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7, 2020

禱告IV

吳紹偉牧師

馬太福音6:9-13 12272020

I. 第一部 馬太福音6:9-10

馬太福音6:9所以你們要這樣祈禱:‘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10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成就在地上,如同在天上一樣。

其次,有時禱告沒有得到回答不是因為我們沒有信心。神有自己的心意怎樣回答我們的禱告。當神回答我們的禱告是不可以的時候,祂有更好的原因。當神回答不可以時,我們還需要向神禱告嗎? 當我們仍然向神禱告是為了更了解神的旨意,並且順服神的心意來榮耀和敬畏神。這樣神也會榮耀我們,使我們遠離試探。 

第三,我們不僅要有個人的禱告時間,而且還要有群體的禱告。公開的禱告不是為了表現自已,以此獲得別人對我們的尊崇或讚美。當我們的禱告還沒有被神垂聽時,我們仍然需要不斷的向神禱告。

今天我們要看禱告的最後部分來結束這一年。這是耶穌唯一教導門徒如何禱告的地方,大多數人將其稱為“主禱文”。兩個禮拜前,我們看了馬太福音6:5-8有關的禱告前半部,之前的經文都提到耶穌教導祂的門徒稱呼神為天上的父。在此禱告中,耶穌還教導門徒以稱神為天上父來開始禱告。

在舊約中,神作為父都曾經出現過,但並不常見。有一些聖經經文告訴我們,神是以色列人的父。


申命記14:1 “你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的兒女,不可為了死人割傷自己的身體,也不可使你們的額上光禿;2因為你是屬於耶和華你的神的聖潔子民;耶和華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了你們,特作他自己的子民。

詩篇103:8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並且有豐盛的慈愛。9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10他沒有按著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著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11天離地有多高,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有多大。12東離西有多遠,他使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13父親怎樣憐恤兒子,耶和華也照樣憐恤敬畏他的人;

但是大多數猶太人都不敢直接稱神為他們的父,雖然聖經也告訴他們神是他們的父。猶太人擔心的是,當他們直接稱呼神的名字時,會觸犯十誡裏的第三誡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字,他們只寫YHWH,沒有元音,所以沒有人會念這個字。沒有其他宗教教他們的信徒稱呼他們的神為父。

只有耶穌教導他的門徒,當他們向神禱告的時候稱呼神為天父。稱神為父有什麼分別?造物主和受造物,主人和僕人有什麼不同的關係?稱神為丈夫我們為妻子,與稱父親和子女有什麼不同?這些名稱意味著有不同的關係。 所有這些名稱都意味著我們生命中有各種不同的關係和不同方向。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用父子這兩種名稱來形容我們與神的關係。還記得耶穌曾經用過一個比喻來形容父子的關係。

父親見到自已的浪子回家的時候做了些什麼?父親歡迎他回家,恢復他為兒子。如果丈夫或妻子發生一些問題有時是沒有機會回復到他們之前的關係,就好像有一方有緍外情,雖然可以向對方認錯,但可能無法恢復到他們之前的關係。現在新約主要用父子的關係來描述我們與神的關係,但是在新天新地之後,是會用夫妻來描述我們與神的關係。當我們禱告時,稱呼神為我們的父親與稱呼神為丈夫這之間是有分別的。 

有人以為神的名字叫Hello,你好! 其實是hellowed。 “聖”這一個字與hello “你好”是不同的。神聖一詞意味著成聖或聖潔。是指內在和外在都沒有罪,這個詞會聯想到神是唯一的和獨一的意思。記得神吩咐把祂的誡命交給以色列人時,耶和華是獨一的。

申命記6:3以色列啊,你要聽從,就謹守遵行,使你在流奶與蜜的地可以享福,人數大大增多,像耶和華你列祖的神應許你的。4“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神是獨一的耶和華;5你要全心、全性、全力愛耶和華你的神。

耶穌還教導我們請求神的國度降臨。 什麼是神的國度? 人們相信神的國度現在在天上,而不是在世上。 當彼拉多叫耶穌來問話時,耶穌說祂的國不在這世上。

約翰福音18:33彼拉多又進了官邸,把耶穌叫來,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34耶穌回答:“這話是你自己說的,還是別人對你說到我的呢?”35 彼拉多說:“難道我是猶太人嗎?你本國的人和祭司長把你交給我,你究竟作了甚麼事?”36耶穌回答:“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如果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僕就要作戰,使我不至被交給猶太人。不過,我的國不是這世上的。”

有些人認為以色列是神的國,也有人說天國曾經是以色列人的,但他們放棄了。神設立教會取代了以色列國,所以現在教會就是世上神的國。 神的國在那裡,是否已經來了而且將永遠存在世上? 神應許亞伯拉罕從幼發拉底河到尼羅河(從伊拉克到埃及)給他為應許之地。 神同樣應許大衛,從他的後裔中會有一位永遠作王。 但是我們從未發現這兩個應許在歷史上實現過。

創世記15:18就在那時候,耶和華與亞伯蘭立約說:“我已經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了,就是從埃及河直到幼發拉底河之地;

撒母耳記下7:12到了你的壽數滿足,你與你的列祖一起長眠的時候,我必興起你親生的後裔接替你,並且我要堅固他的國。13他必為我的名建造一座殿宇,我要永遠堅固他的國位。

耶穌第一次來時,祂不是以一個王的身份來,而是以一個僕人的身份來,甚至為我們死在十架上,這就是當祂回答彼拉多時講祂的國不在這個世上的原因。 但當耶穌第二次再來的時候,祂將會用王的身份來,祂將建立一個國,實現神對亞伯拉罕和大衛的應許。 對於一個國來說,什麼地方或什麼時間是否是最重要? 還是誰是王更為重要? 如果沒有王,就沒有國,耶穌永遠是王,祂將來是一個永遠的統治者。 

耶穌還告訴祂的門徒們,我們應該祈求神的旨意,成就祂的旨意。 我對神的旨意成就在地上如同在天上是很有疑問的。 當我看自己的生活時,我需要多久才會讓耶穌真正在我生命中成為我的統治者,我願意完全遵行神的旨意。 

在十誡裡,第一部份是關於神,第二部份是關於我們的需要。   

II. 第二部 馬太福音6:11-13a

馬太福音6:11我們每天所需的食物,求你今天賜給我們;12赦免我們的罪,好像我們饒恕了得罪我們的人;13不要讓我們陷入試探,救我們脫離那惡者。’

在耶穌時代許多人不是每天都有東西吃,不像我們可以每天都有早餐,午餐和晚餐吃。很多時候他們找不到食物。因此,當耶穌告訴他們每天向神求食物時,這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大事。大多數人認為,只要努力工作,他們就能為自己和家人提供食物,但他們忘記是神供應我們一切的食物。

我們也許現在不需要每天求神為我們提供食物。但我們現在可能會擔心工作,求神為我們提供工作好讓我們可以為自己和家人提供食物。我們知道,在這個疫情期間,許多人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為自己和家人提供食物的能力。

當神滿足了我們的基本的需求時,請不要忘記我們的屬靈的需要。在馬太福音中使用的詞是債務,在路加福音中使用的詞是罪。我認為他們的意思是一樣的。我們需要請神寬恕我們的罪,以便我們不會忘記神對我們的憐憫和恩典。如果我們希望神寬恕我們的罪過,我們需要首先寬恕他人得罪了我們。如果我們越能寬恕他人,神就會越寬恕我的罪。這不是交換。是因為當我們經歷了神的寬恕時,我們有更多的空間來寬恕他人。如果我們的生命像死海一樣,我們的生命中沒有空間,不能原諒別人,那麼只有水可以進來,而沒有出路。

最後一件事也關係到我們的屬靈的需要,是不讓我們陷入試探,救我們脫離那惡者。

正如我在書中與大家分享過,“試探”一詞可以翻譯為“誘惑”,誘惑和試探同樣意味著拒絕神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我們不希望神掌管我們,而是以自己為生命中的神。當我們想成為自己生命中的神的時候,不僅會帶給自己很多的麻煩,而且還可能會陷入魔鬼的陷阱。


III. 第三部 馬太福音6:13b

馬太福音6:13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有些手稿是沒有最後一部分。 因為有些人認為主禱文用邪惡來結束是不好的,所以他們將其放入其中,用讚美神結束主禱文。 在路加福音11章中,沒有最後一部分。

路加福音11:2耶穌說:“你們禱告的時候,要說:‘父啊,願你的名被尊為聖,願你的國降臨;3我們需用的食物,求你每天賜給我們;4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饒恕所有虧負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陷入試探。’”

這部分有些混亂,但是我個人每次禱告時,仍然會祈禱最後一部分,以幫助我保持對神的關注,並感謝神對我一生所做的一切並提醒我。 


Monday, December 21, 2020

博士

吳紹偉牧師

馬太福音2:1-12 12/20/2020


今天我們要看一個有關聖誕的故事。耶穌出生時,有些博士來敬拜耶穌。如果你留意到一年中的這個時候,你或許會看到有一些教會,商店或家庭會裝飾耶穌出生的場景。有一個馬槽馬利亞和約瑟,耶穌是那個嬰兒,有衣服包裹著,天使在馬槽上方的天空唱歌,在後面有一些動物和在馬槽前方的一側是牧羊人,在另一側就有三個博士帶著駱駝和他們的禮物。這是聖誕節的真實寫照嗎?


大多數人想到聖誕節時都會想到這幅圖畫。但這不是聖經告訴我們真正發生的事情。耶穌出生時真正發生了什麼事情?首先,聖經真的描述天使的出現,但我不確定天使在耶穌出生前後有否在馬槽周圍飛來飛去唱歌。天使們確實去了曠野,並告訴牧羊人耶穌出生了,並向神唱讚美詩。

其次,有些牧羊人確實聽到了天使報佳音,然後他們進入伯利恆,去見臥在馬槽裡耶穌。

路加福音2:6他們在那裡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7生了頭胎兒子,用布包著,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8在伯利恆的郊外,有一些牧人在夜間看守羊群。9主的一位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他們就非常害怕。10天使說:“不要怕!看哪!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於萬民的:11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12你們要找到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13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一起讚美神說:14“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15眾天使離開他們升天去了,那些牧人彼此說:“我們往伯利恆去,看看主所指示我們已經成就的事。”16他們急忙去了,找到馬利亞、約瑟和那臥在馬槽裡的嬰孩。17他們見過以後,就把天使對他們論這孩子的話傳開了。18聽見的人,都希奇牧人所說的事。19馬利亞把這一切放在心裡,反覆思想。20牧人因為聽見的和看見的,正像天使對他們所說的一樣,就回去了,把榮耀讚美歸與神。

博士們不是在馬槽那裡出現。,他們是在屋子裡看見耶穌,不像牧羊人是在馬槽那裡,屋子裡也沒有天使在唱歌。他們是自己與耶穌在一起。即使博士們和牧羊人在耶穌出生的事情上有著一些共同的因素,但這是兩個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故事,兩個獨立的場景。這些博士是誰,或通常被稱為占星家?他們為什麼從遠東來敬拜耶穌?

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博士,人們只是假設有三個,因為他們帶了黃金,乳香和沒藥作為禮物送給耶穌。一共三份禮物,因此必須是三位博士每一位向耶穌送上一份禮物。情況可能並非如此,可能有三位以上的博士,他們可以向耶穌送上相同的禮物。

博士或占星家在當時是很重要的人物。他們是當時皇帝的顧問,因此他們需要有很豐富的學識並了解很多東西,包括歷史,政治,經濟,觀占星,天文和宗教的祭司。這就是為什麼當他們問起耶穌出生時,他們可以馬上見到希律王。他們怎麼知道在猶太人的文化中的彌賽亞會來臨?他們應該有機會研究舊約聖經,因為在那些地方是有猶太人的影響的。猶太人亡國後有些猶太人被流放到那裡。還記得有那些猶太人在那裡出現過嗎?但以理是其中一位領袖人物,他做宰相之前有可能是一個博士。

但以理書2:1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他作了夢,因此心裡煩亂,不能入睡。2於是王吩咐人把術士、用法術的、行邪術的和迦勒底人都召來,要他們把王的夢告訴王。他們來了,站在王面前。3王對他們說:“我作了一個夢,心裡煩亂,我要知道這是甚麼夢。”

這些博士可以通過對舊約的知識來認識到有關彌賽亞的事情。但是這次不一樣,不僅舊約影響了他們,而且神也用一顆星星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這顆星跟他們之前觀星的星有很大的不同。作為占星家,他們需要研究星星,以便他們可以預測未來,並為王提供將來可能發生什麼事情的建議。這次神用一顆很特別的星來吸引他們,我不知道這顆星是否比其他星更光亮。但是,這顆星是可以移動的,當然流星都會移動,但我相信這顆星不是流星,因為流星移動得太快就不能引導他們到達耶穌所在的地方,這顆星不僅是會移動,還會消失,然後又可以突然出現。我敢肯定,在他們生命中從未遇到過這種獨特和不同的情況。

當神向我們展示祂自己的時候,總是獨特且與眾不同,以便可以吸引我們走向神自己。神是用天使來告訴牧羊人有關耶穌出生的事情,而神是用星來向博士展示耶穌的出生。你能看出他們的共同因素嗎?是神親自和主動發出吸引人們歸向耶穌的行動。希律王,大祭司和律法教師他們都知道耶穌在那裡出生,但他們沒有去敬拜耶穌。他們有正確的知識,但沒有正確的心來回應神的呼召。反而是一些沒有正確的知識但有正確的心的人,就像這些牧羊人和外族的博士來回應了神的呼召。

博士把他們帶來的禮物,黃金,乳香和沒藥獻給耶穌。這些在當時是很普遍的禮物,可能也是很昂貴的禮物。黃金在任何時候都是貴的,而且有相當高的價值。但乳香和沒藥就不一定,其中一些可能非常昂貴,另一些可能非常便宜。就好像香水和化妝品一樣,有些只要幾美元就可以買到,但有些可能要花費好幾千美元。有人認為,當耶穌被埋葬時,人們用沒藥來包裹耶穌的身體,這沒藥就是博士送給耶穌的沒藥。我認為情況並非如此,首先聖經告訴我們,是亞利馬太人約瑟和尼哥德慕將沒藥和沉香帶來為耶穌包裹身體的,所以這些沒藥是他們自己的而不是博士們的。

約翰福音19:38這些事以後,有一個亞利馬太人約瑟來求彼拉多,要領耶穌的身體;他因為怕猶太人,就暗暗地作耶穌的門徒。彼拉多批准了,他便把耶穌的身體領去。39從前夜間來見耶穌的尼哥德慕也來了,帶著沒藥和沉香混合的香料,約有三十二公斤。40他們領取了耶穌的身體,照著猶太人的葬禮的規例,用細麻布和香料把他裹好。

其次,即使沒藥可以保持很久,但博士們送給耶穌的沒藥至少有三十多年的時間。 有人說約瑟和馬利亞應該不會把沒藥保留這麼久,他們應該會把它們賣掉,用這筆錢作為去埃及的路費和生活費。 敬拜耶穌之後,神告訴這些博士離開那裡,不要再去回覆希律王,告訴他耶穌在那裡,因為希律王不是真的想敬拜耶穌。 相反的,他是想殺死耶穌,所以博士從別的路離開了,希律王知道之後很生氣。 他下令殺死那一帶所有兩歲以下的男孩。

馬太福音2:16希律見自己被占星家愚弄了,就大怒,於是照著他從占星家所問得的日子,下令把伯利恆和附近地方,兩歲以下的小孩全都殺死。17這就應驗了耶利米先知所說的:18“在拉瑪聽見有聲音,是痛哭、極大哀號的聲音;拉結為她的兒女哀哭,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

耶穌出生時,眾天使不是曾經向牧羊人宣告世上有平安嗎?但在博士來敬拜耶穌之後,沒有帶來平安反而是殺戮。 神所談論平安到底是什麼樣的平安? 世上的和平意味著國家與國家之間再沒有戰爭,人與人之間也再沒有衝突。 當我們現在環顧四周時好像沒有出現過世界和平,反而好像越來越多混亂。即使耶穌自己也沒有說過祂來不是帶來和平的,祂講的是祂來反而是帶來衝突。

路加福音12:51你們以為我來是要地上有和平嗎?不是的,我告訴你們,是要有紛爭。52從今以後,一家五口將起紛爭,三個反對兩個,兩個反對三個。53他們將起紛爭:父親反對兒子,兒子反對父親,母親反對女兒,女兒反對母親,婆婆反對媳婦,媳婦反對婆婆。”

天使在耶穌出生時所講的平安並不是世界和平那種的平安。 這樣的世界和平只有敵基督將來會為世人提供的假世界和平。 但敵基督是沒有能力帶給世人耶穌所講的平安。 神與我們之間的平安。 如果我們不首先照顧擁有這種平安 –就是因人犯罪得罪神而所失去的平安,那麼國家或者人民之間就不會有真正的和平。 沒有人能幫助我們與神和好,因為我們所有人都犯罪得罪了神。 只有耶穌的死才能消除我們所有的罪過,使得神與我們再沒有仇恨。

約翰福音14:23耶穌回答:“人若愛我,就要遵守我的話,我父必定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跟他住在一起。24不愛我的,就不會遵守我的話。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而是那差我來的父的道。25“我還跟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就對你們講了這些事。26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要差來的聖靈,他要把一切事教導你們,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過的一切話。27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自己的平安賜給你們;我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給的。你們心裡不要難過,也不要恐懼。

博士們在敬拜耶穌之前,一生都是敬拜假神。即使他們對舊約有一些知識,但這不能使他們獲得平安。 他們不得不從遠東,應該就是今天的伊拉克或伊朗一帶,來敬拜耶穌。 這樣他們才能從神那裡得到真正的平安。 他們因為一顆非常特殊的星帶領他們,在遇見耶穌之後,神在夢中直接對他們說,不要回去找希律。 我確信他們所有人都作了同一個夢,這是一次直接與神相遇的經歷。 這才是聖經所講的真正的平安。


Sunday, December 13, 2020

禱告III

吳紹偉牧師

馬太福音6:5-8 12132020


馬太福音6:5“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偽君子;他們喜歡在會堂和路口站著禱告,好讓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6但你禱告的時候,要進到密室裡去,關上門,向在隱密中的父禱告。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定報答你。

猶太人每天都要禱告三遍,早晨,下午和晚上。有時,他們會根據一些著名老師寫下的禱告文來禱告。有時,他們用自己的話語來禱告,提出自己的請求或者用禱告來讚美和感謝神。所有宗教都會有關於禱告的要求,禱告是與神溝通的一種方式。那麼,耶穌教導我們的禱告與其他宗教有關禱告之間有什麼分別?

首先,耶穌告訴我們,當我們禱告的時候,我們不能像偽君子那樣禱告。耶穌說這些偽君子的禱告大部分時候都是在炫耀自己。偽君子一詞指的是演員。他們只是扮演某一種的角色,例如當演員在電影裡扮演一個警察但在現實生活中他並不是一位真正的警察。有些人喜歡通過公開的禱告在群眾面前來炫耀自己,以使其他人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信徒。他們只是表演出來像在做戲一樣。

耶穌真的禁止人們在公共場合禱告嗎?我們是否應該只可以在自己私人的房間裡禱告而不能在公眾場所禱告?又或者就算在教會裏都不應該有公開禱告。這三者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耶穌自己也有作公開的禱告。

約翰福音11:38耶穌又再心裡激動,來到墳墓前面。那墳墓是一個洞穴,洞口有塊石頭堵住。39耶穌說:“把這塊石頭挪開!”死者的姊姊馬大對他說:“主啊,已經四天了,他必定臭了。”40耶穌說:“我不是對你說過‘如果你信,就必定看見神的榮耀’嗎?”41 於是他們把石頭挪開。耶穌舉目向天,說:“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垂聽了我,42 我知道你常常聽我,但我說這話,是為了周圍站著的群眾,叫他們信是你差了我來。”43說了這話,就大聲呼喊:“拉撒路,出來!”44 那死了的人就出來,他的手腳都纏著布,臉上裹著巾。耶穌說:“解開他,讓他走!”45有許多到馬利亞那裡去的猶太人,看見了耶穌所作的事,就信了他。

當拉撒路在墳墓裡被埋了四天之後,耶穌到達他的墳墓前為他禱告,使他從死人中復活過來。耶穌為他公開禱告,周圍還有其他人也聽到耶穌的禱告。耶穌不是禁止我們公開禱告,但是祂不希望我們利用公開禱告來表演的像是在做戲一樣,由此從別人那裡獲得好處甚至得到認可。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會得到別人的讚賞,但我們會失去從神而來的祝福。

耶穌公開禱告不是為要炫耀自己,神是會聽祂的禱告的。耶穌也不是想通過禱告來展視祂能行神蹟。我們有良好的心態不論是公開或私下禱告,我們都會看到禱告的作用。就像耶穌在約翰福音裏教導我們通過禱告我們可以看到神的榮耀和祂的工作。所有公開和私人禱告的目的都是為了榮耀神,不是為了榮耀自己。通過禱告,我們可以看到神的能力和工作,使我們更加認識神。耶穌反對公開禱告,如果公開禱告只是為了帶給自己榮耀而誤導其他人相信自己是更有屬靈的動機。

II.重複無意義 馬太福音6:7-8

馬太福音6:7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重複無意義的話,像教外人一樣,他們以為話多了就蒙垂聽。8你們不可像他們,因為在你們祈求以先,你們的父已經知道你們的需要了。

第二,耶穌是否不允許我們作多次的禱告? 對於我們的要求,我們只能禱告一次。 我們都有還沒有相信耶穌的家庭成員。 我們不能重複地為他們的禱告嗎?

重複無意義的話是什麼意思? 重複這個詞的意思是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同樣的事情,並使用許多無意義的詞。 許多宗教都要求他們的信徒用相同的詞來作禱告,或重複相同的短語。 這是很危險的,因為當我們在腦海中用重複的短語時,我們可能會陷入自我催眠狀態。 我們就好像在思想上洗腦一樣,它可以打開我們的思想與靈界的聯繫。 這會導致我們更容易的遇到撒旦的力量。 就像房子打開大門一樣,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進來掌管我們的房屋。

箴言4:23你要謹守你的心,勝過謹守一切,因為生命的泉源由此而出。24你要除掉欺詐的口,遠離乖謬的嘴唇。25你雙眼要向前正視,你的眼睛要向前直望。26你要謹慎你腳下的路徑,你一切所行的就必穩妥。27不可偏左偏右,要使你的腳遠離惡事。

羅馬書12:1 所以弟兄們,我憑著神的仁慈勸你們,要把身體獻上,作聖潔而蒙神悅納的活祭;這是你們理所當然的事奉。2不要模仿這個世代,倒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變過來,使你們可以察驗出甚麼是神的旨意,就是察驗出甚麼是美好的、蒙他悅納的和完全的事。

聖經教導我們保守我們的心思並要讓神的靈來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念。 不斷地為同一件事禱告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我們使用重複或者無意義的詞來禱告,那就是不對的。 就像說阿們是一句很好的禱告回應,但是當你連續不斷地重複說阿們一百次時,它就會變成毫無意義的禱告。 耶穌說這是異教徒向他們的神靈禱告的方式。 我們不應該使用那樣的禱告方法。 我們可以為同一件事禱告嗎? 自從我相信耶穌之後,我為我的家人得救常常禱告。 神是聽見了我的禱告,其中一些家人接受了耶穌,但還有些沒有,所以我每天仍然為他們禱告。

耶穌都教導我們應該不停地為同樣的事情向神禱告,直到我們得到回覆為止。

路加福音18:1耶穌對他們講一個比喻,論到人必須常常禱告,不可灰心。2他說:“某城裡有一個法官,不懼怕神,也不尊敬人。3那城裡有一個寡婦,常常來到他那裡,說:‘求你給我伸冤,使我脫離我的對頭!’4他多次不肯,後來心裡說:‘我雖然不懼怕神,也不尊敬人,5只是因為這寡婦常常來麻煩我,就給她伸冤吧,免得她不斷地來纏擾我。’”6主說:“你們聽聽這不義的法官所說的話吧。7難道神不會為晝夜呼籲他的選民伸冤嗎?難道神會耽誤他們嗎?8我告訴你們,他要快快地給他們伸冤。然而人子來的時候,在世上找得到這種信心嗎?”

這位寡婦帶著一個目的來到法官那裡,她希望法官為她伸冤。她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寡婦。她既不是重要的女人,也不是出名的人。因此,除了去找這位法官外,她沒法由別的地方得到任何幫助。但是這位法官既不怕神也不怕人(可以說是一位無神論者),他不在乎她。即使這位不義的法官一開始並沒有幫助她,但她也沒有放棄,一直回去尋求幫助。最後,法官回應了她的訴求。

這個寡婦一直找這位不公正的法官,最後,她得到了答案。她與這位法官沒有任何關係,她也不是法官想要幫助的人。當我們來到神那裡並向神禱告時,我們比這個寡婦要好得多。當我們向神禱告時,耶穌曾經用什麼樣的關係來描述了神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除了耶穌教導信徒是向天父禱告之外,沒有其他宗教教導過他們的信徒以神為父。這改變了我們禱告的整體動力。這是因為我們與神有著不同的關係,祂不僅是我們的神,而且還是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們與天父的關係遠比與神的關係密切。

馬太福音7:7“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8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9你們中間哪一個人,兒子向他要餅,反給他石頭;10要魚,反給他蛇呢?11你們雖然邪惡,尚且知道把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難道不更把好東西賜給求他的人嗎?


Monday, December 7, 2020

禱告 II

吳紹偉牧師

馬太福音26:36-46

馬太福音26:36耶穌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就對門徒說:“你們坐在這裡,我要

到那邊去禱告。”37他帶了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一起去,心裡憂愁難過,38對他們說:“我的心靈痛苦得快要死了;你們留在這裡,與我一同警醒吧。”39他稍往前走,把臉俯伏在地上,禱告說:“我的父啊!可能的話,求你使這杯離開我;但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40耶穌回到門徒那裡,看見他們都睡著了,就對彼得說:“你們連一個小時也不能同我警醒嗎?41應當警醒、禱告,免得陷入試探;你們心靈雖然願意,肉體卻是軟弱的。”42他又再次走開,禱告說:“我的父啊!如果這杯不能離開我,一定要我喝,就願你的旨意成全。”43他再回來的時候,看見門徒睡著了,因為他們十分疲倦。44他又離開他們,第三次去禱告,說的也是同樣的話。45然後,他回到門徒那裡,對他們說:“你們還在睡覺休息嗎?看哪,時候到了,人子要被交在罪人的手裡了。46起來,我們走吧!出賣我的人來了。”

當我們讀聖經時,我們會發現耶穌常常會禱告。 例如在祂開始公開傳道之前,祂用了四十個晝夜來禁食和祈禱。 當祂選擇十二個門徒的時候,祂首先為他們祈禱。 我們也看到祂自己和門徒一起祈禱。 甚至有一次耶穌教導祂的門徒如何禱告,即是我們稱為的主禱文。 在私底下的祈禱,不要把禱告變成是表現一樣。 祂不僅教導我們如何祈禱,而且還用實際行動來向我們證明祈禱的重要性。

有些人認為,如果我們認真和有足夠的信心來禱告,神一定會回答我們的祈禱,那麼祈禱與我們有多少信心是有直接的關係的。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有懷疑或者信心不足,那麼神就不會回答我們的禱告。 甚至耶穌也這樣說。

馬太福音7:7“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8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馬太福音17:20他說:“因為你們的信心太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只要你們的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山說:‘從這裡移到那裡’,它也必移開。沒有甚麼是你們不能作的。”

禱告與我們的信心是否息息相關? 如果是這樣那麼當我們祈禱的更多或更長且有足夠信心時,我們的祈禱就應該得到垂聽。 我不同意這種教導,我不是說禱告跟我們的信心沒有關係,我們應該向神祈求。當我們向神祈禱時,有時結果可能與我們的信心沒有關係。禱告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如果答案不是我們最終目的,我們需要仔細研究為什麼要禱告。 

耶穌知道祂將被出賣,釘在十字架上 和死在十字架上,於是祂把門徒帶到客西馬尼園,那裡是祂經常帶門徒祈禱的地方。這就是猶大知道他們在那裡的原因。耶穌整夜都在祈禱,祈求神拿開這個苦難,這樣祂就不需要面對十字架了。祂祈禱了三次,祂知道自己的祈禱不會被神垂聽的,但是祂仍然要求神從祂身上拿開十字架。我認為不是耶穌沒有足夠的信心,也不是沒有認真地祈禱,以致祂的祈禱沒有被垂聽。這次耶穌的信心與禱告是沒有關係。耶穌的禱告沒有得到回應是因為神的旨意,耶穌想遵行神的旨意,而不是自己的旨意。

耶穌也要求門徒一起祈禱。有些人認為耶穌在這個關鍵時刻需要他們的支持。我不這麼認為。耶穌曾三次要求門徒一起禱告,但他們太累了,都睡著了。我認為他們太累是因為他們當日一整天都為了準備逾越節,晚上又吃了一頓大餐。他們沒有聽從耶穌的要求一起禱告,全部睡著了。因著他們沒有一起禱告,耶穌被捕了。如果他們真的一起禱告,耶穌就不會被捕嗎?

耶穌祈禱,祂仍被捕,門徒沒有祈禱祂同樣是被捕。因此,祈禱與不祈禱都沒有改變結果。那我們為什麼要祈禱?有時候,當我們祈禱時,神會答應我們的祈禱並改變了結果,但並不是常常如此。有些時候我們的禱告是不會得到答應的。我們的禱告不是根據結果來決定是否得到垂聽。不僅僅是耶穌的祈禱沒有得到回應,在早期的教會中,使徒的祈禱也有些是沒有得到答應的。 

使徒行傳12:1那時,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的幾個人,2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3他見這事博得了猶太人的歡心,就在除酵節期間,再次捉拿彼得。4捉到了,就把他關在監裡,交給四班士兵看守,每班四個人,打算過了逾越節,把他提出來交給民眾。5彼得就這樣被拘留在監裡;但教會卻為他迫切地祈求神。6希律要提他出來的前一夜,彼得被兩條鎖鍊鎖住,睡在兩個士兵中間,還有衛兵守在門前。7忽然,有主的一位使者出現,屋就光芒四射。天使拍拍彼得的肋旁,喚醒他,說:“快起來!”他手上的鎖鍊就脫落了。8天使對他說:“束上帶子,穿上鞋!”他就這樣作了。天使又說:“披上外衣,跟我走!”9他就出來跟著天使走,但他不知道天使所作的事是真的,還以為是見了異象。10他們經過第一、第二兩個崗位,來到通往城內的鐵門,那門自動給他們開了。他們出來,往前走了一條街,天使立刻離開了他。11彼得清醒過來,說:“現在我確實知道,主差他的天使來,救我脫離希律的手和猶太人所期望的一切。”12他明白了之後,就到約翰(別名馬可)的母親馬利亞家裡去;有許多人聚集在那裡禱告。

雅各和彼得是早期教會的支柱,他們都跟隨過耶穌,被稱為使徒。他們兩個人都在不同時間被希律王逮捕。雅各是被殺,但彼得有神的幫助最終得以逃脫。我相信教會都有為他們兩祈禱。神怎麼不回答為雅各的禱告,卻回答為彼得的禱告? 教會為彼得的禱告更有信心嗎?再想問一句,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禱告?如果祈禱是有可能改變不了結果的。

讓我們回到客西馬尼園裡耶穌的禱告中來回答這個問題。有禱告和沒有禱告,即使禱告有時有可能不會改變結果,兩者之間有什麼分別?耶穌祈禱,神沒有回答祂的禱告,但這不是耶穌禱告的目的,耶穌所追求的是神的心意。耶穌終於順服了神的心意。主禱文,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耶穌真正的用祂的行動來實踐這個教導。耶穌聽從神,神尊敬耶穌。神已經賞賜了耶穌,並給了祂一個高於一切名字的名。

腓立比書2:5你們應當有這樣的意念,這也是基督耶穌的意念。6他本來有神的形象,卻不堅持自己與神平等的地位,7 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8既然有人的樣子,就自甘卑微,順服至死,而且死在十字架上。9因此神把他升為至高,並且賜給他超過萬名之上的名。10使天上、地上和地底下的一切,因著耶穌的名,都要屈膝,11並且口裡承認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給父神。

當我們有時間去禱告,我們就會容易知道神的心意。如果我們遵行神的心意並按照神的要求去做,神就會使我們更加親近祂自己。 當我們沒有時間去禱告,就像門徒只關心他們的身體需要而不關心他們的屬靈的需要一樣。 當他們面對敵人時,他們就失敗且離棄了耶穌。 耶穌警告他們,如果他們不祈禱會是怎麼個樣。 

馬太福音26:41應當警醒、禱告,免得陷入試探;你們心靈雖然願意,肉體卻是軟弱的。

我們正處於一場屬靈的戰爭中,我們的敵人不是血肉之軀。 我們無法憑藉自己的能力來贏得這場戰爭,我們必須依靠神。

以弗所書6:10最後,你們要靠主的大能大力,在他裡面剛強。11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使你們能抵擋魔鬼的詭計。12因為我們的爭戰,對抗的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黑暗世界的和天上的邪靈。13所以要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使你們在這邪惡的時代裡可以抵擋得住,並且在作完了一切之後,還能站立得穩。14因此,你們要站穩,用真理當帶子束腰,披上公義的胸甲,15把和平的福音預備好了,當作鞋子,穿在腳上,16拿起信心的盾牌,用來撲滅那惡者所有的火箭;17並且要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起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18藉著各樣的禱告和祈求,隨時在聖靈裡祈禱,並且要在這事上恆久警醒,為眾聖徒祈求。

有時間禱告能使我們有能力去贏得這場屬靈的戰爭。 作為個人和教會,如果我們花時間禱告,不僅在將來我們會得到神的賞賜也在永恆中與神更加親近,還可以在現在幫助我們避免陷入誘惑而失敗。


Sunday, November 22, 2020

禱告

吳紹偉牧師

路加福音18:9-14

I. 法利賽人的禱告 路加福音18:9--12

耶穌用這個比喻來教導門徒有關禱告。正如我之前也提到這個故事,法利賽人是耶穌時代的一個宗教的教派。他們是一群嚴守律法的宗教團體,當第一座聖殿被巴比倫摧毀時,他們返回耶路撒冷。他們認為以色列人被放逐都是因為以色列人沒有遵守神的律法,所以當他們在七十年後重回耶路撒冷,這些人想嚴格地遵守神每一條的律法。因此,他們制定了更多的律法,以為這樣就更能取悅神。這些律法包括什麼食物是不可以吃的,或者他們從市場回來之後一定要洗手才可以進食,以及認為在安息日可以行走多少路才不會違反律法的要求。


法利賽人這個詞的意思是分開或隔絕。他們是不同於其他的以色列人。他們不單只盡力去遵守每一條律法,而且他們的衣著和飲食也與很多人不同。他們想與社會上其他的人分別出來,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使神喜悅,神就會祝福他們。

耶穌說,這個法利賽人上聖殿去,向神祈禱。他告訴神,他不像其他人是犯了罪並且違反律法。他提醒神,他沒有偷錢,沒有做任何傷害他人的事情,沒有與其他女性犯姦淫的罪。最重要的是,他不像站在他旁邊的稅吏幫助羅馬政府來勒索同胞的錢財。他不僅讓神知道他自己沒有違反律法,他還告訴神他是一個虔誠的宗教人士,因為他做了很多屬靈的事情,超過了律法的要求。

他每週禁食兩次,大多數法利賽人都會這樣做。關於禁食,是有不同的做法,具體取決於他們跟隨的老師。有一些老師相信並禁食是要二十四小時不進食和不喝水,有些則只是從日出到日落禁食,沒有食物和水。因此,沒有嚴格的禁食教導。但禁食總是與祈禱有關。法利賽人通常需要每週禁食兩次,在不禁食的日子每天要禱告三次。最重要的是,他奉獻十分之一給神,這是律法的要求。

申命記12:5耶和華你們的神從你們各支派中,選擇了甚麼地方作立他名的居所,你們就當到那裡求問他;6把你們的燔祭和其他的祭物、十分之一的禮物和手中的貢獻、還願祭和甘心祭,以及牛群羊群中頭生的,都要帶到那裡去;

按照人的標準,他是一個非常好的宗教人士或者用今天的話說是一個敬虔的信徒。他認為自己沒有犯罪而且實行了律法的要求。當他將自己與稅吏比較時,按照人的標準,他比稅吏要好得多。但他的問題是用自己的標準和其他人的標準來作比較,他沒有用神的標準來與自己的標準作比較。所以耶穌說,他不是向神祈禱,他只是對著自己來祈禱。他的禱告出現什麼問題呢?他所講的都是事實沒有出錯,並且也用行為來支持他的禱告。

當我們祈禱時,重要的不是正確的信息或者事實,而是我們的態度。法利賽人不僅使自己凌駕於他人之上,他也把自己放在神之上。他的態度是他比其他人好。他不需要神和神的憐憫,自己的努力和行為就足夠好。這種態度向神祈禱不是禱,而是向神匯報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他祈禱的第二個問題不僅是態度,而且是忘記他是向誰來祈禱。小時候,我每週都要向爸爸拿零用錢,以便我可以乘公共汽車去學校和吃午飯。當我問父親時,儘管我不需要向他討,我都不認為我是配得拿這些錢的。能拿到錢就是因為我是他的兒子有這個資格。我要上學,他就得給我零用錢。否則,我就無法上學。上不了學就是他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當然我從來不會用這種態度向爸爸拿零用錢,也不能把爸爸和我放在同一個地位上跟他說話。我知道,即使他對我再好,他仍然是我父親。他在我之上,我受制於或依賴於他。

我知道許多人可能對此看法不認同。更何況現今很多事情在處理上都與以往不同了。譬如我們應該把孩子放在同一個地位當他們是朋友。甚至我看到有些父母把孩子放在他們之上。我們不能用這種思維來向神祈禱。 如果我們將神置於同等的地位,那麼我們的祈禱就不會得到垂聽。 

II. 稅吏的禱告 路加福音18:13-14

路加福音18:13稅吏卻遠遠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可憐我這個罪人!’14我告訴你們,這個人回去,比那個倒算為義了。因為高抬自己的,必要降卑;自己謙卑的,必要升高。”

另一方面,稅吏也來到聖殿祈禱。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稅吏是為羅馬人工作的猶太人,他們為羅馬人收稅。當時,羅馬政府只會向猶太人收取一個指定數目的稅款,但稅吏是可以收取更多的稅款。你會看到大多數的猶太人都討厭稅吏,不會與稅吏建立關係。認為稅吏是污穢的和有罪的,他們的所作所為應受到神的詛咒。

他來到聖殿,向神祈禱。他沒有告訴神他做的對的事情,也沒有與他人比較。他知道自己不會比他人好。他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抱歉。當他捶胸時,這不是一種宗教動作,也不是一種習慣。我相信,即使那時聖靈不是那麼普遍的運行,但他應該是被聖靈感動才能承認他所犯的罪。

約翰福音16:1 “我把這些事告訴了你們,使你們不致後退。2人要把你們趕出會堂;  8他來了,就要在罪、在義、在審判各方面指證世人的罪。9在罪方面,是因為他們不信我;10在義方面,是因為我到父那裡去,你們就再看不見我;11在審判方面,是因為這世界的統治者已經受了審判。

真正禱告的第一件事是聖靈在我們中間運行,使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罪。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罪的時候,知道自己是無能為力或自救的,唯一的方法就是來到神面前,祈求神的憐憫。這個稅吏來到神面前是為了要得到神的憐憫,如果我們的祈禱像這個稅吏一樣我們就會得到垂聽。

當你更仔細地看一下稅吏的祈禱,那只是一個很簡單和很簡短的禱告。我知道有人教導我們要如何認罪,否則神就不會聽我們的祈禱。聖經確實教導我們先要承認自己的罪,但是有時候我也想知道,如果我忘記了一些罪因而沒有向神提起這些罪,神是不是就不會寬恕我的罪? 那我是否太過專注於自己的罪而忘記神更多的憐憫呢?稅吏從來沒有說出他所有的罪過,而只是向神呼求憐憫他。耶穌說他的禱告神是垂聽的。

作為教會牧師,我尚未能帶領你們多向神祈禱。我希望我們將來可以專注於禱告,因為耶穌說神的家應該是禱告的家。

馬太福音21:12耶穌進了聖殿,把殿裡所有作買賣的人趕走,並推倒找換銀錢的人的桌子,和賣鴿子的人的凳子;13又對他們說:“經上記著:‘我的殿要稱為禱告的殿。’你們竟把它弄成賊窩了。”


Sunday, November 15, 2020

心在神裡面

吳紹偉牧師 

結語 II 雅各書5:12-20

I. 起誓 雅各書5:12

雅各書5:12我的弟兄們,最要緊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著天起誓,也不可指著地起誓,任何的誓都當禁絕。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

很久以前,當我還住在加拿大的時候,我吃了一張超速罰單。 那是冬天,路上有積雪。 我從山頂上下來。 我的車是一輛很舊的車,當然,我的煞車不夠好。 在山腳停了一輛警車,他把我拉過來,給了我一張超速罰單。 他說我在35公里區域內行駛45公里。 我告訴他我沒有超速,他還是給了我罰單。 我不同意他的說法,所以我需要上法庭。

當我在法庭上時,有很多人在我之前,他們需要用手放在聖經上起誓。 我有點掙扎,因為聖經說我們不需要起誓,只要說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當時内心有點掙扎我應不應該起誓。除了在法院,有些時候,當你結婚或成為美國公民的時候,我們都需要起誓。 當我們這樣做時,是否違反了聖經的教導? 不僅雅各說我們不應該起誓,耶穌自己也曾有這樣的教導。 


馬太福音5:34可是我告訴你們,總不可發誓,不可指著天發誓,因為天是神的寶座;35不可指著地發誓,因為地是神的腳凳;不可指著耶路撒冷發誓,因為它是大君王的京城;36也不可指著自己的頭發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白或變黑。37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如果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

耶穌和雅各是否告訴我們,我們不可以起誓呢? 我們需要了解當時的文化,在某些情況下與今天的社會有類似。 有些人希望得到他人相信他們所說的話,他們就會使用更高的權威來起誓以獲得他人的信任。 例如他希望你從他那裡買他的東西,他會說:“我向神保證這是你能得到的最好的價格。”這個人可能不相信他,但這個人可能會相信他以神的名義所起的誓。

馬太福音23:18你們又說:‘凡指著祭壇所起的誓,是沒有用的;但指著壇上的祭物所起的誓,就必須遵守。’19瞎眼的人哪!到底是祭物大,還是使祭物成聖的祭壇大呢?20所以,凡指著祭壇起誓的,他就是指著祭壇和壇上的一切起誓;21指著聖所起誓的,就是指著聖所和住在那裡的神起誓;22指著天起誓的,就是指著神的寶座和坐在寶座上的起誓。

耶穌和雅各告訴我們,作為信徒,我們不需要這樣做。 首先,即使那是真的最優惠的價格,我們也不必起誓來贏得別人的信任。 我們只需要相信神,並相信神在掌管,這個人買不買神都有祂的安排。 第二,從長遠來看,只要我們的言行一致,人們就會信任我們。 當人們繼續撒謊時,這意味著他們不信神或生命中根本沒有神。 

當輪到我起誓的時候,我跟著做了。 法官問那位警察“你在開始工作之前有沒有檢查過你的雷射槍?” 他說這把槍是正常運作和準確的,法官就對我說我有超速,我需要付35元的罰款,那是差不多40年前的事了。 案件就此結案。 我沒有多說話的機會。

II. 禱告 雅各書5:13-18

雅各書5:13你們中間有人受苦嗎?他就應該禱告。有人心情愉快嗎?他就應該歌頌。14你們中間有人患病嗎?他就應該請教會的長老來,讓他們奉主的名為他抹油祈禱。15出於信心的祈禱,可以使病人康復,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16所以你們應當彼此認罪,互相代求,這樣你們就可以痊愈。義人祈禱所發出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17以利亞是與我們性情相同的人;他懇切祈求不要下雨,地上就三年零六個月沒有雨;18他又祈禱,天就下雨,地就生出土產來。

雅各告訴信徒們需要祈禱。 第一件禱告的事情,是當信徒遇到苦難時應當祈禱。因信仰遭受迫害的時候更應當祈禱。 當我們處於困境中時,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我們更應祈禱。 因為我們並不是單獨的一個人,我們可以尋求神的幫助。 有人告訴我,在這段時間裡,有更多的人選擇自殺,因為他們感到絕望。 當我遇到一些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事情時,我祈禱。 當我禱告的時候我知道神最終會為我提供一條出路。 當向神祈禱並尋求幫助時,我可以看到神的作為使我能夠更認識神。 

哥林多前書10:13你們所受的試探,無非是人受得起的;神是信實的,他必不容許你們受試探過於你們抵受得住的,而且在受試探的時候,必定給你們開一條出路,使你們能忍受得住。

不僅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與神溝通,當我們高興時,我們可以向神唱歌。唱歌還可以幫助我們專注於神,而不是我們自己。唱歌可以是對神祈禱和敬拜的一種形式。不僅在主日崇拜時,我們還可以在每一天用詩歌來讚美神。現在除了聽在我長大時的一些舊歌外,我很少聽其他的流行歌曲。因為歌詞可以影響我們的思想和思維,最終改變我們的行為。

關於祈禱的最後一件事,雅各告訴他們,當某些人生病時,他們需要請教會為他們祈禱。那時醫學還沒有這麼進步,大多數人不知道如何治療疾病,也負擔不起治療費用。即使在今天,有些人可能仍然沒有保險去看醫生。祈禱是他們唯一的幫助。關於醫學和祈禱是有些爭論的。有些人不相信醫學,他們只相信神的醫治。我看不到醫學或科學與信仰之間的衝突。只能相信其中一種方法是正確的。有很多早期的科學家和醫生都是相信神的。一些調查顯示,經過手術或藥物治療之後的病人,相信禱告的人比不禱告的人恢復得更快。

雅各舉了一個祈禱的例子,以利亞是和我們一樣的人。雅各告訴我們,以利亞不是超人,這就是神聽他祈禱的原因。他就好像我們所有人一樣,所以我們的禱告也應該像以利亞的禱告一樣被神垂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並不這麼相信。我們總覺得大多數時候神沒有聽我們的禱告像聽以利亞的祈禱一樣。我們的禱告不夠懇切嗎?我們不是義人嗎?

列王紀上8:35 “如果他們因為得罪了你,天就閉塞不下雨;他們若是向這地方禱告,承認你的名;又因你苦待他們,就離開他們的罪,36求你在天上垂聽,赦免你僕人和你的子民以色列的罪,指示他們當行的善道,賜雨水在你的地上,就是你賜給你子民的產業之地。

所羅門已經說過,當人犯罪得罪神,神就會不下雨。以利亞的祈禱是神的心意,而不是以利亞的能力。以利亞是義人和懇切禱告的人,因為他知道神的心意並遵行神的旨意,這就是他的禱告得到神的垂聽而我們的禱告沒有得到垂聽的原因。耶穌教導我們祈禱的時候,是願神的旨意成就,而不是我們的。禱告應該要求神向我們顯示祂的心意,而不是相反的,我們希望神遵行我們的心意。

III. 騙離真道的人 雅各書5:19-20

雅各書5:19我的弟兄們,你們中間若有人被騙離開了真道,如果有人使他回頭,20你們應該知道,那使罪人從歧途上轉回的,就會拯救他的靈魂脫離死亡,也會遮蓋許多罪惡。

雅各對我們的最終所說的話是叫我們幫助那些騙離真道的人。 問題是那些人是否是已經得救而後來離開的人? 如果他們是得救的人,那是否意味著如果我們不持守這個信仰並繼續與神同行,我們就可能失去救贖?

我不是這樣看的。 雅各在談論那些騙離真道的人,他們是從來沒有相信耶穌,因此他們不是信徒。 第一雅各稱這些騙離真道的人為罪人,但當我們接受耶穌時,我們不再是罪人,我們是聖徒。 第二雅各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救他們脫離死亡。 希臘語中的死亡一詞表示靈魂的死亡,而不是身體的死亡。 雅各所談論是屬靈的死亡,是第二次的死亡或與神在屬靈上的分離。 信徒將永遠與神同在。 最後,當我們使他們相信耶穌時,他們的所有罪孽都將被掩蓋。 只有那些不相信耶穌的人的罪才需要被掩蓋。

希伯來書10:15聖靈也向我們作見證,因為後來他說過:16“主說:‘在那些日子以後,我要與他們所立的約是這樣:我要把我的律法放在他們的心思裡面,寫在他們的心上。’”17又說:“我決不再記著他們的罪惡,和不法的行為。”18這一切既然都赦免了,就不必再為罪獻祭了。


Sunday, November 8, 2020

留心事奉

吳紹偉牧師 

結語 I 雅各書5:1-11

I. 財物 雅各書5:1-6

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周邊的人,從小孩到成年人,都希望想有名有利越富有越好。從而得到更多快樂。很多的社交媒體都這樣告訴我們,好像每個人都應該過著這種的生活方式。即使你可能根本不是一個富翁或名人,但只需要你能發佈一個視頻吸引足夠的人來觀看,你就可以變得富有更加出名。基於這個因素使很多人常常不滿於現狀。


我有一個朋友, 從前他們一家人是住在一棟約600平方英尺的屋子裡。移居到美國後,他們住的是一棟5000平方英尺的房子。剛開始搬進去的時候他們的孩子覺得自己是住在城堡裡,現在卻覺得房子不夠大,不夠豪華,因為他們常常跟這些在視頻裡的和其他有錢的人比較。我就剛剛相反,我寧願住在一棟小的房子裡,省掉在清潔上的負擔。 


在以前,大多數人出生時就是窮人。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並不是那麼容易,一但你出生的時候是奴隸,你就永遠是奴隸。只有少數人出生是富裕的。當時的中產階級根本是很少的。只有在中國的舊制度裏才有機會可以使人們通過教育來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無論你是貧窮的還是富裕的,通過科舉考試,你就可以成為政府官員,之後或可成為有錢人。 


在雅各的時代和文化下,一旦你出生是貧窮,便會永遠是貧窮;你出生時是富有,你就會富有。富人比窮人更有力量,他們可以對窮人做任何事。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富人常常會剝削窮人,而政府官員是不會採取任何措施來幫助窮人。當時沒有保護窮人的法律,也沒有最低工資這樣的法律來保護窮人。很多人都是做一日得一日的工資。支付給工人,取決於老闆。如果你有一個好老闆,他支付你一個合理的工錢,那麼你就算是有福了。如果你遇到了不好的老闆,他喜歡給你多少就多少,算你倒霉了。  


即使神在舊約已經告訴以色列人如何對待窮人,但有些人仍然無視神的律法。當他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將神推到一邊時,他們會虐待別人。首先,當他們使自己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他們就不在乎神和其他的人了。他們只想做對自己最有利的事情。即使這意味著傷害其他的人。在雅各的時代甚至現今的世界,我們都能看到很多剝削工人工資的例子。


錢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金錢可以吸引人,金錢可以幫助我們購買很多東西,但不能幫助我們得到真正的快樂或喜樂。金錢可以帶給我們一種安全感,但我們可能永遠也感覺不到足夠的安全感。有人告訴我他們的人生目標很簡單,他們只想賺到一百萬,他們就會很高興。但是當他們賺到這一百萬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得到像他們期望的幸福感或滿足感。 現在他們想的是希望能夠賺到五百萬。 但是即使他們達到這個目標,他們仍然不會感到那麼高興。


當你將金錢放在第一位取代神的時候,它只會給你短暫的幸福感。從長遠來看,它將使你永遠成為金錢的奴隸。正如我之前所說,錢不是問題,財富也不是一種罪。

提摩太前書6:9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落在試探中和陷阱裡;又落在許多無知而有害的私慾裡,使人沉淪在敗壞和滅亡中;10因為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愛錢財,就被引誘離開真道,用許多痛苦把自己刺透了。


聖經說,對金錢的熱愛會帶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使我們遠離神,然後我們終將失去一切。雅各警告那些愛錢勝過愛神的人,他們認為他們可以沒有問題的剝削其他人,但他們的想法和做法是錯的。神是看得到的,而且窮人可以向神求告。有一天,當神審判他們時,他們一定會付出代價。


作為一名牧者,我從來沒有要求過應該給我多少薪水,我接受教會所提供的是多少就是多少。我都試過不支薪水,也沒有別人奉獻的支持。這是我的領受,也是我對神的信心。但是我看到有些教會是不想支付牧師和同工的薪資。這些教會的想法是牧師和同工為神服事,並願意為神做出這些犧牲,他們將在天上獲得更多的賞賜。有時候教會真的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支付牧師和同工,牧師和同工應該憑著信心而生活。我認為這些教會應該再次閱讀這些經文。


我們是把金錢放在首位還是將神放在首位?我們是否在剝削神的工人?當他們向神呼求時,我們會發生什麼情況?所以在我牧養的每個教會中,我都會確保我們所支持的同工和宣教士能得到合理的薪水,我不希望他們向神伸冤。 當我們把神放在首位時,神是會供應的。


路加福音6:36你們要仁慈像你們的父仁慈一樣。37“你們不要判斷人,就必不受判斷;不要定人的罪,就必不被定罪;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38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要用十足的升斗,連按帶搖,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升斗量給人,就必用甚麼升斗量給你們。”


II. 忍耐 雅各書5:7-11

雅各書5:7所以,弟兄們,你們應當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夫等待著地裡寶貴的出產,為它忍耐,直到獲得秋霖春雨。8你們也應當忍耐,堅定自己的心;因為主再來的日子近了。9弟兄們,不要彼此抱怨,免得你們受審判。看哪,審判的主已經站在門前了。10弟兄們,你們應當效法奉主的名說話的先知,以他們為受苦忍耐的榜樣。11看哪,那些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你們聽過約伯的忍耐,也看見了主賜給他的結局,知道主是滿有憐憫和仁慈的。


這裡,雅各轉向信徒,並鼓勵他們要忍耐,即使他們可能受到虐待或處於試探和考驗之下,但仍有希望。他使用了當時大多數人都會理解的例子。等待是農夫常做的事情。對於現今的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可能不容易理解這個例子,因為我們不需要耕種。我們只需要去超市買東西就可以了。現在由於疫情,我們可能不想出去,透過訂購食物並送到家門口,我們也就有了一切所需要的。


但當時大多數人都從事農業,務農是一項艱苦勞動的工作,需要大量的體力。此外,農夫還需要很多的耐心。當農夫開始撒種時,他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看到自己的勞動的成果。他不是空坐在那裡等著,他還需要作好除草施肥等等的工作,直到最重要的時候到來。最重要的時候也是他最忙的時候他得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因為他需要與不同的動物抗爭或者有人在其中想偷走他的收成。對於農夫來說,還有另外一項就是未知和不受控制的因素-自然災害,如天氣和蟲疫。這些情況可以毀掉他所有的心血。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農夫都敬拜神靈的原因。他們希望他們的神能保護他們的收成免受自然災害的侵害,並給允他們最大的收成,好使他們能夠生存。


我曾經與你們分享過我做農夫的經驗,我知道做農夫的工作身體是會非常疲倦的。但是我留意到,常常有體力勞動的人,他們的身體不僅健康,心靈上也都會健康一些。在我家附近,有一個公園,公園裡有幾棵山核桃樹,每天早晨或飯後,太太和我都喜歡在那個公園裡散步。最近,當我們在公園裡散步時,我們喜歡帶一個塑料袋,這樣我們就可以收集掉落在地上的山核桃了。山核桃中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壞的。無論如何當我們拾起它們來的時候,我們都很開心。 我們不僅是喜歡吃,而且還是免費的。


這些山核桃產期只持續一段很短的時間,然後就沒有了,我們必須等到明年。但是,我們仍然對拾這些山核桃感到開心。但在教會事奉神的時候,有時我感覺不到事奉能帶來像拾起山核桃一樣的開心,更像是一項重擔。其實我們應該是更加快樂的,因為我們是為永恆而事奉。


約翰福音6:27不要為那必朽壞的食物操勞,卻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操勞,就是人子所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


雅各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信徒,我們有一個更好的希望,當耶穌回來時,我們會因我們的事奉得到應該有的獎賞。我們的事奉與其他人的評價應該是沒有關係。我們不需要考慮他們,我們只需要留心我們的事奉。雅各使用舊約中的約伯,我們都知道他雖然沒有做錯什麼事情卻遭受了許多的痛苦。只是因為撒但在神面前挑撥離間,神容許撒但考驗約伯。後來,約伯經受了所有這些考驗,他得到了神的祝福。神還給了他兩倍的財富,恢復了他的健康,並賜給他孩子,以取代以前死去的孩子。但是我相信,真正的祝福是約伯可以與神相遇。在這些考驗之前,約伯與神的關係是單向的,他敬畏神敬拜神,神祝福了他,但他從未親自面對面見過神。


但是在經歷了所有這些考驗之後,神與他是面對面的交談,問他關於創造的問題以及他對神自己的了解。然後,約伯明白他什麼都不知道,但在他親自與神會面,即使是短暫的一段時間,比起他以前與神的經歷是更好的。我們都有這個應許 - 我們將來可以永遠與神同在。我們將完全認識神並被神認識。這是神真正的祝福。


Sunday, November 1, 2020

世界

吳紹偉牧師

雅各書4:1-17 11012020

I. 世俗的態度 雅各書4:1-10


雅各書4:1你們中間的爭執和打鬥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肢體中好鬥的私慾來的嗎?2你們放縱貪慾,如果得不到,就殺人;你們嫉妒,如果一無所得,就打鬥爭執。你們得不到,因為你們不求;3你們求也得不到,因為你們的動機不良,要把所得的耗費在你們的私慾上。4淫亂的人哪,你們不知道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所以與世俗為友的,就成了神的仇敵。5聖經說:“神愛他那安置在我們裡面的靈,愛到嫉妒的地步”,你們想這話是徒然的嗎?6但神所賜的恩更大;所以聖經上說:“神抵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7你們應當順服神,抵擋魔鬼,魔鬼就逃避你們。8你們應當親近神,神就親近你們。罪人啊,要潔淨你們的手;三心兩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9你們要愁苦、悲哀、哭泣,把歡笑變為傷痛,把快樂變為憂愁。10你們務要在主面前謙卑,他就使你們高升。


在第三章中,雅各談到了虛假的信心和真實的信心,也談到了來自世界的智慧和來自神的智慧。 這兩種智慧是不同的起源,最終它們會帶領我們去到兩個不同的目的地。 雅各在第四章中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有的是虛假的信心和來自世界的智慧,那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這不僅影響我們的屬靈生活,影響我們與神的關係,同時也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我們的信心是假的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雅各告訴我們,這會引起我們之間的爭執。 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慾望。“慾望”一詞指的是只希望得到肉體的快樂,物質享受和情慾的滿足。 我們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個人能得到什麼,即使這意味著要傷害其他人。 就像你帶孩子到公園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當他們輪流玩相同的玩具或一起分享玩具時,他們可以玩得很開心。但當有一個新來的孩子,他獨自搶走所有玩具,不讓別人玩,你很快就會發現其他的孩子會很不開心,開始與這個新來的孩子起爭執。之後,你會聽到一些孩子開始哭,父母也參與其中,有時這會成為父母之間的爭執,至終還可能大打出手。


雅各所用爭執和打鬥的詞是關於國家之間的衝突。 我們可以看到,同一原則適用於任何級別的衝突。 當我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時,我們就變得自私,而且變得自大。所做的事情只對自己有益處。 這不僅損害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也損害我們與神的關係。 當你今天環顧四周時,你可以看到竟有如此多的衝突,這不僅是個人且包括了社會和國家。 聖經已經一早預言到會有這些事情的出現。


提摩太後書3:1你應當知道,末後的日子必有艱難的時期來到。2那時,人會專愛自己、貪愛錢財、自誇、高傲、褻瀆、悖逆父母、忘恩負義、不聖潔、3沒有親情、不肯和解、惡言中傷、不能自律、橫蠻兇暴、不愛良善、4賣主賣友、容易衝動、傲慢自大、愛享樂過於愛神,5有敬虔的形式,卻否定敬虔的能力;這些人你應當避開。


我們身處在一個自愛的時代,排斥他人和拒絕神的世界。 我們熱愛世界可以提供給我們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會給我們帶來即時的亨受。 不幸的是,我們愛世界,但世界不愛我們。 雅各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與世界之間的戀情,就好像與妓女的戀情一樣。 你可以得到片刻的快樂,但這可以摧毀你的生活,甚至婚姻和家庭。妓女只愛你的錢,不關心你的生活和家庭。 當我們愛這個世界時,我們不能同時愛神。 神不希望我們愛妓女好像愛妻子一樣,因而傷害了自己。妻子不希望丈夫愛其他的女人,這是夫妻之間的正常關係。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愛世界時神會嫉妒的原因。 


約翰壹書2:15不要愛世界和世上的東西。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16原來世上的一切,就如肉體的私慾,眼目的私慾和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出於父,而是從世界來的。17這世界和世上的私慾都要漸漸過去,但那遵行神旨意的卻存到永遠。


這是為什麼我們向神禱告時,無法得到神的答覆,因為我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我們所求的大多數事情只是為了讓自己得到短暫的開心。 雅各告訴我們,當我們祈求時我們應該以正確的態度提出,是要求問神的旨意而不是我們的旨意。 當我們有這種態度時,我們知道誰在掌管-- 是神自己,而不是我們。 當我們走近神的時候才可以抵抗魔鬼。 當耶穌受到魔鬼的試探時,即使祂自己是神,祂並不是用自己的能力來抵抗魔鬼,而是用神的話語來抵抗試探。 當我們走向神時,神將走向我們,這樣我們與神之間的距離就越來越近,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敢攻擊我們。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自以為大,認為我們不需要神, 我可以向你保證,我們必會遇到試探。


II. 互相毀謗 雅各書4:11-12

雅各書4:11弟兄們,不要互相毀謗;人若毀謗弟兄,或判斷弟兄,就是毀謗律法、判斷律法了。如果你判斷律法,就不是實行律法的人,而是審判官了。12立法的,審判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拯救人,也能毀滅人的神;你這判斷鄰舍的,你是誰呢?


保羅要我們審判某些信徒,但雅各說我們不應該審判別人。 我們應該審判還是不審判?


哥林多前書5:9我以前寫信告訴你們,不可與淫亂的人來往。10這話當然不是指這世上行淫亂的、貪心的、勒索的,或拜偶像的人;如果是這樣,你們就非脫離這世界不可。11但現在我寫信告訴你們,如果有稱為弟兄,卻是行淫亂、貪心、拜偶像、辱罵人、醉酒或勒索的,這樣的人,不可和他來往,連和他吃飯都不可。12審判教外的人,跟我有甚麼關係?教內的人不是你們審判的嗎?13至於教外的人, 神會審判他們。你們要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


雅各說我們不能互相毀謗。 毀謗的意思是說邪惡或攻擊的話。 換句話說,就是互相說沒有事實根據的話。 當我們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指控他人時,我們就把自己當作神。 雅各告訴我們,我們沒有這項權利。 保羅說,如果有證據證明一些信徒在教會犯了錯,那麼我們可以按照神的標準來審判他們,並按照神的要求我們來處理。 這是兩種不同的審判。 正如我之前告訴你的,我認識一位牧師,他的教會靠近一些酒吧,下班之後,他都會去那些酒吧,和在酒吧裡的人聊天。 但他是不喝酒的,他在那裡與人交談並希望能夠做個朋友。 如果有會友看到他到酒吧並開始告訴其他人牧師是一名酒鬼,那麼那會友就是雅各所講的毀謗。 如果牧師真的是酒鬼,他去酒吧真的只是為了喝酒那該怎麼辦?


馬太福音18:15“如果你的弟兄犯了罪,你趁著和他單獨在一起的時候,要去指出他的過失來。如果他肯聽,你就得著你的弟兄。16如果他不肯聽,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好使一切話,憑兩三個證人的口,可以確定。17如果他再不聽,就告訴教會;如果連教會他也不聽,就把他看作教外人和稅吏吧。


III. 傲慢的自給自足 雅各書4:13-17

雅各書4:13你們說:“今天或明天,我們要到某城去,在那裡住一年,作生意賺錢。”14其實明天怎樣,你們並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本來是過眼雲煙,轉瞬之間就消逝了。15你們倒不如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作這事或作那事。”16但現在你們竟然張狂自誇;這一切自誇,都是邪惡的。17人若知道該行善事,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


我們原本定了過去的這個夏天回香港的機票。 自從我們搬到奧斯汀之後,我們還沒有回去過。 我們都期待著這次旅行。有很多事情在我們回去之後是需要處理的。由於Corvid 19,我們不得不取消這次的旅行,我們都很失望。 我們想去,但我們明白為什麼不能去。 雖然有些事情我們是需要處理的,但那不是生死攸關的事情。 我們只有改變計劃,等到可以出發的時候才回去。


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他們相信,只要你有意願和決心,無論付出什麼代價,你都可以做到。 他們認為人定勝天,甚至不承認神是在掌管。 雅各告訴我們,我們需要面對現實。 神比我們更大。 只有在神允許的情況下,否則我們認為我們可以做的,最終都無法完成。


詩篇127:1如果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徒然勞苦;如果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徒然警醒。2你們清早起來,很晚才歇息,吃勞碌得來的飯,都是徒然;因為主必使他所愛的安睡。


雅各是以很高的標準來看待罪的。在舊約中,你必須真正採取實際行動殺了人之後,你才是違反了律法。 但是耶穌說,當你內心憎恨別人時,你已經違反了律法。 雅各在第十七節中對罪的解釋更深入一層。


雅各書4:17人若知道該行善事,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


在舊約律法中,當你看到一個洞並把人推入洞中而使這人死亡時,你就違反了律法。 雅各說,即使看到這個洞,你雖沒有將人推入洞中,但是如果你沒有警告這個人有關這個洞的事情,你也已經犯了殺人罪。 這個標準是要高得多。因為在舊約中,大多數人沒有聖靈活在他們的生命中。但是現在,因為耶穌為我們而死並潔淨了我們的罪,聖靈可以活在我們生命中,使我們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 就像你上小學時,不能做很多的事情,現在你已經長大,能夠做更多的事情是一樣的。  


Monday, October 26, 2020

舌頭和智慧

吳紹偉牧師

雅各書3:1-18 10252020       

I. 舌頭 雅各書3:1-6

雅各書3:1我的弟兄們,你們不應該有太多人作教師,因為知道我們作教師的將受更嚴厲的審判。2我們在許多的事上都有過錯,假如有人在言語上沒有過錯,他就是完全的人,也能夠控制全身。3我們若把嚼環扣入馬嘴,使牠們馴服,就能駕馭牠們的全身。4試看,船隻雖然甚大,又被狂風催逼,舵手只用小小的舵,就可以隨意操縱。5照樣,舌頭雖然是個小肢體,卻會說誇大的話。試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舌頭就是火,在我們百體中,是個不義的世界,能污穢全身,把整個生命在運轉中焚燒起來,而且是被地獄之火點燃的。

我曾經請一些人在崇拜時講道。 但是,並不是每一次受邀的人都會說“好--我可以”,有時受邀的人會用這節經文來回絕我,因為雅各說我們中不應有太多人當教師,而教師是會要負更多的責任。 因此,他們擔心見到神時會受到神的懲罰。 雅各在這裡說的是什麼意思? 教導一詞不僅是指主日崇拜時的講道,還意味著一切的教導。 因此,這不僅是作崇拜講員,還包括了所有的教師,如主日學的老師,查經小組的老師和VBS的老師。自此之後,我想要請人在教會裡講道和帶查經就更難了。 因為雅各說我們中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在教導中也不會都不出錯的。


但保羅不是在羅馬書八章一節說過,作為信徒是會受審判但不會被定罪的嗎? 雅各書中的審判一詞與保羅在羅馬書八章一節中使用的定罪一詞是相同的。

羅馬書8:1 所以現在,那些在耶穌基督裡的人就不被定罪了;2 因為生命之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使我自由,脫離了罪和死的律。

就像我上次提到的那樣,我們現在對神是沒有足夠的了解,所以我們不可能會對聖經有全面的理解,以致我們有可能出現誤解聖經的時候。當我們見到神時,我們會被定罪嗎? 雅各說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出錯,換句話說,我們都會誤解聖經。 就連保羅都說,在當時他還沒有與神面對面,等到將來他與神面對面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的認識神。

哥林多前書13:9因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只是一部分;所講的道也只是一部分;10等那完全的來到,這部分的就要過去了。11我作孩子的時候,說話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想法像孩子,既然長大了,就把孩子的事都丟棄了。12我們現在是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現在所知道的只是一部分,到那時就完全知道了,好像主完全知道我一樣。

雅各並不是在談論到所有作教導的人都會被定罪被罰,因為我們知道,當我們起初認識神的時,我們對聖經的了解和與神的經驗都不是最好的,所以他說初信的人不可以在教會作帶領的人。 但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可能對神有更多的理解,那時我們的教導會更加清晰,也更加了解神。 雅各不是在談論這種教導。 當你讀保羅早期所寫有關耶穌再來的書信,他都說耶穌很快就會回來,但是當你讀保羅晚一些所寫的書信,保羅改變了他的理解。 這並不意味著保羅犯了一個錯誤,當他在見到神時會受到神的懲罰。

那麼雅各所講的是什麼意思呢? 雅各所談論到的是一些不受控制和破壞性的教導。 雅各用舌頭作為比喻來說明我們需要控制我們的教導。 就像嚼環扣入馬嘴來控制馬和用舵來控制船一樣。 這些都是當時一些大型的運輸工具。 在今天我們可以使用飛機和十六輪的大貨車。 當然,雅各不僅僅在談論語言和交通方具。 他談到牧師和教師是可以影響很多的人。如果我們在教導和教義上沒有受到控制,我們是會走向毀滅的道路,而無法使我們在耶穌裡被建立起來。

一些教師在教導有關神的話語時,他們是沒有受到控制的,沒有方向或走錯誤的方向。 他們談論一些事但不會談論有關耶穌的事情。 你能想像你所乘坐的車是沒有方向盤的(不是自動駕駛的車),會出現什麼情況? 有些教導只有關於人,而沒有神。他們沒有把人帶到神的面前,反而是帶人離開神,最後只有面對神的懲罰。

雅各用另外一個比喻來警告錯誤的教導是如何的危險。就好像野火,雖然起初是很小,最終毀了整個森林。 我們不需要多講,只需看看現在加州的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山火所帶來的毀滅。 一些教導看起來似乎是無害的,但卻摧毀了整個教會。 雅各說,這種教師是會被神定罪的,因為他們的教導裏沒有神,還認為自己的教導是正確的。

羅馬書16:17 弟兄們,我勸你們要提防那些離間你們、絆倒你們、使你們違反你們所學的教義的人。你們也要避開他們,18 因為這樣的人不服事我們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語欺騙老實人的心。


II. 控制舌頭 雅各書3:7-12

雅各書3:7各類飛禽、走獸、昆蟲、水族,都可以馴服,而且都已經被人類制伏了;8可是沒有人能夠制伏舌頭;它是喋喋不休的惡物,充滿了致命的毒素。9我們用它來稱頌我們的主和天父,又用它來咒詛照神的形象被造的人。10同一張嘴竟然又稱頌主,又咒詛人;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該的!11同一泉眼裡能夠湧出甜水和苦水來嗎?12我的弟兄們,無花果樹能結橄欖嗎?葡萄樹能長無花果嗎?鹹水也不能發出甜水來。

人作為一種生物,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跑得最快,是不能飛行也不能潛入水中很久的生物。人的大腦也不是最大的,但是人怎麼能馴服各種生物呢? 如果你相信進化論,那麼在有人之前已經有了其他生物出現,那麼牠們應該能夠比人進化得更快嗎? 人不應該是可以控制其他生物的。人可以馴服其他生物應該不是自然選擇的原因,人可以馴服各種生物,是因為神賦予了人權利,神的命令使人可以馴服所有的生物。

創世記1:27於是,神照著自己的形象創造人;就是照著他的形象創造了人;他所創造的有男有女。28神就賜福給他們,對他們說:“要繁殖增多,充滿這地,征服它;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爬行的所有生物。”

雅各說,只有一件東西是我們不能馴服,那就是我們的舌頭,當然,雅各並不是在談論我們的身體部位。我們無法控制的是我們的內心和渴望。 因為我們有一顆敗壞的心,我們想成為神。 我們的舌頭反映了我們的內心和思想。如果我們說我們相信神,卻無法控制自己的內心和思想,那麼我們的信心就是假的。 我們的話不能有兩個標準,一方面讚美神,另一方面詛咒以神的形像造的人。 就好像你不應該對孩子說你很愚蠢,因為他們所有的DNA和細胞都是由你而來的。 你不僅是在侮辱他們,也在侮辱自己。 

即使有些人不是信徒,我們也不能詛咒這些人,因為他們依然是照著神的形像所創造的。 當我們侮辱他們時,我們也在侮辱神。 誰能侮辱神,又不會受到神的懲罰呢? 如果我們的心被耶穌改變並已經取代了,我們怎麼能詛咒別人? 當我們的心被我們的慾望控制時,我們就不會結出屬神的果子,只有當我們的心被聖靈所控制時,我們才能結出聖靈的果子。

羅馬書8:5 隨從肉體的人,以肉體的事為念;隨從聖靈的人,以聖靈的事為念。6 以肉體為念就是死,以聖靈為念就是生命、平安;7 因為以肉體為念就是與神為仇,既不服從神的律法,也的確不能夠服從;8 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悅。9神的靈既然住在你們裡面,你們就不是屬於肉體,而是屬於聖靈的了。如果人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於基督的。10 基督若在你們裡面,你們的身體因著罪的緣故是死的,而聖靈卻因著義的緣故賜給你們生命。

III. 兩種的智慧 雅各書3:13-18

雅各書3:13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應當有美好的生活,用明智的溫柔,把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來。14如果你們心中存著刻薄的嫉妒和自私,就不可誇口,也不可說謊抵擋真理。15這種智慧不是從天上來的,而是屬地的、屬血氣的和屬鬼魔的。16因為凡有嫉妒和自私的地方,就必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17至於從天上來的智慧,首先是純潔的,其次是和平的,溫柔的,謙遜的,滿有恩慈和善果,沒有偏袒,沒有虛偽。18這是締造和平的人,用和平所培植出來的義果。

雅各提到有兩種的智慧。 第一種是來自人的,沒有神的智慧,來自自私的慾望和自我為中心。 他們的教導全是關於自己的,而不是關於神的。 他們的果子是有毒的,只會導致聽的人毀滅和死亡。 還有另一種的智慧,不是來自人,而是來自神。 這種教導和教師,因為他們有一顆已經改變了的心,他們帶給神榮耀,並祝福別人。 他們指出人們要尋求神和歸向神。 兩種不同的智慧和兩種不同的教義,通向兩種不同的道路。 

有一些教會不允許婦女講道,因為他們認為保羅不允許她們這樣做。

提摩太前書2:11女人應該安靜而又完全順服地學習。12我不准女人教訓男人,轄制男人;女人總要安靜。13因為先造的是亞當,後造的是夏娃;14不是亞當受了引誘,而是女人受了引誘,陷在過犯裡面。15然而女人要是常常存著信心、愛心、聖潔自律,在她生育的事上必定得救。

提摩太前書中的教訓一詞與雅各書中用的是相同的字,所以保羅不僅僅意味著在主日禮拜中的講道,還包括所有有關聖經的教導。 我不會在這裡爭論什麼。 但是我認為,不是每個男人都應該作講道和教導。 而是要看他們是否在使用人的智慧,還是使用神的智慧。 證道和教導是神的恩賜。 我們也許可以教其他任何的科目,但我們可能不具備教神的話語的能力。

哥林多前書12:28神在教會裡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神蹟的,再其次是有醫病恩賜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各種方言的。29難道都是使徒嗎?都是先知嗎?都是教師嗎?都是行神蹟的嗎?30都是有醫病恩賜的嗎?都是說方言的嗎?都是翻譯方言的嗎?31你們卻要熱切地追求那些更大的恩賜。現在我要把更高的道路指示你們。

講道和教導是神給的一份禮物,我們需要知道神有否給我們這份禮物。 如果不是,神給了我們什麼樣的禮物。 就像聖經說神賜給我們的禮物也是不同的,我們可能沒有這份禮物,但神應該會賜給了我們其他的禮物。 這些來自神的禮物是非常獨特的,如果你不用它,它將會消失。 當我們繼續使用它時,它將轉變成更多和更好。 我的電腦最近硬盤壞了,我需要更換一個新的硬盤,當我將新硬盤放入電腦時,我忘記如何重新安裝Window。 因此,我需要搜索並提醒如何做。  

我們講道時,我們可能會受到一些人的批評,但另一方面,我們可能會得到一些人的關注。 我們需要將這些放在一邊。 我們是要為了他人做這些事,但這不是我們主要的關注點。 我們主要關心的是,誰是送給我們這份禮物的人,以及在面對最終審判時我們需要向誰負責。 

提摩太後書2:1所以,我兒啊,你應當在基督耶穌的恩典裡剛強起來,2又應當把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從我這裡聽見的,交託給那些又忠心又能夠教導別人的人。

忠心一詞意味著忠誠,神要求我們是要忠心,而不是別人如何看待我們。 這種忠心也是神將來獎賞我們的方式。

馬太福音25:22那領了一萬二千的也前來,說:‘主啊,你交了一萬二千給我,你看,我又賺了一萬二千。’23主人對他說:‘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哪,你作得好!你既然在不多的事上忠心,我要派你管理許多的事。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吧!’24那領了六千的也前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個嚴厲的人,沒有撒種的地方,你要收割;沒有散播的地方,你要收聚。25所以,我就害怕起來,去把你的錢藏在地裡。你看,你的錢還在這裡。’26可是主人對他說:‘你這個又可惡又懶惰的僕人,你既然知道我要在沒有撒種的地方收割,在沒有散播的地方收聚,27那你就應該把我的錢存入銀行,到我回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28你們把他的六千銀幣拿去,交給那個有六萬的。29因為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他就充足有餘;凡是沒有的,就算他有甚麼也要拿去。


Sunday, October 11, 2020

信心和行為

吳紹偉牧師 10112020

雅各書2:14-26

雅各書2:14我的弟兄們,人若說他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15如果有弟兄或姊妹缺衣少食,16而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那有甚麼用處呢?17照樣,如果只有信心,沒有行為,這信心就是死的。18 也許有人要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請把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就藉著我的行為,把我的信心指給你看。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父親是比爾·蓋茨。 有多少人會相信? 肯定沒有人會相信,因為你們都知道比爾·蓋茨只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他的兒子只有二十歲,所以我的年齡太大了,不可能是他的兒子。比爾·蓋茨現年六十四歲,我只比他小幾歲,所以我不可能是他的兒子。 此外,我也無法提供出生證明和DNA測試等證據來證明我是他的兒子。很容易發現我是在撒謊。 但有些人可能會告訴你他是某某人的兒子,甚至可能提供虛假證據來支持他的話,例如偽造的出生證明書和虛假的DNA測試報告。


告訴他人你是神的兒子比較容易得多。 任何人都可以聲稱自己是神的兒子。 神兒子的定義是:你是否有作過認罪悔改的禱告,有沒有受過浸,參加崇拜,讀和背過聖經,奉獻金錢給教會,甚至在教會裡有參與事奉。 但是,這些都是作為一個真實信徒的證據嗎? 到底有沒有真正的證據來證明我們是神的兒女?是有證據可以來證明我們是神的兒女。 當我們接受耶穌進入我們的心中時,聖靈就會進入我們的生命裏,祂會用印記印在我們的生命裏。 這聖靈的印記就是證明我們是神的兒女。 不幸的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個印記用肉眼是不容易看得到的。 但對神來說就不是一個問題,神是可以看到這個印記的。當那一天耶穌回來時,祂會知道誰是有這個印記,誰是沒有這個印記。


以弗所書1:11那憑著自己旨意所計劃而行萬事的,按著他預先所安排的,預定我們在基督裡得基業,12藉著我們這在基督裡首先有盼望的人,使他的榮耀得著頌讚。13你們既然聽了真理的道,就是使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就在他裡面受了所應許的聖靈作為印記。14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直到神的產業得贖,使他的榮耀得著頌讚。


那麼現今我們怎麼知道呢? 雅各告訴我們,如果有人聲稱自己是相信神的,但他的行為與他講的不相符,那麼他的信心就是不真實的。 當有人來尋求你的幫助,你拒絕他的要求只用口來祝福他,沒有用行動直接提供幫助時,你的行為就證明自己的信心不是真實的。 不要誤會雅各,他並不是告訴我們只要參與社會活動或提供一些扶貧的幫助,就可以證明自己是神的兒女。 有些人都是這樣相信,他們的整個信仰就是建立在實現社會公平上,卻並不相信神。


如果我在沒有相信神的情況下來幫助別人,那我只是做了善事,而不是做神的工作。 這與我對相信神的信心是不同的,我知道神希望我們都去做善事,我們去幫助別人是因為我們的生命被神的愛改變。所以我們有不同的理由做善事。 這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別人有衣服穿和食物吃。 這些原則與神的最大誡命是相同的。


路加福音10:25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老師,我應該作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呢?”26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怎麼念的呢?”27他回答:“你要全心、全性、全力、全意愛主你的神,並且要愛鄰舍如同自己。”28耶穌說:“你答得對,你這樣行,就必得生命。”


幫助他人是一種表達我們對他人的愛和對神的愛的方式。我們向他人展示我們的愛,是因為神的愛和耶穌給我們作的榜樣。幫助他人是會帶來不便和犧牲的。 我們應該能夠像神愛我們一樣愛別人。如果我們不想表達對他人的愛,就可能反映出我們不了解神對我們的愛。 故此,雅各不是單在談論行為,而是因為行為可以反映出我們對神和他人的信和愛。


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舌頭告訴人我們很愛神並且相信耶穌,但是如果我們的行為與我們的言辭不符,那就是假的信心。 雅各說,他是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自己真實的信心,愛神,愛人。 不只是空談。


II. 真的信心 雅各書2:19-26

雅各書2:19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就連鬼魔也信,卻是戰兢。20愚昧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沒有用的嗎?21我們的祖先亞伯拉罕,把他的兒子以撒獻在祭壇上,不是因行為稱義嗎?22你看,他的信心與行為是一致的,信心就因著行為得到完全了;23這正應驗了經上所說的:“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也被稱為神的朋友。24可見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僅是因著信心。25照樣,妓女喇合接待了探子,又從另一條路把他們送走,不也是因行為稱義嗎?26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照樣,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在第十九節中使用的信這個詞在希臘語中是與說“你信”,“魔鬼都信”和在第二十三節中“亞伯拉罕信”同一個詞。 這三個信之間有沒有分別? 在整個歷史中,都有不同神學之間的爭論,例如在耶穌時代,有法利賽人,他們相信有天使和靈魂,死後的生命和復活。 再者如撒都該人不相信有靈魂和天使,死後沒有復活和永恆生命。 耶穌指出撒都該人是錯的。 今天的教會,有福音派,自由派和靈恩派,各派對神都有不同的理解。 我們對神的理解是對還是錯?  許多人都聲稱自己對神的理解是最正確的。


但是我告訴你,就算有人對神的理解是最正確也沒有用,我不相信有人可以百分之百絕對的理解神,只有耶穌和聖靈才可以。 沒有人可以完全的認識神,與祂面對面的在一起,所以沒有人能完全理解神。 那可以面對面看到神並且比我們都理解神的除了耶穌和聖靈之外,還有撒但和魔鬼。他們可以比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神並認識祂。 他們相信神比我們的神學觀更準確。 有些人辯解說他們雖然是信神,但是他們沒有按照神的要求去做。 這樣是不對的。 他們都應當要按照神的要求去做。


記不記得,當撒但向神挑戰關於約伯的時候,神告訴撒但他可以對約伯做任何事情,只是不能殺死他。 撒但服從了神的命令,攻擊約伯,但沒有取他的命。 當耶穌遇見一個被鬼附的人,耶穌吩咐這些邪靈離開時,邪靈要求耶穌不要把他們送到無底洞,而是把他們送進豬群裏。 耶穌答應了他們所求,他們才可以進入豬群中,且殺死了所有的豬。 沒有耶穌的吩咐,他們不能做,他們必須聽從耶穌的話。 邪靈聽神的話和順服神的態度比我們強。就好像僕人聽主人的命令比兒女聽父母的命令更是顯而易見。


那麼,我們的信,撒但的信和亞伯拉罕的信之間有什麼分別? 其實只有兩種的信。 虛假的信和真實的信,並不能由我們的自稱有信和行為來判斷。 真正的信是涉及有神的信,而虛假的信則是沒有神的信。


雅各書2:21我們的祖先亞伯拉罕,把他的兒子以撒獻在祭壇上,不是因行為稱義嗎?

在第二十一節中,因行為稱義這個詞是指被稱為公義的,或者可以翻譯成無罪的意思,是意味著亞伯拉罕其實都有犯罪,但被神當成他是對的或者是沒有罪的。 亞伯拉罕應該是有罪的,但神不再認為他有罪。 亞伯拉罕向神獻上以撒時,他是否真的有把以撒獻上? 亞伯拉罕從未完成獻祭,他沒有殺死以撒。 神阻止了他,並提供了一隻公羊來代替以撒。


創世記22:9他們到了神指示的地方,亞伯拉罕就在那裡築了一座祭壇,擺好了柴,捆綁了自己的兒子以撒,就把他放在祭壇的柴上。10亞伯拉罕伸手拿刀,要宰殺自己的兒子的時候,11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亞伯拉罕回答:“我在這裡。”12天使說:“不可在這孩子身上下手,一點也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 神的了,因為你沒有留下你的獨生子不給我。”13亞伯拉罕舉目觀望,看見一隻公綿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叢中;亞伯拉罕就去取了那隻公綿羊,把牠獻為燔祭,代替自己的兒子。14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15耶和華的使者第二次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16說:“耶和華說:‘我指著自己起誓,你既然作了這事,沒有留下你的獨生子,17我必定賜福給你,必使你的後裔繁多,像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的後裔必佔領仇敵的城門。18地上萬國都要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


真正的信與我們自稱的信和行為是無關的。真正的信是關於取替,是一個生命的交換的程序。 神並沒有用公羊來代替我們,而是安排了犧牲耶穌來取代我們,以便我們被認為是公義的。 真正的信意味著接受耶穌進入我們的生命,祂取代了我們。 只有接受這個取替和生命交換的人才是信神的人。有些人只是口頭上稱自己是相信耶穌,但心裏和生命中是沒有和耶穌交換生命,他們都不是真正信神的人。  


哥林多後書5:21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有罪的,使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


還有另一個詞來描述亞伯拉罕的信。第二十三節的算為是一個會計的術語,就像你的帳戶沒有錢,但你的父母把錢轉到你的帳戶裡是一樣的。 我們大多數人以前都是學生,我們知道沒有錢的感受是怎樣的。 亞伯拉罕不是在神面前做得對,而是神將祂的公義轉移到亞伯拉罕的帳戶上,這樣他就可以在神面前是無罪的原因。神再不看亞伯拉罕是欠祂的債的人而是一個朋友。


雅各書2:23這正應驗了經上所說的:“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也被稱為神的朋友。


真正的信總是涉及接受神的恩賜--耶穌在我們生命中的死,以便使我們的生命可以在神面前被稱為義的沒有罪的。 還記得當你的帳戶的錢用完的時候,你是如何過生活的嗎? 朋友對你說一起出去吃晚飯,你不得不拒絕。 或者有人想向你借錢時,你不能幫助他,因為你自己都沒有錢。 但當父母將錢轉入你的帳戶後你的生活過得又是如何?改變你生活的是什麼呢? 有神的愛和沒有神的愛都會影響我們的生命和行為。


雅各給我們的第二個例子是喇合。有些人爭辯說她是個妓女,有些人說她是個旅館的老闆。 在《舊約》和《新約》中都是用妓女來形容喇合。 希伯來語是Zanah,希臘語是Porne。 妓女如何與耶穌的家譜有關?使我們在神面前變為公義的不是我們的身份和我們所做的。 只有一件事可以改變我們的身份就是相信耶穌。雅各說,喇合就像亞伯拉罕相信神一樣,她就被稱為義的。 


在喇合的時代和現在都是一樣,如果做了喇合做的事都會被稱為是叛國,拯救探子並與敵人合作。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替換生命看到她與亞伯拉罕一樣是同一個的原則。在以色列人征服這座城市時,她應該都會被殺死。 但她先冒著生命的危險把探子藏起來,以換取探子日後可以挽救她的生命。

 

真正的信總是涉及到交換生命,耶穌取代了我們的生命。 祂為我們死,以便我們可以活。 我們的生命就不再屬於我們自己,而是屬於耶穌。 因此,我們不再為自己而活,而是為祂而活。 祂的生命影響了我們的行為。 如果我們的行為與我們的信不符,那麼我們的信就不是真正的信。


Monday, October 5, 2020

歧視和審判

吳紹偉牧師

雅各書2:1-13 10042020

I. 歧視 雅各書2:1-4


雅各書2:1我的弟兄們,你們既然對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有信心,就不應該憑外貌待人。2如果有一個手戴金戒指、身穿華麗衣服的人,進入你們的會堂;又有一個衣衫襤褸的窮人,也進去了。3你們就看重那穿華麗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好位上。”又對那個窮人說:“你站在那裡。”或說:“坐在我的腳凳下邊。”4這不是你們對人有歧視,成了心懷惡意的審判官嗎?

雅各稱呼收信人為主内的弟兄姊妹和信徒,但他們仍然犯錯做錯事。 他們不是完美的,且按照神的旨意做了一切。 在我們相信耶穌之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生命將是完美無瑕的,所做的一切都是討神喜悅。 沒有人能做到完美,不僅是早期的信徒,甚至彼得和早期的使徒依然在他們的生活中會犯錯。

信心有兩個不同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有關拯救的信心,保羅在羅馬書中講過。 耶穌的工作是為拯救我們所有人,我們是沒有能力清除自己的罪。 保羅稱其為因信稱義。 在我們接受耶穌之前,我們的生命已經與神分離,在我們相信耶穌之後,我們的生命才可以開始轉向神。 回轉走向一個正確方向,我們再次走向神是一個神蹟,除了神的能力之外,沒有人能做到。

羅馬書3:20 沒有一個人可以靠行律法,在神面前得稱為義,因為藉著律法,人對於罪才有充分的認識。21 現在,有律法和先知的話可以證明:神的義在律法之外已經顯明出來,22 就是神的義,因著信耶穌基督,毫無區別地臨到所有信的人。23 因為人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24 但他們卻因著神的恩典,藉著在基督耶穌裡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25神設立了耶穌為贖罪祭,是憑著他的血,藉著人的信,為的是要顯明神的義;因為神用忍耐的心寬容了人從前所犯的罪,26 好在現今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又稱信耶穌的人為義。27 這樣,有甚麼可誇的呢?沒有可誇的了。憑甚麼準則說沒有的呢?憑行為嗎?不是的,而是以信心為準則說的。28 因為我們認定,人稱義是由於信,並不是靠行律法。

回到神的身邊只是我們生命的開始,是一個起點,而不是終點。 信心的第二部分,我們需要像行走一個路程一樣的回到神的身邊。 這部分稱為成聖。 這部分比我們信心的第一部分需要更多的參與。 人們對這兩個信心的概念好多時候都有誤解或感到混淆。 有些人認為,第一部分只是神的工作,第二個是才是人的工作。這是不對的。 這兩個部分都涉及神和我們。 因信稱義的工作只靠耶穌的死才可以完成,沒有人可以死,耶穌清除我們的罪過這是絕對正確的。 所以這完全是神的工作。 但是我們依然需要通過相信耶穌來參與,否則這個救恩對我們來說是沒有效用的。

腓立比書2:12這樣看來,我所親愛的,你們素來是順服的,就應當恐懼戰兢地作成自己的救恩。13 神為了成全自己的美意,就在你們裡面動工,使你們可以立志和行事。

關於信心的第二部份看起來是靠我們自己的作為,保羅要我們竭盡所能。人們認為我們需要全力以赴。保羅要我們努力不斷地為我們的救贖而工作。為要保證不會失去救恩而要很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這個救恩。就好像一個沒有錢的人一樣,你需要去工作,才能賺到你需要賺的錢。但這不是保羅對救恩的解釋,他說明我們己經擁有這個救恩,只是要使這個在我們生命裏的種子繼續成長使其他人能更加清楚可以看到。即使是我們成聖的工作,不單只是神首先把自己放在我們的生命中,祂也是一直在幫助我們為完全整個救贖而參與的那一位。我們都不是在信心的這兩部分中獨自工作的。神一直在幫助我們。雖然有神一直參與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是一直行在正確的成聖道路上。

這些收件人所做的就是不正確。他們偏愛富有的人,看低窮人。雅各告訴他們,那是錯誤的。是常常會發生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打扮得比較漂亮一些去逛商店,所受的待遇與我們打扮得差一點是有差別的。因為店主會認為你有錢你會買東西。你能想像你穿著做園藝工作的衣服進入一間法拉利的展示廳,告訴他們你想試駕他們的汽車嗎?銷售人員會如何的回應?

雅各說,當富有人走進教會,教會對富有人的待遇與窮人有不同的時候,這是不對的。當教會的牧師和領導人表現出這種歧視態度時,雅各指這是一種邪惡的想法。請記住,當雅各談論邪惡的思想時,不單只是指一種錯誤的思想或錯誤的行為。邪惡的思想意味著沒有神或是有代替神的意思。當我們表現出歧視或偏愛時,我們就把自己擺在神的位置上把自己當作神。


II. 揀選 雅各書2:5-7

雅各書2:5我親愛的弟兄們,請聽:神不是揀選了在世上被認為貧窮的人嗎?這些人卻在信心上富足,而且是承受神的國的人。這國是神應許賜給愛他的人的。6然而你們卻侮辱窮人。其實,那些欺壓你們,拉你們上法庭的,不就是富足的人嗎?7難道不是他們褻瀆那召你們的尊名嗎? 


雅各告訴我們,我們之所以不能表現出歧視或偏愛的原因,不僅在於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是把神推開放在一旁,我們也在侮辱神。 在第五節中,這裡所選的詞是神為自己挑選的。 有關於預定論這一個問題,這是指神一早就選擇了某些人可以得救恩,有些人一早就被預定得不到救恩。 神的主權與人的自由選擇之間的爭論一直持續了數千年。 我不會在這裡與你解決這個爭論。 我相信神希望每個人都得救,但祂允許人們接受或者不接受祂的方法。


提摩太前書2:1因此,我勸你最重要的是要為萬人、君王和一切有權位的懇求、禱告、代求和感恩,好讓我們可以敬虔莊重地過平靜安穩的日子。2/3在我們的救主神看來,這是美好的,可蒙悅納的。4他願意萬人得救,並且充分認識真理。


雅各不是在談論,神只是揀選窮人得救,讓富人受到譴責而下地獄。如果我們看《新約》中的經文,我們會發現有很多跟隨耶穌而得救的人都是富人和權貴的人。尼哥德慕是猶太人的官長,也是律法的老師。撒該是稅吏長,又很富有。路加是一名醫生。 甚至還有一些羅馬軍官,例如哥尼流,他是意大利營的百夫長。我們可以看到,不是窮人就會自動得救上天堂,富人也不是不會得救而下地獄。在神眼中,沒有窮人和富人,這兩類人都需要得救。


在早期教會的歷史中,窮人是更容易接受耶穌的福音,因為他們沒有人為他們辯護,也沒有希望,總是被壓制和壓迫。而有錢人則是仗著自己的能力來解決問題和壓制他人,因此他們並不覺得自己需要神來拯救他們。雅各的意思是,當我們表示出對富人的偏愛時,我們以自己為審判官,接受一個人拒絕另外一個人,並不是正確的。


III.審判 雅各書2:8-13

雅各書2:8你們若照著聖經所說“要愛人如己”這話,去完成這至尊的律法,你們就作對了。9如果你們憑外貌待人,就是犯罪,律法就要裁定你們是犯法的。10因為凡是遵守全部律法的,只要在一條上失足,就違犯所有的了。11就像那說“不可姦淫”的,也說“不可殺人”;你縱然不姦淫,卻殺人,還是犯法的。12你們既然按著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應照著這律法說話行事。13 因為對不行憐憫的人,審判他們的時候就沒有憐憫;憐憫勝過審判。


我們不能稱自己為審判官,因為我們並不是完美的。沒有人能遵守所有律法,這就是我們不能成為審判官的原因。我敢肯定,我們之前沒有人殺過人,所以我們不是殺人犯,但我們可以用眼睛和內心犯下通姦罪。因此,我們在神眼中依然是罪人。判斷別人的所作所為不是我們的工作,愛別人就像愛自己一樣才是我們的工作。看到別人的缺點比看到自己的缺點容易。這不需要任何訓練也不需要恩賜,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自然不過的。


愛別人比愛自己更多,這是不自然的。當我們和朋友一起出去吃午餐時,我們也許會請朋友吃午餐,但是如果你買了一輛新車,你會為你的朋友買一輛嗎?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這樣做,因為我們恐負擔不起。我們想說我們愛神和愛人,但在我們的行為上並沒有表現出來。我們如何站在神面前面對祂的審判呢?我們好像聖經中的一個僕人,主人可以免除他的債務,但一轉身卻要求他的同伴償還對他的債務。 


馬太福音18:23因此,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的僕人算帳,24剛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下六千萬銀幣的人來。25他沒有錢償還,主人就下令叫人把他和他的妻子兒女,以及一切所有的都賣掉,用來償還。26那僕人就跪下拜他,說:‘請寬容我,我會把一切還給你的。’27主人動了慈心,把那僕人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28那僕人出來,遇見一個欠了他一百個銀幣的僕人,就抓住他,扼著他的喉嚨,說:‘把你欠我的錢還給我。’29那和他一同作僕人的就跪下求他,說:‘請寬容我,我會還給你的。’30他卻不肯,反而把他帶走,關在監裡,等他把所欠的還清。31其他的僕人看見這事,非常難過,就去向主人報告這一切事情。32於是主人叫他來,對他說:‘你這個惡僕,你求我,我就免了你欠我的一切。33難道你不應該憐憫你的同伴,好像我憐憫你一樣嗎?’34於是主人大怒,把他送去服刑,等他把所欠的一切還清。35如果你們各人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的天父也必這樣待你們。”


信徒和非信徒都將有一天站在神面前,並由神來審判。沒有人能逃脫這一場的審判,我們將要面對同一名審判官,但我們不會為我們所做的而被定罪。雖然我們不會受罰,但是我們會依據為神所做的一切,從神那裡得到不同的賞賜。所有的信徒都將會得到同一個永生,你和我之間沒有區別,事實上,你和保羅,彼得之間也都沒有區別,做一天的工作和做幾個小時的工作的工資都是相同的。自小信耶穌和臨終前信耶穌都得到同一個永生。但當你看啟示錄的時候,就知道神會根據我們為祂所做的一切給我們不同的賞賜。       


非信徒將會被審判和定罪,因為他們不相信耶穌,他們拒絕了神通過耶穌對他們的施恩和憐憫。正如我在希伯來書中向你解釋的那樣,約櫃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放神的律法的櫃子。第二部分是大祭司與神相會的地方。大祭司每年向神祈求憐憫的施恩座,是為赦免他們的罪過的地方。但是現在我們有了永久的施恩座,耶穌在神的面前為我們祈求憐憫。


希伯來書9:3在第二層幔子後面還有一個會幕,叫作至聖所,4裡面有金香壇,有全部包金的約櫃,櫃裡有盛著嗎哪的金罐、亞倫那發過芽的杖和兩塊約板。5櫃的上面有榮耀的基路伯罩著施恩座,關於這一切,現在不能一一細說了。


Monday, September 28, 2020

試探和神的道

吳紹偉牧師

雅各書1:13-27

I. 試探 雅各書1:13-18




雅各書1:13人被試探,不可說“我被神試探”;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試探任何人。14每一個人受試探,都是被自己的私慾所勾引誘惑的。15私慾懷了胎,就生出罪;罪長成了,就產生死亡。16我親愛的弟兄們,不要看錯了。17各樣美好的賞賜,各樣完備的恩賜,都是從上面、從眾光之父降下來的,他本身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子。18他憑著自己的旨意,藉著真理的道生了我們,使我們作他所造的萬物中初熟的果子。


當神創造了一切祂看這一切都是好的,祂所創造的亞當,祂看他很好,這意味著亞當是最特別的一個受造物。亞當和其餘神所創造的之間有很大的區別。亞當是按照神的形像而創造的,神也把一口生氣吹進亞當的鼻孔裏使他成為有生命的活人。神要求亞當和夏娃不要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因為他們吃的那一天他們就會死了。


神是否以告訴亞當和夏娃不要吃果子來試探他們?有人說,如果神從未指出那棵樹,亞當和夏娃可能永遠不會發現那棵樹並吃樹上的果子,因為園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樹。或者,如果神從未創造出蛇並允許牠來到園中引誘他們,他們可能永遠也不會吃樹上的果子。所以這是神的責任。

約伯呢?他是一個完全的人,做的事都是正確的。因為是神祝福了約伯,撒但向神發出對約伯的挑戰。如果神奪走了約伯所有的財富,殺死了他的家人並襲擊了他的身體,那麼約伯就不會再敬畏神。神只容許撒但攻擊約伯,但不允許撒但殺死他。這是神對約伯的試探嗎?  


有些人認為神並沒有試探亞當夏娃和約伯,也沒有試探我們當中的任何的一個人,神只是在考驗我們。衪是造物主,我們都是被造物,神有權考驗我們,使我們能夠在這些考驗中學習和成長。就像老師可以要求考試一樣,這是他做為老師的權利。老師通過考試看出誰有温習,誰沒有。我們可以通過考試知道自己是否擁有所需的知識,如果考試不過,我們就知道自己是沒有掌握足夠的知識。考試不是針對老師,而是針對學生。我並不同意這種解釋,有時有些學生在考試前都有溫習,但他們依然考不及格,有些學生沒有為考試溫習,但他還是考及格了。試探和考試在希臘文中是相同的一個詞。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解釋在聖經上是有一些支持的。當亞當被造的時候,神就稱他為很好,但不是聖潔的,因為他還沒有經過考驗表現出對神的順服。只有那些順服神的人才能被稱為聖潔。天使都是經過了考驗,順服神的被稱為聖天使,不順服的被稱為邪靈。同樣,在新約聖經中,信徒被稱為聖徒和聖潔的,不是因為信徒通過了考驗,而是因為信徒接受了耶穌進入他們的生命,耶穌是聖潔的,祂的順服轉到了信徒身上,因此信徒可以被稱為聖徒。


那麼試探是從那裡來的呢?是從神來的嗎?雅各告訴我們,試探並不是從神來的。因為神不能被罪試探。那證明試探和考驗都不是從神來的。試探並不是神的考試,不像老師給學生考試那樣。那麼試探從那裡來呢?它來自我們的邪惡慾望。希臘語中的邪惡慾望一詞表示渴望。人的願望是什麼?


雅各書1:13人被試探,不可說“我被神試探”;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試探任何人。14每一個人受試探,都是被自己的私慾所勾引誘惑的。


當亞當和夏娃受到試探,他們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是因為什麼原因?


創世記3:1在耶和華神所造野地所有的活物中,蛇是最狡猾的。蛇對女人說:“神真的說過,你們不可吃園中任何樹上的果子嗎?”2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都可以吃;3只有園中那棵樹上的果子,神曾經說過:‘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4蛇對女人說:“你們決不會死;5因為神知道你們吃那果子的時候,你們的眼睛就開了;你們會像神一樣,能知道善惡。”


人就是渴望像神。邪惡不僅意味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是不良的。就像希特勒殺死了數百萬猶太人之後,他就是個邪惡的人。當我們心中有淫念時,我們就有了邪惡的意識。邪惡意味著我們心中沒有神或我們想要在生命中取代神。我們被試探是因為我們想成為神,而後果就是死。就好像一條魚從水中跳出來並想在陸地上生活一樣,雖然牠在陸上即使沒有水也可以存活一段時間,牠最終還是會死。與神分離,我們無法生存。我們不是創造者,而是被造物。這就是為什麼神不會用試探來考驗我們的原因,因為神不會取代自己的。是我們想要取代神在我們生命中的位置。


雅各告訴我們,另一方面,不僅試探不是來自於神,神還是天上的光。祂所給我們的都是美好而且是完美的禮物。神就是光,這光是不會改變的。在當時,人們的光源只有從太陽,月亮,星星或火中取得,但所有這些都是不可靠的。神與這些光源不一樣,祂是可靠的。最重要的不只是祂給我們的禮物,而是祂通過耶穌基督收養我們成為祂的兒女。


雅各書1:17各樣美好的賞賜,各樣完備的恩賜,都是從上面、從眾光之父降下來的,他本身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子。18他憑著自己的旨意,藉著真理的道生了我們,使我們作他所造的萬物中初熟的果子。


亞當和夏娃吃了禁果,就死了,但是當人們吃了初熟的果子就可以活下來。 耶穌不僅是第一個初熟的果子,我們也是神的初熟的果子。 當人們在我們的生命中看到神的果子,他們就可以認識神因此得生。


II. 神的道 雅各書1:19-27

雅各書1:19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要知道,人人都應該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一點動怒;20因為人的忿怒並不能成全神的義。21所以你們應當擺脫一切污穢和所有的邪惡,以溫柔的心領受神栽種的道;這道能救你們的靈魂。22你們應該作行道的人,不要單作聽道的人,自己欺騙自己;23因為人若只作聽道的人,不作行道的人,他就像一個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貌,24看過走開以後,馬上就忘記自己的樣子。25唯有詳細察看那使人自由的全備的律法,並且時常遵守的人,他不是聽了就忘記,而是實行出來,就必因自己所作的蒙福。26如果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約束他的舌頭,反而自己欺騙自己,這人的虔誠是沒有用的。27在父神看來,純潔無玷污的虔誠,就是照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被世俗所污染。


現在我們知道試探是來自我們的邪惡慾望,那麼我們如何克服它呢? 克服試探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來自神的,祂的話語。 祂的話有兩種。 在希臘文中的道(話語)這個詞指的是耶穌。 沒有耶穌,我們無法克服我們的邪惡慾望。 邪惡的慾望意味著取代神。只有當我們邀請神回到我們的生命中時,我們的生命才會回復到一個好的地位。


約翰福音1:1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2這道太初與 神同在。3萬有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4在他裡面有生命,這生命就是人的光。5光照在黑暗中,黑暗不能勝過光。


第二個話語是指聖經。雅各告訴我們,我們需要更多的藉著聖經來認識神。因為我們可以少說多聽。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想克服邪惡的慾望,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喜歡大部分的運動,有些我不需要去上課就可以上手。但是當我嘗試打高爾夫時,無論我多麼努力,都無法打到那小球。為此我去上了一些課。當教練教我如何打球時,我需要非常仔細地聽他的指導,並且閉口不講所有與課程無關的話。最重要的是,即使我遵循他的指示,也有可能打不到球。我要保持我的情緒,而不是讓我的挫敗感控制我,做出錯誤的事情。


即使我上了課或觀看YouTube如何打高爾夫球,我仍需要出去練習所學到的動作,否則就會忘了如何打球。我練習和參加運動的次數越多,我就會知道如何更好地來打球。同樣我們的屬靈生命也是一樣,我們讀聖經,明白聖經中的道理越多,我們就能克服邪惡的慾望。如果僅僅是讀聖經只會增加我們頭腦的知識,我們需要行出從聖經中學到的知識。克服邪惡慾望的第二部分涉及我們。將我們從聖經中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如果我們僅將聖經作為知識來理解,這不足以改變我們的生命。但是當我們將知識付諸行動,我們就可以克服邪惡的慾望。


雅各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只是聽道而沒有行出所聽的道,就如同看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臉有多髒,卻沒有去清洗。這對你的生命是沒有影響的,因為你的臉依然是與原來一樣。只有當我們看著鏡子,發現需要洗臉時,用水清洗之後臉才會乾淨。聖經或律法只能夠反映我們生命中的罪惡,並不能清除我們的罪惡。這就是律法神聖的原因,不是律法有問題。因為聖經和律法的設計是這樣,只有耶穌才能清除我們生命中的罪,因為只有祂是活水。


當你晚上去洗手間的時候,你看著鏡子,嘗試清潔你的臉。你除了鏡子和水,還需要什麼?你需要燈或者光,即使有鏡子和水也是不能看到自己的臉。你需要打開燈才能看到自己的臉,然後用水洗臉。我們需要聖靈的光照進我們的生活,以使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生活是有多骯髒。


克服試探涉及神通過耶穌和聖靈的工作來拯救我們,但這也關乎到我們的行為。這是神和我們間合作互動。我們怎麼知道神在我們的生命中施行拯救的恩典?我們可以看看自己的行為。耶穌說,當我們看到果子時就可以知道是什麼的樹。蘋果樹不可能結出橘子。


馬太福音7:16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裡怎能摘到葡萄?蒺藜裡怎能摘到無花果呢?17照樣,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18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也不能結好果子。19凡是不結好果子的樹,就被砍下來,丟在火中。20因此你們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用嘴巴說自己相信耶穌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如果我們的行為與我們的言辭不相符, 我們就不是在說實話。 不僅我們的行為,連我們口中所說的都可以證明我們自己是說謊。 你可以告訴人你可以駕駛飛機,我知道你們當中有些人是可以在電腦上使用模擬器來駕駛飛機,但是如果你需要駕駛一架真正的飛機,那這是另一回事了。如果我們說我們心裏相信神,但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嘴巴,那麼雅各告訴我們,這不是真正的信仰。 如果你用嘴巴攻擊別人或常常說別人不好的話,那麼就表明我們仍然有一顆不好的心。

馬太福音12:33 “你們種好樹就結好果子,種壞樹就結壞果子;憑著果子就能認出樹來。34毒蛇所生的啊,你們既然是邪惡的,怎能說出良善的話?因為心中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35良善的人從他良善的心發出良善,邪惡的人從他邪惡的心發出邪惡。36我告訴你們,人所說的閒話,在審判的日子,句句都要供出來,37因為你要照你的話被稱為義,或定為有罪。”


Monday, September 21, 2020

試煉和考驗

吳紹偉牧師 

雅各書1:1-12



I.試煉和考驗 雅各書1:1-4

雅各書1:1神和主耶穌基督的僕人雅各,向散居各地的十二支派問安。2我的弟兄們,你們遭遇各種試煉的時候,都要看為喜樂;3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考驗,就產生忍耐。4但忍耐要堅持到底,使你們可以完全,毫無缺乏。


是誰寫這本書的? 只有少數人認為這本書是跟隨耶穌十二使徒之一的雅各所寫的。許多人不同意是使徒雅各寫的這本書,因為他在公元四十四年已經為主殉道。這本書應該是在公元六十六年左右寫的。在教會裏至少有兩個人叫雅各是領袖。 根據早期教會歷史學家的說法,雅各是耶穌的同母異父弟弟,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導人之一。


使徒行傳12:1那時,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的幾個人,2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17彼得作了一個手勢,要他們安靜,然後對他們述說主怎樣領他出監,又說:“你們把這些事告訴雅各和眾弟兄。”就離開那裡,到別的地方去了。


大多數人認為這本書是由耶穌的同母異父弟弟雅各所寫的。 如果你記得,在聖經中曾提到耶穌還有其他弟妹。聖經告訴我們,他們起初都不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


馬可福音6:3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哥哥嗎?他的妹妹們不也在我們這裡嗎?”他們就厭棄耶穌。


約翰福音7:1這事以後,耶穌周遊加利利,不願在猶太往來,因為猶太人想要殺他。2猶太人的住棚節快到了,3耶穌的弟弟就對他說:“你應當離開這裡上猶太去,好讓你的門徒也可以看見你所行的事;4因為沒有人想引人注目,卻在暗處行事的。你既然行這些事,就應該向世人顯明自己。”5原來連他的弟弟也不信他。


雅各後來發生了什麼改變,以致他成為教會的領袖並寫了這封書信給猶太的信徒? 他必須相信他的哥哥耶穌就是彌賽亞,並且相信耶穌是神。他稱自己為神和主耶穌基督的僕人。他把耶穌當作神,並接受神所應許給以色列人的彌賽亞就是他的哥哥耶穌。聖經沒有提供太多的細節,以便使我們知道是什麼改變了他的想法和生命。我認為他應該看到了復活的耶穌,耶穌改變了他的生命,並且相信了耶穌是神和彌賽亞。


雅各告訴收信的人,即使他們正在經歷試煉和考驗,也應該感覺到喜樂。這是一件不尋常的事。當你遭受痛苦的事情時,你怎麼能感覺到喜樂呢?如果我們失掉工作,我們怎麼還可以歡笑呢?如果我們生了重病,我們又怎能感覺幸福呢?雅各是否瘋了?許多時候,聖經中的“喜樂”這一詞是指分享到別人的喜悅或與別人一起歡喜。並非是因為我們自發產生的喜樂或因為外在的情況而感快樂。雅各要求我們歡欣快樂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所面臨的情況,而是因為我們正在體驗不是來自我們自己的喜樂,是來自神的喜樂。因為是來自神的喜樂就超越了我們的理解和情況。


腓立比書4:4你們要靠著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5要使大家看出你們謙和的心。主已經近了。6應當毫無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帶著感恩的心,把你們所要的告訴神。7這樣,神所賜超過人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思意念。


我們的喜樂來自神,祂答應即使我們經歷所有這些考驗和試探,祂也將永遠與我們同在。在這樣的時刻,我們並不是孤單。當我在念神學院時我有份工作,這是份在圖書館裡的助理工作。我的老闆長了腦瘤,需要動手術。手術過後他仍然感覺不舒服,外科醫生拍了X光片,結果外科醫生發現在第一次手術中他在我老闆的大腦中留了一些東西。因此,他需要立即做第二次手術。我的老闆同意做第二次手術,雖然我的老闆不明白為什麼但他感覺平安。第二次手術是免費的,他沒有告這位外科醫生瀆職。


雖然他感覺平安,但他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狀況會發生在他身上。他本可以告外科醫生並從中獲得很多錢,但他沒有選擇這樣做。當時他無法感覺喜樂。在第二次手術之前一天,他住進醫院。他和另外一位八十歲的病人同住在一間病房。那位八十歲的病人第二天也要做手術,他們開始互相交談。最後,我的老闆將福音分享給他,他接受了耶穌作為他的救主和主。我的老闆不是因為第二次手術而喜樂。他的喜樂,是因為他看到神如何利用這次的手術來改變別人的生命,從永恆的死亡到永恆的生命。


通過所有這些考驗和試探,我們可以變得更加像基督。即使我們正在遭受痛苦,或者我們可能不喜歡考驗和試探,但是考驗和試探可以幫助我們變得更加成熟。在疫情之前,我們可能認為事情是理所當然的,但考驗和試探也有助於我們做一個實際的檢查,我們是否是依靠神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使我們知道我們的信心是放在那裏。作為學生,我們多數人不喜歡功課和考試,但這些可以幫助我們知道自己認識這門課有多少。沒有試探和誘惑,我們就不會成長,更加不會像耶穌一樣。


當我們接受耶穌時,我們的信心才開始,還沒有到達終點。有些人覺得信心好像一筆交易,如同我們的保險單一樣,只要我們簽名就得到保障。當我們接受耶穌我們就有了永生,我們不需要再做任何事情。但信心不是一筆交易,生命還需要成長,忍耐這個詞表明這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如果沒有試探和考驗我們便沒有機會成長。 


II. 求智慧 雅各書1:5-8

雅各書1:5你們中間若有人缺少智慧,就當向那厚賜眾人,而且不斥責人的神祈求,他就必得著。6可是,他應該憑著信心祈求,不要有疑惑;因為疑惑的人,就像被風吹蕩翻騰的海浪。7那樣的人,不要想從主得到甚麼;8因為三心兩意的人,在他的一切道路上,都搖擺不定。


有些人看了這段經文後發覺很難理解。 我求問了神,但我不覺得神給了我任何的智慧。 是因為我沒有足夠的信心還是我問錯了? 三心兩意是什麼意思? 你還記得誰曾經向神求智慧嗎? 向神求智慧最著名的人就是所羅門。


列王紀上3:5那天晚上在基遍,耶和華在夢中向所羅門顯現;神說:“你無論求甚麼,我必賜給你。”6所羅門說:“你僕人我父親大衛以誠實、公義和正直的心在你面前行事為人,你就以極大的慈愛待他;你又為他存留這極大的慈愛,賜給他一個兒子坐在他的王位上,正如今日一樣。7耶和華我的神啊,現在你使僕人接續我的父親大衛作王,但我還年輕,不知道應當怎樣處事。8僕人住在你揀選的子民中;這些子民很多,多得不能數算。9所以,求你賜給僕人一顆明辨的心,可以判斷你的子民,能辨別是非,因為誰能判斷你這眾多的子民呢?”10所羅門因為求這些事,就蒙主的喜悅。11神對他說:“因為你求這事,不為自己求長壽,不為自己求財富,也不求你仇敵的性命,單單為自己求聰明可以明辨是非公平,12我就照著你所求的而行;賜給你一個智慧和明辨的心,在你以前沒有人像你,在你以後也不會有人像你。13連你所沒有求的,我也賜給你,就是財富、尊榮,以至你一生的年日,在列王之中沒有一人能像你。14如果你遵行了我的道,謹守我的律例、誡命,正如你父親大衛所行。


第九節中的單詞是明辨的心。明辨的心在希伯來語的意思是要聆聽,要留心的去聽。 所羅門要向神求他能夠從內心裏聽到由神那裏來的話語,然後可以用來治理神的子民。 所羅門的智慧來自神,因此他可以聽神的話,也可以知道神要他做什麼。 你能看到所羅門向神求當中的重點嗎? 他問神,神回答了他,他要求神,尋求智慧做神的工作。 這是神與所羅門之間雙向交流的方式,而不是單向的。 不要把自己擺在神面前,要求神聽到我們的禱告,這樣的禱告不是在要求而是在命令。 神回答了所羅門,並給了他智慧,使他可以從事神的工作,而不僅是為了所羅門的享受。 後來神賜福給所羅門其他他沒有求的東西,所有這些都是額外的賞賜。


馬太福音7:7“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8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9你們中間哪一個人,兒子向他要餅,反給他石頭;10要魚,反給他蛇呢?


耶穌教導祂的門徒,當他們祈求任何東西時,祂都會賜給他們。 但是,同樣的原則也是適用。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雅各在這裏只是告訴人在遭受考驗和試探時要尋求智慧。 我認為,我們要求問的東西不是重要的,是我們問的人和為什麼要問的事是更為重要。 我們祈求的是我們在天上的父神,祂愛我們並很關心我們。 當我們有需要和受苦時,我們可以向神尋求答案。 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神在我們的生命中為我們所做的事情。 神應允我們的祈禱,使我們與神的關係更加緊密。 這不是一筆生意交易,只想要自己所要求的東西。 我們正處於疫情之中,我們可以向神祈求如何做出決定的智慧。


哥林多前書10:13你們所受的試探,無非是人受得起的;神是信實的,他必不容許你們受試探過於你們抵受得住的,而且在受試探的時候,必定給你們開一條出路,使你們能忍受得住。


三心兩意的人意味著我們有兩個靈魂或兩個生命。 當然,當我們問神時,我們可能會懷疑神會回答還是不會回答。 當我們問神的時候不一定是有足夠的信心。 馬可告訴我們,有一位父親帶他的兒子去尋求耶穌的幫助因為他的兒子給鬼附了。 耶穌的門徒無法醫治這個男孩,所以他要求耶穌去醫治他。 直到耶穌與父親交談,這個父親才有了足夠的信心。


馬可福音9:21耶穌問他父親:“這事臨到他有多久了?”他說:“從小就是這樣。22鬼常常把他扔在火裡水中,要毀滅他。如果你能作甚麼,求你可憐我們,幫助我們。”23耶穌對他說:“‘如果你能’──對於信的人,甚麼都能!”24孩子的父親立刻喊著說:“我信!但我的信心不夠,求你幫助我。”


三心兩意是指人們口裏自稱自己是相信耶穌,但在心中是沒有相信耶穌的。 他們過著兩種生活。 他們只是嘴唇相信神。 雖然他們向神祈求智慧來過自己的生活,但他們不會按照神告訴他們的方法去做。 他們不會聽神的話做為自己道上的嚮導和明燈,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只會做讓自己滿意的事情。


就像你有一個數學難題,你不知道如何解決,你問了老師,老師向你解釋了,但你不想遵循他的方法,你堅持要使用自己的方法, 這就是三心兩意。 若是老師向你解釋後,你仍然不了解,你是否應求他再解釋給你聽,直到你完全理解如何解決該難題為止呢?


III. 生命的冠冕 雅各書1:9-12

雅各書1:9卑微的弟兄應當以高升為榮;10富足的也不應該以降卑為辱;因為他如同草上的花,必要過去。11太陽一出,熱風一吹,草必枯乾,花必凋謝,它的美容就消失了;富足的人也必在他的奔波經營中這樣衰落。12能忍受試煉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考驗之後,必得著生命的冠冕,這冠冕是主應許給愛他的人的。


今天,人們喜歡通過所有這些社交媒體來炫耀自己擁有的東西以及他們如何生活。 這吸引了很多追隨者,他們可能因此獲得很多的報酬,或者滿足了自己的虛榮感。 雅各的教導剛好相反。 當信徒處於卑微的狀況時,他們應該感覺喜悅,因為神應許我們的將比我們現在擁有的更好。 耶穌回來時,祂會根據我們為祂所做的一切來賞賜我們。 另一方面,有錢的人將會受苦,如果他們只想到關於自己的事,諸如怎樣享受自己的生活和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行事。


路加福音16:19“有一個財主,身穿紫色袍和細麻衣,天天奢華宴樂。20又有一個乞丐,名叫拉撒路,滿身是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21想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並且有狗來舔他的瘡。22後來乞丐死了,被天使送到亞伯拉罕的懷裡。那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23財主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望見亞伯拉罕,和他懷裡的拉撒路,24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啊,可憐我吧!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吧!因為我在這火燄裡非常痛苦。’25亞伯拉罕說:‘孩子,你應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同樣拉撒路受過苦,現在他在這裡得安慰,你卻要受苦了。26不但這樣,我們與你們之間,有深淵隔開,人想從這邊過到你們那裡是不可能的,從那邊過到我們這邊也是不可能的。’27那人說:‘我祖啊,那麼求你差遣拉撒路到我家裡去,28因為我有五個兄弟,他可以警告他們,免得他們也到這受苦的地方來。’29亞伯拉罕說:‘他們有摩西和先知可以聽從。’30他說:‘不然,我祖亞伯拉罕啊,如果有人從死人中復活,到他們那裡去,他們必定會悔改。’31亞伯拉罕說:‘如果他們不聽從摩西和先知,就算有一個從死人中復活的人,他們也不會接受勸告。’”


拉撒路並不是因為窮而能夠進入天堂,也不是因為有錢人有錢而下了地獄。 是因為這個有錢人不聽從神的話,也不做神所要求他要做的事情。他聽到了神的話,但從不按著所聽到的去行神的旨意。 只有那些聽從神並遵循神要求去做的人 (服從者) 才能承受永生。


Sunday, September 13, 2020

弟兄的愛

吳紹偉牧師

希伯來書13 : 1-24 

I. 愛 希伯來書13:1-6



希伯來書13:1你們總要保持弟兄的愛。2不要忘了用愛心接待人,有人就是這樣作,在無意中就款待了天使。3你們要記念那些被囚禁的人,好像跟他們一起被囚禁;也要記念那些受虐待的人,好像你們也親自受過。4人人都應該尊重婚姻,婚床也不要玷污,因為神一定審判淫亂的和姦淫的人。5你們為人不要貪愛錢財,要以現在所有的為滿足;因為神親自說過:“我決不撇下你,也不離棄你。”6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我的幫助,我決不害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希伯來書全書都在談論耶穌,祂勝過天使,摩西,亞倫大祭司的制度,舊約律法和獻祭的方式,因為這一切只是神為耶穌預備的複製品。神預備了耶穌親自的為我們而死。因為祂的死,我們所有欠神的罪債都因此得到清除,我們可以面對面的看見神。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相信憑著信心走這條信心的路。作者給了我們很多相信神的人,他們得以進入神的安息的例證。


但是他也警告我們那些不相信神,不順服神的人,神不會把應許給亞伯拉罕的一切給這些不信的人。作者並不是說一但我們得救,我們還是有可能失去我們的救恩。他警告的是那些從來沒有把對神放在心中的人,但是他們還以為他們有這麼做。他們沒有相信神的命令這就等同是拒絕了神,所以神也拒絕了他們。如果我們拒絕耶穌基督,就沒有其他辦法可以拯救我們。耶穌是新的而且是更好的約。這立約可以使所有相信耶穌的人在神面前與神面對面,分享神的榮耀。

作者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歷史的見證。當他們遇到神並且相信神的時候,他們的生命才會被神改變過來。同樣的當我們相信的神時候,我們才可以做出討神喜悅的事情,因此信心不是一種頭腦知識,而是一種生命被改變的實體經驗。信心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行事為人的態度。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有關我們的生命可以怎樣不同的例子,例如用耶穌愛我們為我們而死的方式來彼此相愛。即使這些人是我們不認識的陌生人,但我們知道神已將他們帶進我們的生命中。邀請朋友和家人來到家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邀請陌生人就難了。我們要有從神而來的愛心、智慧、勇氣和目的才能做得到,也因著我們這樣做神會添加給我們很多的祝福。我們從前在香港的住家離機場約二十分鐘左右路程,所以很多時候一些從外國轉機到國内宣教的人都會到我們家住,這中間有我們認識的也有我們不認識的,無論如何當他們住在我們家時他們都會分享神在他們身上的工作,我們也因此從中得到鼓勵並對神有更多的認識。


信心不僅讓我們知道如何去愛他人,也知道如何愛我們的家人,如何對待我們的婚姻,並尊重我們的配偶。同樣,信心可以幫助我們有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念。我不敢相信今天的價值觀。 一輛汽車要兩至五萬,手機越來越貴,日常用品也比以往飄漲。如果要滿足我們的需要必須賺更多的錢。我覺得我們越來越像金錢與世界的奴隸。好多時候都會覺得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滿足這所有的需求。為了滿足這些的需求我們得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追求金錢。 以致我們與神交往的時間越來越少,我們的心就遠離了神。


在當今的疫情中,我們無法一起聚會和敬拜神,大多數人都需留在家裡在線上敬拜。但這並不是神所設計的。信心不只是與神的個人關係,我們也需要彼此才可以操練我們的信心。當我們說我們有信心但不喜歡彼此時,我們怎麼能彼此相愛?


約翰壹書4:15凡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的,神就住在他裡面,他也住在神裡面。16神對我們的愛,我們已經明白了,而且相信了。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17這樣,愛在我們裡面就得到成全,使我們在審判的日子,可以坦然無懼。因為他怎樣,我們在這世上也怎樣。18愛裡沒有懼怕,完全的愛可以把懼怕驅除,因為懼怕含有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還沒有完全。19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20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的。不愛看得見的弟兄,就不能愛看不見的神。21愛神的,也應當愛弟兄,這就是我們從神領受的命令。


II. 基督徒的順服 希伯來書13:7-17

希伯來書13:7你們要記念那些領導過你們,把神的道傳給你們的人;你們要觀察他們一生的成果,要效法他們的信心。8耶穌基督昨天、今天、一直到永遠都是一樣的。9你們不要被各樣怪異的教訓勾引去了。人心靠著恩典,而不是靠著食物得到堅定,才是好的;因為那些拘守食物的人,從來沒有得過益處。10我們有一座祭壇,壇上的祭物,是那些在會幕中供職的人沒有權利吃的。11那些祭牲的血,由大祭司帶進聖所作贖罪祭,祭牲的身體卻要在營外焚燒。12所以耶穌也是這樣在城門外受苦,為的是要藉著自己的血使人民成聖。13那麼,讓我們也出到營外到他那裡去,擔當他的凌辱。14因為在這裡我們沒有長存的城,我們卻是尋求那將要來的城。15所以,我們要藉著耶穌,常常把頌讚的祭品獻給神,這就是承認他的名的人嘴唇的果子。16你們也不要忘記行善和捐輸,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17你們要聽從那些領導你們的人,也要順服他們;因為他們為你們的靈魂警醒,好像要交帳的人一樣。你們要使他們交帳的時候快快樂樂,不至於歎息;如果他們歎息,對你們就沒有好處了。


當我八十年代在多倫多成為基督教徒的時候,多倫多大約有一百間華人教會,其中大多數都是講廣東話的。他們有些是超過千人的教會也有些是幾十人的教會,大多數教會都有類似的聚會情形,禮拜五晚上的團契,禮拜日的主日學和崇拜以及禮拜三晚上的禱告會。無論教會有多少人,禱告聚會都是最少人參加的。 許多教會都沒有全職的牧師,因此教導和崇拜證道都是由教會自己的領袖來帶領。


當時沒有電腦和互聯網。因此,如果你想準備帶查經的課程,就必須閱讀許多基督教書籍和文章。我仍然記得當我們需要展示教材時,我們需要使用透明膠片或用油印機來複製。這是一個辛苦而又費時的預備過程。現在不同,有了電腦和互聯網,多了很多的選擇,我們甚至不需要離開屋子就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講員供選擇。在我之前的牧者,他們大多數的會友都可能沒有受過很多的教育,因此他們只能從牧師那裡得到教導。 但是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學習聖經,並參加不同的聖經研究小組,從而得到有關聖經的不同信息。


我並不是說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認為這對教會都是有好處的。不應該只有一個人來做所有的教導和負責所有事奉的事情。每個成員都應該參與在其中,因為我們可以獲得的比我們所付出的更多。我的觀點是,我們需要更加謹慎地了解我們所獲得的資訊,因為今天並非所有的教導和講道都是來自於神。今天有很多假的教師和教導。我們需要知道他們是否來自神。因為神已經告訴了我們,在末世會有很多假教師。


彼得後書2:1從前在人民中,曾有假先知出來;照樣,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教師出現。他們偷偷把使人滅亡的異端引進來,甚至否認那曾經買贖他們的主,迅速地自取滅亡。


那麼,我怎麼知道那些教導是來自神呢?


希伯來書13:8耶穌基督昨天、今天、一直到永遠都是一樣的。9你們不要被各樣怪異的教訓勾引去了。人心靠著恩典,而不是靠著食物得到堅定,才是好的;因為那些拘守食物的人,從來沒有得過益處。


首先,如果教導是來自神,那將不會與聖經有所抵觸,重點是所有教導應該是把我們帶到耶穌那裏。 如果教導將我們指向其他的事物,那麼教導就不是從神來的。 其次,聖靈在我們心中作工,聖靈幫助我們更多地了解耶穌。 如果教導不是來自於神,那麼它將只會專注於外在的事物和外表。


約翰福音14:16我要請求父,他就會賜給你們另一位保惠師,使他跟你們永遠在一起。17這保惠師就是真理的靈,世人不能接受他,因為看不見他,也不認識他。你們卻認識他,因為他跟你們住在一起,也要在你們裡面。……26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要差來的聖靈,他要把一切事教導你們,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過的一切話。


約翰福音16:12“我還有許多事要告訴你們,可是你們現在擔當不了;13只等真理的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進入一切真理。他不是憑著自己說話,而是把他聽見的都說出來,並且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14他要榮耀我,因為他要把從我那裡所領受的告訴你們。


最重要的是這些教導是否有助於我們進一步了解神和耶穌,以便使我們與神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教導幫助我們在耶穌基督裡成長。 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敬拜神和我們的行為來榮耀神。 當耶穌再來並帶我們到神的面前時,我們就會與祂一起歡喜快樂。


III. 最後的勸告 希伯來書13:18-25

希伯來書13:18請為我們禱告,因為我們深信自己良心無虧,願意凡事遵行正道。19我更加要求你們為我們禱告,好使我們能夠快點回到你們那裡去。20願賜平安的神,就是那憑著永約的血,把群羊的大牧人我們的主耶穌,從死人中領出來的那一位,21在一切善事上成全你們,好使你們遵行他的旨意;又藉著耶穌基督在我們裡面,行他所喜悅的事。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22弟兄們,我勸你們耐心接受我這勸勉的話,因為我只是簡略地寫給你們。23你們要知道,我們的弟兄提摩太已經釋放了;如果他來得早,我就跟他一起去看你們。24請問候所有領導你們的人和所有聖徒。從意大利來的人也問候你們。25願恩惠與你們眾人同在。


作者以要求收信人為他祈禱來結束這卷書,以使他能夠尊敬神並過著討神喜悅的生命。 他也鼓勵他們這樣做。 所有這些都是因為耶穌為了他們做的,恩典是新約聖經寫作的主要教導。 在舊約中,更多使用平安這一個詞。


恩典是指(a)恩典,作為耶穌基督帶給人類的禮物或祝福,(b)恩寵,(c)感激,感謝,(d)仁慈,甚至有時翻譯成榮譽。 當我們犯罪時,我們的生命就好像負債累累,我們無法償還我們的罪過。 當我們接受耶穌—神的恩典時,我們的生命就可以回轉到神那裏。 最重要的是神通過耶穌基督賜給我們恩典。如果我們接受祂的恩典,祂不會譴責我們,但是對那些不接受耶穌恩典的人,他們將面對神的憤怒。


Monday, September 7, 2020

錫安山

吳紹偉牧師

希伯來書12:18-29

I. 憤怒的神 希伯來書12:18-24

希伯來書12:18你們不是來到那座摸得著的山。那裡有烈火、密雲、幽暗、暴風、19號筒的響聲和說話的聲音;那些聽見這聲音的人,都請求神不要再向他們多說話;20因為他們擔當不起那命令:“就是走獸挨近這山,也要用石頭把牠打死。”21當時,顯出的景象是那麼可怕,連摩西也說:“我非常恐懼戰兢。”22你們卻是來到錫安山和永活的神的城,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在那裡有千萬的天使聚集,23有名字登記在天上眾長子的教會,有審判眾人的神,有被成全的義人的靈魂,24有新約的中保耶穌,還有他所灑的血。這血所傳的信息比亞伯的血所傳的更美。許多人認為神是一個易怒的神,滿了烈怒。當人們不服從 神時,神可以在一秒鐘內殺死任何一個人。 而且有很多聖經的經文支持這一觀點。


出埃及記32:10現在,你且由得我,讓我向他們發烈怒,把他們消滅;我要使你成為大國。”11摩西就懇求耶和華他的神施恩,說:“耶和華啊,你為甚麼向你的人民發烈怒呢?這人民是你用大能和全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

申命記9:8你們在何烈山又惹耶和華發怒,以致耶和華向你們發怒,要滅絕你們。


民數記32:13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使他們在曠野飄流了四十年,等到在耶和華眼前行惡的那一代都滅盡了。


馬太福音3:7約翰看見許多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也來受他的洗,就對他們說:“毒蛇所生的啊,誰指示你們逃避那將要來的忿怒呢?


羅馬書2:5 可是你一直硬著心腸,不肯悔改,為自己積蓄神的忿怒,就是他彰顯公義審判的那天所要發的忿怒。


如果你搜索有關該主題的經文,還可以找到更多。 即使當神呼召摩西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他與神面對面,他依然是害怕神的憤怒。


出埃及記19:11第三天,他們要準備好了,因為第三天耶和華要在全體人民眼前降臨在西奈山。12你要在山的周圍給人民定界限,說:‘你們要謹慎,不可上山來,也不可觸摸山腳;凡是觸摸著那山的,必要把他處死。13不可用手觸摸他,必須用石頭把他打死,或用箭射透;無論是牲畜,是人,都不得生存。’當號角聲拖長的時候,你們才可以上到山上來。”


當神想在西奈山與以色列人見面,想把祂的律法給他們並祝福他們的時候,神不容許任何人靠近這座山。 因為神是聖潔的,而以色列人是有罪的。有罪和不聖潔的人不能接近聖潔的神,也不能面對面見到神,否則會被聖潔的神所殺。


希伯來書12:14你們要竭力尋求與眾人和睦,並且要竭力追求聖潔。如果沒有聖潔,誰也不能見主。

哥林多前書6:9你們不知道不義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國嗎?不要自欺,無論是行淫亂的、拜偶像的、姦淫的、作孌童的、親男色的、10偷竊的、貪心的、醉酒的、辱罵人的或勒索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國。11你們有些人從前也是這樣的,但現在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靠著我們神的靈,都已經洗淨了,聖潔了,稱義了。


在舊約中,神賜給以色列人律法和祭祀的制度,好使他們可以暫時來到神面前。但耶穌才是永久的方式因為祂為我們死。因為祂的死,我們所有的罪孽都已消除。 現在我們已經變成聖潔所以才可以站在聖潔的神面前,神向我們展示的是祂的恩典,憐憫和愛。 


羅馬書8:1 所以現在,那些在耶穌基督裡的人就不被定罪了;2 因為生命之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使我自由,脫離了罪和死的律。3 律法因肉體的軟弱所作不到的,神作到了:他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樣式,為了除掉罪,就在肉體中把罪判決了,4 使律法所要求的義,可以在我們這些不隨從肉體而隨從聖靈去行的人身上實現出來。


有些人誤會,現在神不再生我們的氣,因為祂愛我們,所以我們可以無所不做。那是不對的。那麼,到底神依然會對我們生氣嗎?還是祂是愛我們,不再審判我們了?假如我們相信神依然會生我們的氣,那麼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會遠離祂不敢親近祂,好像以色列人站在西奈山下,生活在恐懼中。如果我們做錯了什麼,我們就會失去救恩。而另一方面,如果以為神如此愛我們,我們可以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那就意味著我們擁有犯罪的許可證。神正確的形像是什麼? 


有些人知道自己已經犯罪得罪神,原本應該受到神的懲罰。但是他們回轉尋求神的寬恕,這並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是因為通過耶穌的恩典。他們知道,當他們接受耶穌時,神的憤怒都會被消除。因此,他們可以再次來到神面前。神是憤怒的神也是慈愛的神,這兩個屬性並非相互矛盾的。神之所以憤怒是因為祂是聖潔的,是因為我們的罪。神是一個愛我們的神,因為祂是我們的父親,我們是祂的兒女。


神之所以是一個憤怒的神是因為我們犯了罪,但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回到衪身邊的方式。神愛我們,祂不想我們離開祂,像浪子一樣離開他的父親而遭受很多的痛苦。整個重點不是關於我們自己,重點是憤怒的神,那麼我們需要通過耶穌回到祂身邊。一個有愛的神,我們可以回到神那裡並享受與祂在一起的喜樂。我們不可以為神在發怒,我們就怕回來尋找祂,也不可因為神愛我們而讓我們離開祂,使得我們自己成為一切中心。


II. 末日 希伯來書12:25-29

希伯來書12:25你們要謹慎,不要棄絕那位說話的,因為從前的人棄絕了那位在地上警戒他們的,尚且不能逃罪;何況現在我們背棄那位從天上警戒我們的呢?26當時他的聲音震動了地;現在他卻應許說:“下一次,我不但要震動地,還要震動天。”27“下一次”這句話,是表明那些被震動的,要像被造之物那樣被除去,好使那些不能震動的可以留存,28因此,我們既然領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應該感恩,照著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他;29因為我們的神是烈火。


當神要求挪亞建造方舟,並為神向世人作見證 - 神將會用洪水摧毀整個世界,但那一代人都沒有聽從挪亞的話而悔改回到神的面前。因此,神真的利用洪水覆蓋了整個世界,並摧毀了這個世界,只有挪亞和他的家人得以倖存。神叫亞伯拉罕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建立了一個國家為神作見證。 但是以色列人並沒有聽從神,拒絕了神,所以這個國家多次被神分散,神使他們去到別的國家成為神的見證。神也曾多次給予他們重歸耶路撒冷再重建國家的權利,但他們仍然不服從神。


最後,神派遣祂的兒子耶穌來到世上,並向我們介紹了神的救恩以及我們回到祂身邊的唯一方法。如果人們仍然選擇不相信耶穌並回到神那裡,那麼再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神的審判和懲罰。耶穌是我們的最後出路,就像挪亞的方舟一樣,是唯一可以拯救他們的方法。就像挪亞一樣,當神說祂會審判和懲罰那個世界時,神也會審判和懲罰這個世界。但是這次神不會再使用洪水。祂說,這一次祂將會用火。在這世界被大火燒毀之前,神會先搖動整個世界包括天相。 


馬太福音24:3耶穌坐在橄欖山上,門徒暗中前來問他:“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會有這些事呢?你的降臨和這世代的終結,有甚麼預兆呢?”4耶穌回答他們:“你們要小心,不要被人迷惑;5因為許多人要假冒我的名而來,說:‘我就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的人。6你們要聽見戰爭,也聽見戰爭的風聲;你們要小心,不要驚慌,因為這是免不了的,不過結局還沒有到。7一個民族要起來攻打另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起來攻打另一個國家,到處都有饑荒和地震,8這一切不過是痛苦的開始。……29“那些日子的災難剛過去:太陽就變黑了,月亮也不發光,眾星從天墜落,天上的萬象震動。30“那時,人子的徵兆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號,並且看見人子帶著能力,滿有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31當號筒發出響聲,他要差派使者,把他的選民從四方,從天這邊到天那邊都招聚來。32“你們應該從無花果樹學個功課:樹枝長出嫩芽生出葉子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33同樣,當你們看見這一切,就知道人子已經近在門口了。


彼得後書3:10但主的日子必要像賊一樣來到。在那日,天必轟然一聲地消失,所有元素都因烈火而融化;地和地上所有的,都要被燒毀。11這一切既然都要這樣融化,你們應當怎樣為人,過著聖潔和敬虔的生活,12等候並催促神的日子降臨呢?因為在那日,天要被火焚燒就融化了,所有元素都因烈火而融解!13但是我們按照他所應許的,等候新天新地,有公義在那裡居住。


我不需要多講聖經所告訴我們當世界末日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只要看看現在周圍發生的事情我們就知道是多麼真實。 我們越來越接近聖經所講的日子,我並不是說末日就在明天,我們沒有希望,所以坐下來什麼也不要做。 對於所有相信耶穌的人,我們擁有最大的希望。 耶穌回來的時候,祂會帶我們到祂的國裡,像新娘和新郎一樣的與我們一起慶祝。耶穌回來的情景,我相信那會和祂所說的一樣。 當洪水摧毀了舊的世界時,周圍仍然有很多事物留下來,世界依然存在,挪亞仍可以重建他的生活。 但是,這一次整個世界將會被火燒毀,一切將會變成灰。 當我們知道世上沒有東西可以永遠持續下去,只有神的國可以,那麼我們現在應該如何過我們的生活呢?



Monday, August 31, 2020

見證人

吳紹偉牧師

希伯來書12:1-17

I. 見證人 希伯來書12:1-3


正如作者告訴我們的,在新約與舊約裡提到了好些為我們樹立榜樣的信徒,不僅如此在整個歷史中還有許多人,他們也都向我們展示了如何過一個討神喜悅的生活。我們不單有不同的人作我們的榜樣,耶穌自己更是我們最大的榜樣。祂成為我們中的一個,向我們展示了祂是如何通過神的話語來勝過罪惡和誘惑。作者告訴我們,我們的信心開始於當我們接受耶穌時,信心的終點也是結束在耶穌的身上。我看過有一些信徒從信耶穌開始了他們的信心的路程,但之後,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忘記繼續與神同行。只靠自己單獨一個人在這條信心的路上走。這就好像以色列人一樣在出埃及時是靠着神,後來自己卻在曠野中迷失。


對神的信心不僅僅是關乎永恆的生命,永生不是我們的終點,永生更像是一種獎勵。我們最終的目的地是耶穌,祂才是我們信心的終點。我們需要注視祂,並與祂同行直到最後。耶穌是唯一可以使我們的信心變得完美或使我們成為一個完美的人。當我們相信神的時候,耶穌已經明白我們所經歷的一切苦難。因為祂曾經活在世上經歷了所有一切的困難,甚至為我們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因為祂如此愛我們所以祂並不覺得是一種痛苦。祂願意這樣做是祂從天父那裡明白了要付出代價。當我們說我們相信神,卻不想付出代價,我們將不會得到好像基督從神那裏得到的榮耀。


這就像參加一場賽跑,如果我們不想付出代價去跑,我們如何能獲得獎牌?不單只是辛苦地參與訓練跟著再參加比賽,我們還需要確保我們是朝著正確的方向跑。我有一個朋友,他小時候是香港青年賽跑聯賽的前五名。他很喜歡跑步,並且擅長跑步,當時他只有十一、二歲,但他有一個問題就是過於專注於跑步,而忘了注意方向。有時他會跑錯路線,最終沒能完成比賽。基於此,他的母親需要事先帶他去了解比賽的路徑,好讓他知道終點是在那個方向。耶穌不僅是我們的信心的啟蒙者,也是我們信心的守護者和終點。


腓立比書3:13弟兄們,我不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14向著目標竭力追求,為要得著神在基督耶穌裡召我往上去得的獎賞。15所以,我們中間凡是成熟的人,都應當這樣想。即使你們不是這樣想,神也會把這事指示你們。16不過,我們到了甚麼程度,就要照著甚麼程度去行。17弟兄們,你們要一同效法我,也要留意那些照著我們的榜樣而行的人。18我常常告訴你們,現在又流著淚說,有許多人行事為人,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敵,19他們的結局是滅亡,他們的神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所想的都是地上的事。20但我們是天上的公民,切望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21他要運用那使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改變我們這卑賤的身體,和他榮耀的身體相似。


II.神的管教 希伯來書12:4-11

希伯來書12:4你們與罪惡鬥爭,還沒有對抗到流血的地步;5你們又忘記了那勸你們好像勸兒子的話,說:“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受責備的時候也不要灰心;6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他又鞭打所收納的每一個兒子。”7為了接受管教,你們要忍受,因為神待你們好像待兒子一樣;哪有兒子不受父親管教的呢?8作兒子的都受過管教。如果你們沒有受管教,就是私生子,不是兒子了。9還有,肉身的父親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們;何況那萬靈的父,我們不是更要順服他而得生嗎?10肉身的父親照著自己的意思管教我們,只有短暫的日子;唯有神管教我們,是為著我們的好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11但是一切管教,在當時似乎不覺得快樂,反覺得痛苦;後來卻為那些經過這種操練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來,就是義。


前幾晚在吃晚餐的時候,我們談到了Anna和Sarah到底有多少個堂兄姊或表兄姊。在親戚當中不包括他們的配偶和子女,Anna和Sarah有十一位來自Sue那邊的表兄姊和二十一位來自我這邊的堂兄姊和表兄姊。這就是說我共有二十一位侄子侄女外甥和外甥女,其中有一些我很多年沒見,另一些能經常見到他們。不論我有多少時間可以見到他們,我都不會去管教他們,因為這不是我的工作。這是父母的責任去教導和管教他們。有人告訴我,連祖父母都很難管教他們的孫子。管教也不是祖父母的工作。


只有父母才會管教他們自己的孩子。不僅因為這是他們的主要責任,也是因為他們希望孩子們能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來成長。父母大多時候都想管教好孩子,因為父母愛孩子。即便孩子們可能不會有同樣的感覺。我記得小時候,父親在家裡安裝了一台電視機。我們都喜歡看電視。包括了所有的卡通和超人節目。當我們看了不少電視,姐姐叫我們停下來時,哥哥總會和她吵架。但是當父親回家來,如果他說要關掉電視,就沒人會說什麼。


他知道,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所有人都喜歡看電視,我們從來都不會覺得看得太多。但從他的角度來看,我們需要先把功課做完才能看電視。就像今天一樣,大多數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花太多時間在手機和電腦上。你能想像如果我們的父親容許我們只看電視而不需要先做完功課,結果會是什麼樣?


神愛我們,他希望我們以正確的方式與祂同行。如果我們做祂不喜歡的事情,最終只是會傷害到我們自己。因此,神才對我們進行管教和糾正,使我們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走。有一天我們會知道這對我們是有好處的。現在我們可能還不了解神管教我們的原意,但是當我們長大並回頭看時,我們會很感謝神,就像我們世上的父母當初管教我們一樣。現今,有許多方法可以教導和糾正我們的孩子。但是,如果我們認為應該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沒有需要指導他們的方向,那麼我們就難使他們行在一個正確的人生道路上。 


箴言13:24不用杖責打兒子的,是恨惡他;愛兒子的,必對他勤加管教。


III. 勸誡基督徒生活 希伯來書12:12-17

希伯來書12:12所以,你們要把下垂的手和發軟的腿挺直起來;13也要把你們所走的道路修直,使瘸子不至於扭腳,反而得到復原。14你們要竭力尋求與眾人和睦,並且要竭力追求聖潔。如果沒有聖潔,誰也不能見主。15你們要小心,免得有人失去了神的恩典;免得有苦根長起來纏繞你們,因而污染了許多人;16又免得有人成為淫亂的和貪戀世俗的,好像以掃一樣,為了一點點食物,竟把自己長子的名分出賣了。17你們知道,後來以掃想要承受祝福,卻被拒絕了;他雖然帶著眼淚尋求,還是沒有反悔的餘地。


如果我們了解神對我們的愛,知道祂也希望我們能朝著正確的方向走,那麼我們就需要採取實際的行動。 否則,只是空談。 正如作者在希伯來書中向我們表明的那樣,信可以改變我們的生命和生活,如果我們說我們信神,但是我們的生活卻沒有改變的更像神,那麼我們的信是不真實的。 我們與神同行越近,我們應該會越聖潔。 記得摩西,他在山上與神度過了四十個晝夜之後,當他下來遇到了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看到他的臉上發光,使他們感到恐懼。 這才是我們應該有的生活方式,擺脫那些使我們得罪神的事情。


出埃及記34:28摩西在那裡與耶和華在一起共四十晝夜,不吃飯,也不喝水。他把這約的話寫在兩塊版上,這就是十誡。29摩西從西奈山下來的時候,手裡拿著兩塊法版;摩西從山上下來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臉皮因為與耶和華談過話而發光。30亞倫和全體以色列人看見了摩西,見他臉上發光,就害怕接近他。31摩西叫他們過來,於是,亞倫和會眾中所有的首領才回到摩西那裡去,摩西就與他們談話。32以後,全體以色列人都近前來,摩西就把耶和華在西奈山上與他所說的一切話都吩咐他們。33摩西和他們說完了話,就用帕子蒙上自己的臉。34每逢摩西進到耶和華面前與他談話的時候,就把帕子揭去,直到他出來。他出來了,就把耶和華吩咐他的對以色列人說。35以色列人看見摩西的臉,見他的臉皮發光。摩西再用帕子蒙上自己的臉,直到他進去和耶和華說話為止。


有些人是生活在另一種信心的方式上就好像以掃一樣。 即使以掃與雅各是在同一樣的方式出生和成長, 但是以掃的生命中是沒有神,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 所以他不在乎長子的祝福,把神放在一邊。 他拒絕了神,最終神拒絕了他。 即使他死之前也得到了很多物質上的祝福,但他卻從未得到過任何屬靈上的祝福。 他從不認識神,無法享受神,因為他認為現實生活所擁有的比與神在一起更重要。 


創世記25:29有一次,雅各正在煮豆湯的時候,以掃從田野回來,疲乏得很。30以掃對雅各說:“求你把這紅豆湯給我喝吧,因為我疲乏得很。”因此,以掃的名字又叫以東。31雅各說:“你要先把你的長子名分賣給我。”32以掃說:“我快要死了,這長子名分對我有甚麼益處呢?”33雅各說:“你先向我起誓吧。”以掃就向他起了誓,把自己的長子名分賣給雅各。34於是,雅各把餅和紅豆湯給了以掃;以掃吃了,喝了,就起來走了。以掃就這樣輕看了他的長子名分。



Sunday, August 23, 2020

信心(4)Faith IV

吴绍伟牧师

 Faith IV.                    Hebrews 11:29-40                  08232020

信心IV. 希伯來書11:29-40

I. 出埃及一代的信心 希伯來書11:29-31
希伯來書11:29因著信,他們走過了紅海,好像走過旱地一樣;埃及人也試著要過去,就被淹沒了。30因著信,耶利哥的城牆被圍繞了七天,就倒塌了。31因著信,妓女喇合和和平平接待了偵察的人,就沒有和那些不順從的人一起滅亡。

在以色列人因為神殺了埃及人的長子而可以逃離埃及之後,法老感到後悔放了以色列人離開,因此他派遣軍隊去追捕以色列人,希望把他們俘擄回來,使以色列人再次成為他的奴隸。 以色列人來到紅海之前,無處可去。 他們就害怕起來,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可以越過前面的大海。他們沒有想過要為渡過海而做準備,但埃及軍隊緊跟著他們後面追上來。以色列人能做什麼呢? 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死胡同,在他們後面的是想要殺死他們或把他們擄回去作奴隸的敵人。  

出埃及記14:21摩西向海伸手,耶和華就用極強的東風,一夜之間使海水退去;他使海變成乾地,海水也分開了。22以色列人下到海中走乾地,水在他們的左右作了牆垣。23埃及人追趕過來,法老所有的馬匹、馬車和馬兵,都跟著以色列人下到海中去。24到了晨更的時候,耶和華透過雲柱火柱向下觀看埃及人的軍兵,並且使埃及人的軍兵大起混亂。25又使他們的車輪脫落,行駛困難,因此埃及人說:“我們從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吧,因為耶和華為他們爭戰,攻擊埃及人了。”26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向海伸手,使水回流到埃及人身上,流到他們的戰車和馬兵身上。”

有些人不相信,以色列人過紅海是一件真實發生的事,水可以像兩面牆一樣分開,以色列人可以在乾地上行走並且逃脫了埃及人的追捕。 這些人認為以色列人只是越過一條可能只有膝蓋高的小河,所以根本不是一個神蹟。 如果你相信這樣的越過紅海的解釋,你的信心比起相信神把水分開,使以色列人可以在乾地上行走來得更大,如果以色列人過的水只有膝蓋的高度,那將是一個更大的神蹟,因為淹死所有試圖追捕以色列人的埃及人是在那淺水裡被溺斃。  

在我們相信耶穌之後,我們在生活中仍然會面臨一些的問題,就像以色列人一樣。以色列人在離開埃及後,仍然遇到困難。 信心意味著即使我們面臨問題時,也要繼續信靠神。 祂會做一些我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情。

約書亞記6:1耶利哥的城門因以色列人的緣故,就緊緊地關閉,沒有人出入。2耶和華對約書亞說:“看,我已經把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以及英勇的戰士,都交在你的手中了。3你們所有能作戰的男丁要圍繞這城,一天圍繞一次,六天都要這樣行;4並派七個祭司拿著七個羊角,走在約櫃的前面;到第七天,你們要繞城七次,祭司也要吹角。5當羊角吹起長號,你們聽見角聲的時候,全體人民要大聲呼喊,那時城牆就必塌陷;你們各人要向前直衝。”

由於以色列人的叛逆和不信的心,從埃及出來的第一代人都死在沙漠中。在沙漠中徘徊四十年後,約書亞將第二代的以色列人帶入應許之地。他們來到了一個名叫耶利哥的城市,在那裡他們進行了他們的第一次戰爭。神要他們在城外走了七天。前六天,他們只圍城走一個圈,但到了第七天,他們要走七次,並在走完最後一次之後他們要大聲喊叫。然後,城牆就倒塌,以色列人不需要費很大的力氣就可以進入並佔領了這座城市。 

我知道,各國正在研發新型的武器,例如據稱比許多傳統武器都要好的激光槍和電磁槍。我知道有一種聲波技術可以震撼人的身體並將人擊倒。 但是在約書亞時代,他們沒有這樣可以摧毀牆壁的技術或武器。當神要求約書亞只需要在城外走,來準備他們的第一次戰爭時,約書亞和他的士兵們會怎麼想?

他們都不是戰士。他們在埃及的時候都是奴隸或是後裔。記住,他們都是第二代。從身體上講,他們可能是很強壯,但是在戰爭當中,他們誰都不知道應如何作戰。甚至在戰事中,約書亞也都沒有經驗。約書亞如何能對神有信心?

約書亞記5:13約書亞走近耶利哥的時候,抬頭觀看,看見一個人站在他對面,手裡拿著拔出來的刀。約書亞走到他那裡,對他說:“你是我們的人,還是我們的仇敵呢?”14那人回答:“不是的;我現在來是作耶和華軍隊的元帥。”約書亞就臉伏在地,向他下拜,對他說:“我主有甚麼事要吩咐僕人呢?”15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對約書亞說:“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站的地方是聖地。”約書亞就照著行了。

約書亞遇見了神,並願意將自己的權交給神,讓神掌管。約書亞不了解神會做什麼,但他對神充滿了信心。 信心意味著將神作為我們的指揮官,而不是相信我們的理解和經驗。今天很多人都會說自己是相信神的,但誰是我們的掌管者是自己還是神?

約書亞記2:1於是,嫩的兒子約書亞從什亭祕密地差派兩個探子,對他們說:“你們去窺探那地和耶利哥。”二人去了,來到一個名叫喇合的妓女家中,就在那裡住宿。2有人向耶利哥王報告:“今夜從以色列人那裡有人進來,要窺探這地。”

II. 其他僕人的信心 希伯來書11:32-40
希伯來書11:32我還要再說甚麼呢?如果再要述說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先知的事,時間就不夠了。33他們藉著信,就戰勝了敵國,伸張了正義,得到了應許,堵住了獅子的口,34消滅了烈火的威力,逃脫了刀劍的鋒刃,軟弱變成剛強,在戰爭中顯出大能,把外國的軍隊擊退。35有些婦女得回從死裡復活的親人;但也有些人忍受了酷刑,不肯接受釋放,為的是要得著更美的復活。36又有些人遭受了戲弄、鞭打,甚至捆鎖、監禁;37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被刀殺死。他們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到處奔跑、受窮乏、遭患難、被虐待;38原是這世界不配有的人。他們飄流無定,在曠野、山嶺、石洞和地穴棲身。39所有這些人都藉著信得了稱許,卻還沒有得著所應許的;40因為神已經為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使他們若不跟我們在一起,就不能完全。

聖經告訴我們,在整個歷史中,神曾用很多人來完成祂的工作。當他們相信神時,他們不是信心的偉人,而是當他們親自遇到神後,神改變了他們並使他們對神的工作有用。他們為神做了偉大的事情,例如基甸,大衛和撒母耳。他們的生活並不完美。他們在遇見神之前和之後都犯了錯誤。但是神仍然使用他們來實現祂的旨意。

但是,當他們相信神時,並不是所有人都得到好的結果。第三十五節下半段告訴我們,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的信心並沒有幫助他們改變壞的處境。相反的,他們面臨更多苦難,例如失去生命和財產。有些人甚至因為相信耶穌而慘死。信心並不取決於我們的結果。信心並不意味著我們將免受所有疾病甚至死亡的傷害。我們的想法是,如果我們生病了,那麼我們就是沒有足夠的信心,或者當我們物質上貧窮時,我們就是沒有信心,如果我們有足夠的信心神就一定會保守我們。這是我們的想法,不是神的標準。事實上,對神的信心應該是超越了這個世界。

對神有信心意味著世俗的事物對我們不再重要,因為它們有一天會消失。對神有信心意味著我們知道我們有一個更好的家,等待著我們回家。

約翰福音14:1 “你們心裡不要難過,你們應當信神,也應當信我。2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的地方;如果沒有,我怎麼會告訴你們我去是要為你們預備地方呢?3我若去為你們預備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好使我在哪裡,你們也在哪裡。

當我們接受耶穌進入我們的心時,信心就從那一刻就開始,但是那一刻僅僅是開始,而不是結束。 在與神同行的整個旅程中,信心是會繼續增長的。 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關於信心的全部事情就是我們與神一起工作,我們永遠無法憑藉自己的能力來實現信心。 如果你仔細看第四十節,聖經告訴我們,我們將變得完全。 這並不意味著是因為我們自己所做的。 當我們每天與神緊密同行時,我們的生命就會轉變為完全。 只有神是完全和聖潔的。 信心的最後是神看著我們,祂不只看到我們單獨的,同時也是看到祂的完全和聖潔在我們裡面。這就是我們在神是完全而且聖潔的原因。


I. The Faith of the Exodus Generation                  Hebrews 11:29-31

Hebrews 11:29 By faith the people passed through the Red Sea as on dry land; but when the Egyptians tried to do so, they were drowned. 30 By faith the walls of Jericho fell, after the people had marched around them for seven days. 31 By faith the prostitute Rahab, because she welcomed the spies, was not killed with those who were disobedient.  

 

            After the Israelites fled Egypt because of the killing of the firstborn Egyptians, Pharaoh regretted that he let the Israelites go, so he sent his troops to pursue and try to capture them and bring them back as slaves again.  The Israelites came before the Red Sea and there was nowhere to go.  They were afraid because they couldn’t cross over the sea. They weren’t prepared for crossing the sea and the army was behind them.  What could they do?  It was a dead-end in front of them and behind them were the enemies that wanted to kill them or capture them and take them back as slaves again.

 

Exodus 14:21 Then Moses stretched out his hand over the sea, and all that night the LORD drove the sea back with a strong east wind and turned it into dry land. The waters were divided, 22 and the Israelites went through the sea on dry ground, with a wall of water on their right and on their left. 23 The Egyptians pursued them, and all Pharaoh's horses and chariots and horsemen followed them into the sea. 24 During the last watch of the night the LORD looked down from the pillar of fire and cloud at the Egyptian army and threw it into confusion. 25 He made the wheels of their chariots come off so that they had difficulty driving. And the Egyptians said, "Let's get away from the Israelites! The LORD is fighting for them against Egypt." 26 Then the LORD said to Moses, "Stretch out your hand over the sea so that the waters may flow back over the Egyptians and their chariots and horsemen."

 

            Some people don’t believe that it really happened that the Israelites crossed the Red Sea and that the waters were divided like two walls so that they could walk on the dry land and escape the Egyptians.  They think that the Israelites just crossed over a small river that was maybe only knee high so there was no miracle at all.  If you believe such an explanation of crossing the Red Sea, you need to have a bigger faith than just believing God divided the water and the Israelites walked on the dry land because if the water was only knee high, then it would be a bigger miracle to drown all the Egyptians that crossed over the river as they tried to capture the Israelites.

 

            After we believe in Jesus we still face some problems in our lives, just like the Israelites did.  After they left Egypt they still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Faith means to keep on trusting God even when we are facing problems. He will do something that we may think is impossible.  

 

Joshua 6:1 Now Jericho was tightly shut up because of the Israelites. No one went out and no one came in. 2 Then the LORD said to Joshua, "See, I have delivered Jericho into your hands, along with its king and its fighting men. 3 March around the city once with all the armed men. Do this for six days. 4 Have seven priests carry trumpets of rams' horns in front of the ark. On the seventh day, march around the city seven times, with the priests blowing the trumpets. 5 When you hear them sound a long blast on the trumpets, have all the people give a loud shout; then the wall of the city will collapse and the people will go up, every man straight in."

 

            Because of their rebelliousness and unbelieving hearts, the first generation that came out of Egypt died in the desert.  After 40 years of wandering in the desert, Joshua took the second generation into the Promised Land.  They came to a city called Jericho where they had their first battle.  God asked them to walk around the city for seven days. The first six days they just walked one time, but on the seventh day, they walked seven times and shouted after the last time around.  Then the wall collapsed and the Israelites went in and took the city without much effort.

 

            I know that countries are developing new weapons, such as laser guns and an electromagnetic gun that supposedly is better than a lot of traditional weapons. I know that there is Sound wave technology that can shock people and knock them down.  But in Joshua’s time, they didn't have this technology or weapons that could knock down the walls.  When God asked Joshua to just walk around the city to prepare to flight their first battle, what would Joshua and his men think?  

 

            None of them were warriors. They were slaves. Remember that all of them were the second generation too.  Physically they were strong but when it came to battle none of them had the knowledge nor experience of how to fight.  Even Joshua was inexperienced when it came to wars.  How could Joshua have faith in God?

 

Joshua 5:13 Now when Joshua was near Jericho, he looked up and saw a man standing in front of him with a drawn sword in his hand. Joshua went up to him and asked, "Are you for us or for our enemies?" 14 "Neither," he replied, "but as commander of the army of the LORD I have now come." Then Joshua fell facedown to the ground in reverence, and asked him, "What message does my Lord have for his servant?" 15 The commander of the LORD's army replied, "Take off your sandals, for the place where you are standing is holy." And Joshua did so.

 

            Joshua encountered God and was willing to surrender his rights to God and let God be in charge.  Even Joshua did not understand what God would do, but he trusted in God.  Faith means putting God as our Commander in life, not trusting our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s.  

 

Joshua 2:1 Then Joshua son of Nun secretly sent two spies from Shittim. "Go, look over the land," he said, "especially Jericho." So they went and entered the house of a prostitute named Rahab and stayed there. 2 The king of Jericho was told, "Look! Some of the Israelites have come here tonight to spy out the land."

 

II. The Faith of Other Servants            Hebrews 11:32-40

Hebrews 11:32 And what more shall I say? I do not have time to tell about Gideon, Barak, Samson, Jephthah, David, Samuel and the prophets, 33 who through faith conquered kingdoms, administered justice, and gained what was promised; who shut the mouths of lions, 34 quenched the fury of the flames, and escaped the edge of the sword; whose weakness was turned to strength; and who became powerful in battle and routed foreign armies. 35 Women received back their dead, raised to life again. Others were tortured and refused to be released, so that they might gain a better resurrection. 36 Some faced jeers and flogging, while still others were chained and put in prison. 37 They were stoned; they were sawed in two; they were put to death by the sword. They went about in sheepskins and goatskins, destitute, persecuted and mistreated—38 the world was not worthy of them. They wandered in deserts and mountains, and in caves and holes in the ground. 39 These were all commended for their faith, yet none of them received what had been promised. 40 God had planned something better for us so that only together with us would they be made perfect.

 

            The Bible tells us that throughout history God had used a lot of people to finish His works. They were not giants when they put their faith in God, but after they encountered God personally, God transformed them and made them useful for His work.  They had done great things for God--ones such as Gideon, David, and Samuel.  They were not perfect in their own lives. They made mistakes before and after they met God.  But God still used them to accomplish His will.

 

            But not all of them had a good outcome when they put their faith in God. Verse 35b tells us that for some their faith didn’t help them to turn bad to good. Rather they faced a lot of suffering, such as losing their lives and properties. Some even died horribly for believing in Jesus. Faith is not depending on our outcomes.  Faith does not mean that we will be protected from all illnesses or even death.  If we get sick then we don’t have enough faith, or when we are poor materially, then we don’t have faith or God does not bless us.  This is our standard, but not God’s standard.  As a matter of fact, faith in God is beyond this world.

 

            Faith in God means the worldly things are no longer important for us because they will be gone one day.  Faith in God means we know that we have a better home waiting for us in the future. 

 

John 14:1 "Do not let your hearts be troubled. Trust in God; trust also in me. 2 In my Father's house are many rooms; if it were not so, I would have told you. I am going there to prepare a place for you. 3 And if I go and prepare a place for you, I will come back and take you to be with me that you also may be where I am.

 

            Faith begins when we accept Jesus into our heart, but that moment is only the beginning, not the end. Faith continues to grow throughout our entire journey walking with God.  It is a growing process.  The whole thing about faith is we are working with God, we will never be able to achieve faith all by our ability.  If you look carefully at verse 40, the Bible tells us that we will be made perfect. It means we cannot do it by ourselves. When we walk closely with God every day, then our lives will be transformed to become perfect.  Only God is perfect and holy. Faith at the end is when God looks at us and He no longer sees us alone but His perfection and holiness are in us. That is the reason that we are perfect and ho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