是富有,你就會富有。富人比窮人更有力量,他們可以對窮人做任何事。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富人常常會剝削窮人,而政府官員是不會採取任何措施來幫助窮人。當時沒有保護窮人的法律,也沒有最低工資這樣的法律來保護窮人。很多人都是做一日得一日的工資。支付給工人,取決於老闆。如果你有一個好老闆,他支付你一個合理的工錢,那麼你就算是有福了。如果你遇到了不好的老闆,他喜歡給你多少就多少,算你倒霉了。  


即使神在舊約已經告訴以色列人如何對待窮人,但有些人仍然無視神的律法。當他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將神推到一邊時,他們會虐待別人。首先,當他們使自己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他們就不在乎神和其他的人了。他們只想做對自己最有利的事情。即使這意味著傷害其他的人。在雅各的時代甚至現今的世界,我們都能看到很多剝削工人工資的例子。


錢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金錢可以吸引人,金錢可以幫助我們購買很多東西,但不能幫助我們得到真正的快樂或喜樂。金錢可以帶給我們一種安全感,但我們可能永遠也感覺不到足夠的安全感。有人告訴我他們的人生目標很簡單,他們只想賺到一百萬,他們就會很高興。但是當他們賺到這一百萬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得到像他們期望的幸福感或滿足感。 現在他們想的是希望能夠賺到五百萬。 但是即使他們達到這個目標,他們仍然不會感到那麼高興。


當你將金錢放在第一位取代神的時候,它只會給你短暫的幸福感。從長遠來看,它將使你永遠成為金錢的奴隸。正如我之前所說,錢不是問題,財富也不是一種罪。

提摩太前書6:9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落在試探中和陷阱裡;又落在許多無知而有害的私慾裡,使人沉淪在敗壞和滅亡中;10因為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愛錢財,就被引誘離開真道,用許多痛苦把自己刺透了。


聖經說,對金錢的熱愛會帶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使我們遠離神,然後我們終將失去一切。雅各警告那些愛錢勝過愛神的人,他們認為他們可以沒有問題的剝削其他人,但他們的想法和做法是錯的。神是看得到的,而且窮人可以向神求告。有一天,當神審判他們時,他們一定會付出代價。


作為一名牧者,我從來沒有要求過應該給我多少薪水,我接受教會所提供的是多少就是多少。我都試過不支薪水,也沒有別人奉獻的支持。這是我的領受,也是我對神的信心。但是我看到有些教會是不想支付牧師和同工的薪資。這些教會的想法是牧師和同工為神服事,並願意為神做出這些犧牲,他們將在天上獲得更多的賞賜。有時候教會真的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支付牧師和同工,牧師和同工應該憑著信心而生活。我認為這些教會應該再次閱讀這些經文。


我們是把金錢放在首位還是將神放在首位?我們是否在剝削神的工人?當他們向神呼求時,我們會發生什麼情況?所以在我牧養的每個教會中,我都會確保我們所支持的同工和宣教士能得到合理的薪水,我不希望他們向神伸冤。 當我們把神放在首位時,神是會供應的。


路加福音6:36你們要仁慈像你們的父仁慈一樣。37“你們不要判斷人,就必不受判斷;不要定人的罪,就必不被定罪;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38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要用十足的升斗,連按帶搖,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升斗量給人,就必用甚麼升斗量給你們。”


II. 忍耐 雅各書5:7-11

雅各書5:7所以,弟兄們,你們應當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夫等待著地裡寶貴的出產,為它忍耐,直到獲得秋霖春雨。8你們也應當忍耐,堅定自己的心;因為主再來的日子近了。9弟兄們,不要彼此抱怨,免得你們受審判。看哪,審判的主已經站在門前了。10弟兄們,你們應當效法奉主的名說話的先知,以他們為受苦忍耐的榜樣。11看哪,那些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你們聽過約伯的忍耐,也看見了主賜給他的結局,知道主是滿有憐憫和仁慈的。


這裡,雅各轉向信徒,並鼓勵他們要忍耐,即使他們可能受到虐待或處於試探和考驗之下,但仍有希望。他使用了當時大多數人都會理解的例子。等待是農夫常做的事情。對於現今的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可能不容易理解這個例子,因為我們不需要耕種。我們只需要去超市買東西就可以了。現在由於疫情,我們可能不想出去,透過訂購食物並送到家門口,我們也就有了一切所需要的。


但當時大多數人都從事農業,務農是一項艱苦勞動的工作,需要大量的體力。此外,農夫還需要很多的耐心。當農夫開始撒種時,他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看到自己的勞動的成果。他不是空坐在那裡等著,他還需要作好除草施肥等等的工作,直到最重要的時候到來。最重要的時候也是他最忙的時候他得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因為他需要與不同的動物抗爭或者有人在其中想偷走他的收成。對於農夫來說,還有另外一項就是未知和不受控制的因素-自然災害,如天氣和蟲疫。這些情況可以毀掉他所有的心血。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農夫都敬拜神靈的原因。他們希望他們的神能保護他們的收成免受自然災害的侵害,並給允他們最大的收成,好使他們能夠生存。


我曾經與你們分享過我做農夫的經驗,我知道做農夫的工作身體是會非常疲倦的。但是我留意到,常常有體力勞動的人,他們的身體不僅健康,心靈上也都會健康一些。在我家附近,有一個公園,公園裡有幾棵山核桃樹,每天早晨或飯後,太太和我都喜歡在那個公園裡散步。最近,當我們在公園裡散步時,我們喜歡帶一個塑料袋,這樣我們就可以收集掉落在地上的山核桃了。山核桃中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壞的。無論如何當我們拾起它們來的時候,我們都很開心。 我們不僅是喜歡吃,而且還是免費的。


這些山核桃產期只持續一段很短的時間,然後就沒有了,我們必須等到明年。但是,我們仍然對拾這些山核桃感到開心。但在教會事奉神的時候,有時我感覺不到事奉能帶來像拾起山核桃一樣的開心,更像是一項重擔。其實我們應該是更加快樂的,因為我們是為永恆而事奉。


約翰福音6:27不要為那必朽壞的食物操勞,卻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操勞,就是人子所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


雅各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信徒,我們有一個更好的希望,當耶穌回來時,我們會因我們的事奉得到應該有的獎賞。我們的事奉與其他人的評價應該是沒有關係。我們不需要考慮他們,我們只需要留心我們的事奉。雅各使用舊約中的約伯,我們都知道他雖然沒有做錯什麼事情卻遭受了許多的痛苦。只是因為撒但在神面前挑撥離間,神容許撒但考驗約伯。後來,約伯經受了所有這些考驗,他得到了神的祝福。神還給了他兩倍的財富,恢復了他的健康,並賜給他孩子,以取代以前死去的孩子。但是我相信,真正的祝福是約伯可以與神相遇。在這些考驗之前,約伯與神的關係是單向的,他敬畏神敬拜神,神祝福了他,但他從未親自面對面見過神。


但是在經歷了所有這些考驗之後,神與他是面對面的交談,問他關於創造的問題以及他對神自己的了解。然後,約伯明白他什麼都不知道,但在他親自與神會面,即使是短暫的一段時間,比起他以前與神的經歷是更好的。我們都有這個應許 - 我們將來可以永遠與神同在。我們將完全認識神並被神認識。這是神真正的祝福。


Sunday, November 1, 2020

世界

吳紹偉牧師

雅各書4:1-17 11012020

I. 世俗的態度 雅各書4:1-10


雅各書4:1你們中間的爭執和打鬥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肢體中好鬥的私慾來的嗎?2你們放縱貪慾,如果得不到,就殺人;你們嫉妒,如果一無所得,就打鬥爭執。你們得不到,因為你們不求;3你們求也得不到,因為你們的動機不良,要把所得的耗費在你們的私慾上。4淫亂的人哪,你們不知道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所以與世俗為友的,就成了神的仇敵。5聖經說:“神愛他那安置在我們裡面的靈,愛到嫉妒的地步”,你們想這話是徒然的嗎?6但神所賜的恩更大;所以聖經上說:“神抵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7你們應當順服神,抵擋魔鬼,魔鬼就逃避你們。8你們應當親近神,神就親近你們。罪人啊,要潔淨你們的手;三心兩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9你們要愁苦、悲哀、哭泣,把歡笑變為傷痛,把快樂變為憂愁。10你們務要在主面前謙卑,他就使你們高升。


在第三章中,雅各談到了虛假的信心和真實的信心,也談到了來自世界的智慧和來自神的智慧。 這兩種智慧是不同的起源,最終它們會帶領我們去到兩個不同的目的地。 雅各在第四章中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有的是虛假的信心和來自世界的智慧,那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這不僅影響我們的屬靈生活,影響我們與神的關係,同時也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我們的信心是假的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雅各告訴我們,這會引起我們之間的爭執。 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慾望。“慾望”一詞指的是只希望得到肉體的快樂,物質享受和情慾的滿足。 我們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個人能得到什麼,即使這意味著要傷害其他人。 就像你帶孩子到公園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當他們輪流玩相同的玩具或一起分享玩具時,他們可以玩得很開心。但當有一個新來的孩子,他獨自搶走所有玩具,不讓別人玩,你很快就會發現其他的孩子會很不開心,開始與這個新來的孩子起爭執。之後,你會聽到一些孩子開始哭,父母也參與其中,有時這會成為父母之間的爭執,至終還可能大打出手。


雅各所用爭執和打鬥的詞是關於國家之間的衝突。 我們可以看到,同一原則適用於任何級別的衝突。 當我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時,我們就變得自私,而且變得自大。所做的事情只對自己有益處。 這不僅損害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也損害我們與神的關係。 當你今天環顧四周時,你可以看到竟有如此多的衝突,這不僅是個人且包括了社會和國家。 聖經已經一早預言到會有這些事情的出現。


提摩太後書3:1你應當知道,末後的日子必有艱難的時期來到。2那時,人會專愛自己、貪愛錢財、自誇、高傲、褻瀆、悖逆父母、忘恩負義、不聖潔、3沒有親情、不肯和解、惡言中傷、不能自律、橫蠻兇暴、不愛良善、4賣主賣友、容易衝動、傲慢自大、愛享樂過於愛神,5有敬虔的形式,卻否定敬虔的能力;這些人你應當避開。


我們身處在一個自愛的時代,排斥他人和拒絕神的世界。 我們熱愛世界可以提供給我們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會給我們帶來即時的亨受。 不幸的是,我們愛世界,但世界不愛我們。 雅各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與世界之間的戀情,就好像與妓女的戀情一樣。 你可以得到片刻的快樂,但這可以摧毀你的生活,甚至婚姻和家庭。妓女只愛你的錢,不關心你的生活和家庭。 當我們愛這個世界時,我們不能同時愛神。 神不希望我們愛妓女好像愛妻子一樣,因而傷害了自己。妻子不希望丈夫愛其他的女人,這是夫妻之間的正常關係。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愛世界時神會嫉妒的原因。 


約翰壹書2:15不要愛世界和世上的東西。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16原來世上的一切,就如肉體的私慾,眼目的私慾和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出於父,而是從世界來的。17這世界和世上的私慾都要漸漸過去,但那遵行神旨意的卻存到永遠。


這是為什麼我們向神禱告時,無法得到神的答覆,因為我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我們所求的大多數事情只是為了讓自己得到短暫的開心。 雅各告訴我們,當我們祈求時我們應該以正確的態度提出,是要求問神的旨意而不是我們的旨意。 當我們有這種態度時,我們知道誰在掌管-- 是神自己,而不是我們。 當我們走近神的時候才可以抵抗魔鬼。 當耶穌受到魔鬼的試探時,即使祂自己是神,祂並不是用自己的能力來抵抗魔鬼,而是用神的話語來抵抗試探。 當我們走向神時,神將走向我們,這樣我們與神之間的距離就越來越近,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敢攻擊我們。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自以為大,認為我們不需要神, 我可以向你保證,我們必會遇到試探。


II. 互相毀謗 雅各書4:11-12

雅各書4:11弟兄們,不要互相毀謗;人若毀謗弟兄,或判斷弟兄,就是毀謗律法、判斷律法了。如果你判斷律法,就不是實行律法的人,而是審判官了。12立法的,審判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拯救人,也能毀滅人的神;你這判斷鄰舍的,你是誰呢?


保羅要我們審判某些信徒,但雅各說我們不應該審判別人。 我們應該審判還是不審判?


哥林多前書5:9我以前寫信告訴你們,不可與淫亂的人來往。10這話當然不是指這世上行淫亂的、貪心的、勒索的,或拜偶像的人;如果是這樣,你們就非脫離這世界不可。11但現在我寫信告訴你們,如果有稱為弟兄,卻是行淫亂、貪心、拜偶像、辱罵人、醉酒或勒索的,這樣的人,不可和他來往,連和他吃飯都不可。12審判教外的人,跟我有甚麼關係?教內的人不是你們審判的嗎?13至於教外的人, 神會審判他們。你們要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


雅各說我們不能互相毀謗。 毀謗的意思是說邪惡或攻擊的話。 換句話說,就是互相說沒有事實根據的話。 當我們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指控他人時,我們就把自己當作神。 雅各告訴我們,我們沒有這項權利。 保羅說,如果有證據證明一些信徒在教會犯了錯,那麼我們可以按照神的標準來審判他們,並按照神的要求我們來處理。 這是兩種不同的審判。 正如我之前告訴你的,我認識一位牧師,他的教會靠近一些酒吧,下班之後,他都會去那些酒吧,和在酒吧裡的人聊天。 但他是不喝酒的,他在那裡與人交談並希望能夠做個朋友。 如果有會友看到他到酒吧並開始告訴其他人牧師是一名酒鬼,那麼那會友就是雅各所講的毀謗。 如果牧師真的是酒鬼,他去酒吧真的只是為了喝酒那該怎麼辦?


馬太福音18:15“如果你的弟兄犯了罪,你趁著和他單獨在一起的時候,要去指出他的過失來。如果他肯聽,你就得著你的弟兄。16如果他不肯聽,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好使一切話,憑兩三個證人的口,可以確定。17如果他再不聽,就告訴教會;如果連教會他也不聽,就把他看作教外人和稅吏吧。


III. 傲慢的自給自足 雅各書4:13-17

雅各書4:13你們說:“今天或明天,我們要到某城去,在那裡住一年,作生意賺錢。”14其實明天怎樣,你們並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本來是過眼雲煙,轉瞬之間就消逝了。15你們倒不如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作這事或作那事。”16但現在你們竟然張狂自誇;這一切自誇,都是邪惡的。17人若知道該行善事,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


我們原本定了過去的這個夏天回香港的機票。 自從我們搬到奧斯汀之後,我們還沒有回去過。 我們都期待著這次旅行。有很多事情在我們回去之後是需要處理的。由於Corvid 19,我們不得不取消這次的旅行,我們都很失望。 我們想去,但我們明白為什麼不能去。 雖然有些事情我們是需要處理的,但那不是生死攸關的事情。 我們只有改變計劃,等到可以出發的時候才回去。


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他們相信,只要你有意願和決心,無論付出什麼代價,你都可以做到。 他們認為人定勝天,甚至不承認神是在掌管。 雅各告訴我們,我們需要面對現實。 神比我們更大。 只有在神允許的情況下,否則我們認為我們可以做的,最終都無法完成。


詩篇127:1如果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徒然勞苦;如果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徒然警醒。2你們清早起來,很晚才歇息,吃勞碌得來的飯,都是徒然;因為主必使他所愛的安睡。


雅各是以很高的標準來看待罪的。在舊約中,你必須真正採取實際行動殺了人之後,你才是違反了律法。 但是耶穌說,當你內心憎恨別人時,你已經違反了律法。 雅各在第十七節中對罪的解釋更深入一層。


雅各書4:17人若知道該行善事,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


在舊約律法中,當你看到一個洞並把人推入洞中而使這人死亡時,你就違反了律法。 雅各說,即使看到這個洞,你雖沒有將人推入洞中,但是如果你沒有警告這個人有關這個洞的事情,你也已經犯了殺人罪。 這個標準是要高得多。因為在舊約中,大多數人沒有聖靈活在他們的生命中。但是現在,因為耶穌為我們而死並潔淨了我們的罪,聖靈可以活在我們生命中,使我們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 就像你上小學時,不能做很多的事情,現在你已經長大,能夠做更多的事情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