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1, 2013

一個敬畏神的家庭



張國昇牧師  (5/19/13)

国际友谊团契分享敬畏神的见证


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神在西乃山召他們屬耶和華,成为分別為聖的子民。可惜他們頑硬悖逆,因此在曠野流浪四十年,仍未得進迦南應許之地。摩西年紀老邁,離世的日子近了,於是召以色列民到自己面前,重申耶和華的恩慈,信實和大能。他說:「 我領你們在曠野四十年,你們身上的衣服並沒有穿破,腳上的鞋也沒有穿壞。你們沒有喫餅,也沒有喝清酒濃酒,這要使你們知道耶和華是你們的神。」(申 295-6)他們經歷過神的愛,也經歷過神的嚴厲,因此當摩西把心裏的話講完後,便說:「看哪,我今日將生與福,死與禍,陳明在你面前。吩咐你愛耶和華你的神,遵行他的道,謹守他的誡命,律例,典章,使你可以存活...」(申 3015-16)摩西死後,約書亞帶領他們進迦南,到約書亞年紀去世時,還有許多未得之地。但以色列民仍像從前一樣,沒有專心倚靠耶和華。「若是你們以事奉耶和華為不好,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2415)約書亞不敢保證以色列人專心致志地事奉神,但他决志全家要事奉耶和華,因為他清楚認識自己的家人。

約書亞能講:「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這句話是不簡單的。在家裏,他一定是個被家人尊敬的屬靈領袖,而且他已經成功地帶領家人去認識,信靠,跟從神。我們做父母的,不能吩咐兒女去敬畏神,我們能帶領他們去認識和經歷神的在,讓他們自己去學習敬畏神。

在一個敬畏神的家庭裏生活,是最蒙福最喜樂的。一個家庭,要從夫妻的關係開始。當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說:「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林後 614估计当时他一定想到申命記 2210 說:不可並用牛驢耕地,牛驢不能合作,因為步伐體力都不一樣,驢子會牽連到,牛不能有效耕地。信仰不同的人,绝对不能齐心合作,无法同作神的工。哥林多的信徒不能與假先知合作。這個原則也可以應用在婚姻家庭上面。不要馬上指控這個牧師狹隘輕率的判斷我並沒有說一個基督徒跟一個非基督徒結婚,不能有幸福快樂的家庭; 更沒有說一個基督徒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滿。倘若有信與不信的結合,保羅說我們也要尊重這個婚姻關係。(林前712-17)主要是那個「信」字。信耶穌,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都會各有不同的靈命和異象。一條肥壯的牛和一只瘦弱生病的牛也不能同負一軛來耕地。一對不同心的父母又怎樣可以教導兒女去敬畏神呢?星期一要考試,媽媽說,要好好禱告;  爸爸說明天考試,今天好好用功讀書,不要去教會崇拜啦。孩子一定糊塗,要靠自己還是去禱告交託給神媽媽沒有說不用讀書; 爸爸也沒有說禱告沒用。

信仰是活出來的,倘若你渴慕一個專心事奉神的家庭,希望有一個能同心同行的配偶,就要活出基督的愛來。無論從哪一個階段起步,信與不信,信與初信?異象不同的婚姻,都可以在愛中建立。以弗所書簡單總結了夫妻關係「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他的丈夫。」(弗 533)愛與敬重( love and respect )是溝通的必要因素。都是活出來的信仰人生,是同心同行的祕决,是建築幸福家庭的要素

怎樣才算是成功的父母呢?父母都願意為兒女犠牲。我的父母勤儉持家,為的是供兒女讀書,上大學,有朝一日,功成名就,衣錦還鄉。今天的父母,雖然經濟比較富裕,還是甘願替兒女作車夫,花錢費力要兒女習文學武,兒女學有所成,就心懷安慰,能在人前誇耀一番。孩子能多學一點東西当然,即使在兒女身上花费了不少的時間和心血不過做父母最擔心的,還是兒女長大独立後,會不會誤入歧途,行差踏錯,追求一些能毀壞自己的事以利是個祭司,在耶和華的殿裏事奉,但兩個兒子作惡,能不擔心難過嗎?耶和華說「因為尊重我的,我必尊重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撒上 230如果基督徒父母看着孩子事業越成功,越遠離神;學問越高,越容易拋棄信仰。能不擔心傷痛嗎?在這個科技發逹的社會,孩子,尤其是出了家門去上大學的兒女,還會聽父母的話嗎?對基督徒的父母來講,做父母是否成功,只有一個標準,就是能否帶子女認識耶穌?使子女能够在實際生活中倚靠主,我們所信的獨一真神。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不是一個理想,而是神設立家庭的唯一目的。家庭是培養孩子去認識敬畏神的地方;責任在父母,不是在教會。基督徒父母教育兒女的目的是尊重神,使他們蒙神尊重。不是要他們能進名校做學問,拿幾個博士學位,因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11110我们做父母會覺得很為難嗎?今天的兒女不容易聽父母的話,他們要先在網絡上查一查,确定与父母的观点吻合后才相信。跟他辯論也不容易,因為他們在學校是參加辯論的,可以長篇大論跟你辯。但我勸父母不用灰心,聖經給我們一些好的方法。申命記裏記載說:「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慇懃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申 66-8)首先神的話要自己牢牢記在心上,可以隨時應用去教訓兒女。要慇懃去教訓,就是不可放棄任何機會去作教導的工夫,如以弗所書所說: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 516)(愛惜光陰原文有“把握機會”的意思。)

教導小孩子要從小開始。要慇懃的教導他們。慇懃英文 NIV 翻譯作 impress them on your children,就是烙印在他們心,留下深刻不會忘記的印象。最容易留下印象的是實物教材,甚麼都可以做 object lesson 。去年,我們和孫兒去Florida 渡假,他看到兩只小鳥在路邊成雙成對地飛跳,以為它們在打架,我們告訴他“小鳥在交配”,他只說「啊」,不太明白,但會留下一個印象,兩只小鳥相愛,生小鳥。以後倘若媽媽懷孕,當他摸着媽媽的肚子時,可以告訴他爸爸媽媽相愛,肚子裏是一個神所賜的寶貴生命,孩子會把愛,生命,和神對生命的寶貴聯想起來。“慇懃”的另一個翻譯是重複教導他們 (Repeat them to your children ),小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都不强,要常常重複教導,但要一致的教導,以至能留下印象。

無論在甚麽地方都要把握機會,最能给小孩子留下印象的,是現身說法。自己的經歷,而且相信自己所作的。Jammie Davis 講到她一個經歷。當她的兒子在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每天送孩子上學,都在路上開聲為孩子禱告,希望給孩子一些勇氣和自信去面對一天的難處。起初他反抗,但公路堵車,只好聽媽媽為他禱告。十年級轉到另一中學,孩子自己開車上學,就沒有一起禱告的機會。看見下課回家的儿子,媽媽當然很關心,問他今天怎樣?他回答說 :糟透了 (Terrible)!。一連兩個星期都是糟透了。 最後,孩子忍不住對媽媽說出心中的話:「我在學校那麼難過,是因為你再沒有為我禱告。」其實媽媽不是沒有為他禱告,不過是沒有跟他一起禱告。從那天開始,母子在出門前又重新一起禱告。你的禱告生活,你對神禱告的信心,会给孩子留下印象。我們每逢去看女兒,都要跟她的兒女一起禱告后才讓他們上牀睡覺,有時忘記為誰禱告祝福,他們都會提醒我們,他們也開始為家人和朋友禱告。

我最近看到 Jenna Lucado Bishop 一篇文章 Thinking big about God" 他說在這個忙碌的社會,青年人太多活動,受到太多媒介的影響( Constant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edia)! 他們能否停下來一陣子去思想神?怎樣使今天的青年人靜下心來思想神的偉大和主權呢?這也要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她用 一縮略詞 acronym  ‘BIG’ 來引發。 ‘B’ for “break",就是每天在百忙中 抽出短暂時間,全家人一起讀聖經。有時孩子們會扮演聖經故事的角色,爸爸也會扮演。當她們長大了,爸爸仍是每天叫他們出來,雖然有時不願意放下電腦操作去參與家庭聚會。爸爸說,只五分鐘吧。這五分鐘的靈修往往留下很深的印象 ‘I’ “involve” 參與。讓神的實在參與在我們青年兒女身上。孩子有難處時,鼓勵他們交託給神,並與他們一起禱告,分享自己倚靠神的生命見證。使青年學習無論大小事情都讓神參與,就是學習以基督為主的生活。 ‘G’ “Go” 出去。鼓勵青年出去參加宣教工作。幫助別人認識耶穌是美事,更美的事是在宣教工塲上,青年人會真正親身經歷神的大能和實在,以及傳福音的重要。當青年人親身經歷過神時,父母就可以放心,兒女的生命會更豐盛,不怕他們會容易離開神了。

能有信心「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能建立一個敬畏神的家庭,才不愧為最成功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