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31, 2021

七千零壹


郭奔流  5/30/2021

讀經:羅馬書11:1-4

前言:耶洗別的能力

列王纪上17-18章讲述了先知以利亚许多传奇事奉。19章亚哈王特别向夫人耶洗别汇报刚才惊心动魄的见证,以利亚杀了耶洗别的邪教团体450个头头,耶洗别下令追杀以利亚。

王后耶洗別突出的三大能力:領導能力,對丈夫亞哈王的控制力,操縱和利用邪教的影響力。


1) 以利亚杀巴力先知 450人之后(王上19: 1-9)

耶 洗 别的口頭通輯令也許希望以 利 亚能夠服軟自首。同時明確以向巴力神明發毒誓的口氣告 诉 他 说 , 明 日 约 在 这 时 候 , 我 若 不 使 你 的 性 命 像 那 些 人 的 性 命 一 样 , 愿 神 明 重 重 地 降 罚 与 我 。

19:3以 利 亚 见 这 光 景 就 起 来 逃 命 , 到 了 犹 大 的 别 是 巴 ,将 仆 人 留 在 那 里。9他 在 那 里 进 了 一 个 洞 , 就 住 在 洞 中 。 耶 和 华 的 话 临 到 他 说 , 以 利 亚 阿 , 你 在 这 里 作 什 么 。

2)轟轟烈烈與微小声音(闡明道為首:说话的能力與威嚴) 

19:11  耶 和 华 说 , 你 出 来 站 在 山 上 , 在 我 面 前 。 那 时 耶 和 华 从 那 里 经 过 , 在 他 面 前 有 烈 风 大 作 , 崩 山 碎 石 , 耶 和 华 却 不 在 风 中 。 风 后 地 震 , 耶 和 华 却 不 在 其 中 。12 地 震 后 有 火 , 耶 和 华 也 不 在 火 中 。 火 后 有 微 小 的 声 音 。

微小聲音:這裡說耶和華從那裏經過,又說耶和華不在風中,不在地震中,也不在火中?我們不討論耶和華坐什麼“飛行器”。我們應該認識神不在人們的好奇心之中,不在群眾遊行隊伍中,不在你慷慨激揚的演說中。在“轟轟烈烈”以後,主對我們說話的“微小聲音”才是真正的使命。所以我們最應該“輕輕聽,輕輕聽我主的聲音”。

3)形势糟糕,无路可逃

19:13  以 利 亚 听 见 , 就 用 外 衣 蒙 上 脸 , 出 来 站 在 洞 口 。 有 声 音 向 他 说 , 以 利 亚 阿 , 你 在 这 里 作 什 么 ?

以利亞向上帝禱告陳述世界形勢,那情況不亞於今天的敵基督逼迫勢力!所有家庭教會都被當局取締,聚會東躲西藏。美國這個歷來被稱為民主國家已經開始瓦解,以民主自由的名義破壞立國的根基。公開場合可以宣揚宣泄任何放縱言行,唯獨不能傳揚救主基督的真理,不能禱告。

14 他 说,我 为 耶 和 华 万 军 之 神 大 发 热 心。因 为 以 色 列 人 背 弃 了 你 的 约,毁 坏 了 你 的 坛 , 用 刀 杀 了 你 的 先 知 , 只 剩 下 我 一 个 人,他 们 还 要 寻 索 我 的 命。

以利亞在提醒耶和華:神國在人間即將完蛋,主你要是不伸手,恐怕沒救了?


4)微小的声音:耶和華首先交代以利亞目前的任务

19:15 耶 和 华 对 他 说 , 你 回 去 , 从 旷 野 往 大 马 色 去 。 到 了 那 里 , 就 要 膏 哈 薛 作 亚 兰 王 ,

19:16 又 膏 宁 示 的 孙 子 耶 户 作 以 色 列 王 , 并 膏 亚 伯 米 何 拉 人 沙 法 的 儿 子 以 利 沙 作 先 知 接 续 你 。

19:17 将 来 躲 避 哈 薛 之 刀 的 , 必 被 耶 户 所 杀 。 躲 避 耶 户 之 刀 的 , 必 被 以 利 沙 所 杀 。

耶和華同時直接告訴以利亞任命兩個王和揀選以利沙作先知接班人的目的和使命。


5)耶和華已經並且正在作的佈局:七千伏兵和一个哨兵

19:18  但 我 在 以 色 列 人 中 为 自 己 留 下 七 千 人 , 是 未 曾 向 巴 力 屈 膝 的 , 未 曾 与 巴 力 亲 嘴 的 。

19:19 于 是 , 以 利 亚 离 开 那 里 走 了 , 遇 见 沙 法 的 儿 子 以 利 沙 耕 地 。 在 他 前 头 有 十 二 对 牛 , 自 己 赶 着 第 十 二 对 。 以 利 亚 到 他 那 里 去 , 将 自 己 的 外 衣 搭 在 他 身 上 。

無法理解當時為什麼要12對牛拉犁?以利沙好像正在駕馭一輛12匹馬力拖拉機!顯然以利沙的事工跟現在的家庭教會一樣,已經轉入地下。表面上一無所有,實際上實力雄厚。

老師以利亞把先知的“制服”授予新生以利沙,完成耶和華的首要任務。


6)耶洗別的下場

耶和華解決以利亞最害怕的事,也是當時人間神國的“毒瘤”和瘟疫——耶洗別。论 到 耶 洗 别 , 耶 和 华 也 说 , 狗 在 耶 斯 列 的 外 郭 必 吃 耶 洗 别 的 肉 。(王上 21:23)耶和華只把耶洗別的血腥慘劇畫面告訴以利亞,讓他拭目以待。


7)耶洗別“視死如歸”被扔城外

列王纪下(2Kings)9:30 耶户到了耶斯列,耶洗别听见就擦粉、梳头,从窗户里往外观看。耶洗別的“從容就義”是不是很像勇敢的女英雄?她為誰死?殺了我一個,自有後來人!是不是“二十年以後又是一條好漢”?

9:33 耶户说:“把她扔下来!”他们就把她扔下来。她的血溅在墙上和马上,于是把她践踏了。


8)狗吃掉耶洗別的肉

9:35 他们就去葬埋她,只寻得她的头骨和脚,并手掌。

耶洗別的軀幹內臟和肉體都沒了,或許她的慷慨就義被她的崇拜者繼續推崇,作為縱容敵基督作惡的洗腦教材,鼓動一代又一代的粉絲們前仆後繼,為夢想為理想為撒旦信仰而浴血奮鬥。耶洗別們在耶斯列城外築起一道新的城牆。


9)耶洗別知多少?(以西结书)

我的弟兄告訴我:當今的耶洗別有多少?閉著眼睛都有7個,隨便數數還有7個。不過街上的流浪野狗也有70 + 7 只。

可是您可曾知道我們救主的心腸?

33:11 你 对 他 们 说,主 耶 和 华 说,我 指 着 我 的 永 生 起 誓 , 我 断 不 喜 悦 恶 人 死 亡,惟 喜 悦 恶 人 转 离 所 行 的 道 而 活 。

您可曾明白我主我神的心意?

太 18:12

一 个 人 若 有 一 百 只 羊 , 一 只 走 迷 了 路 , 你 们 的 意 思 如 何 。 他 岂 不 撇 下 这 九 十 九 只 , 往 山 里 去 找 那 只 迷 路 的 羊 吗 ? 

路 15:4

你 们 中 间 谁 有 一 百 只 羊 , 失 去 一 只 , 不 把 这 九 十 九 只 撇 在 旷 野 , 去 找 那 失 去 的 羊 直 到 找 着 呢 ?10我 告 诉 你 们 , 一 个 罪 人 悔 改 , 在 神 的 使 者 面 前 , 也 是 这 样 为 他 欢 喜 。

 

10)我奉差遣救迷羊

太15:24 耶 稣 说 , 我 奉 差 遣 , 不 过 是 到 以 色 列 家 迷 失 的 羊 那 里 去 。

25那 妇 人 来 拜 他 , 说 , 主 啊 , 帮 助 我 。

主耶穌引用當時很時髦的猶太名言 回 答 说,不 好 拿 儿 女 的 饼,丢 给 狗 吃。

27 妇 人 说,主 啊 , 不 错 。 但 是 狗 也 吃 它 主 人 桌 子 上 掉 下 来 的 碎 渣 儿。

28耶 稣 说 , 妇 人 , 你 的 信 心 是 大 的 。 照 你 所 要 的 , 给 你 成 全 了 吧 。 从 那 时 候 , 她 女 儿 就 好 了 。

结果:有錢有勢的邪教頭子加王后耶洗别被狗吃了;这个女人愿意作主家里的一条狗,连她女儿一起被救。她的宣告立刻應驗了“饥 渴 慕 义 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他 们 必 得 饱 足 。 怜 恤 人 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他 们 必 蒙 怜 恤 。太5:7”

當主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5千人後,剩餘12筐零碎。主的恩典够我們享用。

11)千年一致:从以利亚到保罗(罗11)


從以利亞時代BC850 到保羅年間AD60 不過千年,從保羅到如今已經兩千年。我們見證神的救恩計畫鐵板釘釘,永不改變! 

11:25 弟 兄 们 , 我 不 愿 意 你 们 不 知 道 这 奥 秘 , ( 恐 怕 你 们 自 以 为 聪 明 ) 就 是 以 色 列 人 有 几 分 是 硬 心 的 , 等 到 外 邦 人 的 数 目 添 满 了 。

11:26 于 是 以 色 列 全 家 都 要 得 救 , 如 经 上 所 记 , 必 有 一 位 救 主 , 从 锡 安 出 来 , 要 消 除 雅 各 家 的 一 切 罪 恶 。

11:27 又 说 , 我 除 去 他 们 罪 的 时 候 , 这 就 是 我 与 他 们 所 立 的 约 。


12)神不后悔/人不顺服(羅11)

29因 为 神 的 恩 赐 和 选 召,是 没 有 后 悔 的 。

32因 为 神 将 众 人 都 圈 在 不 顺 服 之 中 , 特 意 要 怜 恤 众 人 。

我們沒有一個是自覺自願悔改歸正的。沒有一個悔改歸正的人不是蒙怜 恤的。因為我們的恩主應許:怜 恤 人 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他 们 必 蒙 怜 恤 。


13)從保羅到現在,多少不拜巴力的聖徒

這一兩年老是聽到“七千萬”這個數字,是事實?是巧合?還是聖靈的光照得出的真實?美國本土,全球華人,山嶺海島,都有七千萬蒙恩的聖徒?!

七千萬?上週末我在達拉斯(DALLAS)參加一個差傳會議,我們團隊30人。直至進入大會會場,滿滿坐著一千人,99%都不戴口罩。

一位華裔牧師在大會上報告:中國大陸現在有1億3千萬(130 million)基督徒。也許總數有那麼多?我還是比較保守,提出這3個7千萬,希望我是錯的。

启 7:9 此 后 , 我 观 看 , 见 有 许 多 的 人 , 没 有 人 能 数 过 来 , 是 从 各 国 各 族 各 民 各 方 来 的 , 站 在 宝 座 和 羔 羊 面 前 , 身 穿 白 衣 , 手 拿 棕 树 枝 。

就是我信心不足的認可,誰能準確無誤統計出神的作為呢?


14)认识主的心(羅11:33-35)

我們跟著保羅一起向天舉目:深 哉 , 神 丰 富 的 智 慧 和 知 识 。 他 的 判 断 , 何 其 难 测 , 他 的 踪 迹 , 何 其 难 寻 ,34谁 知 道 主 的 心 ? 谁 作 过 他 的 谋 士 呢 ?谁 是 先 给 了 他 , 使 他 后 来 偿 还 呢 ?因 为 万 有 都 是 本 于 他 , 倚 靠 他 , 归 于 他 。 愿 荣 耀 归 给 他 , 直 到 永 远 。 阿 们 。


15)紧紧跟随,能力加倍(王下2:8-10)

耶和華吩咐回去行動:以 利 亚 将 自 己 的 外 衣 卷 起 来 , 用 以 打 水 , 水 就 左 右 分 开 , 二 人 走 干 地 而 过 。

老師以 利 亚 鼓勵新生以 利 沙 禱告請求: 我 未 曾 被 接 去 离 开 你 , 你 要 我 为 你 作 什 么 , 只 管 求 我 。 

以 利 沙 有感而發: 愿 感 动 你 的 灵 加 倍 地 感 动 我 。新生的信心只有盼望聖靈加倍充滿!這個請求與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極其相似。

然而禱告不只是說說而已,必須付諸實施。以 利 亚 说 , 你 所 求 的 难 得 。 虽 然 如 此 , 我 被 接 去 离 开 你 的 时 候 , 你 若 看 见 我 , 就 必 得 着 。 不 然 , 必 得 不 着 了 。他要求新生必須憑信心效法老師,從見習到實習,一步也不能少。

我們都喜欢以利沙的请求,但一定有行動的印證。


16)加倍复兴(王下2:11-15)

師徒二人正 走 着 说 话 , 忽 有 火 车 火 马 将 二 人 隔 开 , 以 利 亚 就 乘 旋 风 升 天 去 了 。耶和華用“顯明飛行器”把忠實的僕人接走了,以利亞像以諾一樣,沒有經過肉身的死亡,直接被恩主接走了。

他 用 以 利 亚 身 上 掉 下 来 的 外 衣 打 水 , 说,耶 和 华 以 利 亚 的 神 在 哪 里 呢 ? 打 水 之 后,水 也 左 右 分 开,以 利 沙 就 过 来 了。

先知學生以利沙使住在 耶 利 哥 的 先 知 门 徒看 见 了, 證實了這就是耶和華的所作所為!就 说 , 感 动 以 利 亚 的 灵 感 动 以 利 沙 了 。 他 们 就 来 迎 接 他 , 在 他 面 前 俯 伏 于 地 。

七千蘊藏在以色列各地的忠實聖徒,不向邪惡勢力低頭,不拜“金牛教”。因著以利沙出場,聖靈充滿他們,形成7000+1 的耶和華軍隊,穿著神賜的全副軍裝,打美好的仗。

师徒二人,同心同行,走遍圣地,复兴遍地


教會青少年新聞兩則

你哥的迷

森文摄影   奔流配诗

2021年5月25日星期二(突然车祸有感)

钻进尼哥德慕的迷思:

爸爸回到奶奶肚子里,

我们钻进妈妈怀里去,

你说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主说风吹是随着旨意,

人的重生也是如此。

崩裂的惊吓还没来得及,

                                                                                   约拿大鱼出来的是我和你。


荣耀归主名

——小“状元郎”的心声(A Man of Few Words)

最终,我愿意将荣耀归给上帝,因为尽管我以valedictorian的身份站在这里,但我知道尘世的荣耀或奖励无法与救赎之日的基督追随者所得到的荣耀相提并论。

My Joshie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last night. As always, I celebrate with writing. Hope you will enjoy it.

Waiting for graduation to start last night, my oldest Caleb overheard a nearby attendee murmured, “I heard the valedictorian is a man of few words.” 

Officially, our 17-year-old Josh found out a week ago he ranked number one in his graduating class. Unofficially, he had been mulling about having to give the speech for over a year, he told us.

He asked recently what a “Mommy-approved” speech looks like, not asking for help to write it but merely guidance.

One that gives glory to God, I said, which he replied that he already knew that.

He told us his speech is not traditional. It is unorthodox, and it is very ‘Joshie’.

No one, except Caleb whom Josh shared bits and pieces with, had heard or seen the speech in its entirety. We wanted a surprise, and so did he. From time to time, Joshie would descend from his man cave, bellowing wails of anxiety.  That was something I love about my boy; he could not help but grace us with his emotions. He did finally find a tad of solace during a test run in front of his principal and counselor three days before commencement. 

I so anticipated his speech because it’s Joshie.

To think I thought for quite a while that he’d be my troublemaker. Growing up, our ‘chocolate boy’ (nicknamed for his dark complexion at birth) challenged me plenty, but I soon realized, he is a man of reason and knows when to back down before crossing the line. 

He may portray a fella of few words, but when he speaks, he enlightens his parents. 

Recently, I had to lead discussion about grace during a church’s fellowship group. The night before, my two boys set up ‘fake’ zoom meeting to help me prepare. They conjured up ways to distract me and toughen me – donning animal facies, adding ‘zzzzzzzz’ emojis, refusing to answer questions, turning camera on and off, acting bored…yet from time to time, they interjected constructive comments to better my presentation. At the end, Joshie reminded me that no matter what was discussed, all have to point back to God. 

Likewise, Joshie carried out this conviction in his speech last night. He said,  “Ultimately I wat to give the glory to God because although I am standing here as valedictorian, I know that no earthly honor or award could ever compare to the glory that we who are followers of Christ will receive on the day of redemption.”

Joshie made me so proud last night, so proud that I felt inches taller. It was not just because we had reserved front row seating in his honor or that he gave a great speech. It was because I know he has Jesus in his heart!


Completed by Sharon Co Leong in Austin, Texas on 5/30/2021 at 7:45 AM


 


 

Sunday, May 23, 2021

繼承人

吳紹偉牧師 05/23/2021

I. 兒子 創世記15:1-7

創世記15:1這些事以後,耶和華的話在異象中臨到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你的賞賜是很大的。”2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一向都沒有孩子,你還能賜給我甚麼呢?這樣,承受我家業的,就是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了。”3亞伯蘭又說:“你既然沒有給我後裔,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繼承人了。”4耶和華的話又臨到亞伯蘭說:“這人必不會作你的繼承人;你親生的才會是你的繼承人。”5於是領他到外面去,說:“你向天觀看,數點眾星,看你能不能把它們數得清楚。”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這樣眾多。”6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算為他的義了。7耶和華又對亞伯蘭說:“我是耶和華,曾經把你從迦勒底的吾珥領出來,為要把這地賜給你作產業。”


當我們想到神的祝福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神給我們物質上的東西, 例如我們所得到的金錢,健康和事情順暢。我們得到的東西越多,就越認為神越祝福我們。有時是真的,但並非每次都如此。就算神給我們的祝福真的是這些東西,但這些東西不會永遠持續下去。神真正的祝福到底是什麼?物質,健康和事情的順暢其實都是次要的,神真正的祝福是神自己。


我認識一個人他從他的父母那裡繼承了巨額的財產,在他30初頭的時候就已不需要做工作餬口。但是他不是一個快樂的人。從他小的時候開始,他的父母就辛勤,以至他們沒有時間與他一起成長。他從小到大在物質上從不缺乏,他缺的是從父母而來的那一份關係。大多數人認為,如果我的父母可以給我一張無上限的信用卡可以任由我消費,我將會是一個快樂的人。但是相對的是,父母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時間工作來支付信用卡的開銷,以致他們可能沒有什麼時間花在你的身上。 物質的東西不是真正的祝福,真正的祝福是人際關係。現今的人總是把全部的精力和時間花在追求質物上的滿足,雖然可以得到很多的東西,但是他們好像還是不快樂。


在亞伯蘭信神之後,神曾多次用許多物質上的東西來祝福亞伯蘭,這次神再次向他顯現並告訴亞伯蘭祂會祝福他。但是這次的祝福與從前不同,神告訴亞伯蘭,神自己將是他的祝福。第1節告訴我們。更大的祝福是神。


創世記15:1這些事以後,耶和華的話在異象中臨到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你的賞賜是很大的。”


大多數人起初認識神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神賜給我們永生。認為那是神真正的祝福。 我們可以不需要面對死亡可以永遠的生存下去。 或者當我們在生命中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神為我們解決了這些困難使我們的生活過得比以前更好。 是的,這些都是神的祝福,神有時會利用這些祝福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但是這些並不是神要給我們的真正的祝福,這是次要的祝福。真正的祝福是神要把自己賜給我們。不論我們身在何處或遇到何事,祂都將永遠與我們同在。多數信徒都停留在次要的祝福上,而沒有深入去了解神真正的祝福。 


有一個問題。 一個聖潔的神不可能與那些有罪的人在一起。 雖然神希望與我們更加的接近,但我們無法可以站在聖潔的神面前。 這就是為什麼耶穌需要為我們而死,清除我們的罪,使我們再次成為聖潔。 這樣神就會來到我們這裡並活在我們裡面。

哥林多後書5:17如果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經過去,你看,都變成新的了!18這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自己和好,並且把這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19就是神在基督裡使世人與他自己和好,不再追究他們的過犯,並且把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20因此,我們就是基督的使者,神藉著我們勸告世人。我們代替基督請求你們:跟神和好吧!21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有罪的,使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


彼得後書1:4藉著這些,他把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了我們,好叫你們既然逃脫世上因私慾而來的敗壞,就可以分享神的本性。


就算亞伯蘭可以從神那裏得到許多物質上的祝福都沒有用,因為在當時他沒有兒子可以繼承他全部的財產。因此他認為大馬士革的一位地方首領以利以謝會得到他的財產。對於亞伯蘭來說,最好的情況是由他的一個僕人來繼承他的全部財產。神答應亞伯蘭,他將有一個兒子繼承他的財產。更重要的是延續亞伯蘭的名字和他的基因。如果亞伯蘭死後沒有兒子,沒人會記念他。神告訴他,他將有一個兒子他可以將他的一切傳給他。不僅亞伯蘭會生一個兒子,並且這個兒子還會生出很多代的孩子。這個孩子不單是指肉體上的孩子而且也是屬靈上的孩子。神告訴亞伯蘭仰望天空,數一數天上的星星,如果他能數算出天空中的星星,就可以數算出他會有多少後代。   


亞伯蘭是無法可以計算天空中有多少星星, 也無法計算出他擁有多少後代。 亞伯蘭是一個富有的人,在他遇見神之後,神也給了他許多物質上的祝福。但是,無論他得到多少,都仍然缺少一些東西。亞伯蘭沒有兒子可以把這些祝福傳下去,當他死後,一切就此結束。 亞伯蘭也只在尋找比物質更重要的東西。神應許亞伯蘭要生一個兒子。物質上的祝福已經變成心靈上的祝福,也從事情變成了個人。亞伯蘭已經很容易的由神得到了許多物質上的祝福。 有些人不需要神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許多物質上的東西,只要他們願意在工作上更加的努力和付出更長的時間。


當神應許亞伯蘭將會有一個兒子時,亞伯蘭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亞伯蘭自己都嘗試過,但都沒能有兒子。他雖收養了羅得為兒子,最終他們還是分開了。沒有兒子是亞伯蘭一生中最大的遺憾。他知道要自己生一個兒子,靠人力是不可能的,因此當神應許他要生一個兒子時,他知道神在向他應許一個神蹟,這是在他的人力上做不到的事情。


創世記15:6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算為他的義了。


亞伯蘭相信神是指他相信神會實現一個應許。 公義意味著無罪的意思。 聖經這樣解釋,真正的拯救的信是相信神這個不可能的應許,就像亞伯蘭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和行為,而是相信神的能力,從不可能轉變到可能。 這是在舊約和新約中真正對救贖的信的定義。 信心是取決於神,而不是我們的行為和能力。 算為是一個會計的詞語,是指我們自己的帳戶原本是負數但別人轉了帳到我的帳戶裏,使得我不再欠錢。 我們原本是沒有公義的,當神把祂的公義轉到我們生命中,我們就算為義人了。因此我們可以與神同在。


羅馬書4:1 那麼,論到在血統上作我們祖先的亞伯拉罕所經驗的,我們可以說甚麼呢? 2亞伯拉罕若是因行為稱義,就有可誇的,只是不能在神面前誇口。3 經上怎麼樣說呢?“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4 作工的得工資,不算是恩典,是他應得的。5 可是,那不作工而只信那稱不敬虔的人為義的神的,他的信就算為義了。6 大衛也是這樣說,那不靠行為而蒙神算為義的人是有福的!7“過犯得蒙赦免,罪惡得到遮蓋的人,是有福的;8 主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


這才是神要求我們得救的一種信心,不是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行為,而是只相信神和神的工作。 這種拯救的信心在人看是不可能的,只能從神那裏而來。 有一個有錢人來問耶穌如何才可以得永生,耶穌告訴他要來跟隨祂,因著這個有錢人不想放棄他的財富去跟隨耶穌,他拒絕了並且離開了耶穌。 門徒們很懷疑地問耶穌,如果有錢人都不能上天堂,那麼錢財和善行也買不到去天堂的門票了。


馬太福音19:23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有錢的人是很難進天國的。24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眼,比有錢的人進神的國還容易呢!”25門徒聽見了,十分驚奇,就問他:“這樣,誰可以得救呢?”26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卻凡事都能。”


II. 盟約 創世記15:8-10

創世記15:8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憑甚麼能知道我必得這地為業呢?”9耶和華對他說:“你給我拿一頭三歲的母牛,一隻三歲的母山羊,一隻三歲的公綿羊,一隻斑鳩和一隻雛鴿。”10亞伯蘭就把這一切拿了來,每樣都從當中劈開,一半一半相對擺列;只是鳥卻沒有劈開。


亞伯蘭怎麼知道神會遵守這個諾言?這是一個不小的承諾,這是一個神蹟。當有人答應請我們去吃一頓午飯時,那是一個小小的承諾。但是當有人答應他死後會送給我們他的財產時,這就是一個很大的承諾。我們可能不會要求提供任何午餐的證明,但對於遺產,我們希望我們能有個證明支持這個承諾,最好是由律師簽署的遺囑,使這個承諾有法律的文件來證明。亞伯蘭要求神給他證明來支持這個應許。神告訴他帶些動物並將牠們分成兩半。神這樣做是給了亞伯蘭一個血的盟約,在當時這種做法與現今有律師簽署的遺囑是相同的,可以在法庭上作為證明。這不再只是一個應許,而是神與亞伯蘭之間所立的一個約。


今天,神也對我們做出了同樣的應許,不僅是應許,而且是與我們立了一個血的盟約,我們的罪只有通過相信耶穌得被寬恕並且因此被算為義。這個盟約也是用血立的,但是這次不是用動物的血,而是用神自己的兒子耶穌的血立的。


希伯來書9:11但基督已經來了,作了已經實現的美好事物的大祭司;他經過更大、更完備的會幕(不是人手所做的,也就是不屬於這被造的世界的)。12他不是用山羊和牛犢的血,而是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了至聖所,就得到了永遠的救贖。13如果山羊和公牛的血,以及母牛犢的灰,灑在不潔的人身上,尚且可以使他們成為聖潔,身體潔淨,14何況基督的血呢?他藉著永遠的靈,把自己無瑕無疵的獻給神,他的血不是更能潔淨我們的良心脫離死行,使我們可以事奉永活的神嗎?15因此,他作了新約的中保,藉著他的死,使人在前約之下的過犯得到救贖,就叫那些蒙召的人,得著永遠基業的應許。


大家都知道,神遵守了祂對亞伯蘭的應許,祂也將會成就與我們立的約,就像神對亞伯蘭的應許一樣。


III. 黑暗時候 創世記15:11-16

創世記15:11有鷙鳥下來,落在這些屍骸上,亞伯蘭就把牠們嚇走了。12日落的時候,亞伯蘭沉沉地睡著了,忽然有可怕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13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確實地知道,你的後裔必在外地寄居,也必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苦待他們四百年。14 他們所要服事的那國,我要親自懲罰。後來他們必帶著很多財物,從那裡出來。15你必得享長壽,被人埋葬,平平安安地回到你列祖那裡。16到了第四代,他們必回到這裡,因為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沒有滿盈。”


每當我們與神靠近時,總會有困難擺在我們面前。當亞伯蘭向神獻祭,卻有鳥想吃掉他的祭物。亞伯蘭被烏雲覆蓋。神應許祂將把這塊土地交給亞伯蘭和他的後裔,但神也告訴他,他的後裔將會到別處為奴400年。所有這些事情怎麼會發生?我們可以跳過這些麻煩的事而直接的得到祝福嗎?我們可以不上課、不交功課和不考試而及格嗎?我們可以從那堂課中學到多少?我們的功課和考試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更多嗎?


神回答亞伯蘭,神為什麼這樣對待他的後代。 這是因為亞摩利人當時佔領了那片土地,而他們的罪孽還沒有達到神要消滅他們的地步。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神的公義和憐憫。 神會懲罰亞摩利人的罪過,但祂也給了他們悔改的時間。 正如當神派遣約拿到尼尼微城時,我們看到類似的情況。神告訴約拿,祂會在三天之後摧毀這座城市,但這座城市的人因為悔改離開他們的惡行,神改變了祂的心意,沒有施行祂的審判。


彼得後書3:8親愛的,這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在主看來,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9主決不耽延他的應許,像有些人以為他是耽延的一樣;其實他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滅亡,卻願人人都悔改。10但主的日子必要像賊一樣來到。在那日,天必轟然一聲地消失,所有元素都因烈火而融化;地和地上所有的,都要被燒毀。


神依然在等待我們悔改並回到祂的身邊。 現今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神對人的一些警告。 我們知道,神確實差以色列人到埃及,他們也真的在那裡為奴400多年後,才從那裡出來,神懲罰了埃及人。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時,神也用他們來懲罰亞摩利人。 歷史證明,神會照祂所說的去做。


IV. 應許之地 創世記15:17-21

創世記15:17日落天黑的時候,忽然有冒煙的爐和燒著的火把,從那些肉塊中經過。18就在那時候,耶和華與亞伯蘭立約說:“我已經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了,就是從埃及河直到幼發拉底河之地;19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20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21亞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之地。”


我們之前看過有關神應許亞伯蘭的那塊土地。那塊土地比所有以色列人佔領的地方大得多。 從人的角度來看,沒有一個以色列王或統治者控制過神應許亞伯蘭的整個土地。 我相信,直等到耶穌第二次降臨,祂將建立一個千禧年的國,祂所統治的土地才可以實現這個應許。


Monday, May 17, 2021

後果

吳紹偉牧師  05/16/2021

I. 戰爭 創世記14:1-7

創世記14:1當暗拉非作示拿王,亞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瑪作以攔王,提達作戈印王

的時候,2他們興兵攻打所多瑪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瑪王示納、洗扁王善以別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瑣珥。3這五王在西訂谷會合。西訂谷就是鹽海。4他們服事了基大老瑪已經有十二年,到第十三年就背叛了。5第十四年基大老瑪和同盟的王都來了,在亞特律.加寧擊敗了利乏音人,在哈麥擊敗了蘇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擊敗了以米人,6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擊敗了何利人,一直追擊到靠近曠野的伊勒.巴蘭。7然後轉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攻佔了亞瑪力人全部的領土,也擊敗了住在哈洗遜.他瑪的亞摩利人。


羅得離開亞伯蘭之後,他選擇搬到靠近所多瑪城的地方,因為他認為那附近的土地更適合牧養他的牲畜 。他憑直覺挑選了這塊土地,但他並不知道選擇所帶來的後果是什麼。羅得搬到的地方是位於南部,而來攻打他們的這四位王是來自北部。當我們看這件事時,我們需要知道,那些王和地方與今天的王和國家是有點不同的。這些地區就像城市,王就像城市的市長。城市像奧斯丁,達拉斯或休斯敦一樣。他們不像巴比倫對埃及。那時他們還沒有發展到這樣的規模。這就好像是部落間的戰爭,而不是國家與國家的戰爭。戰爭的主要原因是南方的城市背叛了北方的城市,他們不想再向以攔王基大老瑪進貢任何金錢或物資。


歷史上所有的戰爭的原因大多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源,土地和自我的證明。大多數的戰爭的爆發都是因為我們在生命中拒絕認識神的一種罪的原因。


雅各書4:1你們中間的爭執和打鬥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肢體中好鬥的私慾來的嗎?2你們放縱貪慾,如果得不到,就殺人;你們嫉妒,如果一無所得,就打鬥爭執。你們得不到,因為你們不求;


II. 被擄 創世記14:8-12

創世記14:8於是所多瑪王、蛾摩拉王、押瑪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瑣珥)都出來,在西訂谷列陣,與他們交戰;9就是與以攔王基大老瑪、戈印王提達、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亞略交戰,就是四王與五王交戰。10 西訂谷有許多漆坑。所多瑪王和蛾摩拉王逃跑的時候,都掉在坑裡,其餘的人都向著山上逃跑。11四王就把所多瑪和蛾摩拉所有的財物,以及一切糧食都拿走,12連亞伯蘭的姪兒羅得和羅得的財物也帶走了。當時,羅得住在所多瑪。


北部的四位王打贏了南部的五位王,他們奪走了南部地方的財產和所有人民。 當時獲勝的一方對於戰敗一方的人是很看重的,因為這些人可以成為他們的奴隸,而不像今天這樣,人在戰敗後不再有任何價值。 在當今的許多戰爭中,種族滅絕是主要的目的,因為人認為人類只是從細胞中進化而來。東西可以比人更有價值。 我們通過人所擁有的東西來衡量他的價值,但這不是神看我們價值的方式。


現今已經沒有太多人相信人類是按照神的形像來創造的,人類比任何其他生物都重要。 但是人的價值不僅與我們有關,而且與神有關。 殺戮不僅只是破壞細胞,而且是對神的一種罪行。 我們可能不會以身體來殺害任何人,但在耶穌的教導中,用不當的言語對待人也是殺人。


馬太福音5:21“你們聽過有這樣吩咐古人的話:‘不可殺人,殺人的必被判罪。’22可是我告訴你們,凡是向弟兄發怒的,必被判罪。人若說弟兄是‘拉加’,必被公議會審判;人若說弟兄是‘摩利’,必難逃地獄的火。


小心我們的嘴巴,並要留意我們對別人所說的話,因為當我們對人話語粗暴時,我們不僅傷害人,也是侮辱神。 我不會對我的孩子說她們愚蠢。 即使她們沒有我的基因,但最重要的是,她們是按照神的形像造的。


雅各書3:5照樣,舌頭雖然是個小肢體,卻會說誇大的話。試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舌頭就是火,在我們百體中,是個不義的世界,能污穢全身,把整個生命在運轉中焚燒起來,而且是被地獄之火點燃的。7各類飛禽、走獸、昆蟲、水族,都可以馴服,而且都已經被人類制伏了;8可是沒有人能夠制伏舌頭;它是喋喋不休的惡物,充滿了致命的毒素。9我們用它來稱頌我們的主和天父,又用它來咒詛照神的形象被造的人。10同一張嘴竟然又稱頌主,又咒詛人;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該的!


我敢肯定,當以攔王基大老瑪把戰敗的人當作的奴隸時他沒有尊重神。 他純粹是自私的原因。 有時,神允許戰爭或一些壞事發生在我們的生命中,以便使我們認識祂並回到祂的身邊。 當我們面對困境時,我們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遠離神,我們自己要負責;另一種是悔改並回到神那裡。 當我們面對目前這種疫情時,有些信徒選擇遠離神,但也有些人選擇回到神的身邊,親近神。 羅得被擄之後,失去他所擁有的一切。羅得搬到所多瑪附近是一個不好的選擇。


III. 恩典 創世記14:13-16

創世記14:13有一個逃出來的人,跑來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那時,亞伯蘭住在亞摩利人幔利的橡樹那裡。幔利和以實各,以及亞乃,都是兄弟;他們都是亞伯蘭的盟友。14亞伯蘭一聽見姪兒被人擄去,就抽調他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一直追到但。15亞伯蘭和他的僕人漏夜分隊攻擊他們,結果擊敗了他們,又追趕他們直到大馬士革北面的何把,16將一切財物都奪回來,也把他的姪兒羅得和羅得的財物,以及婦女和族人,都奪了回來。


當羅得決定離開亞伯蘭時,他們的關係可以說是破裂了。無論羅得面對什麼,都是他自己的問題,亞伯蘭並不需要參與其中。亞伯蘭只需要處理自己的事,他可以不再掛心羅得的麻煩。但是事實並非如此,亞伯蘭和他的盟友加上來自亞伯蘭的318多名壯丁一起去救羅得。我們並不完全清楚總共有多少人參與,但我們知道亞伯蘭最後贏得了戰爭,拯救了羅得和其他的人並他們的財產。這是一個場巨大的勝利。

有些人離開了神,他們不再與神有一個良好的關係。當他們遇到問題時,他們不敢向神求助,因為他們認為神已不再關心他們。羅得決定與亞伯蘭分開,當他遇到問題時,亞伯蘭馬上就來幫助他。   羅得本應該為自己錯誤選擇的後果付出代價和承受痛苦的。想想神和我們。當我們遇到麻煩時,神的恩典和愛比亞伯蘭對羅得的更大得多。


希伯來書4:14我們既然有一位偉大的、經過了眾天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就應該堅持所宣認的信仰。15因為我們的大祭司並不是不能同情我們的軟弱,他像我們一樣,也曾在各方面受過試探,只是他沒有犯罪。16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的是要領受憐憫,得到恩惠,作為及時的幫助。


當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並離開了神,我們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但神的恩典和愛依然存在,神會幫助我們,即使是在我們遇到麻煩時才親近祂。


IV. 十一 創世記14:17-20

創世記14:17亞伯蘭擊敗了基大老瑪和與他聯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帝王谷。18撒冷王麥基洗德也帶著餅和酒出來;他是至高神的祭司。19他給亞伯蘭祝福,說:“願創造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賜福給亞伯蘭。20把敵人交在你手裡的至高的神,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一切,拿出十分之一來,給了麥基洗德。


亞伯蘭贏得戰爭後,他遇到了神的大祭司麥基洗德。希伯來書告訴我們,他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的。當神把律法交給摩西時,神只允許利未支派成為祭司,亞倫的兒子成為大祭司。耶穌如果根據摩西律法不可能成為大祭司因為祂是來自猶大支派的。希伯來書告訴我們,大祭司的職份是按照麥基洗德的等次,而不是利未支派的亞倫。耶穌--大祭司的職份比亞倫的榮耀更大。亞伯蘭遇見麥基洗德時,亞伯蘭把一切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了麥基洗德,麥基洗德祝福了亞伯蘭。麥基洗德是道成肉身前的基督嗎?


亞伯蘭知道自己的勝利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是神的祝福,所以當他遇見麥基洗德時,他願意向神奉獻一切所得的十分之一。奉獻不是給神剩下的東西,也不是我們不想要的東西,如同將舊手機或電子產品轉給我們的妻子和孩子,然後自己買一個新的。


我應該奉獻多少?有人認為十一奉獻不是新約中的正確的教導,因為十一奉獻只出現在摩西律法中,所以我們可以像耶穌在馬可福音中提到的寡婦一樣奉獻幾過小錢。有人認為我們應該付出超過十分之一的奉獻,因為我們需要比舊約奉獻的更多。問題不在多少。我們的心比數量和質量更為重要。


哥林多後書9:6還有,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7各人要照著心裡所決定的捐輸,不要為難,不必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

亞伯蘭在摩西律法所訂的規定前作出了十一奉獻。 他奉獻是因為他愛神勝過他擁有的一切。 他知道神給了他許多的祝福,他從神所獲得的與他所奉獻的是無法可以相比的。 當時亞伯蘭把一切戰利品都歸還給了所多瑪王,他是從那裡得到他向麥基洗德奉獻的東西呢?


V. 戰利品 創世記14:21-24

創世記14:21所多瑪王對亞伯蘭說:“請你把人交給我,至於財物,你拿去吧。”22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創造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舉手起誓;23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條鞋帶,我也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發了財。’24我甚麼都不要,除了僕人吃掉的以外,但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讓他們拿去吧。”


勝者為王,這不僅是現在,在當時也是如此。亞伯蘭打贏了仗他有權奪走一切,是他應得的。但是他為什麼不拿這些戰利品呢?幫助亞伯蘭的盟友得到了他們的戰利品。亞伯蘭打贏了仗,為什麼他不從所多瑪王那裡取任何東西呢? 


在羅得移近所多瑪之前,神已經告訴我們所多瑪是一個充滿罪惡的城市。亞伯蘭不想從所多瑪得到神看為邪惡的東西。現今人們不再在乎這一點了,金錢就是金錢,沒有乾淨的錢也沒有邪惡的錢。但是亞伯蘭認為在神認為邪惡的地方得到財物是不對的。他先選擇了神,然後才看所得的財物。他看所多瑪的事情不只是倫理道德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他與所多瑪之間存在著屬靈上的分歧。他寧可不取任何東西得罪神。有些人可能認為從所多瑪那裡取東西是沒有問題,但亞伯蘭認為萬萬不能。


哥林多後書6:14你們和不信的人不可共負一軛,義和不法有甚麼相同呢?光明和黑暗怎能相通呢?15基督和彼列(“彼列”是撒但的別名)怎能和諧呢?信的和不信的有甚麼聯繫呢?16神的殿和偶像怎能協調呢?我們就是永生神的殿,正如神說:“我要住在他們中間,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17所以,“主說:你們要從他們中間出來,和他們分開,不可觸摸不潔淨的東西,我就收納你們。”18“我要作你們的父親,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


世界正在教導我們以任何方式獲得一切。 作為信徒,我們可能不會有偏差的做法,但是我們是否擁有亞伯蘭的信心,即使他贏得了這場戰事,但為了神的緣故,他放棄了他應得的戰利品。 他不是從他自己的喜好而是從神的角度來看事情。 我們是否像亞伯蘭一樣來定義信呢? 我們會作出與亞伯蘭相同的選擇嗎?


亞伯蘭沒有從所多瑪王那裡拿走任何東西,那麼亞伯蘭又是從那裡向麥基洗德做出奉獻呢?我們不知道他是否從他的盟友那裡分到東西。 亞伯蘭是否從北方戰敗的四位王中奪走他們的一切來奉獻給麥基洗德?


Monday, May 10, 2021

信與不信

吳紹偉牧師  05/09/2021 (母親節)

I. 選擇 創世記13:6-13

(圖:献给母亲的花)

創世記13:6那地容不下他們住在一起;因為他們的財物很多,所以他們再也不能住在一起。7牧養亞伯蘭牲畜的和牧養羅得牲畜的,起了紛爭;當時迦南人和比利洗人還住在那地。8亞伯蘭就對羅得說:“你我之間,切不可紛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之間,也不可紛爭,因為我們是至親。9全地不都是在你面前嗎?請你離開我吧!你若向左,我就向右;你若向右,我就向左。”10羅得舉目,看見約旦河整個平原,直到瑣珥,都有水灌溉;在耶和華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之前,這地好像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一樣。11羅得選擇了約旦河整個平原,於是向東移動,他們就彼此分開了。12亞伯蘭住在迦南地;羅得住在平原的城市中,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13在耶和華看來,所多瑪人是罪大惡極的。

亞伯蘭帶著撒萊和羅得從埃及回到迦南後,他們的財物比離開之前還多,不單只因為亞伯蘭先前已經是個富有的人,並且法老為了彌補他想娶撒萊為妻子的過犯又送了許多的財物給亞伯蘭。他們變得更富有,意味著他們有更多的羊群,牛群和駱駝。所有這些動物都需要有大片的草地來維持生命。亞伯蘭和羅得遇到一個實際的問題,他們所居住的土地不足以支撐他們二人的牲畜牧養。他們的工人常常為了能有最好的土地餵養他們自己的牲畜起紛爭。


亞伯蘭和羅得必須解決這個問題,亞伯蘭不想破壞與羅得的關係。他讓羅得先做選擇。如果羅得選擇往右邊亞伯蘭就會去左邊,只要他們能夠彼此分開來。當我們看到這一選擇時,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決策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信心。他們兩個都沒有問神應該選擇往那個方向去。亞伯蘭沒有為此祈求神讓他知道那塊地是最好的,然後再告訴羅得。他只是讓羅德先做選擇,剩下的就是他自己會去的地方。


今天很難想像會有這樣的事情出現。任何人都不想讓別人可以先做選擇。現今的世界是用相反的方式來教導我們,要自己先於他人。為了要得優先的選擇權,許多人會撒謊,作弊和偷竊。我們都聽過有些人為了在這疫情期間試圖先獲得疫苗他們所做的事情。當亞伯蘭因此事去求問神時,為什麼他會讓羅得先揀選呢?我認為那是因為亞伯蘭對羅得的愛。羅得是他的養子,所以亞伯蘭讓羅得先作出選擇。當你愛某個人時,你想把他放在第一位,讓他擁有最好的。大多數父母都可能會這麼做。中國人有句說,牛犁田,馬食穀,父賺錢,兒享福。


所以他們兩個都沒有求問神應該選擇去什麼地方,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他們行動背後的信心是怎麼樣的。羅得首先做了選擇,他的決定是基於他所看見的 --是一個非常人性憑直覺的選擇。他抬頭看,發現約旦河平原是適合他畜牧的地方,所以他選擇搬到那裡。他甚至將約旦的平原與埃及地和伊甸園做了比較。我不確定羅得是否曾見過伊甸園,但認為約旦的土地是他最好的選擇。我們可以看到,羅得沒有選擇神的信心,即使他將這片土地與伊甸園做了比較。他的決定基於他自己,神沒有在他的腦海中。


我們如何知道他心中沒有神呢?就像今日有些人聲稱是神告訴他們去做某事,但他們的行動卻是與神的旨意背道而馳。羅得選擇約旦河的平原,這不是一個不信神的舉動,為他的畜牧選擇一塊肥沃的土地是沒有錯的。這是一個實際的決定。羅德的問題是他的內心。當他做出選擇時,他並沒有把神放在首位。我們對羅得不太了解。當他被亞伯蘭收養為兒子時,他是幾歲?他對神有多少認識呢?


羅得首先是遷移到約旦河的平原在所多瑪外搭起了帳篷,這原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從前都談論過神曾經命令過人要四散分開居住的,但人總喜歡群居並興建自己的城市一同生活。當人群居在一起時雖然帶來很多益處,但大多數時候他們只會想到自己,而不是神。我們有多少時候可以看到人聚在一起談論神?當你邀請朋友參加聚餐時,多數人都會說“可以”,但是當你邀請人參加教會聚會或查經班時,多數的回答會說“沒有空”。當你與人談天說地時,談什麼都可以,八卦新聞甚至是污言穢語都沒有問題,談論任何事情似乎都無傷大雅,但是當你想談論有關神的事情時,很多人都會變得沉默甚至對你說不要談這些因為會得罪其他的人。 


所多瑪是聖經稱為罪惡之城的一個地方,後來我們知道它以同性戀的行為而聞名。聖經說這在神面前是極大的罪。羅得自己沒有犯這種罪。當他最初選擇所多瑪時,他只住在城的外面,後來,我們看到他搬進了城裡。罪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起初它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但它會漸漸地增長起來,慢慢地控制並可以摧毀我們的一生。同性戀已經不是一件新事物,它在多個世紀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就算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文化中,我們都可以發現人一直在秘密地參與在其中。從前在美國和許多國家裡同性戀都沒有那麼開放那麼公開,但是現在到處都可以公開的談論同性戀,它在法律上也享有更多的權利和保護。在公立學校或工作場所,你可以公開談論同性戀,但你不能公開分享耶穌和福音。 


我們是否正在走向成為所多瑪的城市?我們是否像羅得以前住在城外,雖然我們沒有參與這些事,但也正在向城內遷移?在這些問題上,我們作為一個信徒應該如何看待? 遲些當我們看羅得與他的訪客在一起時,我們將詳細的討論解釋這個問題。羅得之所以選擇約旦河的平原,是因為那塊土地很好。那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他的內心被城市的生活所吸引,遠離神,不把神放在首位。他是憑著眼見而不是憑信心行事。


另一方面,亞伯蘭讓羅得先做選擇,不僅是因為他對羅得的愛就像父親愛兒一樣,並且他還深信神。 他相信神已應許他,神就一定會賜給他土地。 因此,不管他的選擇在羅得之後,神依然會給他最好的。 重點不是要選擇第一或第二,土地也不重要,重點是對神的信心。 亞伯蘭在埃及的考驗失敗之後,他從信心中成長,他意識到信心不是有關於他自己的,而是放在神手上,並且將神放在首位。 他們兩人一個是與神同行,另一個是沒有與神同行。 他們不能在一起,不僅是因土地不足以支撐他們兩人的牲畜牧養這麽的簡單。 最重要的是他們兩個人有著不同的價值觀。


哥林多後書6:14你們和不信的人不可共負一軛,義和不法有甚麼相同呢?光明和黑暗怎能相通呢?15基督和彼列(“彼列”是撒但的別名)怎能和諧呢?信的和不信的有甚麼聯繫呢?16神的殿和偶像怎能協調呢?我們就是永生神的殿,正如神說:“我要住在他們中間,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17所以,“主說:你們要從他們中間出來,和他們分開,不可觸摸不潔淨的東西,我就收納你們。”18“我要作你們的父親,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

我知道很多時候這段經文是用來談論信徒不應該與不信的人結婚。我認為這段經文不單只是談論婚姻的事情。當我與兩位信徒作婚前輔導時,我通常會問他們,你為什麼要嫁給他或娶她?他們會給我一些理由,當然其中之一是他是信徒,或者她也是信徒。我會告訴他們,不是因為你們倆都是信徒,就應該結婚。我也會問他們,你是否知道這位信徒是神賜予你作為丈夫或妻子的?他們通常都會說知道。但當我問他們你怎麼知道? 讓他們給我一些他們知道的,神為你準備他或她的實例時,他們大多數時候會沉默一段時間。


嫁給一個與神同行且與你有相同價值觀的人與嫁給一個不與神同行且與你沒有相同的價值觀的人是不同的。就算雙方都是信徒但不一定是在神裏面與你有相同的價值觀的人都是很難同負一軛 。軛這個詞的意思是用一根木棍將兩頭牛綁在一起,以便農夫可以控制牠們使牠們能一起做農夫想要牠們做的事情或走同一個方向。世界與我們有著不同的價值觀。我們不應與世界同負一軛,與世界走得近。我認為亞伯蘭和羅得都應該是相信神的,亞伯蘭選擇與神同行,羅得選擇自己一個人行。我們可以看到他們選擇之間的不同和結果。 


II. 祝福 創世記13:14-18

創世記13:14羅得離開亞伯蘭以後,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舉目,從你所在的地方向東南西北觀看。15你看見的地方,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16我要使你的後裔好像地上灰塵那麼多;若能數算地上的灰塵,才能數算你的後裔。17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18於是,亞伯蘭漸漸挪移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附近,在那裡居住,也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祭壇。


羅得離開亞伯蘭後,神又與亞伯蘭相遇。神再次確認了祂對亞伯蘭的祝福,應許賜予他的土地,這是神在初次召喚亞伯蘭的時候就已經應許給他的。這不是一個新的祝福,但是神的賜福是亞伯蘭放棄了他的選擇,讓羅得先選。神的祝福並不取決於先選還是後選。將神放在首位與否,才是最要重要的選擇。當我們把自己而不是把神擺在首位時,這會在我們的生活中產生巨大的影響。亞伯蘭把神放在首位,即使他是最後選擇了那塊地,也許這不是最佳的地來牧養牲畜,但神向他保證,他將擁有整個土地。


1948年以色列人回歸重建國家並佔領了那片土地之前。那片土地幾千年來只是一片荒涼的土地。誰佔領了這塊土地都沒關係--有些人甚至聲稱自己是基督徒的十字軍或穆斯林,但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同一塊土地出產果實纍纍。可以向其他國家出口許多不同的農產品。神的應許不取決於環境,條件或我們的理解。神的應許確實取決於神,我們應將祂放在首位,並像亞伯蘭一樣的與祂同行。

 

神不僅再次提醒亞伯蘭將會得到這塊土地的應許,而且這次神也應許了他將有一個兒子繼承這塊土地。當羅得離開亞伯蘭時,他們不僅分別在兩個地方,並且他們的關係也分裂了。在那些時代,兒子會和父親住在一起,直到父親去世,然後兒子才能繼承他的產業。羅得選擇獨自生活,這也意味著亞伯蘭沒有任何人可以繼承他的產業。但是神應許他,他將有一個兒子,這個兒子不僅可以繼承一切,而且沒有人可以數算他的後代 。

那時亞伯蘭沒有任何人可以被稱為他的兒子,這是神對他的一個全新的應許。我們都知道,後來亞伯蘭生了以實瑪利,以撒和許多其他孩子,作為他的肉身的兒子,但只有以撒可以繼承這片土地。在屬靈上,亞伯蘭只有一個後代--耶穌,那些接受耶穌的人都能夠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


加拉太書3:16那些應許本來是給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的。神並沒有說“給眾後裔”,好像指著多數;而是說“給你的一個後裔”,指著一個,就是基督。……22但聖經把所有的人都圈在罪中,好把那因信耶穌基督而來的應許,賜給相信的人。23但信的道理還沒有來到以前,我們在律法下被囚禁、被圍困,直到那要來的信的道理顯明出來。24這樣,律法成了我們的啟蒙教師,領我們到基督那裡,使我們可以因信稱義。25但信的道理既然來到,我們就不再在啟蒙教師之下了。26你們因著信,在基督耶穌裡都作了神的兒子。27你們所有受洗歸入基督的人,都是披戴基督的,28並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作奴僕的或自由人,男的或女的,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體了。29如果你們屬於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按照應許承受產業的了。




Sunday, May 2, 2021

信心之父

吳紹偉牧師 05/02/2021

創世記12:1-7   

I. 信心的開始 創世記12:1-7


創世記12:1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到我指示你的地方去。2我必使你成為大國,賜福給你,使你的名為大,你也必使別人得福,3給你祝福的,我必賜福給他;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必因你得福。”4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吩咐他的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5亞伯蘭離開哈蘭的時候,已經七十五歲。亞伯蘭帶著他的妻子撒萊和姪兒羅得以及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一切財物,和所獲得的人口,一同出來,要到迦南地去。後來他們到了迦南地。6亞伯蘭穿過那地,到了示劍的地方,摩利的橡樹那裡。當時,迦南人住在那地。7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祭壇。

(圖:耶和華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亞伯蘭在聖經裏被稱為信心之父。亞伯蘭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尊貴的父親”。 他是第一個相信神的人嗎?亞當,以諾和挪亞出了什麽問題,他們應該被稱為信心之父嗎?亞伯蘭為什麼可以被稱為信心之父呢?以諾和挪亞同樣相信神,但是他們的信心與亞伯蘭是不同的。聖經告訴我們,他們倆都是與神同行,因此他們可能是親眼看見過神並且與神有一個親密的關係。亞當是神所創造的第一個人,他是唯一在沒有犯罪之前和犯罪之後面對面見過神的人。

什麼是信心?今天,許多人聲稱他們是相信神或對神有信心的,我們所談論的是哪一種信心?今天,當我們談論什麼是信心時,我們喜歡引用希伯來書11:1。這節經文是什麼意思?我們所說的信心與聖經告訴我們的信心是一樣的嗎?信心是看不見的,但不是抽象的。信心的基礎或開始並不取決於我們,這與我們今日許多人對信心的定義是有矛盾的。

希伯來書11:1信就是對所盼望的事的把握,是還沒有看見的事的明證。

神用洪水摧毀了全世界之後祂拯救了挪亞的三個兒子。人們聚集在一起建造了一個巴別塔,以便他們可以以自我為中心。神不想再摧毀整個世界,所以就混淆了他們的語言,使他們不能在同一個地方來對抗神。將他們分散到世界不同地方去。但是,仍然有一些人聚居在一起建起了一些城市。最古老的城市或是古文明之一的區域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那是亞伯蘭當時住的地方。到亞伯蘭的時候,許多人已經看不見神,他們也拒絕相信神。根據一些傳統故事告訴我們,當時人們不僅拒絕了造物主,而且還敬拜許多假神。沒有人去尋求和敬拜真神。   

當時神呼召了亞伯蘭離開那個地方,去一個神要給他後裔的地方。信心的基礎是建立在神的身上的。今天,許多人對信心的定義是建立在自已的感受上。他們自己是信心的中心或基礎。但這不是聖經告訴我們關於信心的定義。真正的信心是基於神,而不是我們。神稱亞伯蘭為信心之父。如果沒有神主動的啟示或神的行動,就沒有信心。不管我們的感覺或信心是如何,都與我們無關。信心是基於神,而不是我們的理解或對信心的解釋。有些人相信他們依舊可以從高樓跳下來,但是現實和引力告訴我們這並非是事實。當他們跳下來跌死時,才發現自己的信念是錯的,但已經太遲了。世界一直在告訴我們要相信自己,但是聖經告訴我們信心是要放在神裏面。我們相信我們自己,還是相信神,這之間是有很大的差別的。聖經所指的信心是指按照神對我們所說的話來相信神。

耶穌以同樣的方式來定義信心。有一次祂與門徒在湖邊要過到對岸去。他們在途中遇到狂風大浪,門徒很害怕,耶穌卻睡著了。當他們叫醒祂來救他們時,耶穌稱他們為小信的人。他們中的一些人在跟隨耶穌之前是漁夫,他們很了解天氣也在該地區經歷過許多的風浪。當他們對這次的風浪感到害怕時,可以想見這不是一場小的風浪。耶穌為什麼會斥責他們?在耶穌和門徒一起渡湖之前,耶穌已經告訴他們,他們是會到達湖的另一邊的。但是當他們只到了湖中的時候,他們面對一場突然而來的風浪,他們就認為他們不可能到達湖的另一邊而會死在湖中。他們不相信耶穌。信心不是我們怎樣理解事情或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也不是對應我們身處環境的狀況。信心是我們信靠神和信祂對我們所說的話。 

路加福音8:22有一天,耶穌和門徒上了船,他對他們說:“我們渡到海那邊去吧。”他們就開了船。23船行的時候,他睡著了。海上忽然起了狂風,他們全身濕透,非常危險。24門徒來叫醒耶穌,說:“主啊!主啊!我們沒命了!”他醒過來,斥責風浪,風浪就止息、平靜了。25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的信心在哪裡?”他們又懼怕、又希奇,彼此說:“這到底是誰?他吩咐風浪,連風浪也聽從他。”

當神呼召亞伯蘭離開哈蘭進入迦南時,亞伯蘭不知道那是個甚麼樣的地方。神已經答應他,他將成為一個大國的父。美索不達米亞在舊約中被稱為巴比倫,就是今天的伊拉克,是當時文化、政治和經濟一切的中心,它擁有高等的文明,有許多大的城市,是個強大的國家,那裡的生活也非常好。神要求亞伯蘭搬離那裡,到一個新的地方去。神會祝福亞伯蘭,當時亞伯蘭已經是一個非常富有的人,他有很多產業,包括動物和奴隸。神告訴亞伯蘭,祂會給他所到的地方為他的產業來作居所有什麼意義?  亞伯蘭在世時從未得到過任何的土地,他甚至要從別人那裡買一小塊土地,作為他的妻子撒萊的墓地。

我們現今所談論的信心與亞伯蘭所擁有的信心很不相同。他相信神,而不是他自己或他所擁有的。即使他死了,他仍然相信神,雖然他並沒有看到神實現了對他的應許。他的信心基於神告訴他的話,而不是他自己認為神說話的意思。當我們談論信心,很多時候是我們對神所說話語的解釋,誤解了神對我們說話的意思。信心的基礎必須是從神開始,我們只是回應祂的呼召,就像亞伯蘭一樣,神呼召他,他回應神並離開了自己的家園。神仍在呼召我們脫離罪惡之地和現今叛逆神的世界觀,進入祂的國度。從黑暗之中進入祂的光明。我們需要像亞伯蘭這樣的回應,將我們的生命獻給神。

II. 信心的考驗 創世記12:8-13

創世記12:8後來他從那裡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地,搭起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城;他在那裡也為耶和華築了一座祭壇,呼求耶和華的名。9亞伯蘭又起程,漸漸移到南地去。10當時,那地發生饑荒,亞伯蘭就下到埃及去,要在那裡寄居;因為那地的饑荒十分嚴重。11快要到達埃及的時候,亞伯蘭對他的妻子撒萊說:“看哪,我知道你是個美貌的女人。12埃及人看見你的時候,必會說:‘這是他的妻子’,他們就會殺我,卻叫你活著。13請你說你是我的妹妹,使我因你的緣故可以平安無事,我的性命也可以因你的緣故得以保全。”

信心不是一次性的事情。我們相信神,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不等如以後我們就可以只做我們自己的事情。 耶穌曾說過信心就好像一顆種子,它需要成長。成長是一個過程。當我們接受耶穌為我們的救主的時候,這只是我們信心的開始,它需要不斷的成長。我們需要用時間和面對不同的因素來幫助我們信心的成長。亞伯蘭離開自己的家鄉進入神所應許的地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建了一座祭壇,壇是一個敬拜神的地方,向神獻祭的地方。通過這個祭壇,表明了神是他生命的中心和佔著一個首要的地位。許多人說他們相信神,但他們的祭壇不是神,他們敬拜的是自己的工作,渴望,成功和生活中的享樂。只把神放在他們生命中的最後的位置。

亞伯蘭把神放在第一位,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信心沒有危機。信心需要經過考驗,如果我們的信心想要成長就需要面對一些困難。當亞伯蘭在這塊應許之地時,他面臨了一次信心的危機和挑戰。這新家發生了嚴重的飢荒。神應許他並說會祝福亞伯蘭的,為什麼亞伯蘭還需要面對這場飢荒?這片土地應該是一塊肥沃的土他,可以生產出豐富的果實的土地,應該使亞伯蘭能夠擁有比以前更多的東西?為什麼不是這樣?若是亞伯蘭留這在片土地他會遭受一些損失,他必須找到解決這場危機的方法。神的祝福只是在物質上和數量上的嗎?有些人確實認為是這樣才是神的祝福,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這些流行病和問題,使他們很難再相信神。困難是否意味著神沒有祝福我們? 

亞伯蘭面對這種信心的考驗,他沒有去求問神。自己就決定搬到埃及,他認為這樣可以解決他的問題。但是當他搬到埃及時他需要面對去解決另一個問題 - 就是撒萊的美麗。當時她應該有70歲左右的年紀。撒萊是亞伯蘭的妻子,但她也是亞伯蘭同父異母的妹妹。在神把律法交給摩西之前,人們是允許與兄弟姐妹結婚的,我認為當人還在生養衆多的早期,沒有太多的選擇。雖然,他沒有說謊,但他也沒有完全講真話。他知道她的美麗會讓他惹上麻煩。後來我們知道他確實因為她的美麗而遇到麻煩。

有些人認為有時候沒有神的參與事情會比較容易,因為我們不需要等待,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處理一些麻煩。但是很多時候,這與我們的想法是剛剛相反的。神告訴亞伯蘭去迦南,但從沒有告訴他去埃及,亞伯蘭沒有求問神,他就決定去了。信心不是意味著把神放在首位並聽從神告訴我們的話嗎?為什麼亞伯蘭會不求問神而自己決定去埃及,即使他自己都知道他會遇到其他的問題?他離開一個敬拜假神的地方-罪的世界到神的應許之地又再去到另一個罪的世界裏。這是否也是我們常常會做的事情呢?


III. 信心的失敗 創世記12:14-20

創世記12:14果然,亞伯蘭進入埃及的時候,埃及人就注視那女人,因為她十分美麗。15法老的一些大臣看見了撒萊,就在法老面前稱讚她;於是那女人被帶進法老的宮裡去。16亞伯蘭因這女人的緣故就被優待,得了許多牛羊、公驢、母驢、僕婢和駱駝。17耶和華因為亞伯蘭的妻子撒萊的緣故,就用嚴重的災病打擊法老和他的全家。18於是,法老把亞伯蘭召了來,對他說:“你向我作的是甚麼?你為甚麼不告訴我她是你的妻子呢?19你為甚麼說她是你的妹妹,以致我娶了她作妻子呢?現在,你的妻子在這裡,帶她走吧!”20法老吩咐臣僕,他們就把亞伯蘭和他的妻子,以及他所有的一切都送走了。

我不知道撒萊在那個年齡有多漂亮,但是在法老眼裡她是非常漂亮的,以致他想娶她為妻子因而給亞伯蘭許多的禮物。我不知道亞伯蘭讓法老帶走撒萊時亞伯蘭的想法是什麼。他是否後悔在來到埃及前沒先求問神?他連自己的妻子都無法保護的感受是什麼?自己的妻子快將成為他人的妻子而感到羞恥嗎?亞伯蘭的信心受到了考驗,就像亞當,大衛,所羅門,彼得,保羅以及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一樣,亞伯蘭在這信心考驗中失敗了,我們也是如此。有些人認為當我們開始相信神時我們才需要神,在我們信心成長過程時,我們就不再需要神。我們可以遠離神或不再需要與神在一起。但過了不久當我們的信心受到考驗時,我們就會知道,我們不能獨自一個人。信心始於神,並要常常在神裏繼續成長這才是健康的。

耶穌受到了考驗時,只有祂沒有遇到失敗,因為祂是依靠神去面對一切的考驗。我們應該學習耶穌的信心以及祂常常與神同行。如果我們想克服生命中的所有考驗,我們就必須常在祂裡面,離開祂,我們就什麼都不是。亞伯蘭離棄了神,他失敗了,但神的恩典依然在。 你能想像如果撒萊真的成為法老的妻子嗎?神在那一刻還沒有告訴亞伯蘭有關撒萊將會為他生一個兒子的事。 神用嚴重的疾病來打擊法老及其家人,以阻止他對撒萊造成任何傷害。法老後來才知道造成所有這些問題的是因為他想娶撒萊。他問亞伯蘭為什麼如此對他。即使他們不清楚神的作為,但神的恩典已經在保護著撒萊和亞伯蘭。很多時候當我們像亞伯蘭一樣犯錯時,我們可能都不知道神的恩典和祂的憐憫是與我們同在的。 


提摩太後書2:13我們縱然不信,他仍然是信實的,因為他不能否定自己。”這話是可信的。


誰該受到懲罰--法老或亞伯蘭? 誰在撒謊--法老或亞伯蘭? 是因亞伯蘭向法老撒謊說撒萊是他的妹妹,所以法老才想要娶她為妻子。 神是否應該懲罰亞伯蘭而不是法老? 為什麼神要懲罰法老和他的家人而不是亞伯蘭呢? 法老在這件事上是否真的完全是無辜的? 我們所有人都該受到神的懲罰,因為我們所有人都犯了罪。 但是為什麼神要懲罰耶穌而不是我們呢?


羅馬書5:8 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對我們的愛就在此顯明了。


IV. 信心的更新 創世記13:1-4

創世記13:1亞伯蘭帶著妻子和所有的一切,以及羅得,一同從埃及上到南地去。2亞伯蘭有很多牲畜和金銀。3他從南地一站一站往前走,到伯特利去;到伯特利和艾城中間,就是他從前支搭帳棚的地方,4也是他築頭一座祭壇的地方,亞伯蘭就在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


亞伯蘭經過信心的考驗不及格之後,他有兩種選擇。第一個是離開神,另一個是回到神那裡。他意識和經歷到神依然與他同在,所以他離開了埃及,回到神告訴他應該去的地方。亞伯蘭離開埃及後得到了更多的物質祝福,但他知道在那時對他來說有一件事比物質上的益處更為重要--就是神自己。亞伯蘭回到應許之地後再去敬拜神,並呼喚神的名字,重新建立了與神的關係,並把神重新放在他生命的中心點。

我看到一些信徒在開始相信神的時候他們的信心是放在神手裏,但後來他們的信心就放到了自己的手上,當他們遇到考驗時,就離開了神。我也見過有一些信徒,他們只關心神在物質上的祝福,卻忽略了他們與神的關係。亞伯蘭作為信心之父,回應了神對他的召喚,但是當他面對考驗時,他也失敗了。神的恩典和愛依然存在,所以他選擇回到神那裏,而不是離開神。他可以成為我們信神的榜樣。我們需要向他學習,即使我們也會失敗,但是我們可以回到神那裡,呼喚祂的名字,恢復我們與神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