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8, 2013

大齋期的傳統


張國昇牧師(3/17/13

基督教有二千多年的傳統,影響着整個西方文化。我們在美國寄居的華人,不少有雙重國籍。徜若你是天國的子民,就有三重國籍,故应该好好地認識一下教會的傳統。耶穌基督初期的門徒,大部份是猶太人,有猶太教的背景。當時不少基督徒也守安息日,在會堂講道。保羅原是個法利賽人,按着祖宗嚴谨的律法受教(徒223;腓35)。蒙主耶稣呼召作外邦人的使徒,把真道和傳統禮儀阐明。基督教初期教會的信徒首先把七日的頭一日分别為聖,記念基督復活,定為主日,並守主日為敬拜的日子。到了第二世紀時,很多教會開始慶祝復活節為一特別值得記念的主日,要在主復活这个莊嚴神聖的日子前,好好凖備自己的心,因而定復活節前的一段時期為「大齋期」(Lent)。在這段時間內,聖徒禁食,禱告,悔罪,自我懲罰(Penance

「大齋期」的拉丁文原為"Quadragesima 是復活節前第四十日的意思。大概是引用耶穌在約但河受洗後,被聖靈引到旷野,四十天禁食 Fasting 禱告,因此亦稱作大齋期 (Great Fast)。但因主日是記念主榮耀復活的日子,不能齋介,因此在四十天外另加六天,好讓主日不守齋介。因此Lent 是從復活節前六個星期的星期三開始,這天稱作「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 ,把灰點在额上以示懺悔。天主教的大齋期從聖灰星期三開始,直到復活節前的星期四晩彌撒止。復活節前的星期四也稱為濯足節(Maundy Thursday ,是記念耶穌受難前一晩為門徒洗腳。(約 135-11)按教會傳統,這天早上有为信徒洗腳的儀式,並有聖餐。Maundy 是拉丁文,意思是誡命 Commandment 是記念耶穌當天晚上給門徒一條新命令,叫他們彼此相愛。(約1334)中世紀以後,英文 Anglo-Saxon word 'Lent' 漸漸代替了拉丁文 ,有春天的意思。而且這個字的字根和 "Lengthen" 有關,也代表“春日漸長”。

大齋期内教會鼓勵信徒禁慾,懺悔惡行,用一個虔誠謙卑的心,懺悔的態度去思想記念耶穌的受難(星期五是受難節)。這期間内有些注重聖禮的宗派甚至禁止吃肉,蛋和奶,只准吃素和魚。鼓勵虔誠信徒放棄一些物質享受去記念主的受苦。早期教會在這段時間內為申請受浸的信徒培訓,準備好在復活節早晨為他們受浸加入教會。有些社區在大齋期前大大慶祝 Pre-Lentern Festival 放縱肉體享受,就如纽奥尔良 New Orlean Mardi Gras

禁食最主要的動機是為了要專心禱告。早期教會大齋期的傳統也是為了要禱告,懺悔,準備自己的心去記念主為我們的罪在十字架上受難,好讓我們反思罪的工價是何等可怕嚴重。信徒在這期間禁慾苦行,Penance 也是提醒信徒在生活行為上要有節制,不能在肉體上放蕩,仍舊活在罪中。過份就是放縱 Excess is indulgence 。今天我們生活在物質豐富的社會中,享用很多,時常超級過份。有一次,有個朋友跟我介紹他的兒女,我說你的兒子長得比你還高呢。他說這孩子在美國生的,女兒就不同啦,她是在台灣生的。我看一個高大英俊,一個嬌小玲瓏,太好啦。只是不要讓孩子們放縱飲食,超肥過重就好了。世人都愛滿足肉體的慾望,有機會就過份享受。就很容易在生活方式上,和肉體情慾上犯罪。耶穌基督時代,猶太人中的愛辛尼人 Essense ,隠居在死海一帶的山洞中,追求聖潔,研讀聖經,谨守摩西律法。為了逃避肉體情慾,不結婚,生活簡樸。從前中國也有苦行僧,出家修行,為的也是禁制最容易引人犯罪的貪慾和情慾。他們都看得準確,貪戀情慾最容易引人犯罪,但採取防範的方法可能不怎麼適當。

吃喝是一種神賜給人快樂的享受,婚姻的性生活也是神祝福的。循規蹈矩去享受,不但能帶來快感,還能滿足肉體的需要。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曠野沒東西吃,神賜嗎哪給他們吃,每天按時供應,不可多收留到早晨。但有人貪心,或許不信神的供應,就多收嗎哪留到早晨,結果生蟲發臭了。吃過嗎哪又要吃肉,神使鵪鶉飛散在營四週,以色列的百姓就起來,終日終夜,並次日一整天,捕取鵪鶉,貪心不厭足。神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民 1131-33)今天世界人口衆多,人人都愛放量吃魚吃肉。電視廣告说,漢堡包裏有兩三塊肉,中間的東西堆得老髙,放在嘴前看不到眼睛。一個龍蝦牛排餐可供三人食用的份量。哪裡來那麼多的魚肉?當然是科技培養,甚麼激素和抗生素都加進餌料理。Steve 給我看一張台灣得獎的豬公,肥得站不起來,吃那麼多肉的人也是肥得跑不動。隨着肉體食慾的放縱,情慾的放縱,膽固醇高了,血壓也高了,糖尿病又多了,婚姻破裂,性病,愛滋病的頻率直缐上升。這不是神初始創造世界的旨意,人也沒有遵守神的託付。神要世界有適當的生化循環,要人好好治理全地,管理神所創造的一切活物。(創 128)不是要人汚染環境,浪費資源,謀取私利,滿足私慾。

「大齋期」Lent 期間,有些教會傳統鼓勵信徒放棄一些“成瘾”和“嗜好”。放棄甚麼東西呢?各人不同,可能是抽煙,喝酒,咖啡,看電視,電子遊戲,週末上館子吃點心,星期天打高爾夫球,釣魚,等等。我不常上館子飲茶,不去六個週末也無所謂。但徜若很愛好吃點心,六個星期不上茶館是個犧牲,是苦行。思想感受耶穌怎樣為你受苦犧牲。教會Lent 的傳統的用意是好的。使人發覺有些東西,甚至一些壞習慣,過量去醄醉享受 excessive indulgence)的事物,都是不一定有需要的,A lot of things we can do without!不過有些癖好 Addictions,如吸毒,酗酒,性癖(Drug addictionalcoholism and sexual addiction ,要暫時放棄是很難的,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勝過那些癮癖更是不易。在「大齋期」的傳統中,我們會更體會保羅所說良心與情慾交戰的苦惱, 保羅說,「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我真是苦呵,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感謝神,靠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羅 71824-25)在嚐試放棄一些生活習慣中最喜愛的東西,會使我們更認識罪的醜惡,更體會基督為我們的受難和犠牲,更感謝神的大愛和救恩。正如保羅說,「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麼?斷乎不可。我們在罪中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着呢。...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他同活。」(羅 61-27-8)放棄一些生活中的喜好,是表明我們不再貪愛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這世界的東西不再作我們的王了,與基督同死,脫離了罪,也要與基督一同復活。向神感恩之餘,我們願意耶穌在我們生命中作主作王了。

教會在「大齋期」禁食( fasting 的傳統各異。在西方教會,禁食的條例比較寬容,可以吃魚和飛禽。東方教會 Eastern Orthodox )比較嚴謹,不許吃任何飛禽走獸,連牛奶也不可。只可喝豆漿和吃素。在齋期又想吃肉,又不喜歡吃魚,怎辦?結果對自己解釋說, 麥當勞的 Egg muffin Egg burritos 是可以吃的。因為那些蛋是沒有受精的蛋,算是「素」。在大齋期前開個狂歡派對,因為在齋期內不可胡閙。倘若我們禁食所關注的只是一些規條,甚麼可以吃,甚麼不可以吃的話,我們就是二十一世紀的法利賽人,只留意安息日可走多長的路?可否在安息日醫病行善?禁食的主旨不是守住儀文。禁食是為要尋求更多的認識神,經歷與神更深的交通。因此禁食很自然包括禱告和認罪。有時我們尋求神的旨意時,更要禁食禱告。有一次,施洗約翰的門徒來見耶穌說,「 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甚麼呢。」耶穌就解釋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倍伴之人豈能哀痛呢?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太 914-15)今天教會有不少傳統,也有不少儀文。那些傳統儀文只不過是一些引導去明白背後的真意。不要為守齋期而禁食刻苦己身,以免成為二十一世纪的法利賽人。要因有心尋求更深認識神去禁食禱告,好更明白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