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3日约翰团契)
讨论题预习
左宗棠(清朝大臣,著名湘军将领)很喜歡下圍棋,其屬僚皆非其對手。有一次,左宗棠微服出巡,看見有一茅舍,橫樑上掛著匾額「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不服,入內與茅舍主人連弈三盤。主人三盤皆輸,左宗棠笑道:「你可以將此匾額卸下了!」隨後,左宗棠自信滿滿,興高采烈的走了。過沒多久,左宗棠班師回朝,又路過此處,左宗棠又好奇的找到這間茅舍,赫然仍見「天下第一棋手」之匾額仍未拆下,左宗棠又入內,與此主人下了三盤。這次,左宗棠三盤皆輸。
左宗棠大感訝異,問茅舍主人何故?
主人答:「上回,您有任務在身,要率兵打仗,我不能挫您的銳氣,現今,您已得勝歸來,我當然全力以赴,當仁不讓啦」...
1)世间真正的高手,是能勝,而不一定要勝,有讓人的胸襟;能贏,而不一定要贏,有善體人意的心懷,
创30:8 拉结说,我与我姐姐大大相争,并且得胜.于是给他起名叫拿弗他利。创32:28那人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 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
2)真正的耳聰是能聽到心聲,真正的目明是能透視心靈。看到,不等於看見;看見,不等於看清;看清,不等於看懂;看懂,不等於看透;看透,不等於看開。
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甚么用比喻呢。
耶稣回答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
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太13:10-14
3)聰明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聰明;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則勇於捨得。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为施洗,乃是为传福音.并不用智慧的言语,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 神的大能。
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
智慧人在那里.文士在那里.这世上的辩士在那里. 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么。 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 神, 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 神的智慧了。
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慧. 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
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利尼人,基督总为 神的能力, 神的智慧。 因 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 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林前1:17-25
【迴響】從箴言書看「智慧」問題
發言人:尤士卿
本月約翰團契的主題是「人的智慧與神的智慧」。由於箴言書是專門討論「智慧」問題的一本書。箴言書雖然是根據往哲先賢所經歷的寶貴人生經驗,所提出如何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箴言。其主要內容著重在神賜的智慧、世人需要神賜的「智慧」才能面對一切。現在謹根據箴言書的內容,提出幾點看法,供諸位分享:
一、「智慧」的重要性:因為智慧關乎人的生命:「人有智慧,就有生命的泉源,愚昧人
必被愚昧懲治(箴十六:22)。」一個人如果沒有神賜的智慧,就不是一個正當的人。
二、「智慧」的源頭:不論「智慧」或「聰明」均來自於神。「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瑞;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九:10)。」:「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祂口而發(箴二:3)。」。
三、「智慧」與二者的關係:聖經中常將智慧與知識相提併論,也會將智慧與聰明混為一談。此三者之基本泉源雖均來自於神。但若仔細研讀,便會發現三者之間,也有區別:
(A)來自於神的智慧才是真知慧。真智慧是教人做榮神益人的事,不能做壞事。因此所
謂〔智慧型犯罪〕是撒旦的作崇,嚴格講來只能叫作:〔自作聰明的犯罪〕。
(B)「聰明」與否往往看智商的高低。先天智商高的人聰明、智商低的人愚妄。可知
「聰明」與「智慧」不同。在本週主題說明中也明白指出:「聰明不一定有智慧、但
智慧一定包括聰明」。何況一個愚妄的人,如果得著神賜的智慧,就會「使愚人靈
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箴九: 10)。」像摩西自認為是個拙口笨舌的人,經過向
神懇求,結果擔當領導出埃及的大任。這不僅說明聰明有兩個源頭,包括先天的智
商和後天神的恩賜。同時也鼓勵我們自認為智商平平的人不要灰心,只要敬畏神
得著智慧的開端,仍然可大展鴻圞。
(C)「知識」是透過求知與生活體驗而得:在表面上看,求知愈多、歷練經驗愈豐
富的人,知識也愈高,所謂〔高級知識份子〕,但並不盡然。因為知識的吸收程度,
常與人的聰明智慧有關:聰明人讀書可能「一目十行」,愚拙人常常考試不及格。
何況知識的運用方式也有三種不同:第一種人不知運用,百年之後成為陪葬品;
第二種人不認識神,結果運用自己的知識作奸犯科;第三種人得著神的智慧,為主
作工、榮神益人,願大家都抉擇成為第三種人。
四、「智慧」的內涵包括「才」與「德」:在箴言書二十九節,不但把「才德的婦人」形容得才德兼備,而且無一不能,樣樣會、樣樣強。令人欽佩、令人傾慕。但「誰能得著呢?(箴九:10)。」當然我們永遠得不著這樣十全十美的「才德的婦人」。所以屬靈長者告誡我們可以尋求,但絕不可奢求。其基本條件:除了有德以外,只要具備經文中任何一樣的「才」,就是「才德的婦人」。同時由於第三十一章是箴言書中最後一章對「智慧」的結論。在希伯來文中「智慧」是陰性的名詞,作者一再指出「智慧比珍珠更美(箴三:15;八:11)。」而結論中也指出「才德的婦人」也「比珍珠(或紅寶石)更好(箴州一:10)。」這位價格勝過珍珠的女性,幾乎具備箴言中所稱讚「智慧」的一切德行,無異是「智慧」的化身。由此可知,文中所指「才德的婦人」不過是「智慧」的化身,目的在啟示我們,要用傾慕「才德的婦人」的心境來傾慕「智慧」,更要以追求「才德的婦人」的信心和勇氣,來追尋神賜的「智慧」,成為一個神所重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