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昇牧师 2016年1月8日
新约大部分以书信写成,信中提及之人物,事情,和问题确实是在早期教会存在。
這些书信虽然是写给地方教会,和少部份给个人的,不过内容大部份都是神所默示的,包括救恩的基本要义和教训信徒敬虔度日的要旨。
新約的题材為什麼大部份都是書信?驟看似是希奇,其實是最合適的文體。耶穌在不同地方向門徒表示他將要再來。初期教會門徒受逼迫四散,教會發展得很快,需要一些流傳的文件去教導,勉勵,和提醒苦難中的信徒基督再來的盼望。
書信不只能傳遞真理,而且能傳遞作者親身經歷過活着的真理,對當時教會的需要是最適合的。雖然經過兩千年基督還沒有再來,但聖靈引導作者筆下所寫的,對今天的教會仍是適宜的。
教會書信共二十二本。前十三本稱為保羅書信,後九本稱為希伯來書信,或普通書信。
伯斯特 (Baxter)把書信分成三
九本教會書信 (羅至帖後)
四本教牧個人書信(提前至門)
九本猶太人書信(來至啟)
九本教會書信 (羅至帖後)
主題有關基督與十字架:羅馬書,哥林多前後書,加拉太書
主題有關基督與教會:以弗所書,腓立比書,和歌羅西書
主題有關基督並他的再來:帖撒羅尼迦前後書
四本教牧個人書信(提前至門)
教牧書信
包括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
內容有關教會的管理及教牧的權柄
個人書信
腓利門書是保羅唯一保存下來的個人書信。
九本猶太人或普通書信(來至啟)
天主教稱之為普世書信
重視其權威及正典性
伯斯特稱之為希伯來書信
因其內容含着猶太人的風味
普通書信:普通書信主要是按年代安排。早期希伯來書的作者被認為是保羅,因而被列在保羅書信之後。
雅各書是第一本寫成,約翰一,二,三書是最後寫成。猶大書並不是按年代,是因書短而內容處次要地位。
保罗书信
这些书信首段十三本是保罗写的,称为「保罗书信」。其中九本是写给教会,四本是写给个人的。这些书信都是在保罗三次旅行佈道旅程中在不同地方写成,時间跨越二十多年。(主後48-68年左右)。
这些书信内容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教训,适用於任何一个时代,教导我们怎样去过一个蒙神喜悦的生活。
书信都先是针对当时環境的应用,提出具体的指导,但其中亦有一般性的教训,對當時和現今的教會都同樣适用。
新约书信大多遵循一个固定的格式:
序言/ 问安
教义部份
实践部分
结语
保罗書信:
简略回顧
罗马书研读
罗马书是一本很重要的教义书信,透露出保罗的神學观 ,直接影響到历代基督教的神學思想。
保罗书信在新约圣经的安排次序,是按篇幅長短而非按年代来安排。
九本教会书信
四本私人书信
九本教会书信:罗马书;哥林多前,後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加前,後书
四本私人书信: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腓利门书
罗马书
作者:保罗。初期教会没有人懷疑保罗是写信人。书中引用的历史与保罗的生平完全配合。与其他书信比較下,很多教义很明显是保罗的著作。
使徒行傳七章五十八節開始述說保羅生平。
他的希伯来名字叫掃罗 Saul意思是「要求的」Asked for
保罗 Paul 是希腊名,是「 小」Little 的意思,生在基利家的大数 Tarsus of Cilicia (徒33:3) ,迦玛列 Gamaliel門下严谨的律法受教(徒22:3)。
那时他以為是热心事奉神而逼迫基督徒 (徒8:3)
在大馬色路上遇見了主 (徒9:1-9)
被呼召作外邦人的使徒 (徒9:15)
保羅的書信在不到二十年的光景便完成,但對教會有極大的影響力。他信中的內容,都是針對教會所發生或面臨的問題發出的回應;因此包括有神學,道德倫理,社會,個人,及崇拜儀文等類。
時間: 大概公元
57 年春 (徒20:2-3)保罗第三次旅行佈道时,準备把马其顿和亚该亚教会的捐欵,帶去耶路撒冷赒濟信徒(15:25-27)或在哥林多时或已到过哥林多之後。大概写在哥林多後书之後。參林後 8,9
章(林後写於公元55年)。
地点:在哥林多(16:23)或附近的堅革哩 Cenchrea(16:1)。
背景:保罗在亚西亚和马其顿的事工己告一段落(15:18-23)期望往罗马和士班雅基督的名没有被称过的地方去傳福音。但当时他不能踏上这新的宣教旅程,因为有责任在身,要把捐款送到耶路撒冷,所以先写信,預先通知他們,請教會為他禱告.介绍救恩的系统神学,作他想到罗马宣教的引言。因他不认识罗马的教会,所以书中没有提到要处理什么教会发生的问题。
持信人:非比,他是堅革哩教會的女執事Phoebe, a deaconess of the church at Cenchea (16:1) 。
受信人: 罗马教会的人(罗1:7)大部份是外邦人。罗马教会也有不少犹太信徒此信也在其他教会传读(彼後3:15)。
主题: 基本福音
神的救赎計划
神的义加在一切相信的人;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没有分別。
一般学者以因信称义是主题;但更广的主题应该是「神的义」:包括罪恶过犯,成圣,得胜和稳妥的救恩等观念。
主题經文:我不以福音為恥; 这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
因为神的义, 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 这义是本於信, 以至於信。 如経上所記:
「义人必因信得生。」(1:17-18)
目的:1)为他计划去罗马和士班雅宣教作凖备
2)他把救恩的基要信仰写给一个从未领受使徒訓悔的教会
3)详细說明在神救赎计划裏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关系。在罗马犹太信徒因仍守旧约对食物和节期的规定而被外邦信徒排斥。
内容:首先观察人类属灵的光景
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是罪人须要救恩。
神为世人在基督里预备了救恩,就是十字架的救赎;但世人要憑信接受。
因信称义是神救赎的原则。亚伯拉罕也是因信称义。
得救是基督徒初步的经历。保罗勉励信徒与基督的死和复活聯合,有圣灵住在心里,便得着能力从罪,律法和死亡释放出来得自由。
成聖是信徒追求的第二步
神對猶太人約上的特許 (Dispensation)
犹太人虽然现在不信,在神永远的救赎计划里仍然有份。
等到外邦人数目添满了,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11:26)
信徒實踐責任與權利
结束时鼓励门徒在教会,在世上都要活出实際的信心生活來。
罗马书是保罗对福音真道,现在及將来的基本神学完整的写下來。非其他书 信能与之相比。
结构和分段:全书十六章,分为六大部分:首四部有关教义,後兩部有关实践
教义
首四部有关教义
序言(1:1-17)
罪与救恩(1:18-5:21)
成圣(6-8章)
主权(9-11章)
後兩部有关实践:十二至十六章
事奉(12-15章)
志向(15:14-16:27)
在二世紀末至三世紀初時,在教會流傳的版本中有些以十四章為終
序言(1:1-17)
福音:藉眾先知在圣经上应许的(1:2)
耶稣的复活,以大能显明他是神的儿子(1:3-4) 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1:17) 这福音把神的义显明出来。义人必因信得生。1:17)
罪与救恩
定罪;称义(一至五章)
人的厄运:(1:18-3:20)
没有一个义人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榮耀(1:18-3:8)
外邦人不认识神:从神的创造神己显明,人卻拜受造之物
猶太人虽认识神: 但知律法而不行律法
没有义人,連一个都没有(3:9-20)
神的忿怒: 人藐視神丰盛的慈爱,以致積蓄神的忿怒
神公义的审判。(2:4-6)
神的供应: 恩典(3:21-5:21)
神設立耶稣作挽回祭 (3:24-25)
憑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显明神的义
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3:28)
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4:3;21-25)
亚当和耶稣比較(5:12-21)
罪因一人进入世界
因一次的义行,眾人也就被称义得生(5:18)
成圣(六至八章)
神的大能
信徒与罪(六章)
向罪死,向神活
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
不再作罪的奴僕;得释放作神的奴僕,
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
在主耶稣基督里乃是永生(6:23)
信徒与律法和情慾(七章)
律法使人知罪;没有律法,罪是死的
在肉体中没有良善;
良心与情慾交戦;
兩个律: 內心顺服神
肉体顺服罪
靠着耶稣基督就能脱离罪的律。
信徒与随从圣灵引导的生活(八章)
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
靠圣灵治死肉体必要活着
凡被神的圣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
兒子的心与奴僕之心比較
得救在乎盼望;
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身体得赎。
万事互相効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神旨意被召的人。
主权 Sovereignty(9-11章)
神的憐悯和公义
神猶太人的救赎计划
神對以色列的過去: 拣选election (9:1-13)
神對以色列的現在: 厌弃rejection(10:1-21)
神對以色列的將來: 救赎redemption(11:1-36)
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滿了,以色列全家要得救(11:26)
实践(12-15章)
圣洁的事奉(12-15章)
基督徒向神和教會的事奉 (12:12:8)
身体獻上作活祭
不要效法这世界,要更新而変化
運用屬靈的恩赐
基督徒向別人和社會的事奉 (12:9-13:14)
以善胜恶
顺服掌权者
基督徒向软弱或刚強的弟兄的事奉(14:1-15:13)
在一些有疑问的事情上:节期,吃喝
彼此接纳,不要辩论
切勿论断弟兄
勿作绊腳石使软弱弟兄跌倒
在爭疑事上虽有自由,但要和睦
结语
志向(15:14-16:27)
到基督的名未被称过之處去传福音
问安和祝福
罗马书的特正式
表迖福音神学最有系统的书信。
是篇很有系统性與邏輯性的論文
神學深奧,文字严謹优美
包括罪,救恩,公义,称义,成圣,代赎,死亡,复活,等神学。
常引用旧约,有六十一次之多。(用以支持一些論理,尤其是在九至十一章论揀选等)
保罗表示对以色列特别关怀的心。
鑰字 :「義」「律法」「福音」「罪」「死」「肉體」「信」
Key Words: “Righteousness” “Law” “Gospel” “Sin” “Death” Flesh” “believe”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論壇出於加拉太書和羅馬書。